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木材化学处理是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处理木材,以增强木材的抗降解能力,提高其阻燃性和尺寸稳定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论述了木材化学处理的方法、种类和影响木材化学处理的因素以及木材化学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选用新型木材阻燃剂SLB对马尾松和南洋楹两种木材进行了阻燃处理,并用氧指数法和木垛法对处理后木材的阻燃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SLB阻燃剂处理木材,载药量达到40 kg/m^3以上时,阻燃性能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阻燃效果随着载药量的增大而增强。在载药量相近时,南洋楹木材比马尾松木材的阻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水热-微波软化处理对水曲柳弯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微波处理方法对水曲柳幼龄材和成熟材进行软化处理,通过顺纹压缩率、单维和多维弯曲最小曲率半径表征木材软化效果。以XRD,FTIR等方法测定木材表面组成、结晶度变化,分析软化处理对木材顺纹压缩和弯曲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微波处理可显著增强木材的软化性能,使木材表面羟基数量显著增加,非结晶区微纤丝趋于有序,相对结晶度提高,结晶区表面微纤丝羟基裸露,氢键键合增强,结晶区宽度增加。当水煮处理时间为140~150min、微波处理时间为350s时,试材顺纹压缩率最大,单维和多维弯曲时的曲率半径最小。  相似文献   

4.
水热-微波处理对榆木软化和顺纹压缩及弯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热-微波处理方法对榆木成熟材进行软化处理,通过顺纹压缩率、单维和多维弯曲最小曲率半径表征木材软化效果;以XRD,FYIR等方法测定木材表面组成、结晶度变化,分析软化处理对木材顺纹压缩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微波处理可显著增强木材的软化性能,处理后木材中的抽提物几乎完全抽出(1.73%~0.47%),半纤维素发生明显降解,使木质素相对含量得到增加,木材表面羟基数量显著增加;非结晶区微纤丝趋于有序,相对结晶度提高,结晶区表面微纤丝羟基裸露,氢键键合增强,结晶区宽度增加.当采用处理方案为B时,顺纹压缩率最大,单维和多维弯曲时的曲率半径最小.较高的结晶度和适宜的羟基数量是试样B表现出较高软化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工艺对针叶树材耐腐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热处理后的樟子松、落叶松和扭叶松木材,进行室内耐腐性和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木材的耐腐性明显增强;木材的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木材在户外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材性劣化现象,糠醇改性是一种增强木材耐老化性能的环境友好型改性技术。总结了糠醇改性机理、工艺及糠醇改性处理对木材性能的影响;简述了户外用木材耐老化性研究,为糠醇改性材在户外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以改性杨木和辐射松及其对照材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水性涂料分别对其进行涂饰处理,系统地研究了蔗糖/DMDHEU改性处理对响叶杨和辐射松木材涂饰和老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与未处理木材相比,改性木材表面的水接触角稍微降低,漆膜附着力显著提高,这有助于增强水性涂料在木材表面的润湿性和耐久性。由于改性剂中含有大量未反应的自由羟基,因而导致漆膜在改性木材表面的干燥速度有所降低。经过12个月室外老化测试,改性木材表面颜色变化ΔE*较未处理木材小,改性木材表面产生的开裂比未改性木材少且小。红外光谱分析显示,所有老化木材表面的木质素典型特征峰均消失,表明该改性处理并不能实质性防止木材表面木质素的光降解。  相似文献   

8.
木材材色处理是木材改性的重要内容。木材改性的目的是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处理,使木材的缺点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进,使优点能进一步加强,更适合于应用。将能改进木材材质和性能的各种处理方法统称为木材改性。广义的木材改性还包含在营林技术方面,加强森林抚育,提高林木材质等。在林产工业范围内的木材改性大致可包括以下九方面内容:1)材色处理;2)尺寸稳定处理;3)可塑化(软化)处理;4)增强处理;5)塑合木(WPC);6)防腐、防虫处理;7)阻燃处理;8)防风化处理;9)木材塑料化等。现就目前应用较广泛又急待解决的材色、阻燃…  相似文献   

