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采用当地小板栗育苗的方法:种子催芽后,当胚根3—5cm时,断去1/3-1/2胚根再播种,1年生实生苗和1年生嫁接苗分别长高到30-40cm和70-80cm时随即断茎尖,以控制主根生长和高生长,促发须根和苗茎加粗生长。试验表明:断胚根苗木比不断胚根苗木根系数平均增加209.09%;1年生断茎尖实生苗比不断茎尖实生苗地径平均增粗29.94%,2年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在桂西北乐里林场设置了3个固定样地,对马尾松人工幼林(4~11a生)的胸径、树高等进行了连续8年的监测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胸径逐年总生长为5.50~12.27cm,与林龄的关系式为YDBH/cm=3.9383Ln(X林龄)+3.7132,连年生长和年平均生长分别为0.77~2.23cm和1.10~1.31cm。2)树高逐年总生长为3.53~11.73m,与林龄的关系式为YH/m=1.2186 X林龄-1.5443,连年生长和年平均生长分别为0.73~1.47m和0.88~1.08m。3)林分逐年总蓄积量为6.5~137.8m3/hm2,与林龄的关系式为YV/m3/hm2=0.0932X3.1119林龄,连年生长和年平均生长分别为5.0~25.0m3/hm2和1.6~12.5m3/hm2。研究充分说明,该区马尾松人工幼林生长较为缓慢,林分蓄积量较低。  相似文献   

3.
以小密度667株.hm-2在3个立地指数22、24和26条件下,16年生林分生长结论为:(1)立地指数22、24和26达到中大径材培育目标的时间和年均生长量指标分别为10 a、8 a和7 a,年均生长量分别为21.6、27.2和31.1m3.hm2。(2)胸径生长和分布:胸径生长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变小,前2 a胸径每年生长超过4 cm,第3年超过2cm,4~6年超过1cm,以后越来越小,但在16 a的观测过程中,每年都稳定超过0.4 cm;在生长前期,2年生时,只有2~3个径阶;到6年生时,径阶增加到7个;到16年生时,径阶增加到10~11个(。3)平均高生长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变小,前3 a树高生长均超过3 m;第4~5年超过2 m,5~10 a超过1 m,以后越来越小,但在16年的观测过程中,每年稳定超过0.6 m。(4)蓄积量生长的高峰值都出现在第4年,且峰值都很大,指数22、24和26的峰值分别为43.3、52.23和54.69 m3.hm-2,为平均生长量的2倍,峰值过后年生长量迅速下降,第1年下降超过10 m3.hm-2,第2年下降7 m3.hm-2,以后逐年下降,但降幅收窄;指数22、24和26的连年与平均蓄积生长曲线的交叉点均出现在第7年。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金黄熊猫(Xanthostemon chrysanthus F.Muell.exBenth)在广州市生长结实表现及其果实与种子特征,本文以广州市天河区龙洞种植的6年生金黄熊猫植株为材料,选取10个单株对金黄熊猫植株生长结实表现、果实及种子特征进行了测定和统计。结果表明:金黄熊猫单株间生长表现差异较大,植株病虫害轻,结实量差异大,果实成熟度不一致,10个单株树高、冠幅、胸径、枝下高、果质量、果序数量范围分别为4~5.3m,2.99~14m2,5.7~9.2cm,0.9~2.1m,3.4~9.7kg,117~404个;同一个单株及单株间果序大小差异极大,单果序质量、单果序分枝数以及单果序蒴果数范围分别为17.99~166.87g,5~59个,16~161个;500个单果横径、纵径、质量、种子粒数、种子质量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范围分别为8.18~15.02mm,6.66~14.58 mm,0.51~2.93g,46~127粒,0.06~0.5g,单果萼片3~8裂,子房室数3~4(稀5)室;种子棕褐色,类三角形、肾形,千粒质量3.34±0.07g,种子长、宽变异系数在13%以上。  相似文献   

5.
10年生连香树人工群落平均个体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0年生连香树人工群落平均木个体的地径、胸径、树高、材积和生物量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为:10年生连香树人工群落平均木的带皮地径、带皮胸径、树高、带皮材积和生物量分别为12.07cm、7.79cm、6.82m、0.017869m^3和47000g;其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418cm/a-1.146cm/a、0.073cm/a-0.721cm/a、0.451m/a-0.708m/a、0.000041m^3/a-0.001576m^3/a和2.5g/a-4700.0g/a;其连年生长量分别为0.550cm/a-1.195cm/a、0.325cm/a-1.250cm/a、0.330m/a-1.330m/a、0.000119m^3/a-0.0001835m^3/a和157g/a-14673g/a。材积和生物量生长高峰期在第8-9年龄、树高生长高峰期在第4-5年龄、地径的在第6-7年龄、胸径的在第5-6年龄。  相似文献   

