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明确荒漠灌木蒙古莸野生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40个天然种群的蒙古莸,进行5个生长性状和11个叶片性状的多样性、聚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蒙古莸的16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范围在0.102-0.507之间,株高变异系数最大,叶形状系数的变异系数最小;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在1.625-2.086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表明表型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表型性状与种源地环境因子间也有较强的相关性。按株型和叶片性状聚类将蒙古莸种群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种群株型大,叶片也较大;第Ⅱ类种群株型大,但叶片相对较小;第Ⅲ类种群株型小,叶片也小;第Ⅳ类种群株型小,但叶片大;聚类种群表型性状表现出与种源地环境相适应的特征。文中结果表明蒙古莸种质资源表型变异丰富,多样性水平高,且表型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为蒙古莸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生态灌木蒙古莸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经济价值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饲料型优良生态灌木—蒙古莸的分布与生物学和林学特性,以及其快繁技术、饲用与药用价值等进行了研究和评价。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角度,提出了蒙古莸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耐旱灌木蒙古莸花的资源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蒙古莸是分布在黄土区和干旱的荒漠区,以及沙区的一种耐旱性小灌木,不仅抗性强,而且繁殖更新容易。它是一种花型优美、叶和种子含樟香型油。是很好的水土保持和环境绿化、美化树种,并且又是良好的“木本饲料”。今后对蒙古莸的保护、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引起渭北富士苹果果形偏斜的原因,于2009~2010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以16~17年生的乔化富士苹果为主要试材,从授粉受精和果实类型两方面对其果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粉红女士授粉外,秦冠、嘎拉、新红星3个品种授粉都均降低富士苹果的果形偏斜指数,改善果形;柱头数对富士果实形状有明显影响,人为去除3~4个柱头会明显减少果实种子数,导致果实发育畸形。种子数和种子在心室中的分布决定了果实的形状,端正果每个心室几乎均有种子分布,偏斜果至少有1个心室种子败育,畸形果至少有2个心室中的种子败育。比较长、中、短果枝果形,长果枝果实的果形指数明显大于中、短果枝,而果形偏斜指数小于中、短果枝,但差异不显著。下垂果多为果形高桩的端正果,畸形果少,果形偏斜指数明显小于侧生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人工挂卵和自然落卵定期观察的方法,对夏玉米平作、夏玉米间作直立型和匍匐型绿豆3种生境条件对玉米螟赤眼蜂自然种群和寄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匍匐型绿豆田中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平作田和间作直立型绿豆田。夏玉米间作匍匐型绿豆田中玉米螟赤眼蜂自然种群数量在一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说明对赤眼蜂确有增诱作用。玉米与匍匐型绿豆的不同间作比对赤眼蜂自然种群的增诱作用明显不同,当间作比  相似文献   

6.
梁彩勤 《广西植保》2009,22(3):22-23
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itri)除为害柑桔外,还可为害多种作物.该虫以卵或成螨在柑桔叶背或枝条芽缝中越冬.红蜘蛛种群繁殖力强、世代重叠严重,严重时对柑桔花蕾及果实均可造成为害,导致落花、落果,树势衰退,严重影响柑桔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人工挂卵和自然落卵定期观察的方法,对夏玉米平作、夏玉米间作直立型和匍匐型绿豆3种生境条件对玉米螟赤眼蜂自然种群和寄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匍匐型绿豆田中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平作田和间作直立型绿豆田。夏玉米间作匍匐型绿豆田中玉米螟赤眼蜂自然种群数量在一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说明对赤眼蜂确有增诱作用。玉米与匍匐型绿豆的不同间作比对赤眼蜂自然种群的增诱作用明显不同,当间作比为2:1和4:1时,其增诱作用最强,随着夏玉米比例的提高,增诱作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8.
对散枝猪毛菜在自然种群中的个体大小、结实和萌发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①自然种群中,散枝猪毛菜具有大小不同的个体,其在植物体干重、株高、分枝级数、节数上具有显著差异,其个体大小表现出极大的可塑性;②散枝猪毛菜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果实(种子),并具有不同的萌发行为和散布特性;③依据个体大小的变化,4种类型的果实在植株上的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植物个体的增大,A型果实所占比例逐渐增多,由2.253%增加到24.116%,B型果实所占比例逐渐增多,由6.026%增加到41.307%,C型果实所占比例逐渐减少,由81.561%减少到17.709%,D型果实所占比例逐渐增多,由8.077%增加到17.087%。总之,散枝猪毛菜个体大小的表型可塑性和果实多型性是对荒漠异质环境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9.
