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养犬约2亿条,猫约1亿只,其中大部分都是作为宠物饲养,并成为人们喜爱的家庭伙伴。然而,宠物犬猫也是造成人身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宠物犬猫致人罹患疾病甚至死亡的各类新闻报道不时见诸于媒体,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宣传宠物犬猫的科学饲养,正确处理各类宠物伤害事件,有利于使广大宠物豢养者既能够在饲养宠物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又能避免因饲养或处置不当而造成人身伤害。本文着重介绍宠物犬猫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可能致人罹患疾病的各类风险因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处置对策,以利于人们提高认识,加强引导,促进宠物犬猫科学饲养。  相似文献   

2.
宠物检疫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饲养宠物越来越普遍 ,种类也不断增加。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主要是鱼、鸟、猫、犬等。其中与人类关系较密切 ,易引发人畜共患病的主要是犬和猫。1 目前我国宠物饲养的现状随着饲养业的发展 ,宠物市场也在不断扩展。目前 ,我国狗和猫的饲养量分别超过 2亿只和 1亿只 ,而这些动物作为宠物饲养时与人的关系特别密切 ,因此狗、猫传播人畜共患病的问题应予以高度的关注。2 可在人与宠物之间传播的常见病在家养宠物中 ,主要是狗、猫与人之间存在可相互传播的人畜共患病。目前已为人们所知的狗、猫的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3.
<正>1我国宠物犬猫饲养过程中环境卫生与人宠共患病的现状1.1犬猫饲养与环境卫生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饲养宠物犬猫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宠物(犬猫)进人家庭,成为人类的朋友。城市中犬猫数量越来越多,一类是有主人的宠物犬猫;另一类是无主人的流浪犬猫。它们在饲养场所或者一些公共场所排粪、排尿和排泄分泌物等,导致绿地、土壤、植被和水源污染;未作处理的宠物尸体也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此外,犬猫的抓挠、撕咬以及呜叫等,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犬猫对公共环境卫生造成严重影响,市民对此意见很大,反应强烈。  相似文献   

4.
宠物性人兽共患病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住房条件和环境卫生等等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福及宠物,越来越多的宠物走进了人类的朋友和家庭中的“特殊公民”。宠物中数量最多的是犬和猫,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养犬约2亿条,猫约1亿只。然而,当人们沉醉于人与动物和美相处的氛围中时,宠物传染病的阴影正在慢慢逼近。  相似文献   

5.
中药防治犬猫病证的现状及前景刘环(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保定071000)谢慧胜(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用中药治疗犬猫疾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本草纲目》中便有“乌药疗猫犬百病”的记载。目前,犬、猫的家庭饲养数量日益增加,犬、猫疾病也日益受到...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犬猫等宠物的饲养数量逐渐增加,疾病问题也呈上升趋势.糖尿病是犬猫疾病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患病犬猫表现多饮、多尿、多食,甚至死亡,不利于犬猫的健康生长,应加强对犬猫糖尿病的诊断,并找出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宠物犬、猫饲养数量的增加,以及对宠物犬、猫健康和动物福利的关注,人们对与宠物犬、猫动物福利和健康直接相关的的营养管理问题日益重视,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系根据国外新近发表的有关资料编译,主要介绍了与宠物犬、猫营养管理有关的研究进展,可供我国宠物犬、猫饲养者及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宠物饲养数量的增多,与犬猫有关的疾病也随之增多,给宠物健康带来很大损害,同时对人的健康和公共卫生带来威胁。以一些人与宠物共患寄生虫病的危害较为常见。本文着重对隐孢子虫病、蛔虫病、弓形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和疥螨病等5种最为常见的人与犬猫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危害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提高认识,防患于未然,保护动物和人群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人民经济水平提高和现代化生活压力增加,饲养宠物已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部分。目前,饲养的宠物主要是猫类与犬类居多,随着饲养宠物比例不断增加,饲主饲养方式不科学导致宠物猫患病数量越来越多。如猫的下泌尿道疾病(FLUTD)所占比率明显增高,在诊治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甚至有时因为其临床诊疗失误而被误诊。本文基于对猫下泌尿道疾病的关注,对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在相关动物医院的65例患猫下泌尿道病例进行了诊断和治疗分析,对诊治该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不少地方兴起宠物热 ,养犬养猫的人越来越多。宠物在带给人们精神享受的同时 ,对人们的健康也带来潜在的威胁。这是由于不少犬猫疾病可以传染给人 ,弓形虫病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人兽共患病。据魏梅雄等 (1 998)对上海市 2 31 6只宠物犬的调查表明 ,犬的阳性率达 2 9.5% ,而犬主阳性率也达 7.3% ,明显高于一般人员 3.3%的阳性率 ,提示接触犬猫的人感染弓形虫病的重要因素 ,河南省曾对 32 2个乡进行多种动物的弓形虫检查 ,其中猫的感染率达 41 .7%。因此 ,在饲养犬猫时 ,需谨防弓形虫感染。弓形虫是一种肉眼看…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饲养犬、猫等宠物也越来越多,关于宠物疾病的防治工作也显得更为重要.已知犬、猫等宠物与人类有直接关系的共患病有70多种,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寄生虫和舌型虫、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犬、猫等宠物常成为某些人畜共患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加强宠物疾病的防治工作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2.
犬猫常是人类饲养的宠物,人类驯化犬猫的时间很早,犬自石器时代就是人类的伴侣,猫早在埃及法老王朝时就与人类共同生活,但犬猫与人类的一些疾病关系极大,公元前1500年狂犬病就已有流行,我国很早就有关于狂犬病的记载。许多人畜共患病与犬猫起传播作用有关,以下...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宠物饲养现状宠物饲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史记》中就有秦代宫廷养犬的记载。在以后的一些文献中也时有关于宠物饲养的记载。由于多年的驯养,我国也培育出一些珍贵的犬种资源,如北京犬、狮子犬、拉萨山羊犬、沙皮犬、巴哥犬等,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过去,饲养宠物是达官显贵的专利,普通老百姓只能养一些土狗、土猫,其作用主要是看家护院和捕捉老鼠。把狗猫当宠物来饲养,对老百姓来讲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名贵犬、猫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宠物”一词的出现和流行,拉近了动物与人的距离。现代社…  相似文献   

