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间作一般指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种作物的共生期一般不超过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间作和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  相似文献   

2.
正现在许多地方都在不约而同地采用多种不同模式的间作套种。为达到更好的增收效果,在间作套种的过程中应注意一些问题。间作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信息》2017,29(14):94
正1间作套种好处多间作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间作: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套种: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种,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合理的间作套种可以减少土地重茬危害,抑制病虫害,有多种好处,可有效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浅谈间作套种应注意的模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株距、行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一、间作套种的作物,植株要高矮搭配高矮搭配才有利于通风透光,使太阳光能得以充分利用。如玉米与大  相似文献   

5.
草石蚕,又名宝塔菜、螺丝菜,本地俗称小甘露,属唇形科水苏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米地套种草石蚕是弥渡县农民常用的一种套种模式,每年都有53.3 hm2余的套种面积。利用两种作物的共生期,进行套种,茬口安排紧密,可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1品种选择玉米品种主要选择适宜平田生产用的种子,如:中单808,海禾14号,路单8号,  相似文献   

6.
套种是指在一种作物的生育后期,于行间栽种另一种作物,由于主作物与副作物共生期较短,可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见缝插针”的进行作物种植。合理套种既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复种指数,又可以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和效益,是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近几年苏子行情看涨,在大蒜地里套种苏子,农民能额外亩增收2000元左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许多农民朋友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进行间作套种,以期农作物高产、稳产,有的实现了高效益,有的却造成减产,遭受了损失。那么,要从土地当中获得高收益,就应当了解间作套种种植时的注意事项。1.间作套种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  相似文献   

8.
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的适宜熟期品种与最佳共生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玉米中晚熟种(农大108、农大3138)和早熟种(唐抗5)两种熟期类型品种,通过不同播期试验,从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植株生育性状、籽粒灌浆进程等方面探讨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耕作技术适宜熟期类型品种与最佳共生期。结果表明:适宜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种植的玉米品种为中晚熟种农大3138;在北京地区麦田生态条件下,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与小麦的最佳共生期为21天左右,玉米幼苗在田间受抑制程度较小,植株健壮,全生育期光温配置充足合理,籽粒成熟度好,产量和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9.
西葫芦是矮生作物,玉米是高秆作物,采用套种后可以合理地利用阳光,通过采取一定的栽培技术,能提高养分和水分利用率,缩短二者的共生期,增加玉米、西葫芦制种的产量,达到高产又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棉花、马铃薯套种模式在苏北地区应用面积较大,两作物共生期不长,共生期内相互影响小,并在肥料利用上有互补效应.马铃薯生育后期田间肥水足,有利于棉花发苗,可以获得棉薯双高产,一般马铃薯667平方米产2000千克~2500千克,棉花667平方米产80千克~100千克,667平方米产值2500~3000元,纯收入1500~2000元.  相似文献   

