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将焦化厂排水沟污泥中的细菌,通过以苯酚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逐步驯化,筛选苯酚降解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利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株在不同温度、pH、接种量及最适条件下的降酚能力.结果表明:筛选获得1株耐酚能力达2 200mg/L的苯酚高效降解菌株JDM-2-1,初步鉴定其为球形芽孢杆菌(B.sphaericus).菌株JDM-2-1降酚的最佳温度为35℃,最佳pH值为5.0,降酚能力与接种量成正相关.在最适条件下,当接种量为2%时,菌株JDM-2-1能在42h内将800mg/L的苯酚完全降解,且对浓度为1 600mg/L的苯酚有一定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降解苯酚的微生物菌种。[方法]从农村生活污水淤泥中分离筛选高效降解苯酚的微生物菌株,并研究了苯酚浓度对菌株降酚能力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分离筛选到一株降解苯酚能力最强的菌株P8。当苯酚浓度为0.3 g/L时,该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率可达60%。随着苯酚浓度的增高,P8菌株苯酚降解率逐渐降低。当苯酚浓度为0.5 g/L时,比较适于P8菌株的生长。[结论]该研究对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株朝鲜蓟内生菌降解苯酚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为筛选对苯酚耐受力较高的降解菌,获得降解苯酚的生物材料。【方法】本研究采用苯酚降解菌富集、分离技术从朝鲜蓟分离筛选到一株植物内生细菌菌株CXJ-1。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种属,并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CXJ-1菌株对不同浓度苯酚的降解率。【结果】结果发现,CXJ-1与土生拉乌尔菌 (Raoultella terrigena)(AB680714.1)16S rDNA保守性片段有100%的同源性,可以将该菌株鉴定为土生拉乌尔菌 (R. terrigena)。该菌株对苯酚的最高耐受浓度达2500 mg/L,当苯酚浓度为1500 mg/L时,菌株CXJ-1在48 h内能完全降解。【结论】菌株CXJ-1对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而导致苯酚残留的土壤及污水的处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苯酚化合物相关降解微生物,确定其相关功能特性,为进一步揭示相关降解机制以及开发利用该菌株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方法】以苯酚为筛选压力对盐爪爪根际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采用16S rDNA序列测序确定相关降解菌的生物学地位,并对其抗逆特性和功能特性进行分析,开展其对苯酚和玉米赤霉烯酮降解的研究。【结果】获得了一株编号YZZ-9的菌株,经鉴定该菌为沼泽考克氏菌(Kocuria palustris),其能够在10%的NaCl,3.5 g/L的苯酚下生长良好,且能利用多种苯类化合物为单一碳源生长。当培养基中苯酚浓度低于1.0 g/L时,苯酚可在120 h内完全降解;当苯酚浓度达到1.5 g/L,培养基中的苯酚降解几乎完全被抑制。同时,菌株可明显降解玉米赤霉烯酮,当菌株培养144 h时,培养基中玉米赤霉烯酮降解率可达68.9%。【结论】菌株YZZ-9具有良好的苯酚和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效苯酚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黑龙化工厂废弃排污口处污泥处得到高效降酚菌株,并对其降酚特性进行研究。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液进行驯化培养得到6种降酚菌株,从中得到具有较高效耐酚性的菌株,并进行降解特性研究。测定苯酚浓度并计算苯酚降解率在25℃时,BF-2的苯酚降解率达到顶峰,为89.7%,BF-4的苯酚降解率最低,仅为65.5%。pH值为7时,BF-2的苯酚降解率效果最为理想,为78.0%;BF-4的降解效果最差,苯酚降解率为58.0%。BF-2在苯酚浓度为100mg/L时苯酚降解率高达93.3%,在苯酚浓度升至为2200mg/L时,BF-2对苯酚的降解率降至39.6%;此时,BF-4的降解率仅为15.2%。经研究菌株的最佳降解条件为接种量为20%、pH值等于7、温度为25℃,并筛选得到具有高效降酚能力菌株并命名为BF-2。  相似文献   

