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木霉又名绿霉、绿色木霉,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木霉属。危害香菇的主要有绿色木霉和康氏木霉。河北平泉县栽培香菇已有二十余年历史,随着生产发展,木霉的危害也日益严重。现将木霉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相应的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形态特征1.1绿色木霉在PDA培养基上,菌丝透明,壁光滑,有隔,多分枝。最初为白色致密的基质菌丝,而后出现棉絮状气生菌丝,并形成密实产孢丛束区,常排成同心轮纹。菌落黄绿  相似文献   

2.
张士义  杨军  刘娜  刘国宇 《蔬菜》2007,(1):28-29
木霉(Trichoderma spp.)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粘孢菌类,常为害食用菌生产的木霉有绿色木霉(T.richodermauiride)、康宁木霉(T.koning)、多孢木霉(T.polysporum)等。平菇被木霉污染时产生的霉层,初为白色纤细致密的菌丝,几天后从菌丝层中心开始渐至边缘变浅绿色,最后成深绿色并出现粉状物(分生孢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熊维全 《食药用菌》2015,(2):126-127
<正>链孢霉又叫脉孢霉,是食用菌生产中的重要竞争性杂菌。链孢霉菌丝顽强,繁殖迅速,适宜温度条件下孢子萌发时间短,初期菌丝稀疏,较淡,呈绒毛状,后期形成大量棉絮状菌丝,2天左右形成馒头状孢子团,向空间弹射大量白色或粉红色分生孢子。链孢霉一旦大爆发,便成灭顶之灾,如处理不及时,将会导致菌种或栽培袋全数毁灭,还造成场地污染,严重时停工停产,危害极大。1发生特点1.1发生症状被污染的菌种或菌袋,初期长出灰白色纤细菌丝,生长速度很快,几天后在瓶口或袋口形成  相似文献   

4.
张宝军 《食用菌》2020,(2):72-73,86
脉孢霉又称红霉、粉霉、链孢霉、串珠霉、红色面包霉,属于真菌界,真菌门,子囊菌亚门,子囊菌纲,粪壳霉目,粪壳霉科,脉孢霉属。无性世代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科,链孢霉属。危害香菇的主要有粗糙脉孢霉和好食脉孢霉,是香菇主要的竞争性杂菌之一。  相似文献   

5.
大别山黑木耳栽培中常见的杂菌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别山地区 ,大多以当地枫木、栗木屑及杂木为栽培原料 ,因未经高温灭菌、或常温灭菌不彻底 ,一般接种后 2~ 3天 ,料面就会长出疏松的各种颜色的杂菌 ,开始呈灰白色的有毛霉和根霉 ,统称为长毛霉。再过几天 ,料面上出现了绿色、青绿色、桔红色、黄色、黑色粉状孢子 ,这就表明已经污染了木霉、青霉、链孢霉、黄曲霉和黑曲霉等 ,这些杂菌的出现危害极大。轻者抑制了木耳菌丝生长 ,争夺营养 ,重者在长耳阶段侵染子实体 ,造成耳片霉烂 ,甚至绝收。笔者走访了大别山地区的罗田县、英山县、麻城市及黄州区 ,对栽培大户、专业户进行重点专访 ,现将…  相似文献   

6.
在危害食用菌生长的所有杂菌中,木霉威胁最大.木霉又称为绿霉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木霉靠孢子传播,常借助气流、水滴、昆虫、原料、工具及操作人员的手、衣服等媒介,侵入培养基内,一旦条件适宜就萌发繁殖为害.木霉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能分泌毒素,抑制食用菌菌丝生长;木毒还能生长在生长势减弱的香菇菌丝体上,使香菇组织细胞溶解死亡.  相似文献   

7.
以抗扑海因枇杷内生木霉PY2菌株和原始菌株Y2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及血球计数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碳氮源、pH、温度和光照对其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以期探索二者生物学特性差异。结果表明:2个菌株最大的差异在于产孢性状不同,抗扑海因菌株PY2产孢能力明显强于原始菌株Y2。PY2菌株菌丝生长最佳条件为PDA、CDA或BDA培养基,葡萄糖,酵母膏,pH 5、6、8、9、10,温度为15~28℃,全黑暗或全光照;其产孢最佳条件为CDA培养基,D-果糖,牛肉膏,pH 3,25℃,全光照。  相似文献   

