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在闽北南部延平区太平试验林场开展7个按树无性系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巨桉3号适应性、速生性和耐寒性强,生长潜力大,产量高,可耐-4℃~-4.5℃的低温,适合在福建中亚热带暖温区海拔400m以下的山地栽培;巨桉1号、DH184-1和DH201-2适应性、速生性和耐寒性较强,有一定生长潜力,产量较高,可耐-3℃~-4℃的低温,适合在福建中亚热带暖温区海拔300m以下的山地栽培;赤桉3号和赤按1号速生性、生长潜力和产量均一般,但其耐寒性强,可耐-5℃的低温,适合在该区海拔500m左右的山地栽培;柳窿桉9号的速生性较强、有一定生长潜力,但其耐寒性弱,只可耐-2.0℃~-2.5℃的低温,不宜在该区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福建霞浦、仙游、永泰、南平延平区、邵武市、永安市和上杭县开展柳窿桉9号引种适应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柳窿桉9号适应性和速生性较强,在一般立地条件下造林(Ⅲ类地)成活率可达95%以上,中龄林保存率达85%左右。其速生性虽略比尾巨桉DH32-29差,但1年生平均树高可达2.0 m以上,2年生树高、胸径分别可达5.0 m、5.0 cm以上,尤其在低海拔山地不受冻或轻微受冻的情况下,其速生性较为明显;柳窿桉9号树干通直、径粗,抗风、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均较强。但柳窿桉9号对低温极为敏感,耐寒性有限,只可耐-2.0~-2.5℃的低温,在闽西北地区受冻几率大,在闽东南地区海拔300 m以下的山地种植受冻较轻,可以恢复正常生长。该无性系在福建中亚热带极端低温不低于-3℃的区域低海拔山地有种植前景,尤其适合闽东南沿海海拔300 m以下的山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韶关市6个桉树无性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参试的尾巨桉(DH.33.27、DH.33.29、广林9号)、尾赤桉(201号、201.2号)和尾叶桉(U6)6个桉树无性系早期人工林的生长量和抗逆性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20个月生林分平均胸径6.30~7.72cm,平均树高为5.87~9.18m,都表现出速生特性。6个无性系间的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尾赤桉和尾巨桉5个无性系间树高生长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尾叶桉U6和尾巨桉DH.33.29耐寒性较差,尾赤桉系列幼龄林存在易风倒现象。尾巨桉系列(DH-33-27、广林9号)速生性、适应性较强,可作为目前韶关市桉树人工林建设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4.
7个耐寒桉树的无性系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福建中亚热带开展7个桉树无性系的区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巨桉3号速生性、适应性和耐寒性强,生长量高,稳定性较好,可耐-4.0~-4.5℃的低温,DH 201-2、巨桉1号和DH 184-1生长量较高,速生性、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稳定性好,可耐-3.5~-4.0℃的低温,这4个无性系适合在福建中亚热带年平均温度19℃以上的不同区域选择应用;柳窿桉9号速生性中等,耐寒性有限,只可耐-2.0~-2.5℃的低温,而赤桉1号和赤桉3号虽耐寒性强,可耐-5℃的低温,但速生性差、产量低,且这3个无性系的变异性大,稳定性差,适应范围窄,作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不提倡在该区发展.  相似文献   

5.
福建中亚热带7个桉树无性系多点造林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福建中亚热带开展7个桉树无性系的区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巨桉3号速生性、适应性和耐寒性强,生长量高,稳定性较好,可耐-4~-4.5 ℃的低温.DH201-2、巨桉1号和DH184-1生长量较高,速生性、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稳定性好,可耐-3.5~-4.0 ℃的低温.这4个无性系适合在福建中亚热带年均温19℃以上的不同区域选择应用;柳窿桉9号速生性中等,耐寒性有限,只可耐-2.0~-2.5 ℃的低温,而赤桉1号和赤桉3号虽耐寒性强,可耐-5℃的低温,但速生性差、产量低,而且这3个无性系的变异性大,稳定性差,适应范围窄,只适合局部小区域生长,作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不提倡在该区发展.  相似文献   