绿盲蝽不同地理种群滞育率变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地理种群绿盲蝽的滞育率差异,从河南原阳、山东德州、江苏南京、河北保定和廊坊采集绿盲蝽的五代成虫自然种群。采集到的种群放入温度(26±1)℃,RH 80%±10%,光周期L∥D=16h∥8h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饲养。对不同地区采集到的绿盲蝽成虫所产卵的滞育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盲蝽卵的滞育率随纬度的升高逐渐下降;绿盲蝽自然种群在室内饲养后,其所产不同批次卵的滞育率存在随饲养时间的增加而明显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不同生态条件下苹果园内人工捕杀和大水漫灌对棕色田鼠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水漫灌对果园内的棕色田鼠种群密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配合人工捕杀可显著提高防控效果。其中,大水漫灌结合人工捕杀在无草果园的控制效果最好,校正灭洞率可达73.63%,显著高于在三叶草种植果园和自然生草果园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不同地理自然种群及不同食物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实验种群蛹重的差异,对云南不同玉米种植区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不同食料及不同温度下饲养的实验种群的雌、雄蛹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昭通、会泽、宣威、寻甸、建水、玉溪、元江和陇川县不同地理种群雌蛹和雄蛹重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同一地理来源的雌蛹、雄蛹重量来看,雌蛹重量明显大于雄蛹重量。室内21℃、25℃和29℃下饲养的实验种群雌蛹重量均显著高于雄蛹重量,21℃与25℃下雌蛹、雄蛹重量大于29℃的雌蛹、雄蛹重量,而21℃和25℃下实验种群雌、雄蛹重无显著差异。室内常温条件下人工饲料饲养种群与玉米秆饲养种群雌蛹、雄蛹重量无显著差异。综合以上结果,亚洲玉米螟雌蛹重大于雄蛹,且随着不同地理来源而存在一定差异,而室内利用人工饲料和玉米秆饲养种群的雌、雄蛹重间无显著差异,在21-25℃条件下种群雌雄蛹重量大于29℃条件下雌雄蛹重量,该结果将为亚洲玉米螟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大白刺的花器官为实验材料,分别对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药超微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探讨雄性不育株发生败育的时期、方式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物质代谢与雄性不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育株小孢子母细胞形成后,绒毡层细胞出现提前解体现象,随之小孢子母细胞液泡化并解体,最终形成败育花药。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不育材料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均低于同期的可育材料,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则均高于同期的可育材料。说明不育株花器官存在物质能量代谢降低,有害物质积累现象。  相似文献   

13.
文中按自然降水梯度沿河西走廊从东向西选择蒙古沙拐枣6个种群当年生同化枝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制片法,应用光学显微技术测定了同化枝直径、角质化外壁厚等共14项解剖结构指标。方差分析表明:各性状在种群间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中变异系数较大的是皮下纤维簇数/直径、小维管束个数/直径和含晶细胞个数/直径,变异系数分别为26.34%、21.26%和24.27%;相关分析表明在经度、纬度、海拔、一月均温、七月均温、年均温和年降水量7个生态因子中,每个指标都与这些生态因子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同化枝直径、角质化外壁厚、栅栏细胞密度和含晶细胞个数/直径均与经度、纬度、年均温和年降水量有极显著性的相关性;将测定的数量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6个不同种群的蒙古沙拐枣可分为两大类,聚类结果与蒙古沙拐枣的生境分布相互吻合。  相似文献   

14.