8.
<正>灵芝竞争性杂菌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防治。选择优良品种,规范生产操作程序,严把原料灭菌关、接种关、菌袋(段)培养关。1木霉发生与防治木霉又称绿霉,属菌物界、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木霉属。是灵芝栽培中第一大病原菌,常见种类有绿色木霉和康氏木霉。1.1危害症状:菌段感染木霉后,菌落初期白色絮状,后变为暗绿  相似文献   

9.
双孢蘑菇褐腐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春  李国贤  金卫群 《食用菌》2010,32(2):58-58,67
<正>双孢蘑菇褐腐病又名疣孢霉病,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等称湿泡病(Wet Bubble)病愿菌为有害疣孢霉或菌盖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 Magn)。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疣孢霉属。双孢蘑菇褐腐病是世界性病害,美国、英国、荷兰等均有发生。我国的福建、四川、江苏、浙江、  相似文献   

10.
陈容庄 《食用菌》1994,16(5):34-35
木霉(Trichoderma)是香菇代料栽培中的主要危害菌,它能分泌抗菌素毒害香菇菌丝。在香菇菌丝扩展前污染菌筒,占领培养料使菌筒报废;香菇菌丝生长后污染菌筒,在两者的交汇处出现一条深褐色线圈,抑制香菇菌丝生长,白绿相间,这条线圈称抑制圈或拮抗圈,成熟的菌筒脱袋后很快出现烂筒,如果香菇菌丝抗性弱,木霉很快突破拮抗圈寄生于香菇菌丝上,并布满整个菌筒,造成栽培失败。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浓度药剂拌料后的菌筒对木霉拮抗圈形成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药品: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镇江农药厂产;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江西贵溪农药厂产。②菌株:木霉菌株从古田香菇污染菌筒中分离所得;香菇93011由本校提供。 (二)试验方法 ①培养料配方为木屑77%,麸皮20%,糖1%,石膏1.5%,过磷酸钙0.5%,料水比1∶  相似文献   

11.
白色链孢霉(Neurospora spp.)属子囊菌亚门粪壳霉目脉孢霉属的好食链孢霉白色变种,又称脉孢霉、面包霉或串珠霉.以往食用菌污染袋链孢霉主要以红色链孢霉为害,致病病原以好食链孢霉和粗糙链孢霉为主[1],该类菌是食用菌制种和袋料栽培中最易污染的杂菌之一.  相似文献   

12.
绿色木霉对黄瓜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考察了从平菇栽培料上分离到的污染木霉(Trichoderma spp.)对黄瓜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porum)和黄瓜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拮抗作用,并从中筛选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TH4对这两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显微镜观察证明TH4可以侵入到病原菌的菌丝内,使病原菌的细胞壁变薄、消解,最终导致菌丝断裂。通过对扣培养法与圆盘滤膜法证明了TH4的挥发及非挥发代谢产物都会对病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精准鉴定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中病虫害的重要前提。利用病原菌形态特征和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对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四种木霉病害进行鉴定,结果证明它们分别为: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哈茨木霉T.harzianum、子座木霉T.stromaticum和钩状木霉T.hamatum,为今后精准鉴定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中的病害提供方法,同时也为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中这四种木霉病害的鉴定提供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每年霉菌平均发病率在8%,损失率40%~50%,高的可达80%乃至绝收。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绿色木霉。香菇发菌期一旦感染绿色木霉,很快便会导致整个菌袋的报废。传统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在培养料中拌入杀菌剂。而对发菌期感染了绿色木霉的菌袋生产上一般采用回炉处理的方法。但这会造成极大的浪费。针对以上问题,试验选用对香菇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小、对绿色木霉的抑制效果好的克霉灵作为抑菌剂。采用注射的方法,对在发菌期被绿色木霉污染的菌袋进行注射处理。以期减少生产的上损失。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绿色木霉不仅污染黑木耳菌种,竞争培养料的养分和空间,而且还能分泌毒素抑制木耳菌丝生长,并能直接寄生于菌丝,使已经长好的菌丝逐渐死亡。更为严重的是侵染黑木耳的子实体和耳根,会导致子实体萎缩。条件适宜,传播蔓延很快,造成袋栽黑木耳的绝收。我校1986年春季投料棉子壳500kg 栽培黑木耳,出耳过程中绿色木霉的为害严重,结果只收了一潮耳。为此,我们从1988年春季开始对袋栽黑木耳绿色木霉防治进行了探索。(一)症状和病源菌袋初期受绿色木霉污染后表现不明显,中、后期变绿,菌丝密集如毡,并产生绿色粉状物,较明显,易辩认。严重时木耳菌丝被吃掉。子实体和耳根初期受到绿色木霉的侵染,长出白色纤细的菌丝被吃掉。几天后菌丝变绿并形成分生孢子,一旦分生孢子大量形成和成熟,子实体上的菌落变成绿色粉状,生长受抑制而萎缩死亡。  相似文献   

