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研究温州蜜柑果园土壤、枝梢叶片及果实中氮(N)、磷(P)、钾(K)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为营养监测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本文以临海涌泉温州蜜柑为实验材料,在春梢老熟期取土壤、春梢和果实,观察它们的N、P、K营养元素含量丰缺状况并进行元素相关性分析。果园中N、P、K、水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基本处于适宜范围,而土壤有效磷的含量过高。N、P、K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N和P在春梢(叶片和枝条)中的浓度高于果实(果皮和果肉),而K含量则是叶片>果皮>枝条>果肉。春梢与果实N、P、K养分与土壤的相关性也不一致,土壤的水解氮含量与叶片N和K的含量极显著相关。土壤水解氮与果皮N和K的负相关性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土壤有效磷与果皮N和果肉P均呈显著负相关。土壤速效钾与土壤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与枝条的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皮N和K、果皮P和果肉N均为显著正相关性,说明N、P、K元素间的相关性可能是互促效应,也可能出现相互抑制的关系。掌握土壤和树体N、P、K养分的状态,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为提早监测树体营养水平,及时作出营养丰缺判断和调控,科学平衡、合理施肥,促进树体健康生长和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连续2a田间试验,比较纽荷尔脐橙高接在2种不同基砧/中间砧组合上的树体特征和营养特性差异,表明锦橙/红桔组合投产显著地晚于国庆1号温州蜜柑/枳组合(对照)。锦橙/红桔组合比国庆1号温州蜜柑/枳组合树势生长强旺,枝条较直立,树冠郁闭;2种组合树体生长势和新梢生长量存在不同的年际间差异特点。2种组合叶片的单叶光合潜力无明显差异,叶绿素a/b值分别存在年际间差异且具有相同的相对大小趋势。锦橙/红桔组合叶片可溶性糖有低于国庆1号温州蜜柑/枳组合的趋势,而淀粉含量有高于国庆1号温州蜜柑/枳组合的趋势;2种组合的3种糖份指标存在年际间差异且分别具有相同的相对高低关系。锦橙/红桔组合叶片N、P含量比国庆1号温州蜜柑/枳组合低,Fe、Ca、K含量和C/N水平比国庆1号温州蜜柑/枳组合高;2种组合的C/N值、N、P、Ca和Fe含量年际间差异特点分别相同,而K含量则具有相反的年际间差异趋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日南1号等8个早熟温州蜜柑样品中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建立了早熟温州蜜柑矿质元素指纹图谱,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特征元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早熟温州蜜柑的特征元素为K、Mg、Ca、Na、Se;聚类分析将8个温州蜜柑样品聚成2大类,其中山下蜜冠、红A系-1和山下红A系-2为一类;日南1号、旭冠(日罐2#-2)、大分1号(河冲土)、大分1号(山地)和畸久堡为一类。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温州蜜柑样品的亲缘关系和地域分布特征,同时为温州蜜柑的品种鉴定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施肥对红星苹果树体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638-1642
为研究晋东南地区施肥对红星苹果树体生长发育、树体营养及产量的影响,并为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提供依据,在土壤养分测定和设计施用专用型肥料的基础上,通过田间试验,调查研究不同施肥量处理对红星苹果春-秋梢长度、总花序数量、花序坐果率及叶片N,P,K,Ca,Mg含量和单株产量的影响,并对田间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星苹果花序坐果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花序总数量呈现降低趋势;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春梢生长发育长度减少,秋梢发育长度呈现显著的起伏变化趋势;不同施肥量处理之间对苹果叶片中的N,P,K,Ca,Mg营养元素含量产生的影响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显著水平;红星苹果的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肥料—产量之间的响应为抛物线形式,当施肥量增加至25 kg/株时,苹果平均产量达到442.00 kg/株。花序坐果率对红星苹果产量形成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叶片N含量和施肥量,其他因素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以22年生乔砧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设置不同梯度生物有机肥配施减量化肥处理,研究其对苹果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10 kg/株(M4处理),苹果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分别比单施化肥(对照处理)提高4.53%、6.82%,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Vc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22.89%、21.74%、40.14%和311.36%;有机肥用量为10 kg/株,化肥减量25%(M5处理)的苹果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Vc含量与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10 kg/株的M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M5处理(株施生物有机肥10 kg+0.21 kg N+0.14 kg P2O5+0.26 kg K2O)能显著改善苹果品质,可作为推荐施肥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N、P、K肥不同组合对莴笋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特征的影响,为中性和酸性菜园土上莴笋的高产优质和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庆市九龙坡区7个蔬菜基地开展田间试验,7个试验点按不同NPK配合设4个处理,分别为PK、NK、NP和NPK肥配合处理,另设无肥处理作对照(CK).N、P、K养分用量分别为:N300 kg/ha,P2O5 150 kg/ha,K2O 225 kg/ha.