6.
南平市延平区桉树引种适应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进行纸浆林阔叶树种尾赤按DH184、尾赤桉DH201、柳窿按、邓恩桉引种试验.通过对以上树种的速生性、适应性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尾赤按DH201、柳窿桉、邓恩桉适合在南平市延平区300m以下海拔山地栽植,为该地区发展速生桉树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开展了尾赤桉DH201-2无性系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尾赤桉DH201-2无性系在该区适应性、速生性较强,且有一定的耐寒性(耐-4℃低温),4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胸径、蓄积量分别达15.2 m、14.2 cm和181.5 m3.hm-2,年均生长量树高3.80 m、胸径3.55 cm、蓄积量45.38 m3.hm-2,超过该区桉树速生丰产用材林标准,可进一步中试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树龄桉树无性系木材的纤维特性,以尾巨桉DH32-26(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 DH32-26)、尾巨桉DH32-29(E. urophylla×E. grandis DH32-29)和巨尾桉广林9号(E. grandis×E. urophylla GLGU9)3种桉树无性系为材料,分别测试其4年生、6年生和8年生木材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和纤维壁厚,对其木材纤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桉树无性系木材的纤维长度和纤维壁厚均随树龄增加逐渐增加,径向上(自髓心向外)呈增加趋势;木材纤维宽度随树龄增加略有增加,变化不大,径向上(自髓心向外)逐渐增加。3种桉树无性系木材的纤维长宽比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随树龄增加缓慢增大后小幅度波动,径向上(自髓心向外)增大。不同树龄间,尾巨桉DH32-26和DH32-29木材纤维长度、尾巨桉DH32-26木材纤维宽度及巨尾桉广林9号木材纤维壁厚均差异极显著;巨尾桉广林9号木材纤维长度、尾巨桉DH32-29木材纤维宽度及尾巨桉DH32-26和DH32-29木材纤维壁厚均差异显著;巨尾桉广林9号木材纤维...  相似文献   

9.
在闽南沿海山地开展尾赤桉(9224)、雷林1号桉(SH1)、尾巨桉(EC4)和莫氏1号(M1)4个桉树无性系栽培试验,通过连续4 a的生长性状、适应性、抗风性以及生长潜力的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EC4速生性、适应性强,3.5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胸径达13.23 m和13.04 cm,且有一定的抗风能力,林相整齐,自然整枝能力强,生长潜力大,在闽南沿海山地可进一步推广应用;9224的速生性和生长潜力比EC4略差,但其适应性、抗风性以及生长潜力均较强,在闽南沿海山地也是一个可值得推广的品种;M1速生性较强但生长潜力小、抗风性差,在闽南沿海山地不提倡推广;SH1速生性很一般,生长潜力也小,但抗风性强,在闽南沿海台风多发区域可有选择地作为培育纸浆原料林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南方桉树人工林雨雪冰冻灾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2008年初,中国南方8省(区)桉树人工林遭受严重雨雪冰冻寒害.调查分析表明:桉树人工林受灾的地理范围是24°15′-26°54′N,104°-118°E,其中,重灾区是湘南、赣南、桂北和粤北地区,在粤、桂、赣3省区,寒害的垂直分布发生在在海拔300~600 m范围以内.受灾树木断顶、折干、弯曲、倾覆、树皮冻裂或枝叶冻枯,多数植株以遭受机械损害为主,发生生理冻害的情况极少.根据综合受害等级分析,巨赤桉无性系DH201-2受害程度最重,尾巨桉DH32-29和巨尾桉无性系GL9等次之,邓恩桉和巨桉耐寒性较强,受灾程度相对较轻.通过对灾情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关于今后桉树人工林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湛江地区引入的13个桉树无性系的2年生幼苗主要生长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及风折率等性状在不同桉树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桉树无性系首选为广林9、DH184-1,其次是WC3,再次是DH201-2、D3、DH32—29、灵山优选27无性系;初选出的7个优良无性系2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蓄积生长量、保存率、风折率分别为11.46m、8.20cm、0.033861m^3、80.46m^3/hm^3、96.1%、12.1%,达到速生丰产的要求。2年生U6无性系的组培苗无论生长量还是抗风能力均优于扦插苗。  相似文献   