6.
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但具有毒性,对环境和生物体具有较强的毒害作用.用生物法降解苯酚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二次污染少等优点.为提高微生物降解苯酚的效率,对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翅碱蓬中分离出的一株能够有效降解苯酚的菌株进行降解条件优化试验,得到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时间为36h、最适pH为7、苯酚降解最适初始浓度为500mg/L.  相似文献   

7.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两株苯酚降解菌112和237.两株苯酚降解菌的生长特性差异较大:在苯酚浓度为2000 mg/L 时,112菌株的生长迟滞期为30 h,而237菌株生长停滞期很短;112菌株生长速率快,其最适生长pH值为6.0~6.5、最适生长苯酚浓度0~0.5 g/L;而237菌株生长速率较慢,其最适生长pH值为8.0~8.5、最适生长苯酚浓度1.0~2.0 g/L.低浓度时,随着苯酚浓度的增高,细菌对苯胺的降解率升高;但当苯酚浓度大于2.0 g/L时,苯酚对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导致苯酚降解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苯酚为唯一碳源,通过富集培养方法从焦化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好氧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既具有降解苯酚能力也具有反硝化功能的菌株C3。根据16SrDNA序列分析,C3菌株和Pseudomonas sp.的16SrDNA序列相似性达99%。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确定C3菌株的最优环境条件为pH 7.5、温度30℃、初始苯酚浓度1.0 g/L、硝酸盐氮浓度1.0 g/L,在该条件下,C3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率为89.3%,对硝酸盐的降解率为81.3%,降解产物为N_2。  相似文献   

9.
活性污泥的驯化及其降解高浓度苯酚废水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酚为碳源培养驯化活性污泥,使其逐渐适应并能有效降解高浓度(1 500 mg/L)苯酚废水,并对降解期的苯酚浓度、污泥浓度、pH值条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污泥降解苯酚效果良好,24 h内COD去除率达85%以上。污泥投加量6 g/L、水体pH值6条件下,处理初始浓度为855 mg/L的模拟苯酚废水,酚浓度降至5~6 mg/L。  相似文献   

10.
从某制药厂排污口附近采集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能够以对硝基酚为唯一碳源与能源的降解菌Y9。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恶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putida)。测定了对硝基酚降解过程中亚硝酸盐的产生量。考察了p H和Na Cl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并对其降解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拟合分析。同时研究初始接种量与不同浓度对硝基酚降解过程之间的关系。当初始接种量为10%时,菌株Y9在p H 7~9,Na Cl浓度0. 6~10. 0 g/L能够高效降解对硝基酚。当对硝基酚浓度350 mg/L时,菌株Y9对对硝基酚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通过对初始接种量的控制,500 mg/L对硝基酚在48 h内的降解率可达21. 7%。结果表明,初始接种量的增加可提高菌株Y9对对硝基酚的耐受性及降解率。  相似文献   

11.
刘娣  温洪宇  郑曦  高霞莉  胡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21-11422,11510
[目的]探讨细菌菌株NYC-3降解苯酚的特性。[方法]摇床处理18和24h试验中,利用HPLC测定从化工废水中分离出的3株细菌培养液中的苯酚含量,计算苯酚降解率,比较降解苯酚的特性。通过模拟SBR工艺试验,研究3株菌的苯酚降解能力,并对苯酚降解优势菌株NYC-3进行细胞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果]摇床处理试验表明,24h时3株菌株的苯酚降解率均达到较高水平,以菌株NYC-3的苯酚降解率最高,降解率为99%,菌株JHC-1和HFC-1的分别为82%和94%。在SBR模拟试验中,菌株NYC-3的总化学耗氧量变化最大,CODCr值从210.33mg/L降为27.78mg/L。根据NYC-3的细胞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按照伯杰氏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结论]摇床试验和模拟SBR试验均证实,菌株NYC-3降解苯酚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2.
受酚污染地表水生物修复技术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 受苯酚污染的地 表水生物修复技术 作了有关基础研 究,结果表明:分离获 得的菌株 S P1 , S P2能利用苯酚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⒚与单一菌株相比,降解菌的混合培养物对苯 酚、氯 酚和硝基酚均具有较高的降解活性⒚酚降解过程受多因子的影响⒚应用流加培养技术获得菌体浓度为 0.7 g/ L 的混合培养物;研制的生物修复产品可在充氧或不充氧条件下应用于模拟受突发 性污染或微污染地表水的修复,修复后地表水酚浓度可降到 0.002 m g / L 以下⒚  相似文献   

