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磷脂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磷脂可分为植物性磷脂和动物性磷脂 ,大豆磷脂属植物性磷脂。磷脂是动物体内细胞组成的重要成分 ,在体内广泛存在。磷脂在脂肪的转运中有重要作用 ,它不仅参与脂肪酸代谢 ,帮助脂肪溶解与吸收 ,并且改善维生素A的吸收。磷脂还参与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活动来激活一些神经组织。大豆磷脂是大豆油精炼的副产品 ,是分子中含有磷脂酰胆碱的复合酯 ,既有亲水性又有疏水性 ,具有乳化作用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油脂的消化吸收 ,同时也可补充一定量的胆碱。近年来 ,大豆磷脂作为饲料添加剂代替部分脂肪 ,已初步应用于饲料工业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 ,…  相似文献   

2.
曾端  刘万涵 《饲料研究》2002,(9):24-25,23
胆汁酸是胆固醇衍生的一类固醇酸,各种胆汁酸以一定的比例存在于不同动物胆汁中,在动物脂肪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生产实践中已验证了胆汁酸的功效,胆汁酸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为使胆汁酸的作用与功能为更多的人所认识了解,并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胆汁酸产品,本文首先介绍了胆汁酸的生理作用机制,随后综述了近年来胆汁酸在水产动物中的营养研究进展。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胆汁酸产品能够有效地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并在改善养殖鱼类品质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脂肪酸钙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酸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优良、高能饲料添加剂,它是由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的,又称保护油脂和钙皂。国内近年来对脂肪酸钙产品的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未投入规模化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4.
脂肪添加剂作为易消化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的来源,早已成为世界全面研究的课题。动物从植物性饲料中摄取足够的脂类和脂肪酸以满足其生理和代谢的需要。但在饲料加工和保存的过程中大量天然脂肪被分解。此外,目前趋于停用部分全脂乳和脂肪,造成体内必需和短链脂肪酸的缺乏和物质代谢紊  相似文献   

5.
胆汁酸是糖脂代谢中的重要调控物质,具有乳化脂肪、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胆汁酸可以通过调节肠道中的脂肪吸收、胆固醇排泄以及肝脏的胆固醇合成来影响机体的糖脂代谢。此外,胆汁酸还可以影响动物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分泌,从而对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产生影响。目前,关于胆汁酸的合成机制以及疾病方面的研究较为完善,但胆汁酸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还较少。胆汁酸除促进脂肪的乳化吸收外,在提高生产性能、保护肠道健康、缓解热应激、保护肝脏等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文章从胆汁酸的合成调控、对糖脂代谢的影响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胆汁酸的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胆汁酸——脂肪消化促进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汉博 《饲料广角》2008,(11):49-50
本文通过对胰脂肪酶、胆汁酸在脂肪消化吸收过程中的作用、胆汁酸对胰脂肪酶功能的影响以及饲料中外源添加胆汁酸盐必要性的论述,得出如下结论:胆汁酸是天然的脂肪消化促进剂,作为一种新型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帮助动物改善机体状况、提高抗应激能力与免疫力,降低动物的发病率,可以代替部分药物、抗生素等物品);浅析了中草药添加剂、酶制剂、抗菌肽、有机酸、低聚糖类等几种常见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8.
<正> 许多年来,人们就已经了解:在植物油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有优势,而动物脂肪中这种酸的含量却低得多。对于反刍动物来说,这是由于寄生在其瘤胃中的微生物,有效地把天然饲料中的不饱和植物油变成了饱和的脂肪酸。防止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饲料中的油脂引起反应的方法,已为斯科特等加以开发。他们将不饱和红花油与酪蛋白一起加以乳化,经过喷雾干燥后再用甲醛微囊包敷。当用这种护层类脂物喂饲反刍动物时,发现这种乳胶状不饱和油脂在瘤胃中保护得完好无损,并通过肠末端被小肠吸收,接着,脂肪酸被输入血液,并渗透到动物体内的脂肪层和乳液之中。采用这项技木,动物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以由通常的1%~2%提高到30%。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添加剂在饲料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添加剂是指具有调节动物机体营养和生理代谢、促进动物的正常发育和生长、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提高饲料利用率、便于饲料的贮藏与保存、改善产品品质、改善饲料的加工性能等特定功能的饲料添加剂。功能性添加剂具有种类多、作用广、功效大,本身无毒,无残留等特点,是一种天然绿色产品。本文针对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功能、应用及研究的情况予以综述,旨在为功能性添加剂在饲料生产中合理有效安全使用以及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油脂在乌骨鸡日粮中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脂肪在动物小肠内受到胆汁,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的作用,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被肠壁直接吸收,沉积于动物体脂肪组织中变为体脂肪。每克脂肪氧化分解可择放出的能量是糖的2倍多,做为能源是储备糖原的9倍多。实践证明,畜禽饲料中如不含脂肪,就会发生营养缺乏症。饲料中的脂肪在畜体内转化为体脂肪比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要容易得多,而且转化率也较高。因而在动物的日粮中添加脂肪就尤为重要。   油脂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前者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不经氢化即直接转变为体脂肪,被动物消化吸收。因此在添加脂肪时应注意两者的搭配,或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单用植物性脂肪。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牧业通讯》2000,(11):38-39
饲用油脂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添加油脂作为能量饲料普遍受到动物营养学家的推崇.但在反刍动物的饲料中直接添加油脂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直接添加油脂会导致瘤胃发酵类型的改变,对瘤胃微生物消化功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其对纤维素消化的抑制作用则更为显著.因此在反刍动物饲料中必须添加包被处理的脂肪.应首先对脂肪进行物理化学反应处理,使其在瘤胃中变成惰性脂肪,不发生解离和水解,直接进入真胃和小肠被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2.
大豆卵磷脂在饲料中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磷脂粉是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磷脂粉中富含卵磷脂、脑磷脂、胆碱、磷酸、生育酚、不饱和脂肪酸等10多种营养物质。在配合饲料中添加磷脂粉后可明显改善饲料品质,因而改善了畜产品的品质和风味。在日粮中添加磷脂可促进脂肪在小肠中的乳化,以便提高脂肪酶的消化作用;参与脂肪的中间代谢,改善脂肪的消化率,对含大量饱和脂肪酸的脂肪来说更是有益。  相似文献   

