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不同的光谱、光强和光照周期对植物的影响不同。为了深入研究植物与光照的关系,设计一种微型植物工厂LED多光谱补光系统的可控光源。基于嵌入式系统,对微型植物工厂所需补光进行分析,通过控制不同波长的LED产生不同光强,使其接近所需光谱。该补光系统可从365~940 nm的25种不同波段的光谱自由选择,实现大功率LED光谱自由拟合、光照强度连续可调、光照周期自由设定的功能,同时可根据不同植物种类的适宜光环境需求进行"量身定做",进而实现精确补光。该系统成本低、效率高、精确性高、针对性强,更利于对光与植物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微型植物工厂发展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植物工厂是植物工厂的一类,实质上是微型化、智能化、立体化、有机化的植物生产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随用随采,能够实现生产、消费零距离,使居民的蔬菜消费更加方便、快捷、新鲜、放心。在阐述微型植物工厂的概念、产生背景、技术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微型植物工厂的特色及优势,并指出了制约微型植物工厂发展的因素,最后对微型植物工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植物工厂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不受外界环境限制的微型植物工厂。本文介绍了集装箱植物工厂的外部结构、栽培系统、补光系统、环境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远程操作系统,并通过2茬的生产测试,2种叶菜品种生长周期均比日光温室作业短,单株产量比日光温室作业高、生长速度快,生长性能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4.
针对家庭植物工厂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开发了以空调与风机为执行设备的环境因子调控系统,设计了多因素模糊控制策略,实现了环境温度、CO_2浓度的综合调控。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状态下,环境温度控制偏差小于0.3℃,温度上升响应速度大于1.24℃/h;CO_2浓度调控偏差小于24 ppm,湿度上升响应速度大于52.4 ppm/h。所设计环境因子调控系统整体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家庭植物工厂生长所需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5.
LED与太阳能光伏结合在人工光植物工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光植物工厂是在密闭环境下以人工光和营养液栽培为核心,采用在线检测和智能控制技术,进行作物高效生产的系统。植物工厂环境稳定性强,可以实现光、温、水、气、肥的精确控制,不占用农用耕地,产品安全无污染,单位面积产量可达露地栽培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因此被认为是21世纪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航天工程、月球和其他星际探索过程中实现食物自给的重要手段。但是,能耗问题一直制约着植物工厂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人工光植物工厂中的电能消耗成本通常约占总体运行成本的50%~60%,  相似文献   

6.
密闭式植物苗工厂具有节能、环保、控制精度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发展前景广阔。利用不透光的绝热材料建设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设计开发了高精度的环境控制系统,为植物生长提供优化的物理环境。研制了种苗繁育LED光环境调控装置、光照距离可调式荧光灯板,有效地改善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环境,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通过对环境控制系统的试验研究以及相关的生物学试验,为密闭式植物工厂以及人工光源在育苗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LED、荧光灯与自然光条件下黄瓜育苗对比试验表明LED光环境下植株生长速率高于其他处理,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植物工厂及其新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概况1.植物工厂的定义、分类和意义“植物工厂(PlantFactory)”一词是日本首先提出的,其概念广义上涵盖了设施园艺,而狭义上则专指人工光型的植物生产系统。根据日本植物工厂的现状,植物工厂是完全控制型和太阳光利用型营养液栽培系统的总称。日本植物工厂学会对植物工厂的定义是:利用环境自动控制、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机器人和新材料等进行植物周年连续生产的系统,也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使设施内植物生育不受自然气候制约的省力型生产。植物工厂生产的…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农业跨入全新领域光伏农业起源于欧洲。发达国家通过基因改造大幅提升了农作物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但食品安全性却倍受质疑。各国官员和专家一番研究探讨后,提出建造"植物工厂"的方略,一方面可大幅提高粮食产量并严控质量,同时可解决粮食短缺和食物污染的双重问题。光伏农业一经推出便受到极大关注,各国纷纷掀起建设植物工厂的热潮。光伏农业是指由人工控管植物的光、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养分、水分等生长环境,来实现果蔬计划性量产。如建设规模大,顶棚可用来并网发电;建设规模小,则自用于植物工厂内部的各种用电设施。"植物工厂"生产模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农业跨入全新领域光伏农业起源于欧洲。发达国家通过基因改造大幅提升了农作物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但食品安全性却倍受质疑。各国官员和专家一番研究探讨后,提出建造"植物工厂"的方略,一方面可大幅提高粮食产量并严控质量,同时可解决粮食短缺和食物污染的双重问题。光伏农业一经推出便受到极大关注,各国纷纷掀起建设植物工厂的热潮。光伏农业是指由人工控管植物的光、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养分、水分等生长环境,来实现果蔬计划性量产。如建设规模大,顶棚可用来并网发电;建设规模小,则自用于植物工厂内部的各种用电设施。"植物工厂"生产模  相似文献   

