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杂种细胞核行为和DNA含量与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MIPS-1分析仪研究了11个亲本和9个杂种的细胞核行为和DNA含量,同步测定了每个细胞减数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光密度值、集分光密度值以及细胞核的大小。所测定亲本和杂种的4401个细胞的计算机分析结果表明:9个杂种的平均集分光密度值显著高于亲本,但光密度值比亲本的低,杂种的细胞核特别是在减数分裂的前期显著增大。因此,在F1杂合状态下,细胞核中DNA含量增加,而DNA密度下降,这可能有利于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杂种优势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1923~2005年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核心祖先亲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1923~2005年间育成的1300个大豆品种源自670个祖先亲本,根据衍生品种数、细胞核、质遗传贡献值和衍生品种轮数4项指标,从670个祖先亲本中遴选出113个对中国各生态区大豆育成品种遗传贡献最大的核心祖先亲本,其中34、28、10、14、4、3和20个分别来自Ⅰ、Ⅱ、Ⅲ、Ⅳ、Ⅴ、Ⅵ生态区和国外.入选的113份祖先亲本占总数的16.87%,对1300个育成品种的核遗传贡献占70.90%,质遗传贡献占74.85%;他们包括了原来的66个核心祖先亲本,但来源更广;Ⅰ、Ⅱ、(Ⅲ Ⅳ Ⅴ Ⅵ)区和国外分别增加了9、9、13和16个,南方和国外增加比例较大.研究结果可供研究我国大豆核心种质、亲本选配以及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和亲缘关系等参考.  相似文献   

3.
施继卫  杨燕 《中国麻作》1999,21(4):7-11
研究了9个苎麻杂效组织及亲本纤维支数的分离变异,分析了叶本届柄色,雌蕾色等主要形态特征变惜民纤维支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苎麻杂效组合纤维支数的是幅度、分布频率一般要比亲本无性系宽广,变异系数要比亲本大,组合变异系数为14.99%~18.71%,而双亲无性系的变异系数为11.27%~15.87%,前者平均比后者大3个百分点,但也有一些组合变异系数与亲本无性系相当或接近。组合群体中叶柄色、雌蕾色等变异类  相似文献   

4.
以栽培稻品种粤香占为受体亲本,利用杂交、回交和微卫星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以高州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群体。该群体由20个编号的9个单片段代换系构成。这9个单片段代换系分别分布在水稻的第1、2、3、10和11染色体上,代换片段长度为8.1~23.8cM,总长度为152.7cM,平均长度为17.0cM,代换片段对水稻基因组的覆盖总长度为136.1cM,覆盖率为7.5%。构建以高州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为发掘和利用高州普通野生稻的有利基因提供了理想的试验材料,为进一步开展高州普通野生稻的遗传研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黑粒小麦醇溶蛋白指纹图谱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黑粒小麦因其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而倍受人们青睐。我国近年来已育成和引入了一批黑粒小麦品种 (系 )和资源 ,它们的黑粒基因来源和色素分布部位不同。本研究利用 ISTA颁布的 A- PAGE标准程序分析了来源不同的 9份黑粒小麦亲本及其 1 3份后代材料的醇溶蛋白指纹图谱。结果表明 ,9份黑粒小麦亲本材料分离出 40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 ,其中 8条为共同带 ,每个亲本均有各自独特的谱带组合。采用“0~ 1”系统记录谱带 ,计算亲本间遗传距离 ,平均值为 0 .34,范围为 0 .1 0~ 0 .48。来自加拿大的京 1 1 70 5和 MY2 4 33的遗传距离为 0 .1 0 ,具有最大的遗传相似性。我国育成的漯珍 1号、乌麦 5 2 6和黑小麦 76号三者间的遗传距离在 0 .33以上。利用非加全成对算术平均法 ( UPGMA)作聚类分析 ,在 0 .34水平上可聚为 3类 ,其中漯珍 1号自成一类。黑粒小麦和白粒小麦杂种后代个体的醇溶蛋白呈共显性遗传 ,但白粒亲本北农 6号的一条带在 F1没有出现。醇溶蛋白指纹图谱的相似程度能反映出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不失为黑粒小麦育种亲本选配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1923~1995年育成的651个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1923~1995年中国651个大豆育成品种(包括东北330、黄淮海210、南方111个)的系谱归纳出348个祖先亲本,育成品种归属为348个细胞核家族和214个细胞质家族。全国每个育成品种实际使用的祖先亲本数由1960年前的平均1.59个增至1991~1995年的平均6.39个,总平均3.79个。从一个地区的祖先亲本总数着眼,东北、黄淮海、南方平均每个育成品种拥有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祖先亲本数分别是0.50、0.25、0.71和0.40、0.97、0.54个。祖先亲本的遗传贡献并不平衡,各区均有少数祖先亲本在育成品种中占很大遗传份额,东北地区尤为突出。黑龙江、山东、吉林、江苏等省大豆育成品种的细胞质来源均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7.
寒地早熟玉米杂交种优势组合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汪德润  陈凤芝 《玉米科学》1997,5(4):030-032
本文对寒地早熟玉米17个主要亲本和9个杂交组合的株高、穗长、穗位高、穗粗、生育日数、行粒数、单株产量等数量性状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为今后正确选择亲本和恰当选配组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顶交法,利用配合力的共同测验种红甜菜测定6个甜菜雄性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结果表明:杂种一代平均株高比对照高10~14cm,比亲本高10~16cm;抗褐斑病性强,比对照发病轻0.5~0.7级,比亲本轻0.7~1.1级;杂种一代根产量较对照及亲本有明显优势,较对照吉甜301提高28.5%~65.6%,较相对应的亲本提高39.2%~66.5%;含糖率明显降低,较吉甜301低6.1~7.1度,较相对应亲本低4.6~6.1度;产糖量较吉甜301提高-16.8%~1.9%,较相对应亲本提高0.7%~9.2%。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亲本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用140个随机引物对39份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亲本进行RAPD分析,选出40个能产生清晰多态性主带的引物重复扩增,以筛选出的9个引的扩增出重复性好的多态性主带构建39份亲本材料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DNA指纹图谱可将27份亲本材料一一区分,其余12份材料可合并为4组,组内材料均为来源相同的姊妹系。指纹图谱鉴定结果与材料实际来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9 个苎麻杂交组合及亲本纤维支数的分离变异,分析了叶柄色,雌蕾色等主要形态特征变异与纤维支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苎麻杂交组合纤维支数的变异幅度、分布频率一般要比亲本无性系宽广,变异系数要比亲本大,组合变异系数为14.99% ~18.71% ,而双亲无性系的变异系数为11.27% ~15.87% ,前者平均比后者大3 个百分点,但也有一些组合变异系数与亲本无性系相当或接近。组合群体中叶柄色、雌蕾色等变异类型与主类型的纤维支数几乎无差异,它们之间无明显的连锁关系。因此,所选组合只要平均纤维支数及其变异系数与对照相近,产量优势又十分突出的话,生产上完全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