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粳不/籼恢三系法途径,以优良晚粳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和对粳型不育系强恢的中籼型恢复系选育为突破口,育成综合性状优、易被籼稻恢复系恢复的晚粳型不育系甬粳2号A和多个强恢中籼恢复系,并以甬粳2号A为母本、中籼恢复系为父本育成了4个籼粳杂交晚稻组合通过国家和多省审定或认定,在浙江、福建、广西、江西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甬粳2号A及其籼粳杂交晚稻组合的选育及大面积推广应用,表明三系法粳不/籼恢是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早熟晚粳杂交组合80优9号80You9,anearly-maturinglatejaponicahybridrice汪新国(安徽省种子公司230001)80优9号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不育系80—4A与恢复系皖恢9号配组,于1988年育成的早熟晚粳杂...  相似文献   

3.
籼粳杂交水稻榆杂29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滇型籼粳杂交水稻榆杂29是用滇榆1号不育系(籼粳交偏梗型)与恢复系南29组配 成的,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的特点,199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及繁殖制种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七优6号     
七优6号原名76优2674和浙杂2号,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1990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浙江省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杂交粳稻组合,并被列为浙江省农业科技推广成果之一。1989年在衢州、台州等杂交籼稻地区种植近万亩,1990年已扩大到宁波、绍兴、杭州等新区种植。七优6号由不育系76—27A和恢复系2674配组育成。76—27(74—109//秋收1号/矮育粳)A是台州地区农科所育成的生育期适中、矮秆、抗病、异文结实率高的不育系;2674(喜峰A/C57//矮粳23)是台…  相似文献   

5.
滇型杂交水稻滇杂86是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优质恢复系南34与新育成的滇I型不育系D5A(滇粳优5号A)配组选育的耐寒优质高原粳稻新组合,该组合耐寒性强、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09年4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罗文质 《中国稻米》1995,(2):31-31,39
(1)K优1号:为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该所育成的粳质籼核不育系K青A与明恢63配组选育的迟熟中籼新组合。  相似文献   

7.
70优9号     
70优9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两系法品种间杂交晚粳组合。1994年4月1日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定名为皖稻24。母本7001S是1984年用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与常规品系917(沪选19/IR661//C57),经一次杂交多代选育而成的粳型光敏不育系。光敏适宜温度范围为22~23℃。1989年通过省级鉴定。父本皖恢9号系用粳7623—9/C57杂交育成的粳型恢复系。70优9号适宜在安徽作瓜茬稻或双季晚稻种植,1993年全省试种5万亩,1994年种植面积8~10万亩。…  相似文献   

8.
甬优9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利用晚粳型不育系甬粳2号A与恢复系K306093杂交育成的粳型三系杂交晚稻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武夷山市2011—2012年引进在上梅乡作中稻种植,介绍了甬优9号在武夷山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七优6号(原名76优2674和浙杂2号)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1990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浙江省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杂交粳稻组合,并被列为浙江省农业科技推广成果之一。1989年在■州、台州等杂交籼稻地区种植近万亩,1990年已扩大到宁波、绍兴、杭州等新区种植。 一、选育经过和产量表现 七优6号由不育系76—27A和恢复系2674配组育成。76—27( 74—109//秋收 1号/矮育粳)A是台州地区农科所育成的生育期适中、矮秆、抗病、异交结实率高的不育系;2674(喜峰A/C57//矮粳23)是本所育成的中秆、花粉量大、恢复力强、…  相似文献   

10.
D0 91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用广亲和中粳株系 0 2 42 8作母本 ,含育性恢复基因的籼型中间材料作父本杂交而成的籼粳交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 ,穗大 ,杂种优势强 ,米质优 ,花粉量足 ,与不育系N2 A配组育成的糯优 2号于 1999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继育成广亲和恢复系中413、9308、2070等并以此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投入生产应用以后,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又育成了广亲和不育系064A。该不育系于1996年9月17日通过了浙江省科委组织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这是我国通过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育成的广亲和不育系。它的育成,为水稻税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新材料和新途径。”064A是“02428(粳型广亲和系)X培矮64(偏籼型广杂和系)”F1经花药培养纯合加倍的株系,以珍汕97A测交、连续回交育成的,为野政型。其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千株以上的大…  相似文献   

