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1997年3~4月,在我乡某自然村的成年马中,发生了一种以消化障碍和消瘦为主的疾病。该病经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剖检后诊断为马胃蝇蛆病。病马经治疗后,全部治愈。现介绍于后。1发病情况1997年3月发病21匹,4月又发病14匹。共发病35匹,死亡12匹,死亡率为34.3%。2临床症状病马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易出汗、腹痛、消化不良、进行性消瘦。3病理剖检剖检9匹病死马均见其胃及十二指肠内有大量马胃蝇蛆的第三期红色幼虫,有的引起胃出血或胃穿孔。4治疗方法对患病23匹成年马,用敌百虫片按0.5g/kg·w投喂2d,每天1次;用2%的敌百虫水喷洒畜体,连续4d…  相似文献   

2.
<正>滑膜炎是以关节囊滑膜层的病理变化为主的渗出性炎症。常发于马属动物,特别是赛马的跗关节滑膜炎发病率较高。其特征为附关节滑膜充血、肿胀及明显的渗出,使得关节腔内蓄积多量的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多年来,我们采用椒盐灸配合电针治疗赛马跗关节滑膜炎2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多年来,我们在深圳赛马会和深圳世界之窗车马仪仗队选取22匹跗关节滑膜炎的患马作为治疗对象,其中12匹为急性病例,10匹为慢性病  相似文献   

3.
1963年进口的马匹因为各种疾病在齐哈日格图病马院治疗的500匹病马中,有140匹是坏死杆菌病马,占入院病马总数的28%,治愈出院138匹(另2匹转移成坏死性肺炎而死亡),治疗率达到91.4%。现将本病症状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9匹小马、3匹马及1匹骡(6月龄至13岁)口服10000GT-1株弓形虫卵囊后33-476天剖杀所有感染动物在临床上可无症状。11头动物在接种前血清学反应为阴性,但1匹小马用改良凝集试验检查有1:40的抗体滴度,另一匹小马用染料试验有1:40的抗体滴度。6匹(4匹马、1匹小马及1匹骡)在剖杀时的抗体滴度很低,而且其中的3匹(2匹马及1匹小马)体内未能分离出刚第弓形虫,但其余7匹小马可产生高滴度的抗体。一般改良凝集试验及染料试验的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5.
经过对2匹骡就诊,根据临床症状和直肠检查,一匹诊断为十二指肠阻塞,另一匹诊断为胃状膨大部阻塞。采用中西医结合、导胃和直肠破结的方案进行了综合治疗,并对一些治疗方法和使用的药物进行了介绍。其中直肠破结法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为骡肠阻塞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笔者用守宫粉治疗大家畜鬐甲瘘11例(马3匹、骡2头、牛6头),全部治愈。其中用药3次治愈2例(马1匹、牛1头),4次治愈4例(马2匹、骡1头、牛1头),5次治愈3例(骡1头、牛2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临床上进行了大黄治疗家畜胃肠炎比较试验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来源及分组 为 1 997年 1月至 1 998年1 2月在县兽医门诊部临诊的自然病例。根据中西医结合诊为胃肠炎 ,共 1 6 3例。其中马 2匹 ,骡 1 6匹 ,驴 48匹 ,牛 49头 ,羊 1 6只 ,猪 1 8头 ,狗 1 4只。随机分为 2组 :大黄治疗组 83例 ;其中马 1匹 ,骡 8匹 ,驴 2 5匹 ,牛 2 5头 ,羊 8只 ,猪 9头 ,狗 7只 ;有 1 1例(骡、羊、猪、狗各 1例 ,驴 3例 ,牛 4例 )粪便干涩难下 ,带脓血 ,有 3 8例 (驴、牛各 1 2例 ,骡、羊、猪各 4例 ,狗 2例 )便血 ,粪便潜血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和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及不同药物对马泰勒虫病的临床诊疗效果,提高对马泰勒虫病临床诊疗的防治水平,随机采集昭苏县种马场128匹疑似马血样品,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查和PCR检测等方法确诊了12例马泰勒虫病病例。将12匹阳性马随机分为2组,即处方1组和处方2组,用药后的5d内,分别对每组患马进行临床症状观察、体温测定、血涂片检查和染虫率统计。结果显示,血涂片中含有圆形或圆点形的马泰勒虫,PCR检测得到512bp的目的条带,与目的片段相符。第1治疗组(三氮脒治疗组)治愈率为66.7%(4/6),第2治疗组(盐酸吖啶黄组)治愈率为83.3%(5/6),第2治疗组治愈率高于第1治疗组。本试验发现,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查和PCR检测法相结合可准确诊断马泰勒虫病;处方2组是2种处方中治疗马泰勒虫病的最佳处方,以上诊疗数据可为马泰勒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站1958年有种公馬2匹、种公驢1匹,全年共配种503匹,其中馬配驢214匹。据妊娠检查124匹中,受胎69匹,受胎率55.6%。在目前大量繁殖体型大、耐粗飼、持久力强的驢騾是解决耕畜不足和迅速提高役畜貭量的捷径,因此当地羣众都积极繁殖驢騾。但在开展这項工作中,首先  相似文献   

