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一、识别卵(图1)成块产在老叶叶背,卵块椭圆形,上覆黄色茸毛,以卵块越冬。低龄幼虫体淡黄色,密生黄白色细毛,群集性强,先在老叶叶背群集取食叶背叶肉,形成半透明状薄膜,严重时转移为害。高龄幼虫(图2)体长约20毫米,黄褐色,胸部三节稍小,各体节有8个黄色或黑色毛瘤,上生黄褐色毒毛,全体密生长短不齐的黄色毒毛。蛹(图3)黄褐色,长约9毫米,  相似文献   

2.
在锦县新庄子公社,地下害虫麦根椿象发生危害比较严重。1974~1981年对其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几年研究结果介绍如下:一、麦根椿象的形态特征麦根椿象(Stibaropus tiaviaus)俗名地臭虫、土臭虫、根土椿。是不完全变态害虫。成虫:体长为4.0~5.5毫米,棕褐色有光泽;头黄褐色,向前方突出,头顶边缘深褐色、上有一排褐色细刺,头上有疣状突起和点刻;口器刺吸式;前翅黄褐色,上有点刻,下半部为膜质;腹部椭圆形。若虫:老熟幼虫较成虫体长;身体白色,足黄白色;胸部及刺芽均为橙黄色。幼小若虫足白色,身体各节均生细毛。卵: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椭圆形、乳白。麦根椿象分泌液有臭味。  相似文献   

3.
稻瘿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瘿蚊Oyesolia oyyzae(W ood m ason)双翅目,瘿蚊科。别名稻瘿蝇。本溪地区近年来发现稻瘿蚊为害,经调查,目前本溪县40%水田发现稻瘿蚊为害,已严重影响水稻产量。1形态特征成虫:雌虫体长3.5~4.8 mm。翅展8.5~9 mm。体淡红色,密被细毛,近圆桶形中间略凹。触角黄色15节。雄虫体略小,似葫芦状中间收缩,好象两节。中胸小盾板发达,腹部纺锤形隆起似驼峰。前翅透明具4条翅脉。卵:卵长0.5 mm左右,长椭圆形初白后变红色或紫红色。幼虫:幼虫共3龄,1龄蛆形,长约0.87 mm;2龄纺锤形,长约1.3 mm;3龄体形与2龄相似体长3.3 mm。蛹:椭圆形,浅红色至红褐色,…  相似文献   

4.
稻水象甲     
《湖南农业》2006,(11):16-16
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昆虫。特征特性雌成虫体长约3毫米,体表被覆浅绿色至灰褐色鳞片。从前胸背板端部至基部有一大口瓶状暗斑,由黑鳞片组成,沿鞘翅基部向下至鞘翅3/4处具1黑斑;触角赤褐色,有6节,棒基处无毛,棒端密生细毛。前胸腹板上无沟,中足胫节生有白长毛。幼虫体长8毫米,白色,在第2腹节至第7腹节的背面各具1对突起。适生范围广,既耐热,又耐寒,成虫具有群居、趋光和迁飞等多种习性,越冬场所多,冬后成活率高,繁殖能力强,危害时间长。  相似文献   

5.
一、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俗名小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成虫是暗褐色小蛾,体长5~6mm,翅展12~14mm,前翅杂生灰、黄、褐色,前缘有外斜的10余条黑紫色短斜纹.卵为椭圆形,稍扁平,黄褐色.初孵化的幼虫淡黄色,头部黑色;入荚后的2龄幼虫体色乳白;4龄幼虫逐渐变为鲜红色;脱荚入土后的幼虫由红变黄.蛹为长纺锤形,赤褐色,体长5~7mm.茧有越冬茧和羽化茧之分.  相似文献   

