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患传染性水肿病的猪多是断奶前、后的猪。本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从发病到死亡仅3~6个小时,长者1~2天,多在春秋季节,天气突变时发生。1发病原因仔猪断奶没有进行饲料过渡,由原来以吃奶为主突然转变成完全喂给饲料,且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另外,季节和天气突变,圈舍卫生差等也是引起本病发生的原因。2临床症状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患病猪眼脸、耳、下颌、颈、胸,甚至全身  相似文献   

2.
1983年Shanks首次报道猪水肿病。1955年Schofield和Davis首次报道在死于水肿病猪的肠道内存在大量的溶血性大肠杆菌。1965年Sojka认为仔猪在断乳后很短一段时间内发生水种病是由于某种血清型的E.coli引起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饲料成分急剧改变、温度变化、母源抗体下降以及个体易感性都与发病有关。 1 流行状况 自本病首次报道以来,目前已确认所有养猪国家均有发生。我国  相似文献   

3.
断奶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兰君 《猪业科学》2008,25(8):32-33
猪水肿病是小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尤以生长快、体质健康的小猪最常见。本病是仔猪断奶阶段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季节多为春秋季,尤其是气候骤变,饲料单一的情况下,易诱发本病。其临诊特征是  相似文献   

4.
猪感染恶性水肿病,在许多文献中早有报道,但一般都呈散发,很少流行。2003年4月某猪场发生了恶性水肿病,开始误认为是饲料中毒或急性猪丹毒,经过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猪恶性水肿病。1流行情况2003年4月27日,去猪场往诊,该猪场存栏猪64头,其中50~70千克的中猪46头,20~30千克的  相似文献   

5.
猪水肿病是某些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毒血症 ,故又称为肠毒血症 ,以神经症状和水肿病变为特征。仔猪断乳后 ,保护仔猪免受致病菌侵袭的母源抗体lgA逐渐减少 ,同时在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粗纤维不足、过饱、缺硒或气候改变等不利因素的刺激下 ,肠道内的条件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繁殖 ,依靠定植因子粘附到小肠壁上 ,并产生SLT -IIe及ST毒素 ,SLT -IIe有致水肿作用 ,ST及LT则导致仔猪腹泻。1 猪水肿病的危害1 1 流行情况水肿病通常见于断奶后 1~ 2周以内的仔猪 ,但也有育肥猪发病的报道。秦延发等( 1 999)…  相似文献   

6.
猪感染恶性水肿病,在许多文献中早有报道,但一般都呈散发,很少流行。2003年4月郭溪镇贾某猪场发生了恶性水肿病,开始误认为是饲料中毒或急性猪丹猪,经过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猪恶性水肿病。  相似文献   

7.
猪水肿病(ED)是由致病性溶血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断奶仔猪以突然发病,运动障碍,叫声嘶哑,胃壁、结肠系膜、眼睑部和全身水肿为特征,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的传染性疾病。1950年后,欧洲和美洲的集约化养猪业相当发达,水肿病流行较重,当时研究认为,全价饲料的生产和应用与水肿病发病率的增长呈平行关系。我国北京地区于1956年首次报道本病发生,之后在国内各地陆续报道。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为5%~15%,个别地区可达30%,病死率90%以上,是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内危害仔猪育成的重要疾病之一。1病原本病发现之初,只是描述了症状,未能找到病原。…  相似文献   

8.
秋季气候凉爽,猪只处于一个适宜的外界环境,采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是一年四季中比较适合猪只生长的好季节,但是养殖户千万不能忽视猪水肿病的发生.猪水肿病是由具有一定血清型的溶血型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多发于春秋季节断奶前后的仔猪,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头部水肿,病死率很高.  相似文献   

9.
猪感染恶性水肿病,在许多文献中早有记载,但一般都是散发,很少成流行的。1978年冬,地委伙食团猪场发生了恶性水肿病。开始,误认为是饲料中毒或急性猪丹毒,经过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猪恶性水肿病。一、流行情况1978年10月24日我们去地委伙食团猪场就诊,当时,猪场有猪32头,其中,100多斤的大猪23头,20—30  相似文献   