12.
不同桉树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7个桉树无性系在3个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个桉树无性系在本区表现良好,不同桉树无性系间在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适宜本区发展的桉树无性系首选为尾赤桉201-2,其次为尾巨桉3229和尾圆桉184-1;海拔在300 m以下的适宜种尾赤桉201-2、尾圆桉184-1、尾巨桉3229等,海拔在300~460 m的适合种尾赤桉201-2和巨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两种1年生桉树无性系(巨细桉DH201-2与尾巨桉DH32-29)6种林分密度(1250株.hm-2、1667株.hm-2、2500株.hm-2、5000株.hm-2、6667株.hm-2、10000株.hm-2)进行生长量、根系和风害的调查,并分析林分密度、生长量和根系与抗风性相关性,结果表明:DH201-2以林分密度1667株.hm-2的生长量最大,而DH32-29胸径和冠幅以1667株.hm-2最大、树高以5000株.hm-2的最高;两个无性系间各个密度生长量差异显著;DH201-2以密度2500株.hm-2的抗风性最好,DH32-296个密度的抗风性均较差;相同林分密度下DH201-2根总数与根直径在0~2cm的根数显著比DH32-29多,DH32-29冠幅显著比DH201-2大,因此DH201-2易断干,而DH32-29易倒伏;相同林分密度下DH201-2比DH32-29抗风性强。  相似文献   

14.
吴庆全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2):86-88,92
采用穴施和撒施2种施肥方式对福建省平和国强国有林场当年种植的尾巨桉无性系DH32-29进行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量的磷酸二铵加钾肥在造林初期进行撒施,能更好地促进幼树期桉树的生长,其树高、胸径、节间长分别比传统的穴施法提高了30.3%、34.8%、7.7%。  相似文献   

15.
在25℃的室内恒温条件下,分别用尾赤桉无性系DH201、巨尾桉无性系广林9号、尾巨桉无性系32-29、尾赤桉无性系186和隆缘桉的嫩叶做为食料,添加50%蜜糖水,室内喂养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成虫,以清水和不添加食料做对照,测定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成虫的发育历期以及怀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0%蜜糖水为食物的雌成虫的历期最长(7.1 d),无食物条件下的雌成虫历期最短(2.5 d);各个品系之间对雌成虫发育历期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嫩叶添加50%蜜糖水喂养能明显延长发育历期,单独用50%蜜糖水喂养的雌成虫的发育历期最长。不同食料条件对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成虫的怀卵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西省宁都县引种、试种的多个桉树品系/种源的生长量及冻害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品系)仅本沁桉、邓恩桉和赤桉冻伤程度相对较轻,但是生长较慢;其它速生品系冻伤较重,冻伤等级均达到Ⅲ级(含以上),如巨桉、尾细桉、尾赤桉、韦赤桉、尾巨桉等。赣南北缘大规模发展速生桉树风险较大。综合考量情况下,局部地区发展速丰用材林可选择亚林巨桉、韦赤桉GY-66、尾细桉M1、DH184-1四种品系,邓恩桉、本沁桉和赤桉等较耐寒品系适宜生态公益林、园林绿化或公路旁栽种。  相似文献   

17.
对桂北全州县咸水镇种植的尾赤桉、尾巨桉等6个速生桉无性系的生长表现、寒害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速生桉无性系间生长差异显著,以无性系3(尾巨桉)、5(尾巨桉)、6(尾赤桉)3个无性系号生长最好,1号(柳窿桉)无性系生长最差。冻害是检验速生桉无性系能否适应的关键指标,所种植的速生桉无性系受冻严重,在冰雪袭击下所有试验树木均被全部压断,部分树木还被冻死而不能萌芽。类似全州县成水镇的气候条件不适宜种植尾巨桉、尾叶桉、柳窿桉等速生桉无性系。  相似文献   

18.
重庆地区桉树无性系引种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性系DH32-29、EC14、C6、巨按、尾叶按U6为参试品种,对参试品种3年林的各项生长指标、抗逆性指标等进行了系统观测、评价。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DH32—29的平均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均最大,分别达到14.01cm,13.8m和0.1061m^3,DH32—29的耐高温干旱能力最强,在连续42℃高温下,造林保存率最高达89.26%;低温胁迫条件下,DH32—29耐寒性最强,寒害指数和寒害率均为0。试验证明,DH32—29可作为重庆西部低海拔生态区域的优良种源,并可在该地区退耕还林、速生丰产林、园林绿化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