在收获期,测定莴笋产量、硝酸盐、氨基酸、维生素C(Vc)、可溶性糖及养分含量等,并计算其养分利用效率.[结果]7个试验点中NPK肥配合处理莴笋产量为23963.41~42651.09 kg/ha,其大小顺序均为:NPK>NP>NK>PK>CK处理,相比对照处理,各处理莴笋产量均极显著增产(P<0.01,下同),较CK提高20.79%~77.99%;莴笋硝酸盐含量为2473.11~3090.22mg/kg,与对照处理相比,NK处理硝酸盐含量极显著增加,其他处理硝酸盐含量均极显著降低;莴笋还原糖的含量为0.928%~1.286%,相比对照处理,NP处理还原糖含量极显著增加,其他处理还原糖含量均极显著降低;莴笋氨基酸的含量为186.19~276.25mg/kg,相比对照处理,PK处理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降低,NP和NPK处理氨基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NK处理增加不显著(P>0.05);莴笋Vc的平均含量为413.3~477.2 mg/kg,相比对照处理,其他处理Vc含量均极显著降低.莴笋对N、P和K三要素的平均吸收量分别为40.30~88.10、6.15~11.80和75.40~134.08 kg/ha,各肥料配施处理莴笋对N、P、K吸收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与N、P肥相比,K肥利用率最高(18.4%),且N、K肥利用率变异系数较高.[结论]对于中性和酸性紫色土,均以NPK配合(N 300 kg/ha,P2O5 150 kg/ha,K2O 225kg/ha)处理为莴笋优质高产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7.
长期不同施肥对赤红壤稻田区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长期不同施肥红壤性稻田土壤肥力变化规律,探讨提高红壤性稻田土壤肥力的合理施肥模式。田间试验设CK(不施化肥)、N1(N 60 kg/hm2)、N2(N 120 kg/hm2)、N1P1(P2O530 kg/hm2)、N2P1、N2P2(P2O560 kg/hm2)、N2P2K1(K2O 45 kg/hm2)和N2P2K2(K2O 90 kg/hm2),各处理均施用腐熟牛粪作基肥,每季稻草按50%还田,连续10年不同施肥处理下红壤性稻田有机质、氮、磷和钾含量的变化规律。10年后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试验前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2.5 g/kg,年均增加0.25 g/kg左右。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比试验前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0.35 g/kg,年均增加0.035 g/kg,以N2P2K1和N2P2K2处理的土壤全氮增幅最大,平均每年增加0.052和0.048 g/kg。连续10年不施化学磷肥处理(CK和N1、N2),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基本上处于一种平稳状态。施用化学磷肥处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N1P1和N2P1处理每年土壤全磷含量增加0.008 g/kg;N2P2、N2P2K1和N2P2K2处理土壤全磷含量年均增加0.012~0.013 g/kg。N1P1和N2P1处理每年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约0.8 mg/kg;N2P2、N2P2K1和N2P2K2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年均约增加1.4~1.6 mg/kg。连续10年不施化学钾肥处理(CK、N1、N2、N1P1、N2P1和N2P2),其土壤全钾含量基本上保持不变,而速效钾含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施用化学钾肥处理中N2P2K2土壤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全钾年均增加0.014 g/kg。在施用有机肥基础上,增施氮磷钾化肥显著提高赤红壤区稻田土壤肥力水平,有机肥的施用是不断培肥土壤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和木薯矿质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品种辐选01和利达生物有机肥为材料,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士壤速效氮、速效磷(P2O5)、速效钾(K2O)和木薯叶片全N、全P、全K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土壤速效氮、速效磷(P2O5)、速效钾(K2O)的含量,同时在整个生长期中各生物有机肥处理木薯叶片全N、全P、全K含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不同时期一次性施肥对温州蜜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时期对温州蜜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一次性施肥的最佳时期。[方法]以丹江口库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温州蜜柑(兴津)为试材,设置处理(1)不施肥(CK)、处理(2)春梢萌发期(3月下旬)、处理(3)花期(5月上旬)、处理(4)果实膨大期(7月上旬)不同时期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时期一次性施肥对温州蜜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处理,春梢萌发期施肥比花期施肥、果实膨大期施肥及不施肥产量分别增加7.6%、34.4%、115.8%,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均有提升。