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甜菜抗丛根病杂交种内糖(ND)38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内糖(ND)38是二倍体单粒雄性不育杂交种。母本是来自德国KWS公司的CMS66181,父本是采用胚珠培养和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多代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系9-7705。1999~200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抗(耐)丛根病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甜研303提高85.5%、1.31度和101.2%,病情指数比对照低11.6。2001年在中度(3级)丛根病地进行了生产示范试验,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27.5%、1.68度和154.7%,病情指数降低33.0。在华北、西北甜菜平作区适宜种植密度为7.5~8.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DP24是以抗丛根病种质W12为母本,以3个自育的优良品系(KH、1303/111、F111)为父本,自然杂交,其反交组合经过3个世代母根单株选择混合采种,之后进行一次单株自交选择、扩繁,在感病地和非感病地试验鉴定同时进行了3个世代大面积培育母根进行高强度选择而成的高糖抗病甜菜品系。经感病地和非感病地试验鉴定,4年感病地鉴定表现较强的抗病性,根产量比抗病性较强的对照品种增产-4.3%~53.5%,含糖率提高0.82~2.48度,产糖量提高2.9%~64.3%,抗褐斑病和根腐病、较耐丛根病,褐斑病病情比表现抗病的对照品种低0~0.76级,根腐病罹病率低0.5%~10.2%,,丛根病病情指数与耐丛根病品种持平,比甜研8号低9.2。非感病地鉴定根产量比丰产性较强的ZM202减产17.4%,含糖率提高1.93度,产糖量为ZM202的92.6%。DP24作为亲本之一育成甜菜新品种甜研208,作为授粉者与新型细胞质单胚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组合,优良组合率50%以上。  相似文献   

3.
抗丛根病甜菜新品种—酒引抗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引抗4 号是1990 年从德国引进的甜菜新品种KWS5007 ,经多年多点小区试验、对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示范鉴定筛选的抗丛根病甜菜新品种。在1994~1996 年的生产示范中,酒引抗4 号平均根产量为59973kg/ hm2 , 比对照增产72% , 含糖15.5 % , 比对照提高3 .8 度, 平均产糖量为9300kg/hm2 ,比对照提高668 .3% ,并且抗甜菜丛根病,发病率比对照降低90 % ,适宜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甜菜丛根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XJT9907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甜菜单胚雄不育丰产、中糖、中抗丛根病、抗根腐病二倍体杂交种。XJT9907以单胚雄性不育系JTD201A为母本,以多胚高糖、丰产、耐丛根病、耐褐斑病的二倍体自交系M39-8-4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收获母本种子。结果表明:XJT9907区试预备试验块根产量较对照KWS2409增产8.0%;含糖率较对照提高0.85度。在区试中块根产量较对照KWS2409增产13.0%;含糖率较对照提高0.92度。中抗甜菜丛根病,病情指数比对照低10.03;抗甜菜根腐病,根腐病发病率比对照低1.13个百分点;耐甜菜褐斑病,病情指数比对照低4.00。田间综合鉴定考察结果该品种为1级。适宜种植密度为6000~6500株/667m~2(90000~97500株/hm~2)。适宜在新疆北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甜菜抗丛根病基因(Rz1)ISSR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ISSR(简单重复间序列)技术对感病甜菜品种KVS3418及3个以KWS3418为轮回亲本的甜菜抗丛根病近等基因系进行分析,综合RAPD、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经过多次重复,在一套ISSR引物中,筛选到与抗病性状相连锁的3个RAPD标记:Boya940、Boya800、Boya770。筛选到一个引物BA0061,在甜菜抗丛根病基因系间表现多态性。当用这个引物对已知的3个抗病材料及其它不舍此基因的感病材料进行检测时,多态性标记BA0061-1200,可从3个含抗丛根病基因的抗病材料中检测到1条12001bp的多态性带,而在其它感病材料中未出现。此标记可用于甜菜的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6.
小麦黄矮病在田间由麦蚜传播大麦黄矮病毒(BYDV)感染引起。为给优质抗BYDV小麦新品种提供重要种质资源,采用堆测法种植材料,利用饲毒蚜虫接种病毒BYDV-GAV的方式,对27份华山新麦草易位系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鉴定,比较了接种病毒后各材料的病情指数及其千粒重。结果表明,27份华山新麦草易位系中,5份材料的病情指数介于13.56~18.89,表现为抗BYDV-GAV;9份材料的病情指数是介于27.78~48.89,表现为感BYDV-GAV;其余13份材料的病情指数均大于50.0,表现高感BYDV-GAV。不同华山新麦草易位系对BYDV-GAV抗性差异较大,筛选出的5份抗黄矮病材料可为培育优质抗病毒新品种提供重要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BHK1系多倍体雄不育单粒品种,由四倍体多粒品系BS95462作父本,与德国KWS种子公司KWS26194作母本杂交育成,该品种抗(耐)丛根病、抗根腐病、褐斑病、黄化毒病及立枯病性较好,在2006~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均达到新品种标准,其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两年平均比时照分别提高21.14%、0.26度和23.42%;同时在2007年的普通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9885kg/hm2,比对照增产24.3%,含糖率为14.9%,比对照低0.04度,达到新品种标准;在三级丛根病地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4680kg/hm2,含糖率为15.63%,达到抗(耐)丛根病标准.  相似文献   

