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河南省部分地区收集鸡血清312份,猪血清204份,奶牛血清200头份。分别用人乙型肝炎“两对半”即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试剂盒检测。然后取经“两对半”系统检测有“+”的鸡血清26份,猪血清25头份,奶牛血清25头份,人血清4份,进行PCR扩增,其扩增片断选择在HBV-DNA相对保守区域,扩增后的产物电泳30min,紫外灯下观察600bp的片断为阳性,HBV-DNA阳性结果:鸡血清21份,猪血清6份,奶牛血清零份,人血清4份。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某奶牛场,采成年母牛血清200头份,鲜牛奶100份,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阳性结果如下:牛血清HBsAg7份,抗-HBs52份,HBeAg1份,抗-HBe2份,抗-HBc零份。100份鲜牛奶阳性数:HBsAg2份,抗-HBs10份,HBeAg1份,抗-HBe2份,抗-HBc零份。电镜观察到HBV核心抗原阳性血清中有球形病毒颗粒。HBV表面抗原阳性血清中有球形和管形病毒颗粒:其直径约20nm。确证该奶牛场有部分奶牛感染乙型肝炎,其病原为人类乙型肝炎病毒。PCR扩增奶牛HBV-DNA,均未扩增特异的DNA片段,表明奶牛类乙肝病毒只是在抗原上与人乙肝病毒交叉,但在DNA水平上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通乳灵”饲喂乳房炎阳性奶牛和乳房炎阴性奶牛,观察其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并设立对照组,饲喂21天后,结果表明“通孔灵”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乳房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我们认为,“通乳灵”在实践中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PCR和ELISA法检测畜禽类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河南省部分地区收集鸡血清312份,猪血清204份,奶牛血清200头份,分别用人乙型肝炎“两对邓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试验盒检测。然后取经”两对半”系统检测有“+”的鸡血清26份,猪血清25头份,奶牛血清25头份,人血清4份,进行PCR扩增,其扩增片断选择以HBV-DNA相对保守区域,扩增后的产物电泳30min,紫外灯下观察600bp的片断为阳性,HBV-DNA阳  相似文献   

5.
引进冬小麦“兰天15号”在哈西南部种植,观察其生长发育特征特性,鉴定其抗旱性和抗锈性,总结其关键栽培技术,以期为“兰天15号”在哈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奶牛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某奶牛场,采成年母牛血清200份,鲜牛分,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阳性结果如下:牛血清HBsAg7份,抗-HBsAgl份,抗-HBe2份,抗-HBc零份。100份鲜牛奶阳性数:HBsAg2份,抗-HBs10份,HBeAg1份,抗-HBe2,抗-HBc零份。电镜观察到HBV核心抗原阳性血清中有球形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发治疗奶牛酮病的新方法、新药物,从抗氧化性能方面揭示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临床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酮病治疗复方制剂——“酮康”对奶牛酮病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采用改良水杨醛比色法检测广西南宁某规模化奶牛场围产期奶牛46头,其中9头为酮病牛,并将其分为治疗组(6头)和阳性对照组(3头),另从37头中选取6头与治疗组奶牛体况相似、胎次相近、产奶量接近的奶牛作为健康对照组.试验期间,治疗组每天灌服“酮康”400ml,连续治疗5d,阳性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均不灌服.分别采血检测试验前后奶牛各抗氧化酶活性(CAT、GPX、MDA、SOD、TAC、VE).[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奶牛血酮含量明显降低,血糖明显上升,SOD和GPX的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CAT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MDA含量稍有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虽稍低于健康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VE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VE含量均比治疗前高.治疗组在治疗后TAC和CAT活性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酮康”对降低酮病奶牛的血酮含量、提高血糖含量和改善抗氧化性能的作用明显,效果良好.若不进行治疗和科学的饲养管理,酮病将持续伤害奶牛.  相似文献   

8.
江苏扬中"杂草稻"的籼粳分类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随着直播稻、麦套稻技术的推广,“杂草稻”在江苏扬中的危害越来越大,已严重影响稻米的产量和质量。为此我们对江苏扬中“杂草稻”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利用稻谷稃毛长、酚反应和幼苗对KC lO3抗性3项形态、生理指标和SSR标记对其进行了籼粳分类,结果表明:“杂草稻”的稻谷稃毛长与籼稻品种南京11号、南京16号的相近;“杂草稻”的稻谷酚反应、幼苗对KC lO3抗性以及SSR标记指纹特征与籼稻品种南京11号、南京16号一致,确定江苏扬中“杂草稻”为籼稻类型。  相似文献   

