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理论依据,2004年在广西大化县大化镇流水村进行了玉米不同栽培方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玉米产量比翻耕栽培增产9.23%,每hm^2节支增收1361.4元,增产增效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后,第一个月内分解速度快,分解率达到51.9%,后期分解作用平缓,全年分解率62.7%;同时降低土壤pH值、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有机化进程,有机质含量增加2.8%,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1.54%、14.9%、46.9%。玉米秸秆还田达到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秸秆还田是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的一种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不仅能够变废为宝,而且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是维持土壤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对果园秸秆还田作用、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果园实施秸秆还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奇迹”番茄为试材,采用秸秆腐熟还田的方法,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剂量和方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玉米秸秆在设施栽培中还田改良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同水平腐熟还田与未腐熟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腐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提高幅度分别为11.66%~14.67%、15.40%~16.17%、2.30%~10.81%和15.38%~20.10%;秸秆还田降低土壤电导率,二水平腐熟还田与未腐熟还田降幅分别为13.54%和8.58%,腐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二水平和四水平腐熟还田升幅分别为20.39%和16.73%,未腐熟秸秆还田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比同水平腐熟还田降低16.68%;秸秆还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容重降幅为11.46%~14.65%,土壤总孔隙度升幅为4.05%~13.68%,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升幅为28.11%~68.10%,土壤毛管孔隙度降幅为13.47%~25.94%;秸秆还田使土壤团聚体表现为大团聚体增多,小团聚体...  相似文献   

6.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及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提倡低碳、高效和生态农业的需求下,秸秆还田作为一项有效的生态农业措施得以大力推广.现对国内外秸秆还田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土壤养分释放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影响,指出了秸秆还田在生理、生物、生态效应方面的广泛应用.强调了秸秆还田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其更大的意义在于能够增强土壤生物肥力,改善土壤生物性状,增强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缓冲性,在农业生态中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秸秆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秸秆还田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合理的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但不合理的还田也会带来负面效应,造成农田病虫害增加,微生物系统紊乱。因此,该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秸秆还田现状,分析了应用较为广泛的还田方式之间的差异。并从节水减肥、温室效应、病虫害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结构等方面综合评价了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进一步揭示秸秆还田技术在农田环境上的调控作用。同时指出当前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以及从可持续性角度对秸秆还田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展秸秆还田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论秸秆还田的技术手段及特点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  相似文献   

9.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又称二氧化碳缓释富氧秸秆发酵技术,是一项全新概念的农业增产、增质、增效的有机栽培理论和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它的应用实现了农业节能高效,可以将秸秆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秸秆为反应堆放材料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秸秆反应堆分为内置式、外置式和内外置结合式三种方式。本文主要介绍内置式玉米秸秆反应堆在北方设施大棚上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李峰  赵建选  王士坤 《食用菌》2004,26(1):25-25
玉米秸秆作为农作物下脚料,被农民就地焚烧,已成为公害。如何将玉米秸秆进行转化利用,提高玉米秸秆附加值,变废为宝,增加经济收入?是政府也是农民朋友最关心的问题。几年来,我所对玉米秸秆生物利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其中利用玉米秸秆栽培毛木耳,菌丝洁白,生物学转化率可达100%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夏波 《西南园艺》2014,(5):41-44
通过对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区县监测点的土壤样品数据分析表明,与土壤背景值相比,施用腐熟剂的水稻、玉米、油菜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一定程度上降低容重和pH值;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也有所增加。同时,分别对水稻、玉米、油菜后茬作物产量提高效果也较为明显,说明秸秆还田能达到改善土壤结构、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温好氧发酵对玉米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期间使用三种不同的秸秆腐熟剂:优菌康有机肥发酵剂、如金秸秆腐熟剂、农家肥发酵菌,设置了四个处理,比较不同腐熟剂的作用,找出适合玉米秸秆的腐熟剂.试验结果表明:农家肥发酵菌极大地提高了玉米秸秆的腐熟速度、养分释放量,使种子发芽指数达到98%,完全满足了秸秆还田的腐熟程度,为本次实...  相似文献   

13.
秸秆中富含有机质和营养元素,还田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总结了秸秆还田对土壤-作物-大气系统的影响,分析了秸秆还田技术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结合北海当地气候条件与鲜食玉米采收周期,运用厚皮甜瓜、鲜食玉米轮作防控根结线虫病栽培模式,提高了北海地区甜瓜种植休棚期的土地利用率。通过种植玉米秸秆还田,改良了本地农户种植厚皮甜瓜过度用肥导致土壤酸化的情况,而且秸秆高温堆沤防控根结线虫病也减少了下茬种植甜瓜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5.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传俊 《现代园艺》2013,(2):198-199
本文总结了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意义和方法,指出了实施秸秆还田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推广秸秆还田必须加强宣传和引导,政府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一项科学利用作物秸秆资源,大幅度提高蔬菜产量,改善蔬菜品质的现代农业生物工程新技术。棚菜是辽宁省黑山县四大主导产业(玉米、花生、棚菜、果树)之一,全县棚菜面积20余万亩。2009年,通过在温室黄瓜上应用定植行下内置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辣椒连作20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威百亩熏蒸消毒等4个处理,以不做任何处理的辣椒连作土壤为对照,探究不同处理措施对辣椒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Chao1指数、Shannon指数,以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不同处理对辣椒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均具有极显著影响。门水平上,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处理显著增加了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相对丰度;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威百亩熏蒸消毒处理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4个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威百亩熏蒸消毒处理显著增加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属水平上,4个处理均显著增加了Flavisolibacter相对丰度;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显著增加了类固醇杆菌属(Steroidobacter...  相似文献   

18.
选用已进行4 a温室夏季种植甜玉米、菜豆及其秸秆还田试验的温室黄瓜连作土壤,于2009年继续进行相同的处理,研究了温室夏季填闲作物及秸杆还田对黄瓜连作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甜玉米秸秆还田处理能减小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透性。夏季填闲及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在秋冬茬表现较明显,能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种植菜豆处理(秸秆还田和不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效钾含量。填闲作物及秸秆还田处理还能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改变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植物秸秆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进行了秸秆腐熟还田化肥减量试验,结果发现,作物秸秆腐熟还田能有效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供肥保水能力,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定量等氮还田的方法,研究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和堆肥还田对番茄生长、产量、果实品质、土壤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在还田60 d内对番茄植株生长有化感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在60 d后减弱,还田110 d后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显著提升果实品质,提高土壤全碳、全氮含量。番茄秸秆堆肥还田处理能够持续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及C/N显著提高,脲酶、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在生产中番茄秸秆堆肥可直接作为肥料施用,且肥效优于鸡粪,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则需要至少60 d的腐解才能减弱对番茄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