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因工程在未来农作物品种改良中的作用赵军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太原)当今,由于工业化国家的高消耗和第三世界国家人口的飞速增长,人类正面临着能源,资源、农业、人口和环境五大危机,而解决这些危机的办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因工程。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  相似文献   

2.
《北方园艺》2007,(12):168
叶面施肥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土壤施肥不足、防止植株早衰、促进作物营养平衡等。正确使用叶面肥,不但可以增强作物抗逆性,而且还改善作物品质和增加作物产量。要切实提高叶面肥的使用效果,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转Bt毒蛋白基因作物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农作物害虫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药剂,但是化学农药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使用之后,已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第一,由于长期使用农药,特别是化学农药不合理的滥用,使得许多害虫都对多种常用的化学杀虫剂产生了抗性。我国至少已有30种农业害虫对农药产生了抗性。第二,化学杀虫剂的使用还对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由于化学杀虫剂在环境中的大量滞留,使得多种益虫以及以捕虫为生的鸟类、爬行类、两栖类、甚至哺乳动物都受到毒害。 鉴于上述原因,全球范围内要求控制使用化学杀虫剂的呼声越来越高。控制使用化学农药的方法有2,一…  相似文献   

4.
作物秸秆生物反应堆及其使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生防效应、矿质元素、有机质等,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技术原理:植物光合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形成的秸秆,通过加入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和净化剂,在通氧的条件下重新产生二氧化碳、水、热和矿质元素,同时产生大量抗病虫的菌孢子,使作物更好地生长发育。这样植物光合合成有机物,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二者在物质转化、重复再利用的过程中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物圈。  相似文献   

5.
栾峰 《落叶果树》2001,33(3):50-50
桃园受涝后,间作甘薯、大豆、花生、陆稻对桃树的影响不同,间作甘薯的地块桃树受涝最重,大豆、花生次之,陆稻最轻。  相似文献   

6.
《北方园艺》2007,(2):21-21
在农业生产中,有些除草剂前茬使用后,容易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导致后茬敏感作物发生病害或一苗不出。因此,一些地块使用除草剂后,农民朋友在安排后茬作物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药害问题,下茬坚决禁止安排敏感作物种植,以免发生药害造成经济损失,贻误生产时机。  相似文献   

7.
侯英  郭永书 《四川果树》1997,25(3):8-10
筛选西瓜、番茄、花生、豆类、榨菜和秋、冬季蔬菜、组配成西瓜+黄豆-榨菜、花生-蔬菜、蔬菜-豆类等间套作方式,在幼龄果园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果树早结丰产,是果园规范建设技术上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采收技术刘新波孙江(黑龙江省农垦林业学校特产教研室)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入药部位或器官已符合药用要求时,人们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从田间将其收集运回的过程,就是药用植物的采收,采回的入药部位经过加工干燥后,便称为“药材”,也称为“个子货...  相似文献   

9.
对各种蔬菜利用日光温室越冬栽培技术的研究相对很多,其技术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在高温多雨的夏季,由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雨水过多、虫害多,多数蔬菜营养生长旺盛,坐果率低,生理性病害、虫害相对严重,导致产量很低,甚至绝产。遮阳网能有效地改善蔬菜作物的生长环境,减轻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降低光照、降高温、防暴雨、防大风及防鸟虫等危害,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0.
生长自变量与生产量相关性福鼎县农业局经作站谢云妹实践证明,各种栽培作物均存在着生长自变量与产量的相关性。为探讨作物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关键所在,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是必要的。为此,笔者从一九八九年起,连续三年在本县桐城镇山前村程家洞及县蔬菜示范场,对我县...  相似文献   

