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蘑菇疣孢霉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年来,蘑菇疣孢霉病在蘑菇主产区瘟疫般地蔓延起来,成为目前对蘑菇为害最严重的病害。本病发生的普遍性和危害性,不亚于70年代严重发生的“胡桃肉状菌”,一旦发病,轻者严重减产,重者颗粒无收。疣孢霉病也称白腐病、湿泡病、褐腐病、水泡病。其病原菌是菌盖疣孢霉和红丝菌疣孢霉,是一种土壤真菌,广泛分布在土表、土层2-9厘米处,病菌的孢子活力在一年以上。蘑菇一旦染上病菌,正在生长中的蘑菇会产生菇柄膨大变形、变质、并呈现各种歪扭的形状,有的菇盖表面长出不规则的瘤状突起,有的长成菇盖和菇柄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2.
魏生龙 《蔬菜》2003,(6):20-21
二、子实体病害1.子实体侵染性病害 子实体侵染性病害依病原分为细菌病害、真菌病害、病毒病害。前两种病害经常发生且危害严重(见表1)。2.子实体生理病害(1)CO2中毒 在其他条件基本正常的情况下,若出现出菇难、不出菇、出菇不整齐,或出菇后子实体畸形的情况,如:平菇菌盖向上反卷呈勺状,展开受限,边缘波浪状;灵芝只长菌柄,不长菌盖,菌柄分支形似握,保证空气对流畅通、新鲜。(2)水分供应失衡 培养料含水量超过70 %,因得不到足够的O2,菌丝代谢能力降低或死亡,导致菌柄基部软腐,大量死菇;培养料含水量低于50 %,子实体因得不到足够的水分而…  相似文献   

3.
蘑菇湿泡病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的显著特色是温暖湿润,这种气候极有利蘑菇(Agaricusbisporus)的生长和栽培。但是,福建的气候特点也极有利蘑菇病原菌的生长、繁衍并造成危害。由有害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引起的蘑菇湿泡病(Wet bubble)近三四年在福建一直呈蔓延扩大趋势,危害逐年加重,成为制约蘑菇栽培效益的重要障碍。据调查,86年以前,蘑菇湿泡病在福建还完全不为人们所认识,有些科研单位甚至难子找到病菇的标本;87年,在福建南部个别市县的个别乡村发现小面积危害;88年,整个福建南部出现病害发生区,严重发生区明显扩大,有的菇房损失率达30%;89年,全省各蘑菇产区均出现病害发生区,湿泡病  相似文献   

4.
浅谈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细菌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振琴  李峰 《食用菌》2013,(6):65-66
所谓细菌性病害,实际上是由假单孢杆菌侵染食用菌子实体,从而引发各种病斑、病症,只要温度、湿度条件适合,假单孢杆菌可以危害各种食用菌品种,是食用菌常见病害。对于工厂化生产杏鲍菇,尤为危害严重,因为工厂化生产杏鲍菇是在控温、控湿、控CO2、控光条件下,按照工厂化管理进行的规模生产、规模发菌,实现定量出菇、  相似文献   

5.
陈新杰 《食用菌》2001,23(5):37-37
近年来随着屯河木垒阿魏菇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新疆木垒阿魏菇栽培规模不断扩大,但子实体病害已成为影响阿魏蘑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现将阿魏蘑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红菇病 引起阿魏蘑子实体变色、僵化腐烂的细菌性病害。病原为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sp.),病害发生时,往往从菌褶开始,然后僵染菌柄、菌盖,最后导致整菇呈粉红色状,菇农称此病害为“红蘑菇病”。一旦菇房有红菇出现,若不及时处理,大棚内气温又高于20 C以上时,一个星期之内,全菇棚大面积感染,导致大量等外菇或绝收,并且…  相似文献   

6.
国外蘑菇湿泡病防治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蘑菇湿泡病防治新法林汝楷(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365000蘑菇湿泡病(wetbubble),又称褐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蘑菇常见病害。该病一旦发生则很快蔓延,造成蘑菇严重减产。研究改进湿泡病的防治方法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以色列北部地区菇农采用牛粪沼气...  相似文献   

