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选取临床检查健康的90头新生"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头。在14日龄,分别对组Ⅰ(对照组)、组Ⅱ、组Ⅲ仔猪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复方中药制剂和基础日粮+2%复方中药制剂。每组选取10头仔猪,于14、24、32和45日龄,经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在45日龄时,每组选取6头仔猪,屠宰取样,测定仔猪小肠黏膜上皮间淋巴细胞(IELs)和杯状细胞(GSs)数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复方中药制剂,能显著提高仔猪血清IL-2水平、小肠黏膜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提高仔猪免疫力,缓解断奶应激。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初生仔猪注射复合免疫增强剂可促进增重,30日龄时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提高(P<0.05);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有升高昀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对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影响不大;血浆IgG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这说明使用复合免疫增强剂后对仔猪造血机能以及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J毒株细胞培养毒接种的6头仔猪和3头健康仔猪外周血SmIg~+B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数量作了检测。T细胞用总E玫瑰花(Et)及活化E玫瑰花(Ea)试验作检测,SmIg~+B细胞用荧光素标记的葡萄球菌A蛋白(FITC—SPA)菌体法鉴定。结果:接种后,SmIg~+B细胞百分率显著上升,于第23天时达峰值(29.19±3.45),明显高于对照猪(P<0.05),Et玫瑰花百分率虽略有上升,但与接种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Ea玫瑰花百分率则显著低于接种前水平(P<0.01)。以上结果表明,PEDV—J毒株细胞培养毒可刺激仔猪B细胞明显增多。由此认为,B淋巴细胞积极参与PED的免疫反应过程,体液免疫是PED猪的主要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低温干燥气候对断奶仔猪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两个不同气候条件下 ,对 4 0头断奶仔猪的增重、临床表现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其免疫功能进行了测定。经过白细胞分类计数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E Y玫瑰花环形成试验等。结果表明 ,断奶仔猪在低温干燥条件下 ,增重显著下降 (P <0 .0 5) ,临床症状也有明显改变 ,免疫反应显著降低 ,这些结果表明 ,断奶仔猪的健康状况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5.
选取15窝杜洛克×长白×约克夏三元杂交初生仔猪 ,按14、21、28、35日龄断奶和不断奶随机分为5组(14E、21E、28E、35E、C) ,每组3窝 ,研究断奶及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外周血Et玫瑰花环形成率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哺乳仔猪外周血Et玫瑰花环形成率、淋巴细胞转化率LTT(PHA、LPS刺激原)随日龄增长呈线性加大的趋势(P<0.05) ;断奶应激均使Et、LTT(PHA)、LTT(LPS)降低(P<0.05)。断奶越早 ,断奶后血液LTT(PHA/LPS)下降的幅度越大 ,恢复与哺乳猪相同水平的时间越长 ,其中14日龄断奶后1~3周 ,21、28日龄断奶后1周LTT(PH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14日龄断奶后1~4周 ,21日龄断奶后1~3周 ,28日龄断奶后1~2周 ,35日龄断奶后1周LTT(LP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6.
黄芪多糖对早期断奶仔猪血液生理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了24头20日龄三元杂交仔猪,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试验组仔猪在20、35日龄时分别肌肉注射2、46、ml黄芪多糖,连续注射3 d,并分别于20、355、0日龄采血检测断奶仔猪外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等血液生理指标及腹泻率、日增重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应用一定剂量的黄芪多糖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外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P<0.05),但对断奶仔猪日增重的影响不大(P>0.05)。表明黄芪多糖对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降低腹泻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芪多糖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24头20日龄三元杂交仔猪,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试验组仔猪在20日龄、35日龄时分别肌肉注射黄芪多糖2,4,6 mL),并分别于20日龄、35日龄、50日龄采血检测仔猪外周血嗜中性白细胞百分数、猪瘟抗体水平、淋巴细胞转化率等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应用一定剂量的黄芪多糖能极显著提高仔猪猪瘟疫苗的抗体水平(P<0.01),显著提高仔猪外周血嗜中性白细胞百分数和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表明黄芪多糖对仔猪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果寡糖对仔猪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选用约克×荣昌二元杂交仔猪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在试验Ⅰ组的基础日粮中添加0.75%的果寡糖,试验Ⅱ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60 d,分别在30和60日龄2次前腔静脉采血,测定其仔猪的E-玫瑰花环率和植物血凝素淋巴细胞转化率,来监测仔猪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30日龄时,试验Ⅰ组仔猪的E-玫瑰花环率(22.46%)与试验Ⅱ组(15.63%)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仔猪的植物血凝素淋巴细胞转化率(45.22%)与试验Ⅱ组(40.55%)相比,差异显著(P<0.05)。60日龄时,试验Ⅰ组仔猪的E-玫瑰花环率和植物血凝素淋巴细胞转化率(25.74%,44.32%)与试验Ⅱ组(11.92%,40.22%)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日粮中添加果寡糖能显著地提高仔猪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张振玲 《猪业科学》2019,36(6):18-22