11.
从农作物留种技术探讨食用菌选种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作物留种技术探讨食用菌选种途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陈国良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菌种厂吴史杰食用菌生产需要种性优良的菌种,在孢子繁育和组织分离采种时还必须认真进行选留种,以使优良的菌种性状得以保持,甚至通过长期的定向选种,后代的种性会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采用苗期和离体叶人工接种鉴定方法获得的瓜类炭疽病菌的10个分离物对10个鉴别品种的致病性指标──“病情指数”(DI)和“平均病斑直径”(AD)进行Q型聚类。结果表明,苗期接种鉴定的DI和离体叶接种鉴定的AD分别在距离1427.58575处和3.5160处将10个分离物分成A、B、C、D四大类群,A、B、C三个类群在10个鉴别寄主上的致病性反应型分别与Dutta等(1960)和Jenkin等(1964)描述的炭疽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5、2和1相同,而D类群的致病反应与前人描述的该病原菌的7个生理小种均不相同,暂定名为生理小种8。  相似文献   

13.
张月华 《蔬菜》2002,(9):39-40
嘉兴市地处浙北平原,农业是我市的主要经济支柱,近年来,我市的蔬菜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还存在着品种单一、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弱、应用技术落后、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快生产发展和优良新品种的推广,现将其种植原则及主要种类优良品种的特性简介如下,供参考。一、品种应用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区域化布局原则 我市蔬菜作物品种的生产应用,主要从有利于提高效益,有利于形成规模两个方面来考虑。因此要充分利用我市区域位置、自然资源、经济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布局,以利形成具有区域规模…  相似文献   

14.
主要蔬菜作物光合与蒸腾特性研究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48  
张振贤  周绪元 《园艺学报》1997,24(2):155-160
对我国主要栽培的21种蔬菜作物的光合与蒸腾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和回归分析,确定了各种蔬菜作物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CO2饱和点和蒸腾速率,可作为合理群体结构的调控、保护地CO2施肥、合理灌溉的理论依据和指标。研究结果还表明,大多数蔬菜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两“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3∶30~14∶00前后(因蔬菜种类和测定季节而异),13∶00有一“低谷”即“午休”;“峰值”和“谷值”大小因蔬菜种类而异。  相似文献   

15.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1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概念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来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2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意义目前的保护地设施,无论是温室...  相似文献   

16.
无土栽培瓜类作物整枝留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瓜类作物在无土栽培中占很大比重,要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采用合理的整枝留果技术,使植物达到最佳的采光与合理的营养分配十分重要。而不同的瓜类整枝留果的技术也不同。 适宜无土栽培的瓜类主要包括:大黄瓜、小黄瓜、西瓜、甜瓜(包括厚皮甜瓜与洋香瓜)、金丝瓜、节瓜。 一、大黄瓜 华南地区大棚栽培的大黄瓜,一般选择全雌系列的品种,即从第3~4节起每节都开雌花,并具单性结实能力。 1.单双蔓整枝的比较  单蔓整枝是指去除所有的侧蔓,只留一条主蔓;而双蔓整枝是除留主蔓结瓜以外,还选留第一侧枝结瓜的生长方式…  相似文献   

17.
对种植覆盖作物的苹果园中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覆盖作物的苹果园,天敌复合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控制作用,比单植被果园叶螨的蜂值低1.67倍,推迟达到常规化学防治指标1周左右,且防治指标可大大放宽。经相关分析和生态位分析表明,东亚小花蝽在捕食性天敌群落中占首要地位,其次是中华草蛉和六点蓟马,综合分析结果与此一致。讨论了东亚小花蝽的人工操纵。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不同间作物对核桃园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含水量、pH值和氮、磷、钾进行采样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核桃园土壤养分含量有所变化。试验结果可为农林复合模式的发展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万旻  张革 《蔬菜》2000,(4):32-32
CO_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在一定条件下,植物的光合强度随CO_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由于保护地的密闭状态,常造成CO_2不足。试验证明,保护地增施CO_2后,植株生长旺盛,抗逆性增强,产量可提高30%~50%,因此,增施CO_2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的增产措施。 一、保护地内CO_2的来源及日变化情况 因保护地内环境封闭,夜晚植物呼吸释放的CO_2、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产生的CO_2及加温设施燃烧有机物产生的CO_2,都被保留在保护地内,总量常可达空气总量的0.1%~ 0.5%,故日出前空气中 CO_2的含…  相似文献   

20.
美洲斑潜蝇寄主植物很多,主要危害葫芦科、豆科、茄科等作物,严重威胁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