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宝林酸是一种新型、高效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活性成分是CA4 7和6-BA,适用于瓜果类植物,对果实生长有促进作用。2004 年我们用2.7%吉宝林酸乳膏涂抹黄金梨果梗, 以了解吉宝林酸对黄金梨果实大小、品质的作用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鸭梨提早采收可有效提前上市时间 ,提高价格 ,增加鸭梨的商品价值。于 2 0 0 2年进行了探索 2 7%吉宝林酸乳膏在鸭梨上应用效果的试验。1 材料和方法 试验在泊头市洼里王镇隆丰店村进行 ,15年生鸭梨树 ,砂壤土 ,灌溉条件较好 ,管理水平较高 ,属标准化果园。供试验的 2 7%吉宝林酸乳膏为天津千叶生杨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每支 5 0g ,为牙膏式袋装。试验设 4个处理 ,处理 1在 5株鸭梨树上于 5月 2 0日 ,在套袋的同时把 2 .7%吉宝林酸乳膏涂抹于果梗部位 ,每果处理 10~ 12 .5mg ,每支可涂抹4 0 0 0左右个幼果 ;处理 2在 5株鸭梨树上在处理 1…  相似文献   

3.
柑桔果实糖、酸代谢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 ,随着柑桔生产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在增加产量的同时 ,柑桔生产者和研究者已日益注重果实品质的提高 ,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高经济效益。柑桔果实高品质化栽培已成为国内外柑桔生产发展的重要趋势。果实中糖、酸含量和糖酸比是决定其风味最重要的指标 ,周里宾等 (1989)提出柑桔果实甜酸适口的指标是 :柠檬酸含量为 0 6 3%~ 0 95%、糖含量为7 8%~ 8 0 %、糖酸比为 8 2~ 12∶1。因此 ,增加果实中糖含量、降低酸含量已成为提高柑桔果实品质的主攻目标。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糖、酸代谢及其变化影响着成熟果实的糖含量和酸含量。现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南丰蜜桔品质有下降的趋势 ,本文试图通过对南丰蜜桔果实发育后期酸变化的研究 ,发现其规律 ,为提高南丰蜜桔品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本试验材料取自抚州市柑桔所杨小 2— 6第 2代桔园 ,该园为低丘红壤坡地 ,土质为典型酸性红壤粘土 ,1 989年定植 ,株行距为 3.75m× 4m ,1 991年受冻后基部萌发的枝条形成多主枝自然园头形树型。从该园中选取 6株树势中庸树冠大小一致的桔树 ,每组 2株 ,共分为 3组 ,并做好标记。1 .2 方法 在 1 997、1 998、2 0 0 0年三年里 ,每年自 9月份起到果实成熟采收前 ,每隔 7天左…  相似文献   

5.
芒果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和桂香两个品种为材料,研究芒果贮藏期内果皮转色过程和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及V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采后贮藏过程中的果实品质指标变化基本一致,但桂香贮藏后期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的含量变化较平稳,更有利于保持果实品质.两个品种贮藏7 d时的果实综合品质达到最佳,因此,其上市时间应在采后7 d内.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矿化度的咸水与淡水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灌溉,分析不同矿化度微咸水滴灌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矿化度的微咸水滴灌,可以提高枣果实单果重,同时也可以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改善了枣果实品质;通过对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单果重、纵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4个指标可作为不同矿化度微咸水滴灌对枣果实品质影响评价的综合指标,且单果重、纵径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为正向标,可滴定酸含量为负向标;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表明,枣果实品质从优到劣依次为咸淡1∶4、咸淡1∶3、全淡水(对照)、咸淡1∶2、咸淡1∶1处理,可见,用咸水和淡水按1∶4、1∶3的比例配制的微咸水进行滴灌,有利于提高枣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生态区不同品种甜樱桃为试材,研究品种和生态因子对甜樱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甜樱桃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生态因子对甜樱桃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气候因子对甜樱桃果实品质综合影响程度为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单果重;土壤各因子和海拔高度对果实品质综合影响程度为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8.
彩色甜椒是重要的蔬菜种类之一。为筛选出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品质佳的彩色甜椒材料,以‘黄瑞祥’为对照,测定分析了56份彩色甜椒资源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及Vc含量,并结合感官评分,对彩色甜椒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31份彩色椒自交系材料中,可溶性糖含量为25.61~40.52mg/g,可滴定酸含量为0.17%~0.36%,Vc含量为154.52~212.86 mg/100 g,11个彩椒不育系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为27.99~39.30 mg/g,可滴定酸含量为0.19%~0.29%,Vc含量为158.45~209.21 mg/100 g,选配的14个甜椒杂交组合中,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为30.65~43.94 mg/g,可滴定酸含量为0.15%~0.28%,Vc含量为172.37~216.40 mg/100 g。计算56份彩色甜椒材料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等3项品质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并结合感官评分综合评价彩色甜椒果实品质。结果表明,12份甜椒材料(TW48123-4-2-3-6、MD-1-4-1-1、JY4-2-3-3-1、TXH-7-2-1-1和CLY19-8-1-13-...  相似文献   

9.