文章旨在研究断奶日龄对仔猪的天然免疫和皮质醇的短期及长期影响。对72头(来自12窝)杂交白毛仔猪随机分成2组断奶,断奶日龄分别为14 d和28 d,2组仔猪断奶后仍保留在原窝饲养至20周龄。分别在断奶前(记为d0)、断奶后第1、7、14天(短期)及断奶后8、12、16、20周(长期)对所有仔猪进行血样采集。结果表明,断奶日龄对仔猪的短期和长期的(断奶)应激反应均有显著影响,也会影响仔猪的白细胞群体数量和天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利用玫瑰花环试验对鸡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检测机体循环中的T细胞和B细胞,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中都有一定意义。利用T细胞上的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和B细胞上的C_3受体,进E和EAC玫瑰花环可将T细胞和B细胞区分开来,并进行计数。关于淋巴细胞的玫瑰花环试验,在兽医学方面,在国内已有关于牛、猪的详细报道,但在禽类,还没有见到报道。因此,本文就鸡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玫瑰花环试验的测定方法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猪白细胞介素-2,4(PoIL-2,4)与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PCV2灭活疫苗)联合免疫对仔猪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60头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平均分成3组,试验组于14日龄和28日龄注射PCV2灭活疫苗0.5头份+"PoIL-2,4"0.1 mL,对照组接种PCV2灭活疫苗0.5头份,空白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显示:试验组仔猪各免疫器官指数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不同日龄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CV2 ELISA抗体及中和抗体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攻毒后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未受到影响,抗体水平经历短暂下降后显著升高,血清和组织中均未检出PCV2。表明PCV2灭活疫苗与PoIL-2,4联合免疫可以提高仔猪对PCV2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有效阻止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甘露寡糖对仔猪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用约克×荣昌二元杂交仔猪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1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75%的甘露寡糖;Ⅱ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60d,分30日龄和60日龄两次前腔静脉采血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为:30日龄时,Ⅰ组仔猪的E-玫瑰花环率(E-RFGR)和植物血凝素(PHA)的淋巴细胞转化率(19.73%,44.93%)与Ⅱ组(15.63%,40.55%)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60日龄时,Ⅰ组仔猪的E-RFGR和PHA的淋巴细胞转化率(31.47%,61.56%)与Ⅱ组(11.92%,42.22%)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经过一定的适应期后.能极显著地提高仔猪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选取21日龄断奶长白仔猪37头,按表皮生长因子(EG 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 F-Ⅰ)、基础日粮、自然哺乳随机分为4组,每组3重复,每个重复3头。EG F和IG F-Ⅰ的剂量为17.86μg/d,研究其对早期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G F组和IG F-Ⅰ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极显著(P<0.01)高于基础日粮组,空肠后段肠黏膜SIgA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基础日粮组而且EG F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高于IG F-Ⅰ组。EG F组小肠各段黏膜上皮间淋巴细胞数极显著(P<0.01)高于基础日粮组;IG F-Ⅰ组空肠和回肠黏膜上皮间淋巴细胞数极显著(P<0.01)高于基础日粮组;EG F组回肠黏膜上皮间杯状细胞数极显著(P<0.01)高于基础日粮组;IG F-Ⅰ组回肠黏膜上皮间杯状细胞数极显著(P<0.01)低于自然哺乳组。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能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2窝(每窝8头)21日龄健康仔猪16头,随机分成吮乳组和断奶组,每组8头(每窝各4头)。断奶组仔猪21日龄断奶后转栏,吮乳组仔猪留原栏继续哺乳。在断奶时(21日龄)和断奶后1、3d(22、24日龄),仰卧前腔静脉采血,进行血清皮质醇、生长激素、胰岛素、T3、T4、FT3、FT4水平及全血PHA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白细胞吞噬率检测。结果表明,与断奶前相比,断奶组仔猪断奶后1、3d血清皮质醇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断奶后3d血清T3、FT3、生长激素、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断奶后PHA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白细胞吞噬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21日龄测定值相比,吮乳组仔猪在22、24日龄时的上述血清激素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干酪乳酸菌、酿酒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者组合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哺乳仔猪临床应用的效果。