6.
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水曲柳人工林胸径生长从第6年开始加快,6~21 a生间,连年生长量在0.40~0.67 cm之间,9~24 a生间,平均生长量在0.47~0.50 cm之间。树高生长从3 a生开始加快,3~6 a生间,连年生长量在0.50~0.67 m,9~18 a生间,连年生长量在0.67~1.00 m之间;9~24a生间,平均生长量在0.61~0.72 m。材积生长从12 a生开始加快,12~24 a生间,平均生长量在0.00088~0.002 99 m3之间;从9a生开始,连年生长量在0.001 34~0.006 82 m3之间。24a生人工林直径、树高、材积生长分别为25a生天然林胸径、树高、材积的1.81倍、1.92倍和6.12倍。  相似文献   

7.
为了系统研究青海云杉的生长规律,在进行幼龄期苗木生长规律调查研究的同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树木作为样木,进行解析木分析,研究其树木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幼树期生长量,前10年生长缓慢,10年后逐渐加快。实生长苗生长量较野生苗大,每年可达3050cm。(2)青海云杉树高平均生长最高峰期在7050cm。(2)青海云杉树高平均生长最高峰期在7080a,平均生长量可达21.480a,平均生长量可达21.422cm,连年生长量可达3522cm,连年生长量可达3538cm;胸径平均生长量高峰期在9038cm;胸径平均生长量高峰期在90110a,平均生长量可达0.333110a,平均生长量可达0.3330.334cm,连年生长量高峰期在400.334cm,连年生长量高峰期在4050a,连年生长量可达0.56cm;材积平均生长量高峰期在17050a,连年生长量可达0.56cm;材积平均生长量高峰期在170180a,可达0.015 18180a,可达0.015 180.015 94m3,连年生长量高峰期在170a,可达0.035 48m3。  相似文献   

8.
木兰科含笑属常绿乔木,高15 ̄20m,芽被浓密的棕黄色绢毛。枝、叶两面、叶柄均无毛。叶坚革质,有光泽,叶背粉绿色,长8~14cm,宽4~7cm;叶柄长1~3cm,无托叶痕。花腋生,白色,杯状,花被9枚。聚合果长4 ̄5cm;种子宽椭圆形,长0.8cm;花期3 ̄4月,果期8 ̄9月。产海南,海拔200~1500m;稍耐阴,成年树喜光,在广州栽培生长良好。湖南浏阳县有花农引种,生长良好,能越冬。对城市环境适应性强。耐最低温度约-6℃,pH值4.5~6.5。石碌含笑树形优美,叶泽光亮,是优良的观赏树种。主要用于盆栽,摆放于大厅、会议厅、入口处;亦可在公园、住宅区、花坛、街道配置…  相似文献   

9.
筇竹种子特性及实生苗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筇竹种子特性和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筇竹的种子长 1.0 4~ 1.4 5 cm ,直径为 0 .6 9~ 1.14cm:种子净度为 92 .2 6 %、千粒重 5 0 2 .95 g、发芽率 92 %、含水量达 70 .18% ;种子休眠期短、不耐贮藏 ;2二年生实生苗高 39.38cm、地径 0 .2 8cm、竹鞭长 39.38cm ,根系发达 ,分蘖能力强 ,笋芽多达 15个 /丛 ,可在秋季出圃造林 ;3天然更新差、竹苗生长不良是筇竹濒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当地小板栗育苗的方法:种子催芽后,当胚根3—5cm时,断去13~1/2胚根再播种,1年生实生苗和1年生嫁接苗分别长高到30~40cm和70~80cm时随即断茎尖,以控制主根生长和高生长,促发须  相似文献   

11.
对吉林省八家子林业局钻天柳天然林中的平均木和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研究其生长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40 a生时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分别为26.0~27.5 m、37.6~41.4 cm、1.32~1.77 m3·株-1。树高生长高峰出现得比较早,5~15 a之间生长最快,高生长每年都在1.0 m以上;胸径生长高峰出现在10~18 a之间,直到35 a生时胸径平均生长量还保持在0.8 cm左右,持续时间较长;7 a生时材积生长开始加快,直到40 a生时还未达到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10种观赏木兰在千岛湖区栽培不仅适应性强,而且速生性好,4年生的高生长达3.12~5.35 m,胸径4.55~7.51 cm,冠幅1.68~2.61 m,其中Ⅰ类4种木兰的高、径、冠生长分别为4.46 m、6.69 cm、2.30 m,生长最突出的杂交马褂木的高、径、冠生长分别为5.35 m、6.96 cm、2.61 m。观赏木兰经过4 a培育达到Ⅰ、Ⅱ类的苗木规格,作为园林绿化建设用苗,可获得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针对蓝果树容器育苗及造林试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蓝果树种子发芽、1a幼苗生长节律,造林后苗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蓝果树种子发芽率在30%以下,发芽率不高;蓝果树1a容器苗高生长能达47.55cm,地径生长能达到0.46cm;造林3年后,高生长能达到463cm,地径生长能达到6.9cm左右。  相似文献   

