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伏特加酒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生产伏特加酒的主要工艺要点:酒精的处理方法;水的处理方法;酒基的制备及处理方法,为伏特加成品生产提供了工艺依据。伏特加的生产既改善了我国饮料酒品种的结构,又为供大于求的食用酒精谋求了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苹果脯生产中护色、抽空处理、浸渍等关键工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硫处理强度为0.3%亚硫酸氢钠浸泡20~25min;采用抽空预处理;糖煮过程中加5%~10%转化糖浆并人工降温至70℃以下浸渍,较传统工艺可明显改善苹果脯的色泽和质地,减少碎块率。根据试验研究取得的技术参数,设计了苹果脯生产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3.
有机肥加工使用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有机肥加工方法是将畜禽粪便收集,人工进行堆沤;70年代,意大利等国研究并应用烘干法处理鸡粪,80年代末我国引进该方法;近年来,各国研究用高新技术处理畜粪便加工有机肥,美国、芬兰、日本等先后研制出生物发酵法。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在复合菌剂研究和肥料试验基础上,于1996引进开发生物型快速发酵腐熟,工厂化生产活性有机肥技术,研制生产出蔬菜、果树、花卉等系列有机肥,对促进作物增产,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农作物品质等收到良好的效果。 1 有机肥加工技术 1.1 塔式发酵加工工艺该工艺加工过程以畜禽粪便为原料,接种微生物发酵菌剂,搅拌均匀后经输送设备提升到一塔式发酵仓内,在塔内翻动、通氧,快速发酵除臭、脱水,通风干燥形成商品有机肥。该有机肥加工工艺的主要设备有发酵塔、搅拌机、推动系统、热风炉、皮带或料斗输送系统、圆筒筛、粉碎机、电控系统等。  相似文献   

4.
为配合生产的需要,制定茉莉花饮料的产品标准,对荣莉花总黄酮提取优化工艺进行研究,并在最佳提取工艺的基础上采用酶解技术提高茉莉花总黄酮的提取率,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90min、pH6.0时,每千克介质加入4000IU果胶复合酶在50℃酶解60min后,总黄酮提取率达4.05%,比未经酶处理的高5.7%;过滤速率比未经酶处理的高出68%;透光率(625nm)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农作物余料生产生态清洗剂的工艺并进行去污能力、环境友好性检测,探索既能消纳普遍 存在于盆周丘陵山区的红薯藤等农作物余料减轻环境压力又能增加农户收入的途径,为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 效益”做贡献。结果表明:(1)设计了生态清洗剂生产设备图;(2)反复实验后总结出生产生态清洗剂原料和辅料配比, 即农作物余料、瓜果余料、糖、食盐、干净水的配比为25%:5%:9%:1% :60%;(3)总结了生态清洗剂生产过程的发酵管理 和生产管理要领,同时进行了去污能力和环境毒副作用观察试验。结论:(1)按照设计的生产工具和工艺流程进行发 酵处理,生态清洗剂的生产工艺可行;(2)生态清洗剂不但去污性能强而且具有环境友好特性。  相似文献   

6.
乳酸发酵豆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整粒大豆沸水处理脱除豆腥工艺可生产出高蛋白、无豆腥味的豆奶.生产酸豆奶必须有专用菌种。在本试验中,赖氏乳酸菌是所选用菌株中较理想豆奶发酵菌,其发酵条件为;蔗糖添加量4%,接种量4%,32℃恒温培养12小时,产品PH值为43,乳酸含量0.43%。  相似文献   

