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桑树是多年生叶用型经济作物,每年要进行多次采叶和夏冬两次剪伐,树体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营养物质补充生长的需要,所以营养物质的补充对于保证桑树旺盛生长来说尤其重要。选用广西当地来源广泛、价格相对低廉的发酵鱼粉做桑园冬基肥试验,发现桑树产叶量增产明显。现将试验成绩总结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桑树是多年生叶用型经济作物,每年要进行多次采叶和夏冬两次剪伐,树体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营养物质补充生长的需要,所以营养物质的补充对于保证桑树旺盛生长来说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 桑叶是蚕儿的饲料,肥料是桑树的粮食,加强桑树施肥是获得桑叶优质高产的重要条件。桑树由于每年剪伐和一年中多次采叶养蚕,需要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营养物质。必须施肥补充,才能满足桑树生长的需要。据资料:500公斤桑叶中含氮约7.5公斤、含磷约3.5公斤、含钾约2.5公斤。每生产50公斤桑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氮0.75公斤、磷0.35公  相似文献   

4.
<正> 肥料是桑树的粮食,桑叶是家蚕的饲料。加强桑树施肥是获得桑叶优质高产的先决条件。由于桑树是多年生用叶植物,每年经过剪伐和一年中多次采叶养蚕,需要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营养物质,单靠土壤本身含有的营养元素或由田间作物吸收后剩余的养料,远不能满足桑树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必须以施肥来补充,才能满足桑树生长发育的需  相似文献   

5.
桑树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因桑树是多年生叶用作物,每年剪伐和多次采叶养蚕,不断地从土壤中夺去养料。要求其继续尽快抽枝长叶,单靠土壤本身含有的营养物质,远远不能满足桑树生长的需要,因此,对桑园必须增施肥料,才能获得高额而稳定的产量。桑树经过春叶收获,夏伐后桑树根毛大量萎缩,吸收能力暂时减退,约一周后恢复,开始萌芽生长。在新叶开放时,由于根部大量吸收水分和养分,而桑树地上部枝叶  相似文献   

6.
栽桑后对桑树进行合理的用叶,加强管理才能达到快速丰产的目的,而保证桑树健旺生长,获得稳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须做好以下几点1施肥桑树是多年生叶用植物,由于每年剪伐和一年多次采叶养蚕,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必须对桑树增施肥料。一年四季施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季施肥可以相互补充,因此要使桑园高额丰产,必须季季都施足肥料。1.1春肥又称催芽肥,有促进出芽、生叶的作用。宜在桑芽萌发前施入,这次施肥应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另外必须配合灌水,否则桑树不能很好的吸收利用,造成肥效损失。1.2夏肥这是桑树发条以后的用肥。此时…  相似文献   

7.
加强桑树施肥管理 实现桑叶优质高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是桑树的粮食,桑叶是家蚕的饲料.加强桑树施肥是获得桑叶优质高产的先决条件.由于桑树是多年生用叶植物,每年经过剪伐和多次采叶养蚕,要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营养物质,单靠土壤本身含有的营养元素远不能满足桑树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以施肥来补充.据资料统计:500公斤桑叶中含氮约6.5公斤,含磷1.2公斤,含钾2.5公斤;每生产50公斤桑叶,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0.75公斤、磷0.35公斤、钾0.56公斤,采伐愈多,消耗愈多,需肥  相似文献   

8.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8,45(1):69-69
桑树是阳性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正常生长。一般阳光充足,桑叶叶色较深,叶肉厚,干物质积累多,叶质优,产量高;反之,阳光不足,则叶色较淡,叶肉薄,桑叶不易成熟,含水分多,营养物质少,产量低,叶质差。 桑树的生长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气温在12℃以上时,桑芽开始萌发长出枝叶,当冬季气温下降至12℃以下时,桑树的生长发育逐渐缓慢至停止,落叶并进入休眠状态。  相似文献   

9.
张瑜 《四川蚕业》2010,38(2):23-24
桑树每年多次采叶和剪伐,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为保证桑树正常发育的需要,桑园必须加强肥培管理。  相似文献   

10.
通常桑树在旺盛生长时,叶片和根系中吸取的营养物质,大部分输送到生长中的各部分生长点,很少积累。入秋以后气温下降,生长逐渐缓慢,用于生长的物质逐渐减少,大部分营养物积累起来,准备安全越冬,同时又备明年再生产之用。因为在春季桑树发芽开叶的初期,是用体内贮藏养分  相似文献   