[结论]针对丹江口库区柑橘生产中一次性施肥的现状,春梢萌发期施肥,温州蜜柑在当年可以获得最佳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椪柑和温州蜜柑作为柑橘品种爱媛38号的中间砧进行对照试验,对不同中间砧组合的爱媛种植园土壤进行理化分析,并对2种不同中间砧组合的爱媛叶片、果肉的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品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园的土壤理化性质基本一致,叶片中椪柑中间砧的N,Ca,Fe,Mn,Cu,Zn的含量高于温州蜜柑中间砧,而P,K,Mg含量则相反。果肉中椪柑中间砧中除了N,Cu的含量高于温州蜜柑中间砧外,其他矿质元素的含量均低于温州蜜柑中间砧。在果实品质方面,单果均重、果形指数及可食率等形态指标无显著差异,但在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等果实品质上,椪柑中间砧优于温州蜜柑中间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在三峡重庆库区典型代表性柑橘园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熟柑橘塔罗科血橙树体养分吸收、果实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三峡重庆库区晚熟柑橘优质丰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7年生枳橙砧塔罗科血橙为试材,研究在0(N0)、1(N1)、1.5(N2)、2(N3)、2.5(N4)和3 kg/株(N5)6个施氮水平处理下树体枝梢干物质积累量、枝叶与果实养分吸收、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 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处理后,血橙各时期叶片和枝条干物质量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但春梢叶片干物质量在N3—N5处理差异不显著。不同时期的枝叶干物质量均表现为春梢大于秋梢,叶片干物质量要远大于枝条。春梢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在N0处理下均为最低,随着氮肥施入,吸收量显著增加,其中叶片的氮吸收量在N2处理达到峰值,磷、钾吸收量在N3处理达到峰值,随后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枝条的养分吸收量一直在增加,N3—N5处理差异不显著。秋梢叶片和枝条的氮吸收量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在N5处理达到最大值,磷和钾吸收量在N0处理时略高于低氮处理(N1、N2),而高氮(N3—N5)处理显著增加。果实氮和钾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在N2处理达到最大值,各处理的果实磷含量差异不显著。果肉中氮和钾含量远高于果皮,而果皮中的磷含量高于果肉。不同施氮处理的果实养分带走量差异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果实氮、磷、钾养分带走量以N2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果实养分带走量顺序为钾>氮>磷。随着氮肥投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速效钾含量在N3处理达到最大值后开始降低。土壤硝态氮淋溶作用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大,0—20 cm土层内以N2处理硝态氮含量最高,显著高于N5处理;铵态氮含量比较稳定,与施氮量呈正相关;20—40 cm土层内各处理间的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差异均不显著;40—60 cm土层内高氮处理下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而铵态氮含量变化不明显。果皮厚度与施氮量呈正相关,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和产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N3处理纵、横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N2处理的单果重和产量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施氮量的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增加,固酸比下降;维生素C和花色苷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在N2处理达到最大值,随后显著降低。果实着色在N3处理下相对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氮含量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厚度呈正相关,与固酸比呈负相关,土壤碱解氮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 综合考虑,在三峡重庆库区柑橘园中,纯氮推荐用量为0.63—0.86 kg/plant,可保证果园较高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水平,有利于血橙树体的养分吸收利用,同时果园土壤环境污染风险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研究了20年的连续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无机肥长期配施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料,土壤全氮含量比化学肥料要高,有效氮平均高出15.9mg/kg;(2)施用磷肥和钾肥是提高土壤磷钾养分的基础。施肥使土壤有效磷平均高出18.8mg/kg,有效钾平均高出27mg/kg;(3)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物理性质,配施不明显改变pH。有机肥料使土壤容重下降12.6%,田间持水量平均上升19.7%。(4)有机无机肥连续配施,能持续高产稳产。稻谷总产(19年早、晚稻平均),以NPKM为最高(5556.8kg/hm2),比单施化肥NPK)增产704.3kg/hm2,增产14.5%。  相似文献   

13.