14.
2002~2004年在南京、江都、无锡等地引种大叶樟试验表明,苗期高生长呈现单峰形,5~6月开始生长,7~9月速生,7月呈现峰值,10月生长下降后趋于停滞.生长与气温、湿度和光照关系密切,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苗期1~2 a与当地香樟一样在-7℃极端低温下有较重冻害,但冻害轻于香樟;3 a时苗木冻害显著减轻,5 a时未见明显冻害.1~2 a生苗树高年均净生长量达0.83~0.99 m,3 a达0.95 m,5 a达0.85~0.98 m,显示出速生潜力.5 a生苗平均树高达4.26~4.88 m,胸径5.8~6.5 cm,冠幅2.0~2.5 m,已达城市行道绿化和园林绿化出圃标准.苗木耐湿性较强,在地面淹水20 h,深10 cm的情况下,1 a移植苗未见受害.引种苗期1~3 a和幼龄初期5 a未见明显病虫害.由此认为,大叶樟是樟科生长适应性较强的常绿观赏阔叶树,可在南京及苏南地区城市森林建设、园林绿化中扩大应用.  相似文献   

15.
苏州市从1999年起引种乐昌含笑和深山含笑,已培育乐昌含笑苗木115.15万株、深山含笑苗木22.54万株,生长情况普遍良好。乐昌含笑苗5年生,平均高达3.5cm,最高达5m以上;平均胸径4.4cm,最大达5.2cm;当年春梢长平均53.5cm,最高达70cm以上。深山含笑苗6年生平均高3.96m,最高达4.85m;平均胸径4.4cm,最大达6cm;当年春梢长平均57.1cm,最高达82cm。在绿色通道建设和生态景观林营造中试验推广乐昌含笑大苗10.15万株;深山含笑大苗0.35万株,春季造林成活率平均达80%~90%,秋季造林成活率平均达60%~70%。据调查,深山含笑5年生苗木即可开花,花期每年春、秋各1次,春季花后结实,种子播种后可出苗;乐昌含笑7年生苗未见开花。  相似文献   

16.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滇西北高山地区落叶松-高山栎针阔混交林的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高山地区落叶松-高山栎针阔混交林土壤种子库由分属9科17属的18种植物的种子组成,种子密度343粒/m2,其中75%的种子分布在0~5 cm的土层中。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与其地上植被物种组成相关不明显,相关系数仅为0.042 6。其树木群落种子雨由云杉、白桦和高山松等5个树种组成,密度为3 520粒/m2,发生时间集中在每年的9~11月。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剑阁县藏柏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7 a藏柏树高、胸径与材积生长量分别达到了18.13 m、25.8 cm、0.407 55 m~3;此时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67 m、0.96 cm、0.015 09 m~3。树高的快速生长期为12 a~21 a,期间连年生长量为0.71 m·a-1~0.93m·a-1,胸径的快速生长期为9a~15a和21a~24a,期间连年生长量分别为1.17cm~1.22cm、1.09cm~1.21cm,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曲线都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到27 a时分别为0.03428m3·a~(-1)、0.01509m3·a~(-1),而且并没有相交,说明材积生长还没达到数量上的成熟。采用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得树高、胸径和材积相关系高达0.997、0.992和0.999,说明可用该模型对藏柏人工林的生产实践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德宏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对引自海南的非洲桃花心木进行种子萌发和播种育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非洲桃花心木的种子不耐贮藏,需即采即播,发芽率为68%,播种覆土厚度以1~2 cm为宜,适宜德宏热区海拔1 000 m以下山地采用袋苗造林,造林密度一般为3 m×3 m,造林成活率≥90%,造林3年后的保存率为89%。非洲桃花心木栽培4~5年即可郁闭成林,生长旺季为5~10月,12月至翌年4月林木生长缓慢,以半落叶的生理方式渡过冬旱季节。与种源地天然林中的非洲桃花心木相比较,两地5 a生、10 a生及25 a生树高、胸径基本接近,能正常开花结实,表明非洲桃花心木适宜德宏热区造林。  相似文献   

19.
塞罕坝地区樟子松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7,(5):39-44
为了了解塞罕坝地区樟子松(Pinus sylvesris.var.mongolica)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对不同地位级条件下樟子松的胸径和树高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樟子松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最初的10年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9~10a生左右达到最大值,约为0.90~1.20cm/a,之后逐渐下降,到20a生之后趋于稳定,年生长量约为0.4~0.5cm/a。应对10~20a生的樟子松人工林适时进行抚育间伐,以促进胸径的生长。2)与胸径相似,樟子松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也在12~13a生之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2~13a生左右达到最高,年生长量可达69.99cm/a,之后略有下降,然后趋于稳定,在40cm/a上下波动。3)I地位级条件下樟子松的胸径及树高生长量明显高于II地位级。4)塞罕坝地区樟子松的年生长量高于年龄相近的大部分其他地区,包括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石竹笋期至幼竹的高生长规律以及竹秆由基部向上节间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竹笋高生长及各节间的生长均呈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符合逻辑斯蒂方程;石竹出笋后12 d左右高生长达到最大生长速度;石竹由基部向上1~4节为短节,平均节长6.9 cm;5~12节为中节,平均节长16.0 cm;13~23节为长节,平均节长23.2 cm;24节以后又为中节,平均节长15.1 cm。根据石竹笋期的高生长规律,在竹林的经营中应适时进行强化管理,以提高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