13.
[目的]鉴定苯酚降解菌SW34。[方法]通过分析苯酚降解菌SW34的形态、生理生化性状及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该菌的种类。[结果]从焦化厂污水处理曝气池泥样中分离出具有降解苯酚能力的SW34菌株,根据其形态、生理生化性状初步鉴定属于短杆菌科(Brevibacteriaceae),其16S rRNA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GU576981)与表皮短杆菌同源性高达99%以上。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SW34菌株为表皮短杆菌(Brevibacterium lowffii),具有降解苯酚特性的表皮短杆菌此前未见报道。该菌株能够降解3.0 g/L浓度的苯酚,是处理高浓度苯酚废水的良好菌种资源。[结论]该研究为高浓度苯酚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株降酚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垚  曹德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88-7588,7590
为了优化组合降酚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条件。以从合肥钢厂焦化废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驯化筛选得到1株高效降酚假单胞菌为材料,通过正交实验,探讨蔗糖浓度、溶菌酶浓度E、DTA浓度和酶解时间对该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优条件:蔗糖浓度20%,溶菌酶浓度0.5 mg/ml,EDTA浓度0.2%,酶解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它的菌株形成率为75.3%,再生率为7.8%。影响降酚假单胞菌原生质体形成率的因素顺序为蔗糖浓度>溶菌酶浓度>作用时间>EDTA浓度。  相似文献   

15.
芳香族化合物降解菌PM8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富集培养,从化工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能以芳香族化合物作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优势菌株PM8,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和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经形态观察和16 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属于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30℃、200 r/min培养8d,该菌株对500 mg/L萘和吡啶的降解率分别为77%和88%;在72 h内,菌株PM8对焦化废水、酒厂废水和猪粪水的CODc去除率分别达到11.69%、83.68%、57.85%.PM8在含有芳香族化合物的污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嘉庚公园旁的码头,从受污染的海水中筛选出一株能以0#柴油为唯一碳源的石油降解菌JMUXMS-100,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实验研究了时间、底物浓度、pH值和温度对该菌生长和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着底物浓度的上升而降低.最佳初始pH值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28℃.经3d培养,对质量浓度为100—500mg/L的柴油降解率为38.7%~57.2%.  相似文献   

17.
从2,4-二氯酚生产厂排污口污泥中分离并筛选到一株降解2,4-二氯酚的细菌GT241-1,经鉴定属假单胞菌属。菌株GT241-1能在48h内将90mg/L的2,4-二氯酚降解91%。GC/MS分析表明,该菌株能将2,4-二氯酚彻底降解而不积累中间代谢产物。经38℃热处理,菌株GT241-1中有1.9%丧失了2,4-二氯酚降解能力。菌株GT241-1有两条大质粒带。Southern杂交表明,菌株GT241-1的3,5-二氯儿茶酚1,2-双加氧酶基因定位于约11kb的EcoRI/XbaI酶切片段。  相似文献   

18.
李修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998-3002
[目的]研究蒽降解菌株的生长条件和降解特性。[方法]从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以蒽为唯一碳源的菌株A1,经16S rDNA分子鉴定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的培养条件和蒽降解条件进行研究。[结果]A1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0%,pH 6.0,温度35℃,蒽初始浓度40 mg/L。菌株在pH 7~10,最适降解温度30℃,接种量5%时,生长率及降解率均达到最大。盐浓度为1.2%,蒽浓度为100 mg/L时,菌株降解率达到最大。[结论]该研究可为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