13.
大豆卵磷脂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获得快速生长而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在断奶仔猪口粮中,一般需添加1%-3%的植物油或动物脂肪。但效果往往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早期断奶仔猪阶段,作为良好的内源乳化剂的胆汁分泌不足,同时脂肪酶活性尚未发育完全,使口粮中的脂肪未经完全乳化,未能形成脂肪微粒,从而影响消化吸收。磷脂作为一类特殊的脂类物质,既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可参与脂肪代谢和体内脂质转运,同时比较特殊的是还起着肠道油脂乳化的作用。因此从理论上讲,对脂肪的吸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磷脂作为仔猪饲粮添加剂的报道有限,结果也…  相似文献   

14.
猪饲料中的油脂是代谢能的重要来源。然而美国农业专家发现,刚断奶的仔猪由于体内没有足够数量的可消化脂肪的脂酶,所以不能利用商品饲料中的动物油脂。仔猪之所以能够消化母猪乳汁中的油脂,是因为这种油脂已经过乳化。  相似文献   

15.
<正> 胆汁酸在动物消化过程中为脂肪乳化作用所必需。有文献报道,在鸡饲粮中添加胆汁盐可提高对脂肪的消化率。最近,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Reinhart等(1989)研究了饲粮中添加胆汁盐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在试验1中,仔猪饲粮中分别添加0%,o.15,0.30%和0.60%浓度的胆汁盐。使用动物(牛、羊)油脂(tallow)作为饲粮脂肪来源,因为据报道,它的吸收效率低于其它脂类。试验结果表明,当胆汁盐添加量达到0.30%时,显著地提高了体增重和采食量(见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饲料工业及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微生物酶制剂在畜禽饲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作用和效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酶制剂的主要作用是将饲料中难以消化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降解为易被消化吸收的小分子肽,胨、氨基酸、单糖等,增加饲料中的有效成分,促进动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还有防腐、诱食、抗菌等功效.增加饲料适口性、促进动物摄食、减少动物疾病,提高成活率等作用. 我们于近期研制出了HF复合酶制剂.为了考查验证该产品对AA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应用本产品对AA肉鸡从0-60日龄进行了饲喂观察,并与  相似文献   

17.
脂质在被肠道吸收之前,其消化过程可以被分为几个连续的阶段:脂质乳化、水解和微粒形成。脂质乳化作用从胃中开始,并受机械力调控,在胃脂酶的作用下,部分日粮中的脂肪分解又能够增强脂质的乳化作用。脂肪在十二指肠继续消化,在十二指肠里胰甘油三酯脂酶(PTL)催化下脂肪分解出50%~70%的膳食脂肪酸。  相似文献   

18.
胆汁酸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几年来,胆汁酸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在生产实践中更好更有效地选择和利用胆汁酸类产品,本文介绍了胆汁酸的结构组成,营养作用机制以及在饲料中如何更有效地添加使用胆汁酸类产品。1 胆汁酸的组成成分胆汁酸是动物体内胆固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固醇类物质,因为主要经由胆囊和胆汁一起排汇到肠道中,并具有酸性,因此统称为胆汁酸。胆汁酸种类繁多,现已从各种动物体内分离到的不同胆汁酸就有14种,如表1所示。不同动物的胆汁酸种类和 …  相似文献   

19.
脂肪酸的优化平衡,对于幼小动物及哺乳期动物,具有重要意义。幼小动物生长期及哺乳母猪泌乳期,对于脂肪的需求及利用率,有着特殊的要求。脂肪酸碳链的长短、饱和程度及双键的数目与位置,决定着不同生理阶段动物对代谢能值及脂肪利用率的高低。乳仔猪与哺乳母猪日粮的脂肪酸优化平衡,是近年来营养学家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粉末脂肪可实现对于特殊生理阶段的能量供给时,不同脂肪酸组合优化及乳化。脂肪酸优化平衡及乳化处理后的粉末脂肪,具有消化利用率高、真正满足动物不同阶段能量需求、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动物快速生长、提高动物繁殖能力、改善饲料适口性及使用便利等优点。本文主要就脂肪特性、营养价值、消化利用及试验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为乳化均衡粉末脂肪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胆汁酸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胆汁酸的应用历史 1.1 饲料行业的发展与国内外应用情况 胆汁酸的应用是随着脂肪的应用被推广的,反过来,它又推动了脂肪的广泛应用。出于对效率的追求,国外养殖业对能量的要求一直十分强烈,随着50年代动物油脂在美国饲料业中的应用及逐步加量,乳化剂的应用也得到逐步提高。然而,一般的乳化剂,由于没有生物活性,不能为肠道上皮细胞所识别,表现为,虽然能乳化脂肪,却不能提高油脂吸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