10.
马发生媾疫的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1981年我县莲花乡井沿大队第六生产队,共养耕马32,其中患传染性马媾疫的马匹有9匹,种公马2匹,能繁殖母马7匹,都是成马。患病马占全马群马的28%。一、病马的临床症状患媾疫的病马临床症状:主要表现生殖器官,皮肤和外阴道,以及外周神经。马匹自然交配后经过5—6天至1个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徐州地区56年9月分引进蒙馬1054匹分布于豐,沛,銅山,邱县,新沂,东海等六县,先后发生疫病,并有死亡,其中以豐,沛,邱三县比較严重,据不完全統計:邱县引进的309匹蒙馬中发病63匹,死亡22匹,用914治疗12匹治癒9匹,用青霉素,磺,胺类治疗27匹,发病疫馬中传染当地驢44头,騾6匹。沛县引进蒙馬212匹中发病的53匹死亡的24匹,发病后情况不明的5匹,經914治疗的26匹痊癒的24匹,感染当地馬1匹,驢2匹,死亡1匹。豐县引进的蒙馬244匹中发病的72匹,死亡馬5匹(該县蒙馬未出售給农业  相似文献   

12.
2018年4月26日晨,河北省张北县张北镇二道坝村许姓村民牵1匹成年役骡来本校兽医院就诊,经检查,初步确诊为焦虫病,采用中西医相结合方式进行治疗,3d后痊愈出院。同时,我们对该村32匹马驴骡进行了排查,有两例疑似该病,但症状不太明显,治疗2d,症状消失。治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围场县蓝旗卡伦乡某队于1985年1月5日至17日有5匹马发病,死亡4匹,驴发病2头,死亡2头。对其中2匹死亡病马的脏器组织作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确定为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一、临床症状7匹发病的马和驴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表现为病初体温稍高,后  相似文献   

14.
自 2 0 0 2年 8月以来 ,罗平县马街镇荷叶办事处荷叶村发生以牛为主的神经性猝死病症 ,呈间歇性发作 ,主要临床症状为肌肉振颤 ,全身痉挛搐搦 ,磨齿。经流行病学调查、药物治疗情况分析、血液生化检验等综合诊断为牲畜低镁血症。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1 发病情况该村自 2 0 0 2年 7月 31日发生首例牛猝死以来 ,至 9月15日止 ,共发病牲畜 13头 (匹 ) ,其中黄牛 11头 ,发病率为2 85 % (13/ 386 ) ,死亡 9头 ,病死率为 81 8% ;水牛 1头 ,发病率 3 4 4 % (1/ 2 9) ,马 1匹 ,发病率为 8 33% (1/ 12 )。经村兽医用硫酸镁、磺胺嘧啶钠治疗 ,治愈…  相似文献   