11.
强化920由生长素.促细胞分裂物质和微量元素营养物质等多种成分组成,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与生长、增强细胞活力和促叶绿体增殖等作用。植物喷施后,叶绿色转浓,叶片增厚、增大,光合作用增强,植株加速生长。强化920多用于稻、麦及蔬菜等作物.1990年春季,我市初次应用于桑树,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四川蚕业》2015,(3):52-53
<正>种茧育桑园既要达到相对高产,又要保证桑叶优质。夏伐桑树每年要进行2次剪伐和3次采叶,桑树采叶和剪伐时要打破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吸收与生长平衡,桑树生长时根系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因此,夏伐桑园肥培管理对桑树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施肥的种类、数量、方法应根据土壤质地、酸碱度和所含各种营养元素的多少来决定。在我场多年的桑园施肥管理基础上,笔者对最近几年夏伐桑园的肥培技术管理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桑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阔叶型特种经济林木,种好桑树除了搞好病虫防治外,还需要合理施肥。桑树栽培以采叶为主要目的,因此,施肥不同于其他作物。桑树的生长特性:桑树具有生长周期长,绿叶繁茂,生长量大,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地力消耗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桑树叶面施肥亦称根外施肥,是指在桑树生长期间用水溶性的肥料液体喷洒在桑叶的正反面,由叶片吸收营养物质,提高桑叶产量质量的施肥方法。1桑树叶面施肥的优点1.1吸收广传统的土壤施肥,往往需要供应桑树大量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复合肥料虽然注意到微量元素的搭配,但施入到土壤中的这些化学肥料,一般都是无机物,或者是简单的有机物,然而,桑树生长还需要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植物激素、维生素这一类内源生理活性物质,以及其他一些对桑树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外源生理活性物质。不受土壤条件限制的广谱性叶面施肥是补给这两类生…  相似文献   

15.
袁庆武 《江苏蚕业》2001,23(4):34-35
桑树叶面施肥作为桑树生长肥料来源的有效补充,今后在生产过程中将应用得越来越多。1 桑树叶面施肥的优越性1.1 吸收广 传统的土壤施肥,往往需要供应桑树大量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复合肥料虽已注意到大量营养元素的搭配,有的还补充数量有限的微量元素,但施人到土壤中的这些化学肥料,一般都是无机物,或者是简单的有机物(如尿素)。然而,桑树生长还需要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等)、维生素这一类内源生理活性物质,以及其它一些对桑树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外源生理活性物…  相似文献   

16.
对50%桑虫净乳油新农药进行桑蚕室内毒力水平测试和桑园田间害虫防治效果试验;同时进行该药对桑叶养蚕安全期的测定、对桑树生长影响的观察试验。结果说明该农药分解较快,残毒期短,对蚕较安全,对桑树生长无不良影响,芽叶生长正常,对桑树害虫桑蓟马的防治效果较好,适合桑园防治害虫使用。  相似文献   

17.
桑树叶面喷肥可以弥补土壤施肥的不足,及时有效地补充桑树生长必须的矿质营养,对桑树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选用对桑树确有增产作用的叶面肥料一定要选用研究单位证明有效的和有关部门鉴定过的、有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对蚕茧、丝质有不良影响的叶面肥不要使用。已发现有部分叶面肥品种对蚕种生产有不良影响,对此,蚕种场和原蚕区蚕农应认真对待,不要轻率使用。大面积应用某种叶肥,应先进行小面积试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严格掌握喷施浓度一定要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浓度喷施,切勿过高或过低。肥液浓度过高,…  相似文献   

18.
<正> 桑树是多年生木本叶用植物。由于每年需要剪伐和多次采叶,因而破坏了营养器官,消耗了营养物质。必须按照不同季节不同时期进行树下管理(中耕、除草,施肥、浇水等)和树上管理(采伐、疏芽、整枝、复壮等),才能保证桑树正常生长发育,获得持续稳产高产。一、中耕除草1、北方地区早春干旱风多,蒸发量  相似文献   

19.
龚春贵 《蚕学通讯》2001,21(4):46-47
肥料是桑树的粮食 ,桑叶是目前家蚕唯一的饲料 ,加强桑树的肥培管理就是获得桑叶优质高产的必要条件 ,也是提高蚕茧产质量和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的基础。由于桑树是多年生的叶用木本植物 ,每年经过多次养蚕采叶和剪伐 ,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营养元素 ,加之雨水冲刷带走大量的营养物质 ,如果对土地只用不养 ,势必造成土壤营养物质越来越缺乏 ,因此 ,为了提高和稳定土壤的肥力 ,必须采用施肥来补充。据资料统计每生产 50公斤桑叶 ,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 0 .75公斤、磷 0 .35公斤、钾 0 .56公斤 ,采伐愈多 ,消耗愈多 ,需肥愈多。实践证明年产 2 2 50…  相似文献   

20.
<正> 桑树施冬肥是补充土壤有机物,增加腐殖质含量和提高桑园地力的一种有效措施,但在我省大面积蚕桑生产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桑树生长不良,由于桑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如不能得到及时补偿。将会改变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年复一年,桑园地力下降,影响桑树生长,树势早衰,桑叶盛产年限缩短,叶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