6.
1.潜叶蝇:又名小潜叶蝇,以幼虫潜食叶肉,每一片叶少则有虫2—3头,多则7—8头,主要发生于插秧后的稻苗土上,幼虫钻入叶内潜食叶肉,残留在上下表皮,使受害叶片呈现不规则白色奈斑,在其中可见乳白色至黄白色长形五足的小蛆形成幼虫,后期可见小而长的褐色至黄褐色多节的长务形两头尖的蛹,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蛴螬在清丰县中部古城、大流、高堡及柳格等乡镇频频发生,主要危害作物为花生、辣椒和部分蔬菜等,给当地农作物造成的了严重的损失,甚至造成部分农作物的绝收。一、形态特征成虫:椭圆形,体色由红棕渐变为近黑色或黑色,鞘翅、六足、前足胫节外侧生有3个钝齿或利齿。卵:长圆形,色由谈青或乳白变为能隐现幼虫体。幼虫:短而粗,体肥大,体型弯曲呈C型,身体白色、头红褐色。蛹:裸踊,黄或黄褐色,体长22毫米左右,头、  相似文献   

8.
黄粉虫属于全变态类昆虫,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成虫、卵、幼虫、蛹4个阶段。成虫体长约15~20毫米,虫体为长椭圆形,体色初羽化时为乳白色,后逐渐变为黄白色、黄褐色、黑褐色,最后呈黑赤褐色即为性成熟期,开始进行交配。  相似文献   

9.
1.长春地区草坪地下害虫蛴螬的发生1.1形态特征蛴螬是金龟子幼虫的统称,体近圆筒形,常弯曲成"C"字形,体长35~45mm,全体多皱褶,乳白色,密被棕褐色细毛,尾部颜色较深,头橙黄色或黄褐色,有胸足3对,无腹足。  相似文献   

10.
榆小蠹虫,别名毛小蠹虫,属鞘翅目小蠹科。在乌鲁木齐地区1年发生2代,近几年在农12师西郊片区道路林的长枝榆上发生日趋加重。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7~4.5毫米,头部黑褐色,有刻点,额上生有黄褐色茸毛,触角锤状赤褐色。前胸黑褐色,前胸背板发达,背部散生梭形刻点并排列成行,背部生有稀疏的黄褐色短毛。鞘翅和3对足均为赤褐色并有光泽。腹部腹面从第2节起向背面端部收缩成斜削面,第2腹节中央有1个明显的瘤状突起。卵尖椭圆形,长径0.8毫米,短径0.5毫米左右,初产时白  相似文献   

11.
<正>形态卵长约1毫米,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逐渐变成黄褐色。卵产在枝条向阳面、粗糙有裂纹处。幼虫体长15~22毫米,体扁平。头部和尾部为褐色,胸腹部乳白色。头大,大部入前胸。前胸特别宽大,中胸特小。腹部第七节最宽,胸足、腹足均已退化。成虫体长5.5~10毫米,全体紫铜色,有光泽。头部短而宽,前端呈截形,翅端尖削,体似楔状。  相似文献   

12.
<正>1形态特征榆兰金花虫成虫体长7~9 mm,宽3~4 mm。近长方形,黄褐色,鞘翅绿色,有金属光泽,全体密被柔毛及刺突。卵长1mm左右,宽0.6 mm左右,梨形,黄色。蛹体长8 mm左右,乌黄色,椭圆形,背面有黑褐色刚毛。末龄幼虫体长11 mm左右,体长形、微扁平、深黄色,中、后胸及腹部第1~8节背面呈漆黑色。2生态习性和发生规律在河南、河北地区1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树皮缝、土石缝等隐蔽处越冬。越冬成虫次年5月中旬开始出现,于5月下旬开始孵化为幼虫。孵化时在卵的顶端下侧咬一孵化孔而出。初龄幼虫剥食叶肉,  相似文献   

13.
(一)粘虫。幼虫体长可达38毫米,体色变化较大,体表有许多纵条纹,背中线白色较细,两边各有两条黄褐色至黑色细线,幼虫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将整株叶片吃光,仅剩叶脉。  相似文献   

14.
梨金缘吉丁(Lampra Limbata Gebler)是山桃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以幼虫在枝干皮下串食为害,致使树体衰弱,大枝乃至整株枯死。阜新市人民大街游园、西苗圃游园山桃大树有30%已经残缺不全,个别的已枯死。1形态特征1.1成虫体长13~15mm,蓝绿色,翅鞘外缘稍有金色光泽,触角锯齿状,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条黑色线,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黑斑。翅鞘上有11条黑色纵沟,由长方形黑斑纵裂而成。1.2卵长椭圆形,乳白色。1.3幼虫初孵幼虫乳白色,老熟时乳黄色。老熟幼虫长25~30mm,体扁平,头小胸宽,头半缩于前胸。前胸背板淡黄褐色,腹部10节,各节呈长方形,第十节小,…  相似文献   

