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贵农15号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等特点,适宜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推广生产。贵农15号在不同的生态、土壤以及栽培条件下,播种量为52.12~82.5 kg/hm2,施用尿素127.5~167.5 kg/hm2、过磷酸钙600~750 kg/hm2、农家肥22 500~30 000 kg/hm2,产量可达6 0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2.
我镇栽培水稻、小麦历史悠久,以水稻、小麦水旱轮作为主.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地粮食产量持续上升,水稻单产由原来的1500kg/hm2左右,一跃上升到突破7500kg/hm2.现在我地水稻平均单产已达8250kg/hm2,而小麦产量上升则较慢,产量由原来的750kg/hm2上升到2250kg/hm2左右,目前则在3000kg/km2左右徘徊.  相似文献   

3.
稀植、大穗型玉米新品种临奥1号由河北省蠡县玉米研究所育成,甘肃省徽县、成县种子公司于2000年引入陇南后,由徽县泥阳镇农技站在徽成盆地中部泥阳川高效农业示范园进行菜、粮间作套种立体栽培试验示范13.34 hm2,经对其中的10.51hm2示范田进行调查,临奥1号与马铃薯套种的平均产量为12 069.0kg/hm2,与甘蓝套种的平均产量为12 700.5 kg/hm2,与西葫芦套种的平均产量为12 577.5kg/hm2,与大蒜套种的平均产量为9 204.0kg/hm2,与洋葱套种的平均产量为12 414.0 kg/hm2;在山腰地单种产量为9 375.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14增产24.8%.临奥1号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玉米新品种,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袁华琼 《农技服务》2011,28(5):587+645-587,645
通过在习水县进行的玉米新品种高产栽培试验,以了解玉米新品种的增产潜力。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下,贵单8号和黔804的平均产量较高,产量可达12 658.5 kg/hm2和12 397.5 kg/hm2。  相似文献   

5.
优质杂交油菜青杂2号高海拔地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杂2号是青海省目前主要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在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通过设立密度,施肥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青杂2号油菜每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有不同的影响。随密度的增大,产量先增后减;当密度在1.80万~3.15万株/hm2范围内,青杂2号油菜产量随施肥量先增后减;而密度过稀,施肥量过大,不能正常成熟,千粒重显著降低,产量随之降低。在海拔2 700m左右青杂2号油菜栽培最佳密度为27万株/hm2;最佳施肥配比:尿素150.0kg/hm2、二铵225.0kg/hm2。  相似文献   

6.
湘薯20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于2003年用湘薯16作母本,徐薯22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获得种子,再经逐级选育而成2010年4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湖南省多点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6 841.1 kg/hm2,薯干产量12 562.5 kg/hm2;在不同区域进行的生产示范,平均鲜薯产量49 726.0 kg/hm2,薯干产量16 583.0 kg/hm2,均比对照南薯88增产显著。薯块烘干率33.1%左右,抗薯瘟病兼抗黑斑病,耐旱、贮藏性好、品质佳、增产潜力大。栽培时应注意精选种薯、培育壮苗,深耕土地、高垄双行,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3,(5):29-31
以杂交水稻杰优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施氮量、栽培密度两个主要栽培因素对杰优8号产量的影响,建立了这两个因素与产量的数学模型:Y=10 820.56+114.16X1+808.93X2-1 204.14X12-928.38X22-182.29X1X2。通过寻优,确立了杰优8号的最佳施氮量为270 kg/hm2,最佳栽培密度为145万株/hm2,产量可达11 290.56 kg/hm2。  相似文献   

8.
播种期对波斯菊结实和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不同播种期对早熟、中熟、晚熟等3个波斯菊类型采种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采种栽培,中熟品种的最佳播种期为6月29日前后,平均产量为495 kg/hm2左右,晚熟品种的最佳播种期为6月13日前后,平均产量为525 kg/hm2左右,而早熟品种不适宜在长江流域采种栽培.  相似文献   

9.
克丰12号小麦新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选育而成,2007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克丰12号。该品种为春性,中晚熟,出苗至成熟期为92 d左右,平均产量为3 995.6 kg/hm2,适应在黑龙江省的北部地区、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及其相似生态条件下栽培。  相似文献   