7.
白灵菇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时培养基配方、拌料方法、后熟期及出菇方式的试验,我们时白灵菇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母种培养基配方为棉子壳综合培养基;最佳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为麦粒培养基;最佳栽培袋培养基配方为棉子壳培养基;最佳拌料方法为堆积通氧发酵法;最佳后熟处理期为30d,菌株%不需后熟处理;出菇方式应根据生产目的的不同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8.
答:目前,我国的食用油市场80%以上的食用油厂家都采用了浸出法,只有不到20%的食用油采用了压榨工艺。压榨油是用机械方法生产,浸出油则是加入化学溶剂生产出来的,但影响食用油优劣的因素不是采用何种制油工艺,而是源头的原料和原油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是探索由江蓠制琼胶的较好工艺条件:包括不同碱浓度、温度与处理时间对琼胶的凝胶强度的影响,采用亚氯酸钠、次氯酸钠为漂白剂,对江蓠和细基江蓠进行生产工艺的优选试验,得出“中温浓碱”法为较好的工艺条件,并设计了工业性生产工艺流程。经合浦水产公司冷冻厂和本院附属工厂实践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这个新工艺具有生产周期短,工艺操作容易掌握,生产设备简单,建厂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凝胶强度由普遍600克/cm^2以下提高到1000~1700克/cm^2,超过出口商品的标准,为国产琼胶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酶法水解淀粉的生物技术,运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即食麦片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筛选,确定出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的种类和干燥的条件对麦片的品质操作影响程度是高度显著的。最佳的原料配比为富强粉;早米粉=1:1;最佳的干燥条件为65℃,0.5h。  相似文献   

11.
倪志婧  马文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12-14013,14016
[目的]为甜瓜果酒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物理条件(自然澄清、冷处理澄清、热处理澄清)和化学澄清剂(蛋清液澄清剂、明胶澄清剂、皂土澄清剂、果胶酶澄清剂)对甜瓜发酵原酒进行初步的澄清,并对处理后的甜瓜果酒的吸光度值、残糖、酸度、酒精度进行了测定,对其沉淀形成及色泽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使用0.8 g/L明胶或者1.2 g/L皂土处理甜瓜果酒澄清效果较好,对果香及酒体影响较小。同时,不同澄清处理方式对甜瓜果酒的酒精度、总酸及残还原糖几乎无影响。[结论]该研究得出的甜瓜果酒色泽淡黄有光泽,有甜瓜特有的果香味,酒香浓郁协调,适口柔和醇厚,体态澄清,无沉淀、无浮膜,各项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符合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2.
通过GC/MS分析,研究了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葡萄酒中高级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一定条件的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葡萄酒中多种高级醇的含量均有所变化。其中,对葡萄酒风味有负面影响的高级醇总含量有下降的趋势,而起正面作用的高级醇含量则略有上升。与这一变化相对应的是葡萄酒的刺激性减小,口感更为醇和。  相似文献   