9.
水煮处理是对木材进行预处理的一个重要方式。木材在水煮处理过程中,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松香受热软化,流动性增强,并移出木材。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水煮处理时间和不同后期处理条件下树脂脱除和分布规律,探讨研究简单和低成本的松木脱脂工艺。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木材水煮处理时间在8h以下时,试件中树脂分布呈芯层高表层低,随水煮处理时间延长,试件平均树脂含量显著降低。处理时间达到8h时,随着处理时间增加,树脂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杨木、樟子松等人工速生林木材的材质松软等缺陷,对其进行乙酰化处理,并进行性能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乙酰化处理后,木材的热塑性提高,尺寸稳定性增强,漆膜附着力无显著变化,但胶合强度有所下降。建议对乙酰化木材进一步进行压缩处理,以提升其密度和表面硬度等性能,满足家具,特别是厨卫家具用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速生材压缩强化处理的工艺与设备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国内外速生材压缩强化处理的研究现状,对速生材压缩强化处理的不同工艺与设备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对人工林速生材进行强化处理,提高材质,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开辟了适合生产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木材节约代用是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分析我国木材节约代用现状和潜力,阐述了目前我国加强木材节约代用的重要性。从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我国有效节约代用木材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最近10年我国木材科学界在木材颜色处理、软化处理、尺寸稳定化处理、强化处理、阻燃处理、防腐处理、多功能改良处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今后木材功能性改良应该围绕我国木材功能性改良的重点对象,强化木材渗透性研究、提高木材化学改性的效果,深入研究木材功能性改良处理方法与改良效果的关系,应用仿生学原理,注重生物技术改良,注重新技术在木材改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人工林杨木木材强化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人工林主要树种杨木的发展情况以及国内外木材强化研究技术的概况和研究进展,为更好地研究人工林杨木强化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中总结了不同介质热处理的技术特点,介质对热处理材性能的影响,以及预处理和复合介质热处理的研究进展,认为采用油、预处理或复合介质等热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热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减小木材强度降幅,还能显著增强防腐性能等其他单纯蒸汽热处理无法实现的功能,建议今后进一步拓展热处理介质的范围,深化预处理和复合介质热处理研究,赋予热处理材更多、更好的性能,研发出更具有竞争力的热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由于带有松材线虫的木制品进入,在大竹县部分区域引起了松材线虫病疫情。文章在对疫区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检疫、疫木清理、营造林、疫情监测及防控制度构建等措施,在大竹县起到了控制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温热处理对水曲柳材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color change of ash wood ( Fraxinus mandshurica ) before and after high temperature heat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with WSC-S color difference meter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lor of treated wood is affected by the processing temperature,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the darker the appearance, moreover, the change in L~* component can be us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color change. The color of treated ash wood by suitable processing temperature could be simulated to some valuable wood, for example, teak wood, some rosewood species, etc. The color of treated wood could be well replicated from laboratory scale experiments to commercial scal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条件水热处理木材的漂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热处理后的枫木和橡胶木试件进行漂白处理,探讨水热处理工艺对后续漂白工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不同水热处理条件下,试件的白度不同,对应的较佳漂白工艺亦不同.橡胶木较枫木容易漂白;2个树种的试件均在水热处理条件Ⅲ时,试件的白度最大.  相似文献   

19.
陈成  程瑞香 《森林工程》2014,30(5):27-29
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速生林树种之一。为了充分利用杨树资源,提高速生杨木的品质,缓解我国目前木材的供需矛盾,迫切需要对杨木进行改性处理。论述速生杨木改性的研究进展,目前对速生杨木改性主要是从其材质松软、密度小、硬度低、易腐朽、尺寸稳定性差等天然缺陷出发,采取浸渍处理和非浸渍处理两大主要方式。浸渍改性包括采取有机物浸渍改性、无机物浸渍改性或二者联合浸渍改性。非浸渍改性包括与其它物质或材料复合改性,压密改性,热压改性,高温热处理改性、熏烟热处理改性、汽蒸改性,水热改性以及多种方法联合改性处理。研究表明,这些改性处理方式对杨木材性提高有显著作用,为杨木高附加值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人工林软质木材表面密实化新技术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采用一种新型木材改性处理剂,分别以改性异氰酸酯浓度5%、10%、15%、20%,对美国人工林火炬松(Pinus taeda)进行表面密实化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树脂浓度的增加,无论是冷水浸泡还是煮沸,木材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压缩变形恢复率明显降低。表面密实化后,火炬松处理材的MOR和MOE值分别比素材提高43.9%和30.1%;水浸24h和煮沸2h后的湿状抗弯性能比素材略低,干状抗弯性能明显比素材高,MOR分别高28.0%和25.76%;MOE分别高22.55%和27.79%。改性异氰酸酯浸渍处理后的表面密实化木材,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表面耐磨耗性能和表面硬度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