9.
从河南省部分地区收集鸡血清312份,用ELISA法分别检测:①抗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HAVIgM);②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③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其结果312份鸡血清抗HAVIgM和抗HCVAb全部阴性。乙肝病毒“两对半”血清阳性数分别为:HBsAg18份,抗-HBs16份;HBeAg14份,抗-HBe2份;抗-HBc零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问题发生较迟,是解放后应用杂交品种“碧蚂1号”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截至目前,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的丧失,大体上可归为三批;即五十年代一批,六十年代一批和七十年代一批。五十年代以“碧蚂1号”为代表。这一品种1952年大面积推广,1957年完全丧失抗锈性。同一时期丧失抗锈性的还有“西北54”、“西北丰收”、“农大183”等。六十年代以“玉皮”、“甘肃96”、“陕农9号”、“南大2419”为代表。这些品种一般是1957年开始推广,1964年以前先后丧失了抗锈性。同一时期丧失抗锈性的还有“西农6028”、“中农28”、“西北612”、“西北134”、“陕农1号”、“农大311”  相似文献   

11.
应用酒精阳性乳检验的方法,对来自门源西滩地区牧户饲养的100头奶牛进行了奶牛隐性乳腺炎的测定,结果检出奶牛阳性乳汁2份,乳腺炎阳性率为2.0%。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观察Aegis溶菌酶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效果。对经CMT试验检查为阳性(+)及以上的乳区进行治疗试验,结果在7天的平均治愈率为77.78%,15天的平均治愈率为88.89%。表明利用Aegis溶菌酶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有其特殊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速小麦品种选育,我们利用昆明地区夏季气温不高,变化不大的条件,从1957年起,在冬播小麦收获之后,又种一次夏播小麦。利用夏播进行小麦良种(系)的选育、繁殖和鉴定,从而选出一些抗锈高产品种,如“798”、“抗锈1号”、“缅甸16号”、“8—126”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又选出“南原1号”、“云石1号”、“云麦26号”、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中草药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最新进展,包括中草药散剂、子宫灌注剂、汤剂等各种不同制剂的配方、治疗效果等,以期为生产优质“无抗奶”提供中草药科技新产品、新技术,促进奶牛生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延边地区水稻冷害及其防御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阐明了延边地区低温冷害的现状及其防御技术.近年来延边地区示范推广优质、抗冷水稻新品种“吉粳81号”(“品星1号”),大大减轻了低温冷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奶牛隐性乳房炎多重PCR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颖  谷维娜  钱明明  刘磊  赵宝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29-9031,911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和特异性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多重PCR从基因水平上对70份临床疑似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多重PCR方法检测隐性乳房炎阳性样品数为58份,阳性检出率为82.5%;传统生化方法检测阳性样品数为53份,阳性检出率为75.5%,两者的阳性符合率为92%。[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快速、特异性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多重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大麦品种区试结果分析及今后生产和育种方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七五”至“九五”期间 ,福建省进行了三轮大麦品种区试。结果表明 :大麦品种产量不断提高 (从“七五”平均 14 4 .0kg/u提高到“九五”平均 2 4 2 .4kg/u) ,穗数增加 ,千粒重提高 ,向多穗大粒和大穗大粒方向发展 ,抗白粉病能力增强 ,新育成品种多表现抗白粉病 ,株高和生育期适宜 ,但稳定性尚需进一步提高 ,通过区试筛选出丰产品种莆大麦 4号、闽诱 3号 ,丰产稳产品种闽麦 0 6 ,丰产抗白粉病品种莆大麦 5号、莆大麦 7号和闽麦 0 2等。从区试结果分析认为 :今后福建大麦育种目标应该是 :中熟、中秆、高产、稳产、抗逆力强 ,质优。育种的方向和道路是走多穗大粒或大穗大粒道路  相似文献   

18.
引进紫色糯稻新品种“紫糯优161”与红米代表品种“金农3优3号”、黑糯代表品种“本地黑糯”进行简单对比试验,观察其在福鼎市的适应性和产量水平,结果表明:该品种矮秆耐肥抗倒、生育期适当、产量较高,可进一步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中低产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及奶牛体况调整是奶牛生产健康发展的关键。试验在中低产奶牛干奶期、泌乳初期及泌乳高峰前期饲料中添加曲霉属真菌发酵提取物“保增乐”(商品名);对奶牛干乳期体重、泌乳初期产奶性能改变及奶牛机体代谢情况进行检测。试验结果:饲喂“保增乐”奶牛干乳期体重显著增加(P〈0.05),奶牛泌乳初期产奶性能显著增强(P〈0.05),奶牛泌乳初期隐性酮病状况以及机体代谢内环境的酸碱平衡都有明显的改善。研究表明.添加“保增乐”对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及机体代谢状况的改善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琼脂扩散法对淮北地区绵羊、奶牛进行蓝舌病血清学调查,结果在受检723只绵羊中,阳性189只,阳性率为26.13%,受检奶牛235头,阳性67头,阳性率为28.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