夏志贤 《植物保护》1991,17(1):49-49
石榴树是鲁西南地区城乡群众主要的观赏和食果树木之一,近年受绢网蛾Herdoniaosacesalis Walken为害严重,群众说自幼苗移栽到开花结实,虫害枝逐日增加,五龄生树虫害枝占全株枝条的10—20%;七龄生树虫害枝占40—60%。被害枝条蕾花稀疏多败育,大量空枝,失去观赏与食用价值。无奈只好将树干锯掉,重发新树,新树复遭为害,周而复始,对石榴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为此,我站于1986—1989年对该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31处的乡镇农户有主要石榴品种树2168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境条件下软紫草(Arnebia euchroma)结实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软紫草在自然生境及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结实结籽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软紫草不同居群、同一居群的不同生境以及同一生境的不同年份,在结实特性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自然居群软紫草植株的花数、结实率、结1~2粒和3粒种子的花的频率分布、种子产量、结籽率及种子千粒重均远低于人工栽培居群,彼此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自然居群各样地植株的花数、结实率、结1粒和2粒种子的花的频率分布、种子产量及结籽率均表现为样地S1>样地S3>样地S2,种子千粒重表现为样地S1>样地S2>样地S3,其中,结实率、种子产量、结籽率和种子千粒重在各样地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年份中,自然居群样地S1植株的结实、结籽率无显著差异,但花数、种子产量和种子千粒重存在极显著差异;而栽培居群植株的花数、结实结籽率、单株种子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千粒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非昆虫源人工饲料饲养的七星瓢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非昆虫源人工饲料饲养七星瓢虫的捕食能力,在室内比较了用人工饲料饲养的七星瓢虫种群和蚜虫饲养的七星瓢虫种群对豆蚜捕食作用的异同。结果表明,两种七星瓢虫种群各虫态的捕食量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猎物密度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趋向稳定,捕食功能反应曲线均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人工饲料饲养种群的1~4龄幼虫、雌成虫和雄成虫的理论最大日捕食量分别是20.9、36.0、100.2、403.2、490.9和395.3头,蚜虫饲养种群的1~4龄幼虫、雌成虫和雄成虫的理论最大日捕食量分别是20.0、28.9、102.1、476.2、472.2和396.4头。结果说明两种种群各虫态对豆蚜的最大日捕食量差异不大,表明人工饲料饲养的七星瓢虫对豆蚜也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石膏和沙子为主要材料,建立了红火蚁人工蚁巢。结果表明,经过1个月的人工饲养,红火蚁能够在这两种人工蚁巢中存活、发育,以及产生有翅性蚁,其死亡率为17%~19%,与自然蚁巢相比无显著差异。同时人工饲养蚁对毒死蜱的敏感性与自然蚁也无显著差异。种群数量随饲养周期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可以为红火蚁研究提供大量均一的试虫。  相似文献   

18.
系统调查柑橘粉虱在每百棵柑橘不同氮肥量N1(对照),N2(施氮肥0.25kg),N3(施氮肥0.50kg),N4(施氮肥0.75kg)条件下的自然种群,以作用因子组建在不同氮肥条件下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柑橘树对柑橘粉虱的自然种群增长有着一定的影响,其中N3处理下的各作用因子作用一直处于相对稳定和较高的水平,其种群趋势指数为29.8,和施氮水平N2下的28.5很接近,明显低于施氮水平N4下的39.2,比N4水平下造成爆发成灾的可能性小,说明通过调节施氮量可控制柑橘粉虱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罩笼试验评价天敌控害作用,分析生草模式对苹果园天敌及其控害功能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地面植被控制绣线菊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面植被会影响苹果园天敌的种群发生数量;人工生草苹果园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种群密度均显著高于自然生草园和清耕苹果园;直接调查法获得的天敌与绣线菊蚜的益害比差异不显著,黄板调查的结果显示,人工生草园益害比显著高于自然生草园和清耕园,分别是其3.2倍和22.88倍;罩笼试验结果表明,第15 d罩网处理和开放处理间苹果绣线菊蚜的种群增长比率无显著差异,但清耕园苹果绣线菊蚜的种群增长比率显著高于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苹果园;三种处理苹果园生物控害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果园生草能显著提高天敌的密度及益害比,在提高果园天敌数量和控害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葡萄地上干物质量包括地上部枝条干物质量和地上部果实生长量,地上部果实生长量可通过实测产量得到,而地上部枝条干物质量则较难测得。本研究用模型模拟来获得葡萄枝条干物质量,通过使用Logistic修正模型、Richards模型、Hoerl模型、蒸汽压模型和高斯模型来模拟葡萄地上枝条干物质量累积过程,并利用实测资料对各模型模拟结果进行验证,优选出Logistic修正模型来描述葡萄地上枝条干物质量生长过程。在此基础上,以地上干物质生长量最大为目标,在不包含埋墩水的情况下,得到葡萄的适宜灌溉定额为430~490 m3·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