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究桑树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潜力,以工业区周边桑树及与之对应根基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样品中Mn、Ni、Zn、Cd、Hg、Pb、As、Cu、Cr等9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分级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解析,分析桑树中不同元素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计算桑树的富集、转运系数分析桑树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潜力。结果表明:城郊工业区土壤中Mn、Ni、Pb元素处于清洁状态;Zn、Cd、As、Cr元素处于轻度污染水平;Hg元素处于重度污染水平。区域土壤重金属元素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Mn、Cr、As、Hg、Cd污染可能不同程度受燃煤、金属冶炼等因素影响;Pb、Ni可能来源于交通污染源以及成土母质双重影响;Cu可能与区域交通污染及有机肥施用有关。综合分析认为:桑树对Ni元素综合富集能力相比于其他元素较强,对Zn、Cd、Hg具有较强的转运能力,对Ni、Zn、Cd、Hg具有较强的修复潜力,其中对Ni元素的修复潜力最强。桑树可作为Ni、Zn、Cd、Hg复合污染地生态修复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2.
2014年4月,在浙江省长兴县仙山湖周边设置了15个采样点,共采集了45个土壤样品,分析Cu,Zn,Cr,Pb,Cd,As及Hg的含量水平及其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仙山湖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仙山湖周边各层土壤中,大部分所测元素含量低于国家土壤环境一级标准,部分样点Hg,Zn和Cd含量超标。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公路沿线的Cu及Cd含量较高;湖区下游土壤的Cu,Pb,Hg含量较高,Cd含量较低;湿地边滩、苗圃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不明显。在土壤垂直分布中,多数所测元素无明显变化规律。地累积指数表明,7种元素污染程度均属于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部分样地的Hg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中等及较强级别,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某造纸厂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石家庄藁城区造纸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利用梅花采样法对造纸厂周围土壤进行了不同深度采样。检测了土壤中Cu、Zn、Pb、Ni、Cr、Cd 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以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特征评价其污染程度,并对样品进行了pH值和有机质(OM)理化性质分析及相关性分析,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Ni和Cd的含量分别超过二级标准1.71倍和5.51倍;重金属Cu、Zn、Pb、Ni、Cr、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0.21、0.38、0.08、1.71、0.66和5.51。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4.03;研究区域农田土壤污染程度为重度污染;不同重金属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重金属Cu与Ni、Pb以及重金属Ni与Pb、重金属Cd与Zn之间都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以东莞尾叶桉林、马尾松林、马占相思林和针阔混交人工林为对象,分析林地0~25cm表层土壤Cu、Zn、Pb、cd4种重金属含量,并以广东省土壤背景值为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林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尾叶桉林和马尾松林以土壤Ph含量最高,其他两种林型以zn含量最高;4种重金属含量高低为Zn〉Pb〉Cu〉Cd,它们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Pb〉Cu〉Zn〉Cd。4种林型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依次为马占相思林〉尾叶桉林〉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土壤pH值与Zn、cd之间相关性显著,土壤全钾与Zn、Cd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东莞市4种人工林土壤Cd与自然因素有关,土壤Cu主要受人为输入影响;Zn含量高于背景值,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5.
选取广东省佛山市的生产、公园、道路、陶瓷工业、五金工业等5种绿地类型90个土壤样品,对土壤中的Cu、Zn、Pb、Cd、Cr、Ni 6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程度,并对绿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各种绿地土壤的Cu、Zn、Pb、Cd、Cr、Ni 6种重金属含量均分别超出了广东省背景值的4.34倍、4.45倍、0.95倍、8.11倍、1.86倍和1.21倍,已呈现富集状态,其中Zn和Cd的含量分别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的0.08倍和0.37倍。Cd平均含量超标严重,其次为Zn和Cu。陶瓷工业绿地和五金工业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间相关性显著。5种绿地类型中生产、公园和道路等3种绿地土壤重金属均达到安全等级,其中公园绿地较生产绿地和道路绿地的安全性强;而陶瓷工业绿地土壤属于轻度污染;五金工业绿地土壤的污染等级最高,达到中度污染。城市各绿地土壤潜在生态风险均为轻微。单一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表现为Cd最大,Pb最小,5种绿地类型的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危险程度均为轻微污染。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滩地重金属分布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洞庭湖退田还湖滩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湖南省潮土背景值相比较,三个样地的中Pb、Cu、As的含量平均值都超过了背景值,Cd和Cr的含量平均值小于背景值,且Pb的平均含量均是湖南省潮土背景平均值的2倍多;广兴洲样地土壤中6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值均高于其他样地;集成垸土壤中的Pb、As和三个样地土壤中Cd重金属含量较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波动较大。