15.
马骡慢性肺气肿是马骡的一种常见病。中兽医认为,马骡慢性肺气肿是五劳引起的里虚气滞之证。笔者学习了我县主治医师韩景荣同志治疗人肺气肿的验方,并略作变动,拟成加味三子养亲汤,验证于兽医临床,果获良效。自1974年以来,治此证21例,其中马15匹,治愈12匹,好转2匹,无效1匹;骡6头,痊愈4头,好转2头。在所治愈的12匹病马中,有1匹出院一周后复发,经用本方再次治疗,终归痊愈。  相似文献   

16.
骡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与沙门氏杆菌混合感染病例尚不多见。现将我区镇原县一起骡暴发该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1989年10月8日,镇原县良种场一匹4岁公骡于10时表现不吃、呆立等症状,20时突然死亡。相隔3日,从12日18时开始至18日,乘余的7匹骡先后发病,死亡5匹、治愈2匹。除该场8匹骡全部发病外,周围其它畜禽均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7.
1998年 5月中旬 ,某村兽医 1日内开放式去势马 1 1匹。术后两天余 9匹发病 ,发病率 81 .8% ;死亡7匹 ,死亡率 77.7% ,治愈 2匹 ,治愈率 2 2 .2 %。病程4~ 7天。诊断为恶性水肿病。报道如下。1 临诊症状 病初阴囊创口周围呈慢性水肿 ,逐渐股内侧、腹下发生弥漫性气性、炎性水肿并波及脐前。始硬而热痛 ,后柔软变冷无痛。指压有捻发音。切开流出带气泡、腐臭的红棕色液体 ,创面苍白而闪光。重病例呈高热稽留 ,体温 39.5℃~ 41℃ ,呼吸困难 ,脉搏细速 ,精神沉郁 ,磨牙 ;行走困难 ,独立一偶 ,腹痛 ,腹壁知觉过敏。可视粘膜充血、发绀 ,偶有…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B1、维生素B2不同摄入量对12月龄伊犁马血液、尿液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得到12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需要量。试验选取12月龄±5日龄、平均体重(245.28±18.36)kg的伊犁马公马35匹,随机分为5组,每组7匹,分别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马匹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并分别添加0、16、32、48和64 mg/(匹·d)的维生素B1和0、10、20、30和40 mg/(匹·d)的维生素B2,进行为期20 d的饲养试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实际摄入维生素B1量分别为19.00、33.49、48.27、62.96、77.53 mg/(匹·d),实际摄入维生素B2量分别为21.95、31.68、41.77、51.53、61.26 mg/(匹·d)。结果表明:随着实际摄入维生素B1量的增加,伊犁马血浆维生素B1含量、红细胞转酮酶活性(E-TKA)、尿液维生素B1排出量逐渐升高,焦磷酸硫胺素(TPP)效应逐渐降低。试验Ⅰ组血浆维生素B1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E-TKA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和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TPP效应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尿液维生素B1排出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随着实际摄入维生素B2量的增加,伊犁马血浆维生素B2含量出现波动变化,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E-GRAC)逐渐降低,尿液维生素B2排出量逐渐增加。试验Ⅰ组血浆维生素B2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Ⅱ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E-GRAC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尿液维生素B2排出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综合评价各指标,得到12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为48.27 mg/(匹·d),对维生素B2的需要量为31.68 mg/(匹·d)。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关肠积沙的报道较少。1989年4月我室收治2匹由于采食鸡饲料引起的肠积沙病例,现报告如下。1 病史畜主系长春市英俊乡居民,家养4匹马,2匹骡。1989年4月10日从某粮油加工厂买回廉价鸡饲料500 kg,用作马料。4月30日11时左右发现4匹马排水样粪便,2匹骡排稀粥样粪便。病马有时卧地打滚。经当地兽医站诊治无效,当晚2匹症状较重的病马死亡,其它2匹马仍不见好转,次日晨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20.
用分离自病马抗凝血中的“x 原虫”、人工培养的“x 原虫”和“虫体”培养物三种裂解液分别接种5匹马、1匹骡。结果自然死亡4匹,迫杀2匹,其临床症状、血液学与病理学变化和马、骡急性致死性肠炎的变化基本相同。因此认为“x 原虫”是本病的条件病原,“x 原虫”裂解毒是本病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