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种植模式根据《邯郸市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要求,邯郸市组织专家研讨并结合生产实际,推荐适宜全市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以“2行玉米+4行大豆”、“4行玉米+6行大豆”两种种植模式为主。优先选择有喷灌或者浅埋滴灌灌溉条件地块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相似文献   

2.
大豆为我国最为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北方,大豆素有"大豆养人"的美誉。大豆作为我国五大谷类当中极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一直以来都为人们所依赖。大豆还是我国不可或缺的食用油的原材料,因此,为了全方位解决民生问题,必须要解决大豆的种植问题。本文对大豆种植技术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大豆的高产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71团为发展农业经济,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2001年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hm~2。该团原大豆收获主要靠通用联合收获机来完成,虽然解决了大豆的机械收获问题,但由于大豆的果荚结位较低,采用通用联合收获机收获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割茬高,低位荚不能全部收  相似文献   

4.
陈继侠 《农业工程》2015,5(4):162-163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广泛,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东北是我国种植大豆的主要地区之一,但是病虫害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与质量。介绍了东北地区大豆主要病虫害的情况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一、选地夏季大豆种植地块选择时,应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前茬是种植玉米或小麦的地块,并且没有使用过绿磺隆除草剂;大豆最忌重茬种植,如果重茬种植,一是大豆成了胞囊线虫病寄主,使食心虫繁殖速度加快;二是大豆根系固氮能力降低,影响生长发育;为了减少大豆重茬带来的危害,在种植同一地块,要间隔2年时间后,再种植大豆。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超过全国的30%。近年来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国内大豆价格萎靡,加之大豆单产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近十年统计,黑龙江省大豆单产比世界平均单产低800kg/hm2),豆农种植积极性受挫,纷纷改种玉米、水稻等其它作物,大豆种植面积锐减。黑龙江垦区同样如此,大豆由原来的主要大田作物锐减至2013年的470余万亩,仅占垦区耕地总面积的11%。如何改进  相似文献   

7.
农四师71团,今年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hm2。该团大豆收获原来主要靠通用联合收获机来完成,由于大豆的果荚结位较低,采用通用联合收获机收获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1)割茬高,低位荚不能全部收获,损失大,且破碎率高;(2)由于通用割台无仿形功能,在低割茬收获作业中,经常将泥土连豆棵一起卷入滚筒,造成"泥脸豆",降低了大豆的商品率;(3)作业中,故障较多,生产率低。 为使大豆颗粒归仓,团领导派专业技术人员去有关农机生产厂进行了实地考察,选型引进了佳木斯农机厂生产的218型大豆挠性割台。该割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大豆机械化收获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从大豆种植收获情况来看,影响大豆全程机械化主要因素在于收获环节损失大、破碎率高、大豆"泥花脸"品相难看等问题。结合大豆联合收割机性能、脱离方式等作业特点应从以下方面把握大豆机械化收获。一、从减少漏割上加以控制割茬高度,是造成大豆漏割的主要因素。按照国内外传统谷物收割机技术规范,割茬高度在15cm,而大豆最低结荚高度一般为6~8cm。合理利用大豆结荚习性,提高结荚高度是从种植源头上减少漏割的主要方法。可选取结荚部位较高的大豆种  相似文献   

9.
在辽宁地区进行2 a的"3414"田间试验,以初步掌握辽宁地区大豆的土壤养分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辽宁种植大豆的土壤肥力基本属于中等水平;全省大豆推荐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2.33 ks/667 ㎡、P2O52.42 ks/667 ㎡,K2O4.04 ks/667 ㎡,最高产量为181.27 ks/667 ㎡;以"对数"类型获得相对产量与对应土壤养分测试值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分别取相对产量50%、75%、85%和95%计算土壤养分含量,得出全省大豆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大豆在我国农作物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利用机械化、智能化的方式对大豆进行种植,有利于提高大豆的总产值.而高产种植的方式也一直被广泛地关注和推广,推动着我国农业向高效高质的方向发展.目前,大豆机械化"深窄密"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帮助提高我国的大豆产量,这套高产栽培技术是以矮秆大豆品种为基础,通过融合、改善和完善传统大豆的种...  相似文献   

1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保障我国玉米和大豆产量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本文从品种选育、种植模式研究和配套机械设备的研发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技术问题进行展望,为后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大豆机械化水平,促进大豆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提高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种植积极性,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提出了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并于近日印发各地。  相似文献   

13.
<正>德州市地处黄淮海平原,年平均日照时数2592h,平均气温12.9℃,无霜期长达208天,平均降水量190mm,适宜玉米和大豆生长种植。2017年引进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并结合实际进行了优化调整和试验示范推广。一、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技术试验示范2017年,在禹城市房寺镇和临邑县德平镇、兴隆镇,分别建立了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技术示范基地,推广示范面积约66公顷,主要推广大豆玉米间作2:3(玉米:大豆)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大豆是我国重要粮油作物之一,但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常发生病虫害,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大豆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大豆病虫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为管理因素造成。因此需要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及时喷洒药剂或者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方式来预防,选择科学的栽培和管理方式,尽可能地减少由于栽培和管理不科学造成的大豆病虫害出现的概率。本文通过对大豆常见病虫害的研究和分析,提出科学的防控措施以减少大豆种植过程中因病虫为害造成的损失,为大豆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供帮助,我国大豆种植的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农业机械》2022,(4):37-38
<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除草剂品种选择、施用时间、施药方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科学规范带状复合种植除草技术应用,提高防除效果,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除草剂使用指导意见》,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述 《河北农机》2024,(5):112-114
大豆是我国植物油脂及蛋白质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人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消费结构转变,大豆需求量不断增加,大豆产需缺口越来越大。萧县土壤肥沃、温湿适宜,是皖北地区和黄淮海区域的重要粮食产区,具有大豆生产传统。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在萧县的推广,对于补足我国大豆产量缺口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萧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现状,剖析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中存在问题,阐述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品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与种肥同播、病虫草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中的运用。为规范萧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指导农业生产,维持玉米产量,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量、品质,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大豆又名黄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以上,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也极为丰富。实践证明,在人多地少的川中丘陵地区特别适宜冬大豆与其他作物间套作种植。一是大豆不与粮食作物争地,可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和小气候条件,合理利用地力、空间和光能,增加复种指数;二是通过大豆根瘤固氮,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用地与养地结合。因此,在丘陵地区应该大力推广种植冬大豆。为了进一步提高冬大豆种植水平,增加效益,特提出以下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是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优化配套,改变传统大豆种植方式的一项综合生产和实用的农业技术,可提高大豆生产经济效益和机械化生产水平。介绍了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种植技术和收获技术。   相似文献   

19.
《河北农机》2022,(4):4-5
为提高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关键技术到位率,发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增产增收优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四川农业大学组织专家,根据不同生态区气候和生产特点,制定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来,国际风云变幻,全球范围内不确定因素增加,国际粮食价格变幻莫测,难以预料,加之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粮食的需求量逐年攀升。为稳定粮食生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高土地产出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笔者结合容县农业生产实际,就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