7.
正平菇病害主要分为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是由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由于侵染源不同,又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等多种类型。生理性病害也叫非侵染性病害,是非侵染性病原的作用引起,使平菇不能正常新陈代谢,在平菇生长环境不合适时易发生。平菇生理性病害不需要用药物治疗,也不会传染扩散,只要有针对性地改善菇房环境,较轻的生理性病害会逐渐恢复正常。1出菇阶段主要侵染性病害1.1细菌性褐斑病病菌主要危害平菇的表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的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常见病害1.1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褐斑病,是金针菇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生产影响较大。子实体染病后,轻者产生斑点,重者整丛变黑腐烂,失去食用价值。防治的主要方法:选用抗病的金针菇品种;合理调控菇房温湿度,出菇期间菇房温度应控制在15℃以下;合理安排栽培季节,南方要使子实体发生期在3月底以前结束,以避开春季高温、高湿的影响;及时防治害虫,特别是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极易传播病害;发病初期可用漂白粉兑水喷雾,发病初期喷洒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要及时进行菇房通风,降低空气湿度,防止病害蔓延;及时挖除病菇,并进行集中处理。1.2细菌性根腐病病原菌为肠杆菌,侵染初期,在培养基表面、菇丛中产生白色混浊的液滴,菇柄很快腐烂,褐变成麦芽糖色,最后呈黑褐色,发霉变臭。产生根腐病的根本原因是菇体受到带菌水的直接喷洒。由于栽培的菇丛密,表面积大,呼吸作用强,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水分也不能及时蒸散,在温度适宜条件下,病原菌便大量繁殖生长,形成根腐病。防治的主要方法:禁止将带菌水喷到菇体上,一旦发病,要立即采收,并喷施0.1%多菌灵于菌床灭菌。1.3青霉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很广,是最易发生的丝状菌,发育适温30~35℃。青霉开始蔓延时...  相似文献   

9.
蘑菇主要会感染由真菌轮枝霉(Verticillium fungicola)引起的干泡病、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引起的湿泡病以及菌寄生属(Hypomyces)引起的软腐病。轮枝霉在所有产菇国均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在缺少防治手段的菇场,通常减产10~20%,有时甚至减产30%以上。病害的防治 1969年采用苯并咪唑类内吸性杀菌剂以后,菇农获得了控制真菌病害的有效手段,但轮枝霉很快就对这类杀菌剂  相似文献   

10.
1 国外常见苹果果实病害 1.1苹果果实轮纹病也叫苹果果腐病、白腐病和轮纹褐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苹果果实病害,主要发生在Et本、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在国外,苹果轮纹病危害较轻.且多为生理性病害.而我国苹果轮纹病则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目前.对苹果果实轮纹病的防治主要采取套袋或连续喷药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蘑菇主要会感染由真菌轮枝霉(Verticillium fugicola)引起的干泡病、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引起的湿泡病以及菌寄生属(Hypomyces)引起的软腐病。轮枝霉在所有产菇国均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在缺少防治手段的菇场,通常减产10—20%,有时甚至产30%以上。病害的防治,1983年采用苯丙咪唑类内吸性杀  相似文献   

12.
刘崇汉 《食用菌》1989,(4):38-39
锈斑病又称斑点病或污斑病,是平菇子实体生长阶段容易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生量已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老产菇区更为突出。一、锈斑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蘑菇疣孢霉病国外多称湿泡病,其病原菌为疣孢霉,主要危害蘑菇、平菇等子实体。危害蘑菇的种是有害疣孢霉寄生引起的。该菌近年来在许多蘑菇主产区迅速蔓延扩散,危害逐年加重,是目前蘑菇栽培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成为制约蘑菇生产发  相似文献   

14.
蘑菇湿泡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蘑菇湿泡病又称蘑菇无头菇病、褐腐病、疣孢霉病等。该病发生轻者可造成减产,影响菇质;重者可导致欠收,甚至绝收。现将该病症状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1 病原 该病是由疣孢霉(Mgcogoneperniciosa)所引起。此菌属半知菌纲、丛梗孢目、双孢亚科、疣孢霉。2症状蘑菇幼嫩菇蕾被疣孢霉感染,往往生成不象蘑菇的异形物。被感染的子实体,早期在菇盖上有短的卷曲的纯白色,绒毛状的疣孢霉菌丝丛出现。典型的疣孢霉病是菌柄加粗成桶状;有的菌盖平展而小,子实体象一个面粉球从菇土中长出。大部分得病子实体呈棕褐色,有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许多蘑菇主产区菇蝓已成为蘑菇栽培的主要虫害之一,现将我们这几年来对菇蝓防治经验总结介绍如下:1 菇蝓的形态特征 在放大镜下观察成虫体长 2 0~2 5mm,体宽 4~ 6mm,爬行时体可伸长达 30mm,呈灰褐色。一般在菌盖和菌柄上爬行,蘑菇受害时在菌柄与菌盖的交结处呈一环状黄褐色斑块,菌褶呈淡褐色。2 发生条件 多因菇房内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造成。3 危害方式 把蘑菇咬成缺刻,伤害子实体组织,有时会引起病害侵染,严重时导致死菇。4 防治措施 ①在菇蝓经常出入处喷 1 0 0倍的氨水稀释液。②在前潮结束后喷 5…  相似文献   

