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建立三红蜜柚体细胞胚胎途径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采用带腋芽的无菌茎段为外植体,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的基本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体细胞胚胎的诱导、分化、增殖与生根等关键环节的影响。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2,4-D 1 mg·L-1+6-BA 0.5 mg·L-1;在附加6-BA 0.1 mg·L-1的MS培养基上淡黄色的胚性愈伤组织块可诱导形成胚状体;胚状体试管苗在1/2 MS+NAA 0.5 mg·L-1培养基上生根率可达90%,移栽成活率达85%。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浓度6-BA和NAA对费菜嫩叶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费菜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2 mg·L-1,丛生芽诱导最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6 mg·L-1,壮苗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1 mg·L-1,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 mg·L-1,幼苗移栽到经灭菌处理的等体积混合的草炭土、蛭石、珍珠岩基质中,成活率为90%。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分化和生根条件的探索,建立了浙江金线莲(ZJJ)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基中,类原球茎诱导的最佳条件为TDZ 0.6 mg·L-1+NAA 0.4 mg·L-1,诱导率为62.5%;在固体培养基中,类原球茎诱导的最佳条件为TDZ 0.6 mg·L-1+NAA 0.2 mg·L-1+6-BA 2.0 mg·L-1,诱导率为59.3%;类原球茎增殖的最佳条件为稀效唑1.5 mg·L-1+6-BA 2.0 mg·L-1+NAA 0.2 mg·L-1,增殖系数为8.4,其中稀效唑是类原球茎增殖的主要因子;类原球茎分化的最佳条件为6-BA 0.5 mg·L-1+NAA 0.1 mg·L-1,分化率为87.3%;植株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条件为1/2 MS+NAA 1.0 mg·L-1+IBA 1.0 mg·L-1,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4.
以防城金花茶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6-BA与2,4-D配比对其增殖与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4-D对愈伤组织增殖有显著影响;6-BA、2,4-D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多酚含量有极显著影响;6-BA、6-BA与2,4-D的交互作用均对增殖系数与多酚含量的乘积有极显著影响;增殖系数与多酚含量相关性不显著。7.50 mg·L-1 6-BA+0.15 mg·L-1 2,4-D培养基最适合离体生产防城金花茶多酚。  相似文献   

5.
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药食同源,营养保健价值凸显,经济效益显著。为加快掌叶覆盆子良种繁育,以药用成分含量较高的优质株系L14茎段为外植体,采用调整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质量浓度,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的方式,优化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添加0.1 mg·L-1萘乙酸(NAA)时,5.0~30.0 mg·L-1 6-糠氨基腺嘌呤/激动素(KT)促进掌叶覆盆子组培苗增殖的效果与0.5~3.0 mg·L-1 6-苄氨基腺嘌呤(6-BA)相当,可见,6-BA的作用强度约为KT的10倍。0.5~3.0 mgL-1的6-BA会引起试管苗的玻璃化,0.1~1.0 mg·L-1 KT的添加有助于减轻玻璃化,其中,0.5 mg·L-1 6-BA+1.0 mg·L-1 KT的细胞分裂素组合下掌叶覆盆子组培苗增殖系数最大,达10.33,且苗生长健壮。调整培养基中具体矿质元素的含量,可进一步促进试管苗的生长。因此,优化后的掌叶覆盆子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的MS培养基(2倍浓度的Ca、Cu和Mn,1/4 Mg和1/2 Zn)+ 6-BA 0.5 mg·L-1 + KT 1.0 mg·L-1 + NAA 0.1 mg·L-1,试管苗增殖良好,生长健壮,能有效抑制玻璃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兰州百合组培快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州百合新鲜鳞茎为外植体,选择MS和1/2 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消毒剂组合对外植体存活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发芽率的影响;并用响应面法优化不同激素组合对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佳消毒剂组合为75%乙醇消毒20 s+2%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 min,外植体成活率可达96.30%。(2)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0.3 mg·L-1 NAA+3 mg·L-1 6-BA,诱导率可达96.33%。(3)促进发芽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0.3 mg·L-1 NAA+3 mg·L-1 6-BA,发芽率可达98.00%。(4)促进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 MS+0.5 mg·L-1 NAA+3 mg·L-1 6-BA+2 mg·L-1活性炭,生根率可达94.00%。本研究建立的组培快繁体系可用于兰州百合的快速大量繁殖,可为兰州百合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11个南瓜品种为材料,以未受精子房和胚珠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激素种类、外植体培养方式和高温预处理时间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葫芦材料X2在MS+4.00 mg·L-1 2,4-D+0.5 mg·L-1 6-BA+0.5 mg·L-1 NAA的培养条件下诱导胚状体效率最高,出胚率达15%;子房横切片和胚珠培养对胚珠膨大转绿及胚状体诱导优于子房纵切片培养;外植体在35 ℃高温条件下预处理5 d有利于胚珠的膨大和转绿。  相似文献   