试验选取40头新生哺乳仔猪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于7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前腔静脉采血用于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21日龄每组选取1头仔猪进行解剖,取其小肠经处理测定其肠黏膜SIgA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制剂能显著提高哺乳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哺乳仔猪腹泻率(P0.01);增加仔猪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P0.01)和淋巴细胞(P0.05);试验组仔猪血清LDH、ALP和TP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LT、AST和血清BUN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增加IL-6、IL-1β和TNF-α分泌量(P0.05);提高十二指肠、盲肠黏膜SIgA水平(P0.05)和空肠黏膜SIgA水平(P0.01)。研究提示干酪乳酸菌、酿酒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制剂能够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药免疫增强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研究了中药免疫增强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28日龄断奶仔猪96头,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和试验组(基础日粮添加0.1%的中药免疫增强剂),测定仔猪生长性能以及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血素含量、脾细胞增殖、脾定量溶血(QHS)等免疫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免疫增强剂能改善断奶仔猪生长速度,增强仔猪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12窝0~56日龄仔猪,以断奶日龄为主要因素,随机分成17、21、28、35日龄断奶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一窝仔猪。试验期间,实行三阶段饲养,7日龄开始补饲,7~28日龄采食日粮Ⅰ,29~42日龄采食日粮Ⅱ,43~56日龄采食日粮Ⅲ。17日龄断奶组分别于断奶后12小时、4天、4天+1周、4天+2周,22、28日龄断奶组分别于断奶后12小时、1周、2周、3周,35日龄断奶组于断奶后12小时、1周、2周剖杀,每次每个重复分别剖杀1头;同时35日龄断奶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在17、21、28日龄断奶组剖杀时间点的相同日龄,每次每个重复也各剖杀1头,共计剖杀54头。剖杀取得的样品用于测定仔猪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结果表明:断奶日龄和日龄对仔猪小肠各段上皮间淋巴细胞数量、杯状细胞数量均有显著影响(P<0 05),28日龄断奶组仔猪小肠各段上皮间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其它3组(P<0 05),而21日龄断奶组仔猪小肠各段上皮间淋巴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其它3组(P<0 05)。断奶越早、日龄越小的仔猪肠上皮间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 05)。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血象指标及其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选取21日龄断奶、窝产仔数11头、断奶窝重(75.18±0.75)kg且个体大小基本相近的仔猪5窝,分别在断奶时、断奶后第7,14天随机对每窝2头仔猪采血3~4 m L/头,通过实验室检测16项血象指标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仔猪断奶后第7天的红细胞数(RB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白细胞数(WBC)、白细胞-小细胞群(主要为淋巴细胞)绝对值(W-SCC)、白细胞-小细胞群百分率(W-SCR)、白细胞-大细胞群(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W-LCC)等7项血象指标及Ig G、Ig M、Ig A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白细胞-大细胞群百分率(W-LCR)等4个血象指标显著上升(P0.05),而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等5项血象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但在仔猪断奶14 d时,除HCT、MCV、W-SCR等3项指标显著低于断奶时水平(P0.05)外,其他指标(包括Ig G、Ig M、Ig A)均已恢复或超过断奶时水平。说明断奶应激会造成仔猪营养性贫血和免疫力下降;但到断奶后第14天时基本过了免疫应激期,各类血象指标也得到较好恢复,特别是Ig G、Ig M、Ig A的数量均恢复或超过断奶前的水平,仔猪断奶应激主要发生于仔猪断奶后7 d时,到断奶后14天时各类应激反应基本可自行消除。  相似文献   

19.
选用12头(21±1)d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对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禁食12h后,LPS组仔猪腹膜注射100μg/kgBW 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48h后,屠宰仔猪,打开腹腔,取小肠组织样品,测定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数、肠集合淋巴结增殖、凋亡细胞数。结果表明:LPS刺激显著降低十二指肠、回肠上皮间淋巴细胞数(P<0.01),极显著增加小肠各段肥大细胞数(P<0.01);LPS刺激显著增加回肠集合淋巴结凋亡细胞数(P<0.05),但对增殖细胞数没有影响(P>0.05);LPS刺激可增加仔猪小肠杯状细胞数,但两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些结果显示,LPS应激可导致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改变,进而加重机体出现急性感染症状。  相似文献   

20.
猪脾转移因子的部分生化和免疫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6只新生仔猪和8只成年猪脾脏提取的转移因子(TF)分析表明,新生仔猪已有较高含量TF(4.01mg/g),17种氨基酸百分比与成年猪类似。通过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的研究表明:新生仔猪脾TF已具有明显的免疫活性,但不及成年猪。给初生仔猪注射成年猪转移因子的试验表明,注射TF对白细胞数(WBC),3日龄淋巴细胞增殖均无明显影响,但对45日龄淋巴细胞有促进作用,对30日龄至60日龄增重亦有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