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多年来,上蔡县一直把培育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总目标,以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化进程为总抓手,以农业科技、产业化、标准化为基础,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认真落实农村基本政策,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好头、起好步。具体工作目标是,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3%,农民收入增长5%,农产品出口创汇增长10%以上。一、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是新阶段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是破解“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平罗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是平罗县的基础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平罗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围绕羊菜产业,科学决策、统筹规划、狠抓落实,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产品的品种不断优化、品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周阳  王浩翔 《北京农业》2012,(33):181-18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业产业化既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又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现实选择和突破口。分析并阐述了南疆农业产业化在发展进程中的现状,总结出南疆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南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花生是驻马店市传统优势农产品,生产规模大,总产量高,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做大做强我市花生产业,持续推进花生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全市花生产业发展概况花生是我市的第一大油料作物,也是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00万亩,总产85万吨,总产值50亿元,均居全省前列,已成为我省花生主产优势区,素有"中州油库"的美誉。正阳县多年被国家统计局认定为"全国花生生产第一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镇坪县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助力脱贫攻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奔小康的进程,因地制宜,大力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无公害生产,质量、科技和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序推进,推动了农村经济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科技》2012,(8):22-23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信息业与工业的技术、理念和现代生产经营方式不断融入相对落后的农业,呈现出"强势产业改造弱势产业,弱势产业支撑强势产业"的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仅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径,而且是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国家重点。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业发展向产业融合方式转变,2010年8月,科技部与北京市政府决定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结合"科技北  相似文献   

8.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对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只要各级政府加强领导、积极探索、有序引导,必将更好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业规模经营的进程,实现农村经济新飞跃,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高度重视花生产业发展 加速辽西北花生产业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辽宁省发展花生产业有适合花生生产的气候优势、供出口创汇的花生品种优势和加工花生的工业优势。重点推广适时播种及时收获、地膜覆盖、缩垄增密、抗旱节水栽培、病虫草害无公害防治、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栽培技术,提高单产、品质水平。花生产业链逐年延伸,已生产和正在建设年生产能力在3万吨以上的企业就有"绿色芳山"、"辽花""、宏盛"、"维远"等,加工的品种有花生油、花生蛋白、出口创汇花生等10余种花生制品。以科研单位为依托,以企业为龙头,加强产学研结合,加速花生产业化进程,构筑起辽西北以花生产业为主导的农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通过优质专用花生新品种筛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对健全我市花生标准化生产技术,全面提升我市花生产业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化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快我市花生生产品种布局区域化、品种专用化、生产安全化和产品品牌化的发展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增收效果显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农业、农民、农产品组织化程度低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桎梏。所以,现阶段要以提高农业组织程度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组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所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核心的目的应该是努力提高农业、农民、农产品的组织化程度.以组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
发展蔬菜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实现蔬菜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推进蔬菜产业现代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性举措。近几年来,四川省彭州市按照“区域布局、规模生产、扶持龙头、着力推动”的蔬菜产业化经营策略,加速了我市蔬菜产业化经营进程,带动了农民收入的较大幅度增加,促进了乡镇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鹿邑县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特色农业、精品农业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鹿邑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正确分析蔬菜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蔬菜产业化进程,对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高新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1):210-212,222
分析了当前安康农民收入特点和制约因素,指出:牧业、第二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国家扶持和保护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因;种植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有所下降;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劳务收入受宏观经济影响显著下降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粮食生产基础建设、四大产业建设、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劳务输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深化农村配套改革,实现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战略化经营调整的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一定要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全局性、方向性的工作来抓。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伟大创造,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中央已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升提高到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的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7.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积极推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持续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蔬菜产业作为甘肃农业的优势产业,是今后全省农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主导性产业之一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五大提出要积极进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中共十六大强调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对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经营战略化调整的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形式,是农业、农村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探索的新形式。发展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结构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调整和优化,都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定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拟对新形势下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定位和作用作阐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中,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遇到了发达国家在现代化早期所遇到的一些情况,比如农副产品市场化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为解决矛盾,一些地区的农村开始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但近年来发展还是不太如意,根本原因在于存在一系列的制度障碍。本文从传统农业土地制度、政府调控不规范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农业产业发展制度障碍问题,然后探讨了农业产业发展制度障碍解决的举措,包括创新土地制度、改进农村金融环境等。希望以此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