8.
以粳恢35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粳恢35成熟胚在不同培养基中的诱导和分化,建立最佳的粳恢35再生体系培养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的诱导率和分化率不同;愈伤组织在NMBD2培养基增殖效果较好;分化培养基是加入6-BA 2 mg·L-1、NAA 1 mg·L-1、脯氨酸 500 mg·L-1、谷氨酰胺500 mg·L-1和 水解酪蛋白 300 mg·L-1 的NMB培养基,分化效果最佳。并且无菌干燥处理 1 d 更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  相似文献   

9.
以梵净山石斛成熟的蒴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处理对梵净山石斛种子萌发、原球茎增殖、不定芽分化与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梵净山石斛无菌播种最佳的培养基为KN+6-BA 0.5 mg·L-1+NAA 0.5 mg·L-1+10%CM+AC 1.0 g·L-1,萌发率达到95.5%;原球茎增殖最优培养基为B5+6-BA 1.0 mg·L-1+NAA 0.1 mg·L-1+AC 0.5 g·L-1;筛选出不定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1+NAA 0.2 mg·L-1+10%土豆泥+AC 2.0 g·L-1,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2.0 mg·L-1+NAA 0.2 mg·L-1+10%土豆泥+AC 2.0 g·L-1;小苗生根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1+10%土豆泥+AC 2.0 g·L-1。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马铃薯茎段高效再生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高效再生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建立马铃薯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新体系,以马铃薯品种川芋10号茎段为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采用响应面方法(RSM)中的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TDZ、2,4-D、GA3浓度对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芽分化的影响,优化马铃薯愈伤组织芽分化的最佳激素配比。结果表明,从响应面法优化所得模型可知,培养基中的激素浓度变化对马铃薯愈伤组织出芽敏感性TDZ>GA3>2,4-D;所得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921,确定了川芋10号茎段愈伤组织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2.02 mg·L-1 TDZ+0.08 mg·L-1 2,4-D+2.25 mg·L-1 GA3,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的平均出芽率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以金丝皇菊嫩茎为外植体,进行无菌系建立、芽分化等试验,探讨金丝皇菊离体繁殖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苄氨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对芽的诱导和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金丝皇菊茎段诱导培养适宜的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MS)+6-BA 0.1 mg·L-1+NAA 0.10~0.15 mg·L-1;增殖培养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 0.3 mg·L-1+NAA 0.05~0.1 mg·L-1。  相似文献   

12.
以大苞白山茶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6-BA、TDZ、KT、2,4-D和NAA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MS+3.0 mg/L 6-BA+0.5 mg/L NAA愈伤诱导率最高,但以MS+2.5 mg/L 6-BA+0.5 mg/L NAA愈伤组织分化最好;在6-BA 2.5 mg/L+NAA 0.5 mg/L培养基中分别加入2,4-D (0.5~2.5 mg/L)、KT(0.5~2.5 mg/L)和TDZ(0.1~0.5 mg/L)后,2,4-D和TDZ均可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可达100%和94.8%,KT的加入反而降低了愈伤组织的形成;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为MS+ 2.5 mg/L 6-BA+ 0.02 mg/LTDZ+ 0.05 mg/L NAA.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用浓度激素配比对一叶萩组培快繁进行研究果表明,一叶萩最适外植体为茎段,接种成活率为96%,最佳初代培养基为6-BA 0.50 mg·L-1+IBA 0.20 mg·L-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6-BA 0.50 mg·L-1+IAA 0.20 mg·L-1+GA30.10 mg·L-1,增殖系数达8.7;生根率最高的培养基为1/2MS+NAA 0.10 mg·L-1,培养30 d左右,生根率达88%,平均根长1.7 cm;最佳移栽基质是蛭石,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4.
以微型月季为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以微型月季幼嫩茎尖为外植体,75%乙醇灭菌30 s,用无菌水清洗,再用0.1% HgCl2+体积分数0.5%吐温20灭菌6 min,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MS培养基+6-BA 1 mg·L-1+NAA 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7.8 g·L-1条件下,微型月季茎尖出芽诱导率可达到83.3%,培养22 d左右,诱导出的小苗生长健康、发育迅速。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 mg·L-1+NAA 0.06 mg·L-1+蔗糖30 g·L-1+琼脂7.8 g·L-1。生根培养基宜选用1/2 MS+IBA 0.3 mg·L-1+蔗糖30 g·L-1+琼脂7.8 g·L-1。生根1个月后炼苗移栽,种植于穴盘中。待主根粗壮、植株生长健壮后转移至营养钵,基质采用草炭∶珍珠岩体积比3∶1。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激素及浓度的培养基对红掌愈伤增殖不定芽分化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掌不同品种、状态的愈伤,其最适增殖分化培养基和壮苗生根培养基存在差异。当6-BA和TDZ浓度配比为(6~10):1时,植物生长调节剂TDZ具有很好的促愈伤增殖的效果,但长期使用易导致愈伤褐化、死亡率增加,以及不定芽分化困难和畸形芽多。愈伤组织增殖以MS+0.60~1.00 mg·L-1 6-BA为宜,能兼顾愈伤增殖与不定芽数量、质量的平衡;壮苗生根以1/2MS+0.10 mg·L-1 NAA为宜,不同品种间需经试验微调。  相似文献   