以3年生的酿酒葡萄"品丽珠"为试材,采用疏叶和疏果的处理方法,测定果实中可溶性糖和酚类物质含量,研究谢花后不同叶果比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适宜叶果比,以期探索提高"品丽珠"葡萄品质的最佳叶果比。结果表明:提高叶果比可以提高果实中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采收时果实的品质均得到提高。在处理过程中,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花色苷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滴定酸、单宁、总酚含量显著负相关。在葡萄果实采收时,20cm2·粒-1疏果处理果实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分别比对照(15cm2·粒-1)提高了16.9%、19.1%、15.7%和15.9%,和对照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果表明该处理的果实品质综合得分最高,为最适叶果比,可以显著提高贺兰山东麓"品丽珠"葡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果枝不同管理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阳光玫瑰葡萄结果枝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夏季结果枝管理设计果穗以上留7~8片功能叶,副梢分别留0、1、2片叶,结果枝反复摘心;果穗上副梢分别留0、1、2片叶,结果枝顶端不摘心共6个处理,对果实成熟期单果质量、纵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固酸比以及香气组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各处理组的果实醛类物质含量和酮类物质含量无显著差异,且无论结果枝摘心与否,副梢留2片叶的管理方式均对果实品质提升不显著。J1组处理(结果枝反复摘心,副梢留1片叶摘心)和J0组处理(结果枝反复摘心,副梢不留叶)能够提高果实的单果质量、横径、可溶性糖含量。J0组处理的香气物质种类和总含量最高,醇类、萜烯类含量也高于其他处理,对果实香气成分提高最显著。【结论】果穗以上留7~8叶,结果枝反复摘心,副梢不留叶处理有利于改善果实香气,保持葡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1.
以自主研发的品质改良剂为试材,测定其不同浓度处理对番茄果实产量、果实膨大速率、果实着色率、番茄红素、VC等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品质改良剂处理的番茄果实较CK平均提前12 d达到采收标准。品质改良剂1 000倍液处理的产量达到91 380 kg?hm-2,较CK增产15.71%|还原糖、VC和番茄红素含量分别是CK的2.55、2.51倍和1.57倍,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0.06个百分点。表明该品质改良剂可以促进番茄果实膨大与着色,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2.
柑橘果实酸的含量对果实风味起重要支配作用,果实酸过高则味劣,过低则味淡。近年来南丰蜜橘品质有下降的趋势。本文试图通过对南丰蜜橘果实发育后期酸变化的研究,发现其规律,为提高南丰蜜橘品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芒果果实发育期不同灌溉水量对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贵妃芒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时期不同土壤灌溉水量处理的果实横径、纵径、单果重、果实含水量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淀粉、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灌溉水量不仅影响果实大小和果形指数,还影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淀粉、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综合分析表明,土壤灌溉水量为65%~68%田间持水量更有利于促进芒果果实的生长发育及内在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以石硖、桂明一号、越南迟熟、杂交1-3、杂交2-7和桂龙晚龙眼为材料,研究6个龙眼品种(品系)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和果实品质,了解6个龙眼品种(品系)在贵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1)从6个龙眼果实纵径生长变化曲线可以得出:石硖、桂明一号、越南迟熟、杂交2-7龙眼果实纵径变化呈现"快-慢-快-慢"的规律,而杂交1-3则为"慢-快-慢",桂龙晚果实纵径变化为"慢-快-慢-快"的规律;石硖、桂明一号、越南迟熟、杂交1-3和杂交2-7龙眼的果实横径基本保持平稳的增长速率,而桂龙晚果实横径变化呈现"慢-快-慢-快"的规律;(2)6个龙眼品种果实品质方面,桂明一号果实纵横经和单果重最大,其次是杂交2-7,再者是越南迟熟和桂龙晚,四个品种果实均比石硖龙眼大,杂交1-3果实最小;在可食率方面杂交2-7最高,桂明一号、石硖居中,其余品种均比石硖的可食率低,越南迟熟可食率最低;在可溶性固形物方面杂交1-3最高、其次是石硖和杂交2-7,其余品种的可容性固形物含量不相上下;成熟期最早的是石硖龙眼,其次是杂交1-3和杂交2-7,再次是越南迟熟和桂明一号,桂龙晚表现特晚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二氢茉莉酸丙酯(PDJ)、茉莉酸甲酯(MeJA)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利用PDJ、MeJA改善葡萄果实色泽、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葡萄品种‘圣诞玫瑰’为试材,于转色期分别对果穗进行不同质量浓度(10 mg·L~(~(-1)),50 mg·L~(-1))PDJ、MeJA处理,研究花色苷、叶绿素、总酚、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等色泽、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PDJ、MeJA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果皮中花色苷含量,降低叶绿素a、b含量,改善果实色泽;PDJ、MeJA处理后红绿色差指标a*值以及颜色指数CIRG值显著升高,而果面亮度L*值和黄蓝色差指标b*值显著下降,果实着色程度显著提高。