8.
甜菜野生资源抗丛根病和根腐病性的评估与筛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研究对65份甜菜野生种质资源的抗丛根病和根腐病性进行了初步的鉴定与评估。结果表明:.maritima、B.vulgaris、B.corolliflora及B.intermedia均具有一定的抗丛根病性;B.maritima和B.vulgaris对丝核菌和镰刀菌根腐病具有一定的耐性。由此我们筛选出12份抗丛根病及6份耐根腐病性突出的野生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9.
对30份甜菜远缘杂交材料的生物学性状,抗褐斑病、根腐病和丛根病性,产质量性状进行了初步的鉴定与筛选。筛选出:27号、25号、26号、10号、16号、17号和23号7个抗褐斑病材料;12号、20号、27号、2号和24号5个抗根腐病材料;20号较抗丛根病,在病圃没有丛根病发生。其中,27号既抗褐斑病,又抗根腐病;20号既抗根腐病,又抗丛根病;2号既具有较好的含糖性状,又具有较好的抗根腐病性和褐斑病性,且叶片数适中,根头较小,岔根较少,没有当年抽薹现象,生物学性状较优良,属优良的抗性基因源。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浸种对甜菜丛根病防御酶系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甜菜抗(耐)、感丛根病品种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了SA对丛根病地甜菜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处理的甜菜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较对照均有所提高,病情指数下降,根产量、舍糖率和产糖量都有所增加.不同的SA处理浓度相比较,抗(耐)病品种适宜浓度为3mmol/L,感病品种适宜浓度为5mmol/L.  相似文献   

11.
德国KWS甜菜品种在新疆焉耆糖区的产质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推广德国KWS公司的甜菜品种,焉耆糖区甜菜产量上升很快,近几年都稳定在67.5t/hm^2以上.前几年焉耆糖区甜菜主栽品种是KWS5075,近两年又引进推广了KWS9419、KWS0143、KWS2409等高产偏高糖的品种.这些品种表现出非常大的丰产优势,含糖上升到14.5%~16.5%,抗病性和抗逆性都比较强.  相似文献   

12.
对2003~2004年2年国家甜菜品种区试中7个品种在甘肃武威黄羊镇地区和酒泉地区的生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参试品种中HI0135、KWS4318根产量和糖产量比较突出,平均根产量分别比地方对照陇糖2号增产27.19%和22.80%,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平均含糖率比对照略低或相当;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8.46%和21.55%,差异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有较强的抗黄化毒病和白粉病特性,稳定性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适宜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甜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结合实施公司提出的“三高四化”甜菜产业化基地建设,总结提出了内蒙古土默川地区甜菜单产52.5-60t/hm^2,含糖16.0%-17.0%,纯度83.0%-85.0%的高产、优质栽培模式。并对今后原料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试验探讨了甜菜施用SODm叶面肥对其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苗期喷施SODm叶面肥可以促进甜菜生长发育,提高甜菜含糖率,增产作用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含糖率提高0.6度,块根增产13.6%。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生物全息律,进行了甜菜的全息定域选种试验.结果表明,在甜菜采种株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采收的种子,其千粒重分别为26.4g、28.5g和31.2g,发芽率分别为93.1%、95.6%和98.3%.将这三个不同部位的种子种植收获后,甜菜块根产量分别为43520.5、43983.5、49539.5 kg/hm2,含糖率分别为12.60%、12.89%和13.22%,产糖量分别为5580.1、5665.0、6520.6 kg/hm2.甜菜生长表现的这些规律,都是由甜菜的生物全息律所决定的,即甜菜全株遗传势的大小分布顺序为上部<中部<下部.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8个甜菜品种的大垄双行覆膜比较试验,筛选适于密植的高产、含糖率高、综合性状好的品种。结果表明,块根产量较高的为KWS2409(76770 kg/hm2)、ADV0401(76575 kg/hm2)、XJZ9903(75600 kg/hm2);含糖率较高的为KWS2409(19.34%)、ADV0401(19.28%)、XJZ98-1(20.14%);产糖量较高的为KWS2409(14847.32 kg/hm2)、ADV0401(14763.66 kg/hm2)、XJT9903(14197.68 kg/hm2)。适于大垄双行覆膜的品种有KWS2409、ADV0401、XJZ9903。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疆2007—2010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的产量和含糖率结果分析,比较全面地了解不同来源甜菜品种在新疆糖区的表现,为新疆糖区甜菜品种选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0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04由四倍体品系甜426的3个系号与二倍体品系甜217杂交育成,该品种属标准型多粒多倍体杂交种。试验、生产示范结果,甜研304平均块根产量1680kg/亩,含糖率16.8%,平均比对照增产10%,提高含糖0.5度。该品种叶丛长势强、稳产性好,抗褐斑病(发病率较对照品种低0.4~0.6级)、耐根腐病,在发病严重地块及年份罹病率较对照低25%,水涝严重条件下亦可获得较好产量。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饱和设计方法,研究了氮、钾、锰、硼肥和芸薹素内酯、乙烯利对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建立了以根产量和含糖率为目标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氮、钾、锰、硼肥和芸薹素内酯、乙烯利的合理配合施用能使甜菜产量明显提高,品质得到显著改善。通过模拟寻优,决选出了根产量67704.46kg/hm2,含糖率22.3%以上的调控措施为:在施用P2O5150kg/hm2基础上,施纯N 119.85kg/hm2,K2O 144.79 kg/hm2,纯Mn 5.26 kg/hm2,纯B 1.16 kg/hm2;叶面喷施BR和ETH,浓度分别为10.42mg/L和225.58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