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国鹿亚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方法]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我国鹿亚科物种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结合GenBank检索到的鹿亚科其他动物同源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鹿亚科动物D-loop区序列全长在921~1 072 bp,碱基T、A、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1%、30.2%、22.7%及15.0%,各物种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62~0.106之间,处于属间差异。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梅花鹿、马鹿和白唇鹿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水鹿构成一组进化枝,坡鹿与麋鹿构成一组进化枝,豚鹿单独构成一个进化枝。[结论]该研究支持麋鹿和豚鹿并入鹿属的观点,我国的鹿亚科动物的分化时间约为155~260万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国鹿亚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方法]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我国鹿亚科物种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结合GenBank检索到的鹿亚科其它动物同源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鹿亚科动物D-loop区序列全长在921~1072bp,碱基T、A、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1%、30.2%、22.7%及15.0%,各物种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62~0.106,处于属间差异。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梅花鹿、马鹿和白唇鹿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水鹿构成一组进化枝,坡鹿与麋鹿构成一组进化枝,豚鹿单独构成一个进化枝。[结论]支持麋鹿和豚鹿并入鹿属的观点,我国的鹿亚科动物的分化时间约为155~260万年。  相似文献   

3.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的鹿亚科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13种鹿亚科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获得的12种鹿亚科动物同源序列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鹿亚科物种的分类和系统进化。结果显示,25种鹿亚科动物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全长为914~1 072bp,个体间序列差异为0.1%~12.2%,4个属间差异为8.0%~12.2%。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马鹿分为2个不同类群,麋鹿属的麋鹿、斑鹿属的豚鹿以及黇鹿属的黇鹿与鹿属的分化处于属间差异,支持将其并入鹿属的观点,坡鹿为鹿属中最原始的种。  相似文献   

4.
狍(Capreolus pygargus Limaeus)俗称狍子,是一种草食性反刍哺乳兽类,为鹿的一个亚科,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Chordata(Verte—brata)哺乳纲(真兽亚纲)Mammalia(Eutheria)偶蹄目(反刍亚目)Artiodctyla(Ruminahtia)鹿科(鹿亚科)Cervidat(Odocoileinae)狍属Capreoluspygargus。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浙江2个地方群体番鸭共30个个体线粒体D环部分序列,共检测到10个变异位点,8种单倍型。结合鸭科其他3个属的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序列分析表明:番鸭种内遗传变异相对较低,与同科不同属的鸳鸯间的遗传距离小于与家鸭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子系统发生树表明番鸭在分类学上与鸳鸯属的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6.
狍(Capreolus pygargus Limaeus)俗称狍子,是一种草食性反刍哺乳兽类,为鹿的一个亚科,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Cgordata(Verte-brata)哺乳纲(真兽亚纲)mammalia(Eetheria)偶蹄目(反刍亚目)Artiodctyla(Ruminagtia)鹿科(鹿亚科)Cervidat(Odocoileinae)狍属Capreolus pygargus.狍属于寒温带动物,特别是在北纬40°~55°之间较为集中.据文献记载,乌拉尔山以东产的及中国产的为属名种,西欧、南至中东伊朗产的为欧狍.  相似文献   

7.
线粒体DNA作为理想的分子遗传标记被广泛应用于鹿科动物种群遗传分析。本文阐述了鹿科动物mtDNA结构和特点及各功能基因在鹿科动物物种识别、起源和进化、地理分化、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8.
利用Y染色体进行鹿科动物的起源和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非重组区DNA是最主要的两种标记。线粒体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Cytb基因、D-loop区、12sRNA和16sRNA等基因进行,而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研究主要包括Y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样性研究、Y染色体微卫星多态性研究、Y染色体基因拷贝数变异研究。目前,鹿科动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粒体DNA方面进行母系起源的研究,但还需要Y染色体分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来进行补充,以研究鹿科动物的起源、驯化历史及迁徙路线。本文对鹿科动物在Y染色体分子遗传多样性与起源进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以后研究鹿科动物起源进化进行铺垫。  相似文献   