16.
凌海波 《蔬菜》2004,(8):23-25
果蔬贮运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病变腐烂现象,造成贮藏损失。病害发生的种类概括起来可分为2大类:一是由于贮运环境条件不适宜引起的生理病害,如冷害、冻害、气体伤害和药害等;二是由于病原菌侵染引起的侵染性病害。此外还有由于挤压、撞击等外部机械力及虫害造成的机械损伤。其中尤以侵染性病害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而生理病  相似文献   

17.
赵靖 《现代园艺》2014,(19):102-103
<正>随着保护地的快速发展,棚内蔬菜病害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使得广大菜农应接不暇。蔬菜发生病害的原因统称病原,根据病原的不同,蔬菜病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别。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不同点:(1)病原不同: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为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而非侵染性的病原为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18.
蘑菇疣孢霉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蘑菇疣孢霉病(Mycogone)是一种世界性的蘑菇病害,在我国蘑菇老产区福建、浙江、江苏、山东一带是春、秋两季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不侵染菌丝体,而侵染菌索、原基和子实体。如蘑菇在出菇初期被疣孢霉侵染,将严重影响第一潮菇甚至以后各潮菇的产量。尤其是早秋抢早播种,在温度偏高、湿度偏大的情况下极易引发此病。在缺乏精心管理的春菇菇床上,也经常可见因被侵染而产生的畸型菇,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现将该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疣孢霉病的症状疣孢霉病最典型的症状是产生一团团畸型的蘑菇组织。发病初期,菇体呈白色绒毛状,随着生长直径可达10厘米以上,这些畸型菇体组织称为“硬皮马勃状团块”。在湿度大、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发病组织会产生琥珀色至深褐色的小液滴,随后团块逐步腐烂变褐、发臭进而污染整个菇房。在菇体生长的后期被侵染,只在菇柄基部发病,使基部变成褐色,并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菌盖发病则出现褐色病斑。2疣孢霉病的发病规律病原菌是一种土壤微生物,来源于土壤,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病原菌能产生两种孢子:一种是单细胞、壁薄、寿命较短的分生孢子,另一种是双细胞、侧生的厚垣孢子。这种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3...  相似文献   

19.
平菇非侵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病原引起的病害,无发病中心,不传播蔓延。但可大大降低机体的抗病性,易被侵染性微生物病原感染,引起病害的流行。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如温度、湿度、光照及通风等管理措施失调,农药、化肥使用不当,有害、有毒气体的为害造成的。1症状及发病原因1.1平菇子实体花菜形状症状平菇子实体原基形成桑椹状后,不再继续分化形成幼菇及菌盖,只形成花菜状或半球形子实体原基团,原基团的直径可达5~20mm。发病原因引起这种花菜状子实体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空气相对湿度过大,通风条件很差,揭膜过迟或…  相似文献   

20.
林开武 《食用菌》2002,24(1):34-35
近年来平菇细菌性引起的黄褐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不同程度影响菇体质量和产量 ,轻者减产欠收 ,重则只菇无收。笔者在栽培实践中经三年的观察 ,究其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作了研究 ,摸索了防止该病害发生的有效方法。1 病害症状平菇栽培过程中发生的黄褐斑病 ,都是由假单孢杆菌引起 ,假单孢杆菌在平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无论低温、高温季节都可发生病害 ,病原菌主要通过土壤、水源、虫害、空气、病菇为传播介体。从幼菇期到成熟都有可能发病 ,被染菌后初期菇柄根部或菇盖局部呈微黄色 ,菇体生长缓慢、僵化直至菇体整株被感染 ,成菇菌褶扭曲 ,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