13.
酶解处理对'贵人香'干白葡萄酒香气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了酶解处理对‘贵人香,干白葡萄酒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检索定性出未加酶‘贵人香'干白葡萄酒香气物质组分55种,加酶处理‘贵人香'干白葡萄酒香气物质组分68种,主要包括醇类、萜类、酯类、醛类、酮类及酸类化合物.经过AR2000糖苷酶处理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了解不同年份黄酒香气的差异,对年份黄酒的品质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方法]将不同年份的黄酒经预处理后,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挥发性风味成分及含量,计算出相应的香气活力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年份会稽山黄酒的香气差异。[结果]分析表明,不同年份的会稽山黄酒香气有一定差异,辛酸、糠醇、乳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乙酯、苯甲酸乙酯与十年陈黄酒样品香气相关性较强,三年陈和五年陈黄酒样品香气受4-乙基苯酚、苯乙醇、异戊醇、苯乙醛的影响最大,5-甲基糠醛与六年陈黄酒样品香气联系紧密,而八年陈黄酒样品与之对应的香气物质是糠醛和苯甲醛。[结论]高年份的黄酒受酯类物质的影响较大,酯香味较浓;低年份的黄酒与醇类和一些反应的中间产物酚、醛等相关性较强,因此普遍酒味较冲,醇厚有余,酯香不足,这对黄酒年份酒的区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常温条件下,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对超高压处理前后干红枣酒中的香气进行富集,并经GC/MS联机检索分析,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中高级醇类、有机酸类、酯类和醛酮类物质的含量均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经过超高压处理后,高级醇类含量随压力的升高增加。(2)经300MPa以下超高压处理后,有机酸类含量增加;经500MPa以上超高压处理后,有机酸类含量减少。(3)酯类物质经500MPa以下超高压处理后,含量减少;700MPa超高压处理后,含量增加。(4)醛酮类物质经过超高压处理后,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鼠灌胃的方法,研究了红葡萄酒和酒精对大鼠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葡萄酒能提高大鼠肝脏SOD活性,且SOD活性与灌胃时间、剂量有一定关系;灌胃30 d时,红葡萄酒5 mL/kg剂量处理的CAT酶活性较对照显著升高(P<0.05),60 d时酒精组10 mL/kg剂量处理的CAT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90 d时酒精组及红葡萄酒10和15 mL/kg剂量处理的CAT活性较对照极显著升高(P <0.01);与对照组相比,灌胃60 d时红葡萄酒组5 mL/kg剂量处理的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90d 时红葡萄酒组、酒精组5和10 mL/kg剂量处理的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酒精组15mL/kg剂量处理的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灌胃30 时红葡萄酒组15 mL/kg剂量处理的MDA含量显著减少(P<0.05),60 d时红葡萄酒组15 mL/kg剂量处理及酒精组10 mL/kg剂量处理的MDA含量减少, 90 d时红葡萄酒组15 mL/kg剂量处理、酒精组10和15 mL/kg剂量处理的大鼠肝脏MDA含量显著增加(P< 0.05)。从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来看,与酒精组相比,在相同饮用量条件下,红葡萄酒对肝脏的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7.
红葡萄酒对金黄地鼠血浆脂质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葡萄酒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50只雄性金黄地鼠,随机分为红葡萄酒组、红葡萄酒脱酒精样组、酒精组、高血脂组和对照组。在试验的4周内,除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处理组以15 ml•kg-1体重进行灌胃。第4周末,取金黄地鼠血浆测定血脂指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与高脂组比,红葡萄酒组、红葡萄酒脱酒精样组和酒精组金黄地鼠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极显著降低。各处理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极显著降低,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各处理组与高脂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各处理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红葡萄酒组、红葡萄酒脱酒精样组和酒精组金黄地鼠血浆丙二醛值显著降低。【结论】红葡萄酒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吴广臣  王光冲  赵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832-10834,10885
[目的]确定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葡萄酒微量元素时的最佳前处理方法.[方法]选用市售澄清干红葡萄酒为样品,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葡萄酒中微量元素(铁、锌、镁、钾)时的不同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对研究,即直接稀释法、蒸发酒精法、高氯酸-硝酸消化法、双氧水-硝酸消化法,通过方法的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及样品测定值等指标对比,确定最佳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试验表明,双氧水-硝酸消化法测定葡萄酒中微量元素具有更好的效果,是测定葡萄酒中微量元素的理想方法;酒精在葡萄酒的微量元素测定中并无太大影响;葡萄酒微量元素存在结合态,即使是含杂质较少的葡萄酒也应进行消化处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研究可为葡萄酒中微量元素的准确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酿制红枣酒酵母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希跃  许倩  杨海燕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2):2213-2221
[目的]筛选酿制红枣酒的酵母菌.筛选适合该种红枣的酿酒酵母,降低枣酒中高级醇含量.[方法]以干红枣为原料,通过比较枣酒的酒精度、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及高级醇含量筛选出最适酵母品种及最佳添加量.[结果]三种酵母菌中最适酿造红枣酒的酵母为SY型葡萄酒酵母,其适宜的添加量为0.3 g/L.[结论]SY型葡萄酒酵母为红枣酒发酵最合适的酵母菌,产品酒度高、色泽和风味好,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20.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50 male golden hamster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Each group contained 10 hamsters: red wine group, alcohol-free red wine group, alcohol group, hypedipidemia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four-week regime, all the hamsters were fed with a high cholesterol diet, except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trial, the plasma lipid level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content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golden hamsters, and the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in liver cells was investigated with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centrations of TC and TG in red wine, alcohol-free red wine, and alcohol groups had decreased dramatically. Compared with the hyperlipidemia group, the levels of LDL-C ha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other groups, but not the HDL-C. Consumption of red wine, alcohol-free red wine, and alcohol,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Apo A1 and Apo B. Red wine, alcohol-free red wine, and alcoho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contents of MDA in hamsters. 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red wine could ameliorate the incidence of atherosclerosis (AS) via reducing serum TC, TG, LDL-C, and the compounds in red wine had synergic ef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