16.
陈芳芳  陈相涛  王方  李锌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2):2893-2895
以矾根金秋和黑曜石2个品种的顶芽为外植体材料,通过不同外植体采摘时间,以及添加不同种类浓度的激素,初步研究了适合这2个矾根品种生长的组培快繁体系。试验结果表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外植体采摘的最佳时间;金秋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基本培养基(MS)+0.1 mg·L-1 6-苄氨基嘌呤(6-BA)+0.1 mg·L-1萘乙酸(NAA),黑曜石增殖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MS+0.3 mg·L-1 6-BA+0.1 mg·L-1 NAA;2个品种矾根的生根配方均为:1/2MS+0.5~1.0 mg·L-1 NAA。  相似文献   

17.
以吉塞拉6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体系优化。结果表明:以75%乙醇灭菌30 s,0.1% HgCl2灭菌10 min效果较优,MS+0.2 mg·L-1 IBA+0.5 mg·L-1 6-BA+30 g·L-1蔗糖为初代培养基,MS+0.1 mg·L-1 NAA+0.5 mg·L-1 6-BA+30 g·L-1蔗糖为最佳增殖培养基,1/2 MS+0.3 mg·L-1 IBA+0.3 mg·L-1 NAA+30 g·L-1蔗糖为最佳生根培养基。其中,活性炭含量是影响生根的关键因素。以椰糠和草炭为介质,能增强根系韧性,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巴迪亚寿的组织培养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巴迪亚寿(Haworthia mirabilis var. badia)为实验材料,探讨以花序为起始材料的组织培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以幼嫩花序为起始材料,升汞灭菌8 min,污染率控制在7.5%,出芽率可以达到75%。灭过菌的外植体放置于6-BA 1 mg·L-1,NAA 0.1 mg·L-1的诱导培养基,诱导率可以达到66.7%。将诱导健康的芽转至6-BA 1 mg·L-1,NAA 0.02 mg·L-1的增殖培养基,其伸长倍率可以达2.65倍,增殖倍率可以达4.62倍。再将增殖芽转至含激素IAA 0.5 mg·L-1的生根培养基中,可以得到白色健康的根,长度2~7 cm,平均6~10根。获得完整植株后,转至配好的基质中培养,成活率可达到98%。生根苗移入草炭∶火山石∶鹿沼土∶赤玉为3∶1∶1∶2(V∶V)的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孟肖  陈娜  程磊  姚洁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837-1838
以药用植物杭菊为材料,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筛选杭菊茎尖进行灭菌方法,优化培养条件。以75%乙醇和0.1% HgCl2溶液为灭菌试剂,探讨杭菊适宜的灭菌时间;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和IBA,研究杭菊增殖培养过程中植株生长情况。结果表明:75%乙醇浸泡25 s,0.1% HgCl2溶液灭菌7 min,杭菊植株生长状况良好,成活率较高,污染率仅为18%;杭菊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1 mg·L-1;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1 mg·L-1+IBA 0.05 mg·L-1。本研究的灭菌方式和诱导方法为后期杭菊组织培养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已报道的文献中共获得11种三叶青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从外植体选择和灭菌、腋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和不定根诱导等方面对这11种体系进行评价和优化,建立了一个较佳的三叶青组织快繁技术体系。即三叶青腋芽茎段为最好的外植体材料,外植体采用75%乙醇浸泡1 min,再用含3滴吐温(吐温20)的0.1% HgCl2消毒15 min,其成活率高达97%;适合腋芽诱导的培养基为1/2MS+0.5 mg·L-1 6-BA+25%活性炭;适合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2.0 mg·L-1 6-BA+0.2 mg·L-1 NAA;适合不定根诱导的培养基为1/2MS+0.5 mg·L-1 IBA,开始生根天数为7 d,14 d后生根率可达90%,平均生根数为8.6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