对重金属间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Pb与pH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6种金属元素与有机质存在正相关,Pb、Zn、As与全氮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Pb与Zn以及Cu与Cd、Zn、As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Cd与Zn、As以及Cr与As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由样地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指数可知,广兴洲样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均比其他样地高,但均属于轻微污染和存在轻微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测定北京市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表层土壤中Cu、Zn、Cr、Pb、Cd含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指标(p H值、有机质等),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来源进行了评价和解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Cu、Zn、Cr、Pb、Cd的平均含量都高于背景值但低于土壤环境质量(GB 15618-2008)二级标准,尚处于清洁、一般无污染状态。总体上,重金属在不同类型绿地土壤中的质量浓度递减规律基本相同即CuPbZnCrCd,道路绿地中Cu、Zn、Cr、Pb、Cd平均含量高于公园绿地。从地理位置来看,北京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污染严重;三环到四环路污染最严重,二环到三环路污染最轻。就相关性而言,Zn-Cu,Zn-Cr,Zn-Pb,Pb-Cu,Cr-Pb之间在P=0.01水平有显著正相关,说明它们同源性较高。其中Zn与3种元素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与p H值有显著负相关,Pb与Cu、Zn和Cr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X-荧光光谱仪对西安市17个公园表层土壤中As、Cu、Zn、Ni、Mn、Co、Pb、Cr、Fe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对其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9种元素的累积强度依次为Cr(1.172)Ni(1.179)As(1.194)Mn(1.30)Fe=Zn(1.514)Cu(1.877)Pb(2.055)Co(2.261)。Pb、Co和Cu的累积程度较高,其余元素均存在一定的富集性。17个公园土壤除革命公园、儿童公园和莲湖公园污染比较严重,有较高的生态风险外,其余公园都属于中度污染级别,生态风险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王夏  马建源 《绿色科技》2023,(18):116-120
为探讨铅锌冶炼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对甘肃某铅锌冶炼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b、Zn、Cd、Cu、As、Hg平均值是土壤背景值的13.6、6.3、85、2、1.5、14倍,Cr、Ni平均值均低于甘肃省土壤背景值。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d(14.69)达到重度污染,Pb(1.49)、Zn(1.44)达到轻度污染,这3种元素是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研究区域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0.13~318.66,均值为9.46,污染级别在安全-重度污染区间均有分布。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Pb、Zn、Cd、As、Hg主要受冶炼生产等人为因素的影响,Cr和Ni主要受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的作用,Cu可能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湿地土壤重金属富集现状,探索其解决途径,为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系统调查采样,测试和研究了醴陵官庄湖湿地土壤中3种不同土壤类型(自然土壤、季淹土壤、常淹土壤)0~20cm土壤层中铜(Cu)、锌(Zn)、铅(Pb)、镉(Cd)、和铬(Cr)等重金属的含量。通过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对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类土壤中,除自然土壤中的Zn和常淹土壤中的Cr之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值都在不同程度上超过了湖南省土壤背景值,其中自然土壤中的Cd超过了背景值的52.2倍;(2)3类土壤中,Cd都达到了重度污染,Cr处于安全范围,其他3种重金属则在常淹土壤中均达到警戒限;(3)土壤区域污染负荷指数在自然、季淹、常淹土壤中分别是2.42,2.55,2.22,均为中度污染水平,其中Cd的贡献率最大,3类土壤中均达到75%以上;(4)自然土壤的潜在生态危害最严重,达到了429.28,属于强潜在生态风险态势,季淹土壤次之,常淹土壤最低,其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最大的元素为Cd,达到很强风险程度,其他元素则处于轻度风险程度。由此可见,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对醴陵官庄湖湿地的环境维护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醴陵官庄湖湿地的土壤及周边环境急需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黔西北某土法炼锌废渣堆场采集废矿渣、周边耕地土壤及农作物的可食部分,分析了样品中Cd、Cu、Zn、Pb、Cr和Ni的质量分数,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和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了废矿渣中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结果表明:污染指数显示耕地土壤主要受到Cd、Pb和Zn的污染,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PbZnCdCuNiCr;废矿渣堆中的重金属在3种暴露途径下对儿童和成人的总非致癌风险分别为28.9和16.8,均为不可接受风险,其中来自Pb污染的风险贡献率最大,高达95%以上;废渣堆的重金属的致癌危害风险为可接受范围。受污染农田土壤上种植的农作物的可食部分为重污染,以Pb和Zn污染为主,污染水平远远超过国家食品卫生限值标准。  相似文献   