PDJ、MeJA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促进果皮中总酚、类黄酮的积累,改善果实品质。在改善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品质方面,同浓度PDJ处理作用效果优于MeJA;50 mg·L~(-1)PDJ、MeJA处理效果分别好于10 mg·L~(-1)PDJ、MeJA处理。【结论】2种不同浓度PDJ、MeJA处理均改善了‘圣诞玫瑰’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其中以50 mg·L~(-1)PDJ处理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刘永忠 《四川果树》1997,25(4):17-19
本文综述了柑桔果实酸代谢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沿需要研究的问题,指出对果实酸代谢研究成果和尚需要研究的问题。指出对果实酸代谢研究对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矮化中间砧对苹果树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东省威海地区栽培的矮化中间砧苹果树为对象,调查了其生长发育、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M26、MM106、M7、M9和SH系做中间砧嫁接红富士时,以M26对树体矮化效应好,早实,丰产性强,果实品质优。成龄大树平均树高3.15m,仅相当于乔砧海棠砧红富士树体的72.41%;3年生树平均坐果株率80%,4年生树折合666.7m2产量787.85kg;盛果期树年均产量折合666.7m2为3933.8kg,为MM106和M7砧红富士产量的1.91倍和1.12倍;果实品质除果实硬度低于对照外,果形指数、果实着色指数、光洁度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1.22、38.19、3.4和0.6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以‘锦绣’黄桃为试材,探究7种不同类型果袋处理对黔中地区的黄桃果实品质及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套袋果实在发育过程中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较大,损失率高达82.22%;而套袋处理能极大地降低果实损失率。其中外黄内黑双层袋效果最好,损失率为24.44%。套袋处理提高了果实单果重、纵横径和可食率,外黄内黑双层袋增加最显著,分别较对照提高38.74%,15.41%,12.16%和1.66%。套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果实内在品质,但外黄内黑双层袋和白色葡萄纸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影响较小,固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套袋还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提升商品性,但不同果袋类型影响不同。综上,外黄内黑双层袋能有效降低果实损失率,提升外在品质,保持较高的固酸比。因此,在黔中地区‘锦绣’黄桃适宜选用外黄内黑双层袋进行套袋,同时加强果园肥水管理,平衡套袋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采收时间和套袋与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当地确定‘红富士’苹果的最佳采收时间和推行无袋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西南冷凉高地苹果主产区云南省昭通地区的‘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化分析方法,对不同采收时间及果实套袋与否的样品进行了果实成熟度、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水分含量、固酸比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各个样品之间的品质差异。【结果】(1)套袋果实固酸比低于不套袋果实,不套袋果实内在品质、风味均优于套袋果实。(2)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采收时间越晚,果实风味越佳。9月中旬为‘红富士’苹果可采成熟时期,10月上旬为果实的可食成熟时期,10月中旬为果实的生理成熟时期。(3)各个时期,套袋与不套袋‘红富士’苹果均有较好的内在品质,内在品质指标均能达到国家《鲜苹果》质量标准,酸甜适度,属于苹果中的优质果品。(4)各个采收时间的套袋果实成熟期比不套袋果实成熟期均提前1周左右。(5)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采收的果实,平均固酸比和糖酸比分别达到56.1和54.5,普遍具有糖心现象,内在理化指标组合及口感风味最佳,是昭通‘红富士’苹果鲜食果实的最佳采收时间。【结论】套袋与不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均较好,没有差异。从生产成本、环境污染、自然生态角度考虑,在该地区可以逐步取消苹果套袋。生理成熟期以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在低纬度、高海拔冷凉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红富士’糖心苹果品质极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时期套袋对"烟富6"苹果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潍坊地区"烟富6"苹果为试材,进行不同时期套单层塑膜袋对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果实的单果重,降低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