9.
对来自中国东北12个狍样本线粒体控制区序列进行了测定,初步探讨了东北狍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与西伯利亚狍、欧洲狍的遗传分化问题.结果在562 bp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中共发现40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38个,颠换2个(Ti/Tv=19:1),多态位点的比例为7.12%.共检测到12种线粒体DNA单倍型,单倍型间的序列差异平均为2.00%.结合GenBank上西伯利亚狍和欧洲狍同源序列进行分析,确定27个单倍型,种群内及种群问无共享单倍型.AMOVA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间(67.28%).东北狍与西伯利亚狍无明显遗传分化(Fst:0.112 25,P>0.05),二种群间基因流程度最大(2.03).而东北狍与欧洲狍(Fst=0.718 28,P<0.001)、西伯利亚狍与欧洲狍(Fst=0.791 84,P<0.001)、西伯利亚狍-东北狍组合与欧洲狍(Fst=0.694 50,P<0.001)均具有显著的遗传分化.系统发生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均将27个单倍型分成2个进化枝:欧洲狍进化枝和西伯利亚狍-东北狍进化枝.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中国牛亚科家畜系统发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牛亚科家畜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牛亚科家畜的系统演化历史提供分子证据。【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双向测序法,获得普通牛、瘤牛、牦牛、大额牛、沼泽型亚洲水牛和河流型亚洲水牛共6个物种的线粒体DNA Cyt b基因全长序列,运用分子进化软件分析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6个牛种的Cyt b基因序列长度均为1 140 bp,没有观察到插入/缺失突变,共检测到220个变异位点,包含213个简约信息位点;Cyt b基因序列变异中转换数明显高于颠换数,转换数和颠换数的比值为5.2,突变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由遗传距离可知,普通牛与瘤牛的亲缘关系最近,而它们与大额牛、牦牛、沼泽型亚洲水牛、河流型亚洲水牛的亲缘关系依次逐渐疏远。牛亚科家畜6个物种分布于4个主要的单系群分支,可划归为家牛属、牦牛属、准野牛属和水牛属;牛种间的分歧时间在0.775—6.43 MYA,亚洲水牛与其它牛种间的分歧时间最长,普通牛与瘤牛的分歧时间最短。大额牛和印度野牛的单系性都没有得到显现,大额牛和印度野牛在线粒体DNA水平上不能清晰地相互区分。【结论】中国牛亚科6个牛种划分为4个分支,分别对应于家牛属、牦牛属、准野牛属和水牛属,家牛属与准野牛属、牦牛属、水牛属的亲缘关系逐渐疏远;6个牛种间的进化分歧时间在0.775—6.43 MYA。大额牛与印度野牛的亲缘关系非常近,两者在较早的世代具有共同的母系起源;不支持大额牛是印度野牛的家养型或驯化种的观点,它们有可能都是现已灭绝的某种野生牛的后代。  相似文献   

11.
北京麋鹿苑麋鹿采食量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麋鹿苑散养的138头麋鹿为研究对象,测定麋鹿自由采食量。设置88个1 m×1 m样方,利用群牧差额法测定草地放牧前后产草量,计算麋鹿采食量。结果表明,在以紫花苜蓿、黑麦草、无芒雀麦、早熟禾为主要草种的混播草场,麋鹿的采食量为10.27 kg/d干物质,进而分析了牧草产量差异性和麋鹿的营养需求,为麋鹿的半散放管理和麋鹿的饲料配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昆明动物园2013年麋鹿麻醉锯茸出现不良反应后的观察及治疗期间的护理,使2只麋鹿完全康复的过程。锯茸使用的麻醉药物陆眠宁Ⅰ在对麋鹿麻醉时出现胃肠迟缓、酸中毒等不良反应,通过积极配合兽医治疗,加强观察、护理,缓解并发症状,使动物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13.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的重引进是国际友好合作项目。该项目自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以来,无论是麋鹿的种群保护与发展,还是在其科学研究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将麋鹿物种上升为地域文化的层面,并不断丰富和挖掘其内涵,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麋鹿文化。一种以麋鹿文化为主线,以自然保护区为平台,以宣传教育为手段,以麋鹿保护为实质的环境教育,正在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悄然兴起。社会公众在感悟自然、认识自然的同时,关注和支持麋鹿等野生动物保护与麋鹿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正逐步变为其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4.
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69-12271
分析了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更好地进行保护区的旅游规划,更吸引游客,同时更保护环境,旨在以旅游养保护、以保护促旅游,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水鹿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根据线粒体D-loop区序列,设计了针对水鹿的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得到296bp的特异性片段,而猪、牛、羊、鸡等常见动物和其他鹿科动物均无此条带,并通过DNA测序法对扩增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可靠、特异、通用、简单,可作为水鹿的一种有效的鉴定方法,在水鹿的保护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马鹿(Cervus elaphus)Ghrelin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序列比较和分析,本试验以马鹿皱胃黏膜组织内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RACE和基因克隆等技术进行克隆。结果表明:获得长度为539bp的马鹿cDNA全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KX857494),其中包括46bp的5′非编码区(5′UTR),351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16个氨基酸残基的前原Ghrelin(preproghrelin),128bp的3′非编码区(3′UTR)和poly(A)14;Ghrelin的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马鹿Ghrelin cDNA全序列与驯鹿、梅花鹿、山羊、绵羊、牛等物种间的同源性较高,进化树分析与其亲缘关系远近一致。  相似文献   

17.
新疆马鹿群体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疆马鹿系统发生关系及分类地位,对塔里木马鹿、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共3个亚种38个个体的Cyt b全序列(1 140 bp)扩增、测序,分析了碱基组成和变异以及核苷酸序列差异,并以黇鹿(Fallowdeer,Cervus dama Linnaeus)为外群,分别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突变转换/颠换比值较高(R=25.665),Cyt b基因密码子碱基使用具有偏倚性;塔里木马鹿与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遗传距离较远;塔里木马鹿与天山马鹿有部分单倍型与其他亚种聚为一类。因此认为塔里木马鹿与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属于不同的类群;塔里木马鹿与天山马鹿都受到外种入侵,疑为引种杂交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