16.
几种杀菌剂对秀珍菇及链孢霉抑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来苏尔消毒液、二氯异氰尿酸纳四种常用杀菌剂对秀珍菇菌丝体生长、链孢霉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来苏尔消毒液对链孢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较差;二氯异氰尿酸钠对链孢霉菌丝、孢子以及秀珍菇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到100%;多菌灵对秀珍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较小,但对链孢霉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性,其中1000倍多菌灵对秀珍菇的抑制率9.87%,而对链孢霉孢子抑制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7.
多菌灵对绿色木霉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用滤纸片法测定多菌灵对绿色木霉菌丝生长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1.2997 2.9544×±0.1482,方差分析表明完全符合实际。用改良的涂布平板法测定,多菌灵对绿色木霉分生孢子萌发无抑制作用,当初生菌丝生长至12.50~28.33μm时,菌丝先端畸形,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分生孢子梗分化和分生孢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黑木耳绿霉病是黑木耳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同时也是“北耳南移”成功与否的主要瓶颈.从湖南省麻阳县采集了30个染病黑木耳样品,并从中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AD092,经形态观察、培养特性观察,结合ITS序列分析,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将该长枝木霉菌株与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灵芝(Ganoderma spp.)和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6种食用菌进行平板对峙试验.结果 表明,该长枝木霉对灵芝、姬松茸和大球盖菇侵染能力强,其菌丝能够侵入上述食用菌菌丝,导致其枯萎死亡;对黑木耳、杏鲍菇和秀珍菇侵染能力中等,仅导致交接处食用菌菌丝变黄枯萎.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咯菌腈4种杀菌剂对病原菌长枝木霉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发现咯菌腈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达到97.8%,为指导黑木耳生产过程中木霉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污染菌种中分离的病原性真菌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0种常见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并与生石灰进行复配,以期筛选出适合六妹羊肚菌菌种生产与人工栽培的复配杀菌剂。结果表明:羊肚菌菌种2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分别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与卵孢单端孢(Trichothecium ovalisporum);在10种杀菌剂中,百菌清的抑菌效果最好,0.25 g·L-1百菌清对绿色木霉与卵孢单端孢的抑制率分别为85.71%和64.16%;0.25 g·L-1百菌清与1.2 g·L-1生石灰制成的复配制剂对2株病原菌的抑制率均高于单剂处理,分别为93.25%、72.73%,而对六妹羊肚菌无显著抑制作用,或可应用于相关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20.
<正>蛛网病(Cobwerb disease),又称软腐病。病原菌为树状葡枝霉Cladobotryum dendroides(Bull.)W.Gams et Hooz..异名:树枝状轮指孢霉Dactylium dendroides Fries,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葡枝霉属(子囊菌门、子囊菌亚门、粪壳菌刚、肉座菌亚刚、肉座菌目、肉座菌科)。双孢蘑菇整个生长阶段都会受到蛛网病病菌侵染。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