典型黑土春玉米化学肥料养分利用效率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化学肥料投入和提高肥料养分利用效率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农业举措。鉴于化学肥料不合理施用引起的黑土肥力下降和酸化,开展黑土化学肥料减少投入和肥料养分利用效率变化研究,有利于实现黑土化学肥料的科学施用。【方法】于2013—2016年在典型黑土区开展连续4年肥料投入试验,设置了不施肥(CK)、缺氮(PK)、缺磷(NK)、缺钾(NP)、氮磷钾配施处理(NPK)。测定了作物产量、养分吸收、土壤无机氮、速效磷、速效钾。【结果】黑龙江春玉米年产量10 t·hm -2左右,除2013年外,2014—2016年各年份NPK处理春玉米产量、地上部氮磷钾养分吸收显著(P<0.05)高于CK或PK处理产量。除2016年磷素农学效率外,NPK处理肥料氮磷钾养分回收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逐年升高。2013—2016年期间,肥料平均氮磷钾回收率分别为45.8%、6.1%和3.5%,农学效率分别为23.2、7.2和5.0 kg·kg -1,偏生产力分别为58.3、133.2和97.7 kg·kg -1。土壤矿质氮测试显示春玉米收获后到次年播种前冻融交替促进土壤有机氮素矿化。4年养分平衡计算的平均值显示NPK处理氮磷施用量基本与春玉米养分吸收量一致,土壤氮磷总体处于平衡状态,作物地上部钾素奢侈吸收导致土壤钾素处于亏缺状态。 【结论】典型黑土区连续4年试验显示,在产量保持稳定的条件下,磷、钾肥能大幅减少,提高磷钾肥利用效率,而不施化学氮肥仅能维持第一年产量,随后的年份里氮肥利用效率提高和产量降低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对浙南马蹄笋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种肥料组合研究施肥对马蹄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对马蹄笋出笋数量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以春季施复混肥,夏季施无机配方肥的效果最好,较不施肥处理的出笋数量与产量分别增加68.00%和70.24%,较施用复合肥的高27.3%和26.5%,且春、夏二次施入较春季一次施入更有利于出笋;同时对笋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提高笋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改善了笋体品质。经综合分析认为:春季施复混肥(4.8 kg·丛-1),夏季施无机配方肥(尿素04 kg·丛-1,过磷酸钙0.59 kg·丛-1,硫酸钾0.44 kg·丛-1)对提高马蹄笋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红美人柑橘的需肥特性为基础,研究以沼液和腐烂柑橘发酵净化液为基础原料配制而成的有机液肥滴灌对红美人柑橘园土壤环境、柑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CK,不施肥;F1,农民习惯施肥(复合肥撒施, N 480 kg·hm-2,P2O5 480 kg·hm-2,K2O 480 kg·hm-2);F2,纯化肥配方肥滴灌施肥(N 480 kg·hm-2,P2O5 180 kg·hm-2,K2O 540 kg·hm-2);F3,有机液肥滴灌施肥(N 40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380 kg·hm-2)。结果显示:不同施肥管理均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柑橘产量和经济效益,但易导致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降低。与F1和F2处理相比,F3处理能提高土壤pH值,减轻土壤酸化,增加经济效益6.73%~25.39%,对果实品质无明显不利影响。虽然滴灌施用有机液肥可以减少化学肥料投入量,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酸化,满足红美人柑橘生长需求,并带来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但生产上仍应补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微生物肥及其与复合肥料混施在微灌苹果上的田间应用效果,在所有肥料均采用撒施的条件下,以常规春施尿素(1.5kg/株)为对照(CK),研究了春季一次性单施微生物肥(施用量5.0 kg/株)和微生物肥减半后与专用掺混肥料结合施用(微生物肥2.5kg/株垣专用掺混肥料2.5 kg/株)对新世界苹果产量、品质以及翌年成花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肥可提高苹果产量,增大单果重和果形指数,显著提高翌年的成花率和花序坐果率,但会降低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微生物肥与专用掺混肥料混施对增大单果重和提高产量的效果明显好于微生物肥单施,但二者对果型、果实内在品质以及翌年成花率和花序坐果率的影响效果差异均不明显。在微灌苹果上可以用微生物肥代替部分化肥和有机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其中,微生物肥与专用掺混肥料混施的效果好于单施化肥和单施微生物肥。  相似文献   

17.