14.
1我国宠物饲养现状宠物饲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史记》中就有秦代宫廷养犬的记载。在以后的一些文献中也时有关于宠物饲养的记载。由于多年的驯养,我国也培育出一些珍贵的犬种资源,如北京犬、狮子犬、拉萨山羊犬、沙皮犬、巴哥犬等,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过去,饲养宠物是达官显贵的专利,普通老百姓只能养一些土狗、土猫,其作用主要是看家护院和捕捉老鼠。把狗猫当宠物来饲养,对老百姓来讲是可望不可及的事。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名贵犬、猫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宠物”一词的出现和流行,拉近了动物与人的距离。现代社…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宠物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在宠物数量激增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疾病问题,严重影响了宠物的健康,也严重威胁到公共卫生。本文详细分析了人与犬猫共患寄生虫病病况,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饲养宠物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目前,宠物饲养存在种类多(犬、猫居多)、数量大、范围广等特点。宠物的饲养活动在培育人们热爱自然、珍视生命、保护动物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令人担忧。本文以重庆市渝北区宠物管理为例,加以分析,供业界参考。一、渝北区城市宠物现状据统计,渝北区现有宠物犬9000余只,其他宠物数  相似文献   

17.
宠物饲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史记》中就有秦代宫廷养犬的记载.由于多年的驯养.我国培育出一些珍贵的犬种资源.如北京犬、狮子犬、沙皮犬、巴哥犬等.深受人们的喜爱。过去.饲养宠物是达官显贵的专利。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过去名贵的犬猫等宠物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宠物”一词的出现和流行.拉近了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东莞市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因此开展犬、猫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为了摸清东莞市犬、猫布鲁氏菌感染的情况,笔者于2006—2007年在东莞市采集1145份犬血清和126份猫血清进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不负责任的饲养行为和犬猫无序繁殖导致的遗弃,使得近年来流浪犬猫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疾病传播、犬猫被虐待捕杀、社区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正严重地危害着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根据最新统计,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地区共有52个小区、7个村,目前家养犬只数量6562只左右,其中有养犬证的4162只,未注册犬2400只。流浪犬猫580只左右,其中包括流浪猫420只,流浪犬160只,这个数据还是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饲养宠物的越来越多。宠物不仅可供人们欣赏,而且也是良友。然而,人与宠物间的互患病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认识。饲养的宠物中,猫的数量很大,据有关统计,我国城乡养猫近两亿多。但养猫者应警惕人与猫的互患病—猫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