10.
秋季气候凉爽。猪只处于一个适宜的外界环境,采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是一年四季中比较适合猪只生长的好季节,但是养殖户千万不能忽视猪水肿病的发生。猪水肿病是由具有一定血清型的溶血型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索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该病多发于春秋季节断奶前后的仔猪,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头部水肿,病死率很高。  相似文献   

11.
猪水肿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义和  陈博 《养猪》2007,(3):52-53
猪水肿病,又称浮肿病、肠毒血症、胃水肿,是由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北方多在春秋季节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该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声音嘶哑,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病程短,死亡快,治愈率较低,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猪感染恶性水肿病,在许多文献中早有报道,但一般都呈散发,很少流行。2003年4月某猪场发生了恶性水肿病,开始误认为是饲料中毒或急性猪丹毒,经过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猪恶性水肿病。  相似文献   

13.
猪水肿病在贵州地区少见报道。1980年早春在地方国营德立农场刚断奶后1—2月龄体重15—40公斤的幼猪群中流行一种发病快、来势猛、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疾病,疑为猪水肿病。报道如下。该农场有4个养猪场,3个猪场发病、发病的猪场对断奶后小猪全喂给精饲料,没有或极少青饲料,不发病猪场对小猪喂给适当精料加足够的青绿饲料。这可能是喂给浓厚饲料过多,同时又使维生素缺乏而导致发病。该场建场二十多年来首次发生此病。有  相似文献   

14.
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小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常发生于断奶前后。小至数日龄大至3~5周龄也偶有发生。在猪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0%~35%,其致死率可达80%~100%。多发生于生长快且健壮的仔猪。与饲料及其饲养方式突然改变、饲料单一、含蛋白质过高以及气候变化有关,多见于春秋两季。  相似文献   

15.
正猪水肿病又称摇摆症,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致死性传染病,病猪以全身水肿和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其发病率为15%~30%,死亡率高达90%以上。1流行病学引发本病的病菌在部分健康母猪和感染仔猪的肠道内存在,其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繁殖,并随猪的粪便排出体外,进而污染饲料、饮水及环境,并通过消化道感染其他健康猪。  相似文献   

16.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神经性疾病。以全身或局部麻痹、运动失调、眼睑水肿为主要特征 ,呈地方性流行。该病多发生在仔猪断奶后 1~ 2周 ,发病率1 5 %~ 30 % ,致死率高达 80 %~ 95 %。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1 发病原因近 3年来 ,笔者接诊上千例猪水肿病病例 ,从调查结果看 ,主要发病原因可归纳为 5个方面 :( 1 )气候突变 ,春秋季节 ,天气冷暖不均 ,在仔猪断奶分群时 ,天气忽冷忽热 ,或者突遭雨淋 ;( 2 )突然断奶或突然更换饲料 ;( 3)饲料单一或营养水平突然增高 ,…  相似文献   

17.
猪水肿病是断奶前后仔猪多发的一种肠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不高,病死率很高。1流行特点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一般只限于个别猪群,多为零星散发,发病率为10%~35%。常与饲料更换和维生素E、硒缺乏有关。常见于哺乳仔猪,突然发病,体格健壮、生长快  相似文献   

18.
猪溶血性大肠杆菌致死小白鼠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水肿病又称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小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临床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为特征。有关仔猪水肿病病理学特征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我们在进行猪源溶血性大肠杆菌对小白鼠毒力试验时发现,腹腔注  相似文献   

19.
猪水肿病是某些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毒血症,故又称为肠毒血症.此病最早是1938年由爱尔兰Shanks发现[1],Bertschinger等报道几乎全世界都有发生[2],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现本病,20世纪60年代全国各地均有报道[3].锦州地区近几年发病有上升趋势,发病率为1.70%~8.43%,死亡率为1.02%~6.75%.本文为鉴定锦州地区流行的主要血清型及其生物学特性,同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为防治猪水肿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小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常发生于断奶前后。小至数日龄大至3~5周龄也偶有发生。在猪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0%~35%,其致死率可达80%~100%。多发生于生长快且健壮的仔猪。与饲料及其饲养方式突然改变、饲料单一、含蛋白质过高以及气候变化有关,多见于春秋两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