15.
成虫长卵圆形,体长3.5~4.0毫米。头、胸红褐色,触角灰褐色。鞘翅基半部黑色,上有2个淡黄色斑,斑前方缺刻较小,鞘翅端半部黄色。胸部腹面黑色,腹部腹面黄褐色,体毛灰白色。幼虫体长6~9毫米,黄白色,前胸背板骨化色深,腹面末端有铲形骨化板。  相似文献   

16.
大豆食叶害虫潜叶吉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潜叶吉丁是大豆上新发现的一种食叶害虫。成虫取食叶片,幼虫潜入叶片组织取食叶肉,老熟幼虫在叶片内化蛹。成虫体长2.63~3.23毫米,宽1.80毫米,体扁平,黑色有光泽,鞘翅上布有白色茸毛的一条“y”形斜带和二条波纹状横带。卵长0.91~1.03毫米,宽0.59~0.69毫米,扁椭圆形。老熟幼虫体长6.60~7.33毫米,宽1.26~1.55毫米,扁平楔形,乳白色,各体节背板与腹板均有几丁质化黑褐色斑纹。蛹长3.16~3.69毫米,宽1.72~2.16毫米,扁椭圆形。一年发生2~3代。  相似文献   

17.
<正>梨小食心虫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3~14毫米,暗褐至灰黑色,下唇须灰褐色向上翅,触角丝状,前翅灰黑色,前翅前缘有白色斜短纹8~10条,翅面散生灰白色鳞片而成许多小白点,近外缘有10个小黑点,中室端部有1明显的小白点,后缘有些条纹。后翅茶褐色,各跗节末端灰白色。腹部灰褐色。幼虫:体长10~13毫米,淡红至桃红色,头褐色,前胸盾片黄褐色,前胸侧毛组3毛,臀栉4~7齿,腹足趾钩单序环25~40个,臀足趾钩15~30个。小幼虫体白色,头和前胸盾片黑色。  相似文献   

18.
形态特征 成虫:黄色,体长10~12mm。前后翅散生黑斑;卵椭圆形,表面粗糙,有细微圆点,初期乳白色,后期变为橘黄色;幼虫体色多样,和取食寄主有关,多为暗红色,也有浅灰、淡褐色等,各体节毛片明显,第1~8腹节各有6个灰褐色斑点:蛹长约14mm,褐色,外被灰白色茧。  相似文献   

19.
浅谈稻水象甲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水象甲属害虫,是世界性植物检疫对象,是水稻的毁灭性害虫.发生后一般危害损失20%~30%,严重危害损失70%~80%,甚至绝收. 一、特征 成虫体长3~4 mm,宽约1.5 mm,体表被覆淡绿色至灰褐色鳞片.新羽化成虫深黄色,具金属光泽,田间新生成虫背侧或足上通常带泥.从前胸背板的端部到基部,有1个由黑色鳞片组成的大口瓶状的暗斑.触角赤褐色、膝状,索节6节,第1节大,第2节长,第3~6节球状,棒基部无毛,具金属光泽,端部1/3密生细毛.卵呈长肾形,圆柱形居多.  相似文献   

20.
<正> 1 为害特点 幼虫在形成层和木质部之间纵横蛀食,破坏输导组织,造成树势衰弱,树干逐渐枯死,以致全树死亡。一般管理粗放、树势衰弱、伤口多的树受害重,树势健壮受害轻。 2 形态特征 金缘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甲科。成虫:体长13~17毫米,宽5毫米,全身绿色有黄色光泽,密布刻点,体扁平,前胸至翅鞘前缘有1条金黄色纵条纹并有金红色银边,头中央有1条黑蓝色纵纹。卵:椭圆形,长约2毫米,黄褐色。幼虫:体长30~36毫米,扁平,淡黄白色,前胸扁平宽大。蛹:体长15~20毫米,褐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