高寒旱区N·P·K肥不同用量对春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荣  朱春来  孙小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098-14099
[目的]探讨N、P、K肥对旱地春油菜品种青杂2号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通过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N、P、K肥用量对青杂2号产量的影响。[结果]3个肥料因子与产量的回归关系极显著(F=14.87),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高(拟合系数r=0.982)。N、P、K肥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N肥〉K肥〉P肥。N、P、K互作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肥×磷肥〉氮肥×钾肥〉磷肥×钾肥。产量与N、P、K肥的一元二次回归关系式分别为:Y1=2024.66+343.15X1-19.74X1^2;Y2=2849.97+165.53X2-6.62X2^2;Y3=3708.01—207.23X3+18.56X3^2Y1的最大值为3534.22kg/hm^2,对应的施氮量为130.35ks/hm^2;Y2的最大值为3884.41kg/hm^2,对应的施磷量为187.50kg/hm^2。Y1的最佳值为3534.16kg/hm^2,对应的施氮量为129.60kg/hm^2;Y2的最佳值为3884.22kg/hm^2,对应的施磷量为184.95kg/hm^2。[结论]N、P、K肥用量及其互作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均较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缓释肥对贵州春马铃薯生物效应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其轻简化栽培及"两减"、"三节"综合技术集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选择7个类型的缓释肥与普通复合肥进行对比,在相同肥料用量(N 240 kg/ha、P2O5120 kg/ha、K2O 270 kg/ha)条件下研究不同类型缓释肥对贵州春马铃薯产量、结薯性状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与施普通复合肥(对照)相比,金正大、诺泰克、洋丰和施可丰缓释肥均能显著提高春马铃薯产量(P<0.05,下同),增幅为19.1%~24.6%;与对照相比,施缓释肥处理的单株产量和大中薯率分别提高2.6%~73.1%和6.6%~15.1%,以金正大缓释肥效果最佳;而西洋、沃夫特和骅龙缓释肥处理的产量出现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施用缓释肥处理的春马铃薯耕层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和速效钾分别提高3.8%~7.5%、27.1%~59.1%、14.3%~33.3%、8.7%~47.8%、7.0%~26.3%和8.8%~42.1%,而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降低7.1%~21.4%和35.6%~58.0%.[结论]缓释肥在提高贵州春马铃薯产量、改善土壤肥力状况等方面效果明显,但不同缓释肥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综合来看,以金正大、诺泰克、洋丰和施可丰缓释肥的增产效果最佳,可适当在该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不同施钾水平对纽荷尔脐橙树体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提出纽荷尔脐橙适宜施钾量,为纽荷尔脐橙钾肥的科学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枳(壳)砧纽荷尔脐橙为试材,设置0(K0)、0.38(K1)、0.64(K2)、0.89(K3)、1.28(K4)和1.40 kg/株K2O(K5)6个施钾水平,研究施钾水平对树体枝梢干物质积累量、枝叶和果实养分吸收、果实产量和品质、土壤理化性质与环境的影响。【结果】不同施钾水平处理后,各时期叶片和枝条干物质量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时期的枝叶干物质量均表现为春梢大于秋梢,叶片干物质量大于枝条。春梢的氮、磷、钾吸收量均随施钾量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以K2处理的吸收量最大。秋梢的氮、磷、钾吸收量变化趋势与春梢相似,但K5处理的氮、磷、钾吸收量低于K0。各处理间的果实氮、磷、钾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果实氮带走量以K3处理为最高,磷、钾养分带走量以K2处理为最高,果实带走的养分量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果实产量和单果重均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K2处理产量最高,且较K0产量提高了约81%。果实果面着色以K3处理的最好,呈橙红色;随施钾量的增加,果皮厚度呈先变薄后增厚的趋势,以K2处理为最薄;维生素C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K3处理为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以K3处理最高,可滴定酸含量以K1处理最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分别以K1和K3处理最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基本呈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以K4处理最高;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整体呈增加趋势,以K4处理最高,且速效钾大部分分布于表层土(0—20 cm),但有向深层土(60—80 cm)积累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春梢叶片钾含量与果实带走氮、钾含量以及果实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秋梢(枝、叶)钾含量均与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秋梢枝条钾含量与果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果实带走氮、钾含量以及果实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纽荷尔脐橙钾肥(以K2O计)推荐用量为每年0.64—0.89 kg/株,既可保证树体较高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又有利于树体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并且能维持土壤肥力在中上水平,同时降低土壤钾素积累和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索有机物料的无害化处理办法,微生物肥料的利用效果,商品生物有机肥的肥效作用,达到高效节本栽培。【方法】利用"满园春"发酵剂对鸡粪、花生麸进行腐熟处理。采用每公顷分别施用等价、等养分的生物有机肥,不同施肥方法的5种处理;【结果】"满园春"商品生物有机肥与微生物堆沤肥能有效提高茶鲜叶产量和改善品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每公顷茶园施用微生物堆沤肥25800kg加微生物肥料90kg与等价"满园春"商品生物有机肥7500kg比较,春茶增产15%,年增加产量、产值分别为4%、8055.75元。每公顷"满园春"商品生物有机肥7500kg与同养分的腐熟肥10500kg相比,春茶增产56.09%,年增加产量、产值分别为17.4%、17068.50元。【结论】每公顷茶园施用腐熟肥25800kg加复合微生物肥料90kg,商品生物有机肥7500kg。以施基肥加两次追肥的增产提质、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