12.
姜军  成杰民 《绿色科技》2013,(6):217-219
指出了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是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土壤采取保护措施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济南经济开发区土壤取样,并对土壤中Cr、As、Cu、Hg、Pb、Cd、Zn、Ni等8种重金属含量测定分析,按照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根据国家土壤二级标准,对开发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开发区内土壤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3.
选取洪泽湖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采集洪泽湖沉积物样品17个,以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Cd、Pb、Zn、Ni、Cr)的总量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教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洪泽湖Cu、Ni、Zn、Pb、Cr污染的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湖区,Cd污染主要在西部湖区。Pb是全湖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Cu、Ni、Zn、Pb、Cr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小(低风险),Cd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大(高风险),总的潜在生态危害为低风险,Cd的影响最大(达到81%)。  相似文献   

14.
苍溪县白鹤乡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元市苍溪县白鹤乡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和Zn的调查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当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符合土壤质量二级标准,土壤质量较好属清洁,符合国家对种植农作物产品的基本要求。其中重金属污染因子中发现主要是Cd元素超过土壤质量一...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长沙市交通干道绿化带15种乔木枝叶、根系及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并分析了各树种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和转移能力。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Cd的污染程度最高,其次为Cu,污染程度较轻的为Pb、Zn。乔木枝叶和根系中Zn含量最高,Cu、Pb次之,Cd最低;对土壤中Cd的生物富集最高。就综合富集系数而言,苦楝最高,为4.29;其次为樟树、法国梧桐、棕榈、桂花、盐肤木和构树。15种乔木中樟树为绿化带种植优选树种,苦楝、法国梧桐、桂花、刺槐、构树和棕榈为比较理想的绿化树种,盐肤木、旱柳、臭椿、银杏和秃瓣杜英可作为选栽树种。  相似文献   

16.
在对峰峰矿区某典型煤矸石山周边表层土壤样品采集以及室内测定Cd、Cr、As、Pb等4种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评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Cd、Cr、As、Pb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GB15618-2018)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煤矸石山周边土壤4种重金属都存在一定潜在生态风险,其程度为轻微,其中Cr元素单个元素的污染程度为中等,最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的元素是Cd元素。  相似文献   

17.
张晓昀  王黎明 《绿色科技》2023,(12):169-173+178
采用网格布点法,在矿区农用地布设48个土壤采样点,对矿区农用地土壤中的Cd、Cu、As、Pb、Zn、Cr、Ni和Hg等8种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为矿区农用地的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土壤重金属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IPI)和重金属累积性分析评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显示:调查区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顺序为:Cd>Cu>As>Pb>Zn>Cr>Ni>Hg,对土壤中Cu、Pb、Cd和As作累积性分析,Cu的累积系数范围为2.48~7.84,属于中度累积;Cd的累积系数范围为5.1~13.04,属于重度累积。根据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矿区土壤主要污染来源为当地铜、铁、煤矿等开采、金属冶炼等行业的影响,通过大气粉尘和地表废水等途径污染农田。  相似文献   

18.
湘潭锰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潭锰矿废弃地土壤中Ni、Cd、Cu、Mn、Pb和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并采用污染指数评价法对矿区废弃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湘潭锰矿矿区废弃地土壤中Mn、Cu、Pb、Zn 、Cd、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 853.21、95.80、1 211.29、685.36、13.15和91.33 mg/kg;用3种不同的背景值对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6种重金属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大于2,表示被污染,其中以Mn、Pb、Cd污染最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3,达5级为重污染.  相似文献   

19.
在山西省3条高速路典型绿化路段路侧设置样带,按距离梯度采集路旁土壤及植物叶片进行Pb、Cr、Cu、Zn重金属含量测定,分析4种重金属污染物在表层土壤及叶片中的扩散格局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山西省主要高速路绿化带路旁土壤中Pb、Cr、Cu和Zn4种重金属污染物相对集中在10~40m范围内,路旁绿化植物叶片中也主要集中在40m范围内,不同重金属元素峰值位置不同;路旁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之间有良好的同源关系,土壤Cu、Zn与植物叶片中同种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Cr、Cu、Zn与植物叶片中4种重金属元素与采样距离均呈负相关关系;杨树对4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由高到低表现为Zn、Cu、Pb、Cr。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道路用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在齐齐哈尔市主城区选取了9条主要交通道路,测定了土壤中重金属Pb、Cr、As、Cu和Zn的浓度,计算了污染指数,并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研究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齐齐哈尔市的道路用地重金属污染做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同一种重金属在道路土壤中的含量变化范围比较大,Pb、Cr、As的含量变化较明显,Cu、Zn含量变化相对较小;除重金属Pb外,其它四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高于背景值,表明Cr、As、Cu、Zn在道路土壤富集明显;重金属Cu含量变异类属高变异,其它重金属的变异系数均不大,数据稳定性好,偏倚性低,空间分布较为均匀;重金属污染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CuZnAsCrPb,其中Pb属于无污染,Cr、As、Zn属于轻度污染,Cu属于重度污染;各重金属的致癌风险都在癌症风险阈值范围内,Pb、Cr、As和Cu致癌风险较低,并不能成为主要致癌风险因素,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伤害,其中Pb皮肤接触暴露风险贡献率为1×10~(-6),Cr呼吸接触暴露风险贡献率1×10~(-6),As经口摄入暴露风险贡献率为5×10~(-7),呼吸接触暴露风险贡献率为2.170×10~(-11),Cu经口摄入暴露风险贡献率为1×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