10.
LED光源作为第四代新型半导体固态冷光源,具有光质纯、光效高、波长类型丰富、光强与光质可调控及节能、环保、寿命长等优点,在人工光植物工厂光环境调控和太阳光植物工厂人工补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阐述了植物工厂和LED光源的特性及优点,介绍了LED光源在植物工厂补光、光环境调控中的应用,并对LED光源在植物工厂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设施农业环境智能监控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设施农业生产管理的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在设施环境监控硬件架构设计与开发的基础上,融合作物模型与农业专家知识,采用模块化设计与B/S(Browser/Server)架构,研制了设施农业环境智能监控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大棚内温、光、水、肥等环境数据和现场视频图像信息的远程实时监测、智能处理、预测预警、远程调控、辅助管理等功能。实例应用表明,现场传感器及执行设备选择自由、安装方便,传输数据稳定,设备执行可靠,业务平台统一,系统操作简单,可满足高中低不同类型农业设施环境智能监控管理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基于B/S模式的新生入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基于B/S(Browser/Server)模式的MIS日益成熟,企业的Web从静态的HTML到动态的网页和具有完整的数据库解决方案,并且可以通过Web把企业中分散的子系统集成到一个单一的应用环境下,使系统的开发、管理和维护变得非常简单。针对以上所述,本文系统阐述了基于B/S模式的新生入学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体育课网上选课系统,是采用B/S结构并且以SQL Server 2005为数据库和ASP.NET为开发环境的新型选课系统。它改变了传统的网上选课系统模式,为体育课提供了灵活、清晰的选课方式。  相似文献   

14.
鲁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55-11756
介绍了使用JDBC实现自动气象站分中心站的气象要素信息检索,程序运用B/S体系结构,遵循MVC设计思想,采用Model2模式进行开发,为了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在数据库中创建了存储过程。  相似文献   

15.
植物工厂是设施园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级阶段,其本质优势在于包括人工光照明在内所有生产要素可实现智能控制。LED光源是植物工厂应用的优选光源,可提供植物生理有效辐射范围内所有波长的光质,丰富了光生物学内涵,LED光源研发与应用催生了光生物学的分支即光质生物学学科。LED植物工厂是植物光质生物学研究与应用的理想场所和设施类型,植物光质生物学研究及LED光环境调控具有提高植物工厂植物产品产量与品质的重大应用价值,LED植物工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待于植物光质生物学的深入揭示。总结了LED植物工厂光质生物学的定义、内涵,并着重阐明了红蓝光替代全光谱的充要性、红蓝光质比优化、红蓝光连续光照、UV-LED光质生物学和昼夜节律等重点方向国内外研究与应用新动态,指出了未来LED植物工厂植物光质生物学研发与应用重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数据库的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rowser/Server三层体系构造的数据库设计思想较为实用,具有设计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利用此思想指导开发的一个基于Web数据库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Web操作界面和数据库管理功能,易操作,易掌握.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GIS技术开发了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平台采用Client/Server与Browser/Server相结合的开发方式,通过空间数据引擎ArcSDE访问存储在SQL Server中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实现了空间分析、土地流转、动态监测、决策支持等功能以及空间信息的互联网发布。为科学合理地经营和管理农业园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的现状,结合实际服务的需要,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区域一体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综合监测分析网系统。该系统基于.NET平台,采用ASP.NET技术进行开发,并应用Web GIS技术实现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产品的发布。系统内容丰富,界面友好,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可操作性,其应用有效地提高了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发布。  相似文献   

19.
利用网络互连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研制了用于高校实验室的虚拟测试仪器。虚拟测试仪器系统 可单独使用,也可用于实验室中的局域网内,可分前端机、测试服务器和客户机部分。前端机和测试服 务器通过实时网络通讯Client/Server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测试服务器和客户机通过Browser/Server模式 连接。前端机基于DOS平台,专门负责电路控制、信号采集和标准信号的形成工作;测试服务器基于 Windows平台,专门负责信号的分析、处理、发布和存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