12.
光温敏不育系 10 8S是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用N42 2S与C90 2 2杂交 ,经系谱选择法选育出的光温互作型早粳型不育系。它具有起点温度低、米质优、制繁种产量高、配合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它的育成 ,对北方两系法的应用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糯优6号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选的光身糯稻两系不育系明糯S-1与常规糯稻荆糯6号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糯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后期抗寒性好、品质优、转色佳等特点,2010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晶种审定.介绍了明糯优6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粳糯杂交加快品种选育进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粳稻品种(系)间杂交,育成新品种(系)难度较大,且工作量大,历时也长。我们用粳糯品种(系)间杂交,达到了育种周期缩短,容易突破,工作量减少的效果,并初步形成一些技术规程。(-)便粳稻杂交分高规律的特点粳稻与糯稻杂交,F1粳米呈显性性状,糯米为隐性性状。为叙述方便,以AA代表粳,aa代表糯。粳、糯稻杂交时,AA配子为A,aa配干为a,A和a结合为Aa,这是F1代种子,从米粒看全部是粳型。F1代种子经自交繁殖成F2代,其植株分离为:1AA:2Aa:1aa,即粳、糯比为3:1。其AA为粳,Aa中A为显性,也为粳,两者无法区分;…  相似文献   

15.
李琦  李珣  李继开 《北方水稻》2010,40(1):71-74
辽宁省水稻育种经历了三次重大突破,第一次是水稻籼粳杂交与理想株型育种,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辽宁省便开始了籼粳杂交育种研究,并相继开展了水陆稻杂交、地理远缘杂交研究,70~80年代成功选育出"千重浪"、"辽粳5号"、"黎优57"等品种,1978年提出理想株型育种模式;第二次是粳型杂交水稻育种,通过包台(BT)型和滇型不育系和籼粳架桥选育恢复系选育成功,1976年辽宁杂交粳稻配套成功;第三次是水稻群体育种,水稻群体育种充分利用核质互作型不育系和生态型不育系的雄性不育特性与混合父本(多品种混合播种)在田间自由授粉实现品种间或亚种间的杂交,将水稻常规育种技术与杂交稻育种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棉花三系杂交种豫棉杂一号是由内黄县棉花办公室与河南省经作站合作选育的。2 0 0 4年 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河南省第一个棉花三系杂交种。1选育经过。在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后代中发现不育株 ,经与陆地棉测交发现该不育株为细胞质雄性不育 ,选择综合性状好的陆地棉材料对不育株回交多代育成不育系 ,同时 ,对父本封花自交育成保持系。利用哈克尼西棉不育系的恢复系 ,经过杂交、回交、测交选育成恢复系 ,在培育三系的基础上 ,1 996年利用 1 5个不育系与 8个恢复系杂交 ,配制 1 2 0个杂交组合 ,其中 ,1 9A× 85 R组合 ,综合性…  相似文献   

17.
甬优8050是浙江省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用自主选育的粳稻不育系甬粳80A与籼稻恢复系F9250配组育成的三系偏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16和2017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和连作杂交晚籼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优质高产杂交糯稻新组合嘉糯1优2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糯1优2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采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的方法育成糯稻不育系嘉农wxA1与糯稻恢复系嘉糯恢2号后再用其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9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泰优6365是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三系粳型不育系泰765A与籼型恢复系F3563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籼粳杂交中稻新组合,于2020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寒优湘晴     
寒优湘晴系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1983~1984年在海南以6366(寒丰)A与恢复系湘晴配组育成。其母本不育系6366(寒丰)A属BT型,1981年用上海市大面积推广的早熟晚粳6366(寒丰)为父本,与BT型农虎26A测交转育而成,1983年定型。现为B13F1。恢复系湘晴为湘T302三2377的简称,其组合为湘虎7号/TBX//77302///晴三2377。1984年在嘉兴通过组合鉴定。1产量表现该组合由嘉兴市农科所与上海县种子公司协作开发。1987年在上海县作单季晚稻种植6000多亩,经1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