11.
黄淮海棉麦套作区小麦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棉麦套作小麦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套作小麦幼穗发育良好,分化小穗数目多;茎秆粗、壁厚、机械组织发达、维管束数多、根系活力高,具有抗倒伏和对产量的补偿效应。但随小麦行数的增加,这种效应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2.
在发生西瓜连作障碍的土壤上,将香葱、芹菜、大蒜三种作物分别与西瓜套作,对西瓜生长状况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套作处理均促进了西瓜生长,其株高增长明显,分别为对照的1.82、1.24和1.68倍,套作香葱对提高西瓜根系参数效果最好,根系活力为对照的2.67倍。套作香葱后土壤中细菌数量比套作前增加了154.83%,套作芹菜使放线菌数量增加48.00%,套作大蒜土壤真菌数量减少了75.01%,套作香葱土壤微生物总量比对照提高了1.80倍。套作香葱可有效提高连作西瓜株高、叶绿素含量及根系参数,能显著改善西瓜连作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区系,从而缓解西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3.
结合当前继电保护等课程的实验需要,提出了一种线路电流保护综合实验平台的设计方法。该装置一次回路通过可调电阻模拟输配电线路阻抗,并可设置故障点;二次回路中设置了机电型电流保护实现方式,既保证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又为创新型、综合型实验的开设提供了硬件平台,根据课程需要分层次的实验内容设置保证了实验效果。实践证明,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间套作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并对间套作领域当前主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与讨论。首先,综述了间套作复合群体在光能利用特性,指出了间套作可通过增强叶片光合性能和提高光的截获率与转化效率显著提高光能利用率。其次,综述了不同间套作复合群体在氮、磷、钾养分及水分利用等方面存在的竞争和互补利用现象,讨论了各种间套作类型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能机制。最后,综述了间套作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间套作可以使产量提高20%~50%,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复合群体结构是高产的关键。不同间套作类型对秸秆和籽粒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及无氮浸出物等营养物质含量和产量的影响。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讨论,指出了间套作研究在资源集约利用、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贵州省瓮安县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VY)重病区,对露地烟、双行麦套烟、单行麦套烟、单行白膜烟、双行黑膜烟、单行银膜烟、单行葱套烟7种栽培模式烟草的PVY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旨为明确不同烤烟栽培模式对烟草PVY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栽培模式烟草的PVY平均病株率顺序为单行麦套烟(4.1%)<单行银膜烟(6.1%)<单行葱套烟(8.1%)<双行麦套烟(17.3%)<单行白膜烟(23.5%)<露地烟(42.3%)<双行黑膜烟(50.1%),单行麦套烟、单行银膜烟和单行葱套烟的平均病株率明显较低。在瓮安县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重病区,建议推广单行麦套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绿洲灌区套作系统的光能和灌水利用效率,实现节水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目标。在限量灌水条件下,进行了甜瓜/向日葵单套作灌溉试验,研究了河西绿洲灌区9种灌溉制度下甜瓜/向日葵单套作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和繁殖分配。结果表明,甜瓜/向日葵套作系统的生物量积累和光能利用率显著高于2种作物单作,套作系统的总生物量和光能利用效率在灌水次数9次和灌水定额450 m~3/hm~2时达到最大,光能利用效率(1.25%)比甜瓜、向日葵单作分别提高93.50%、75.32%,套作系统总生物量(15 724 kg/hm~2)比甜瓜、向日葵单作分别提高87.30%、92.79%。甜瓜、向日葵套作显著提高了2种作物地上部繁殖分配比例,2种作物单作各灌水处理间繁殖分配比例无显著差异。甜瓜/向日葵套作系统的适宜灌溉制度为:全生育期灌水9次、灌水定额450 m~3/h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氮水平下春夏玉米套作对全株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单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春夏玉米套作对全年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套作体系中春玉米、夏玉米及全年生物产量、粗蛋白产量和粗脂肪产量与单作的差异,并从氮素吸收利用、气候因素等方面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套作显著提高了全年的生物产量和营养价值。套作体系N1(187.5 kg•ha-1)和N2(375 kg•ha-1)条件下的全株粗蛋白产量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54和1.77,全株粗脂肪产量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9和2.55。套作条件下,单季作物的生物产量和营养价值一般比单作低。但在N2条件下,春玉米全株粗脂肪产量高于单作,夏玉米全株粗蛋白产量与单作差异不显著。套作体系全年吸氮量显著低于单作,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吸氮量增幅高于单作。【结论】与单作相比,春夏玉米套作体系利于全年营养价值的提高。这种效应是氮素营养状况及气候因素状况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套作体系中,春玉米营养价值受竞争影响较大,而夏玉米受竞争影响较小,这与竞争发生时作物所处的时期不同有关。合理增施氮肥可以缓解复合群体的竞争而使营养价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产自北京和三亚的蝴蝶兰大苗的营养生长质量和在北京的开花质量,以分析接力栽培的可行性,同时比较蝴蝶兰接力栽培中接力时间的不同所产生的开花质量和花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两地的蝴蝶兰大苗营养生长质量和开花质量没有显著差异。为节约生产成本,在三亚地区生产蝴蝶兰大苗,然后在北京催花的接力栽培方式是可行的;9月份到达北京的蝴蝶兰比10月份到达的蝴蝶兰的花期早,开花质量也较好。  相似文献   

19.
全双工双通路连续中继(FD-TPSR)网络频谱效率高,状态控制简单,但全双工中继存在残留自干扰(RSI),发射中继对接收中继也会形成中继间干扰(IRI),会导致通信性能下降.这里提出一种中继间干扰处理方法,中继节点消除部分IRI,以提高端到端信干噪比;保留部分IRI,在目的节点构成延迟转发编码结构,以提供分集增益.同时提出一种基于并行软干扰消除的匹配滤波(MF-PSIC)信号检测算法,匹配滤波器结构简单,实现复杂度低,基于软输出的并行干扰消除能同时检测所有时隙的符号,处理时延小.仿真结果表明,中继间干扰处理方法兼顾了分集增益和累积干扰与噪声因素,相比于无IRI消除和完全IRI消除,误比特率最低; MF-PSIC信号检测算法实现复杂度低,相比于ML信号检测算法仅有很少的性能损失.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动态和养分吸收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动态可用Logistic方程描述.套种玉米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高于单作玉米,养分吸收最大速率低于单作玉米,养分吸收最大速率出现日期比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日期早.套种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均滞后于单作玉米,是套种玉米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套种玉米生长前期养分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低于单作玉米,生长后期套种玉米氮素利用效率高于单作玉米,而磷素利用效率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