10.
有机栽培方式对不同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姜龙 《现代农业科技》2010,(14):49-49,51
研究有机栽培条件不同品种的表现,筛选适宜有机栽培的品种,结果表明:松粳6号产量最高,达7 405.5 kg/hm2,综合抗性好,五优稻3产量居第3位,为6 619.5 kg/hm2,熟期早,高抗稻瘟病;垦稻12产量6 544.5 kg/hm2,生育期适中,综合性好;这3个品种均适宜进行有机栽培,其他参试品种因存在某种缺陷,不适宜作有机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1.
苏油4号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密度和施氮量进行单、复因子试验,研究了栽培因子水平及其组合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苏油4号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密度为12.0万~16.5万株/hm2,适宜施氮量为270~315 kg/hm2,在此范围内产量高、籽粒含油率较高、品质优.(2)栽培因子水平组合为种植密度12.0万株/hm2、施氮量270 kg/hm2,高产田块产量可达3 800 kg/hm2,大面积丰产栽培可达3 400 kg/hm2,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2.
葛根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葛根的移栽时间、移栽苗的大小、施肥标准、种植密度、种植方式和高产葛园各个不同生长阶段的长相标准进行了规范化栽培研究.结果表明:湘葛一号产量比一般的品种高一倍以上.以直径约为2 cm大苗为移栽苗,并在4月底前移栽产量最高.以施硫酸钾复合肥1 125 kg/hg2、人畜粪22 500 kg/hm2、土杂肥112 500 kg/hm2能获高产.搭架栽培其产量明显比不搭架的高,搭架栽培密度以12 000~15 000株/hm2为宜.按照上述方法栽培,当年产量能达到3万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3.
优质杂交水稻华优18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水稻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12万穴/hm2处理产量平均在9250kg/hm2,产量随密度12万穴/hm2至21万穴/hm2逐渐增加,但在24万穴/hm2又下降,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各密度间生育期无差异,均为171d.分析得出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华优18在遵义海拔750m左右地区获得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播种期4月10日左右,秧龄45d左右,密度在18-21万穴/hm2,采用旱育秧育苗;加强田间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可获10500kg/hm2以上高产.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在静宁县灵芝乡尹岔村干旱半干旱地进行的双低油菜华协 1号膜侧密度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栽培密度由 2 2 .5万株 / hm2增加到 37.5万株 / hm2 ,油菜的一级分枝数、有效角果数、主花序角数、角粒数则逐渐降低 ,油菜单株生产力呈下降趋势 ;以栽培密度 30万株 / hm2 折合产量最高 ,为 2 74 1.7kg/ hm2 ,其次栽培密度 30万株 / hm2的折合产量为 2 6 12 .5 kg/ hm2 ,但二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山旱地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天薯1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山旱地适宜天薯11号抗旱高产的较佳栽培模式,采用露地、覆膜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黑地膜覆盖相比露地栽培出苗期提早4~9d、成熟期提早6~12d,生育期提早4~16d;黑地膜覆盖栽培的产量都高于露地栽培,增产4 562.33~12 091.04kg/hm2,增产率25.69%~66.77%;黑膜高垄双行栽培下的产量最高,达22 968.77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12 091.04kg/hm2,增产率66.77%。黑膜高垄双行栽培相比其他栽培方式表现出较好的抗旱保墒性和增产效应,商品薯率、单株薯质量、产量最高,产投比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量·密度和行距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 ,密度、行距和密度与行距的互作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而施肥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密度 12万株 /hm2 比 9万株 /hm2 的增产 10 .87% ,宽窄行比等行距的增产 5 .71% ,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密度 12万株 /hm2 时宽窄行处理比等行距处理增产 12 .3 0 %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密度 9万株 /hm2 时宽窄行处理与等行距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油研九号高产栽培措施为密度 12万株 /hm2 ,宽窄行栽植 ,施纯氮 2 70kg/hm2 ,P2 O5180kg/hm2 ,K2 O 2 2 5kg/hm2 ,硼砂 2 2 .5kg/hm2 ,最高产量可达3 73 8.90kg/hm2 。  相似文献   

17.
优质油菜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3个甘蓝型油菜新组合进行了播期、密度、施氮量的L9(3 4)正交试验 ,结果表明 :播期对产量影响最大 ,品种次之 ;以播期9月 3 0日 ,密度 15万 /hm2 ,施N量 2 76kg/hm2 产量最高。华皖油 1号的最佳栽培方案有 2套 ,即播期 9月 3 0日 ,密度 12万 /hm2 ,施N量 172 .5kg/hm2 ,和播期 10月 10日 ,密度 15万 /hm2 ,施N量 2 76kg/hm2 ;华皖油 2号的最佳栽培方案是 ,9月 3 0日 ,密度 15万 /hm2 ,施N量 3 79.5kg/hm2 ;H99-2 8的最佳栽培方案是 ,播期 9月 3 0日 ,密度 18万 /hm2 ,施N量 2 76kg/hm2 。  相似文献   

18.
靖江地区夏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靖江市大豆生产中品种多乱杂、低产低效等问题,进行了淮豆4号(CK)、齐黄34、嘉豆51、嘉豆23等4个大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嘉豆51和淮豆4号在靖江地区土壤气候条件下产量潜力可达3000 kg/hm2。  相似文献   

19.
施氮对两系杂交籼稻扬两优6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汕优 63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施纯氮量( 0 kg/hm2、150.0 kg/hm2、187.5 kg/hm2、225.0 kg/hm2、262.5 kg/hm2)对扬两优 6号产量及其对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吸氮量、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以施纯氮225.0 kg/hm2处理最高.在相同施氮水平下,扬两优6号的籽粒产量、吸氮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素利用率和产谷效益均高于汕优 63.  相似文献   

20.
半干旱地区全膜马铃薯应用新丰洋专用肥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指示品种,在会宁县半干旱区全膜覆盖垄上微沟种植栽培条件下,试验观察了新洋丰马铃薯专用肥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新洋丰马铃薯专用肥Ⅰ号(12-16-18)1 600 kg kg/hm2和施新洋丰马铃薯专用肥Ⅰ号(12-16-18)3 200 kg/hm2这2个处理的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3 941.6、33 876.6 kg/hm2,较施磷酸二铵560 kg/hm2、尿素200 kg/hm2、硫酸钾580 kg/hm2处理减产不明显,且这2个处理下马铃薯经济性状优良,商品率较高。可见,新洋丰马铃薯专用肥Ⅰ号(12-16-18)适宜在会宁县半干旱区马铃薯生产上应用,推荐用量为1 60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