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痢疾猪痢疾是危害严重的猪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猪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进而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病猪主要症状为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本病可使病猪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甚至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猪痢疾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特有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消瘦、腹泻或粘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发病快、死亡率高。常会给养猪业带来不小的损失。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提供一些有关本病的防治知识,以供广大养殖户和同行参考。1病原学(1)病原为猪痢疾密螺旋体。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本菌为厌氧螺旋体,对氧有一定的耐受性。(2)本菌对  相似文献   

3.
<正>猪痢疾猪痢疾是危害严重的猪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猪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进而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病猪主要症状为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本病可使病猪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甚至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的原发性病原体为猪痢疾密螺旋体,大肠内固有的厌氧菌能协助螺旋体定居,使病变趋于严重化。  相似文献   

4.
<正>猪痢疾是一种严重危害猪的肠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继而引发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呈现粘液性、出血性下痢。轻者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低,重者造成死亡,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猪痢疾是养猪生产中最为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以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危害性非常严重,可导致猪生长发育缓慢,降低饲料报酬,增加养殖成本,并且临床上与几种常见的腹泻病症状较为相似,容易引起误诊而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就猪痢疾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其他几种常见猪腹泻的鉴别诊断进行详细概述,并且提出有效的防控对策,仅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痢疾是由痢疾短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对养猪业危害比较严重。为此本文了猪痢疾短螺旋体感染的基本内容感染预防措施以减少该病的发生和危害。1流行病学猪痢疾短螺旋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是该病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7.
猪痢疾又叫猪血痢,是指一种以粘液出血性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猪肠道传染病,该病在世界各国都比较普遍。该病往往造成猪群大量死亡,而治愈后的猪生长发育迟缓,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本文针对猪痢疾的诊断与综合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养猪事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肠道疾病,猪痢疾在猪生产上的发病率较高,并且发病的速度较快,猪发生猪痢疾后期死亡率也较高,严重影响我国的养猪业的发展,应该引起饲养人员的足够重视.本文主要从猪痢疾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出发,综述猪痢疾的特点以及危害,希望能够为我国养猪业的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陈维  梅小伟 《猪业科学》2020,37(9):38-40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Treponema hyodysenterisa)引起的一种以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的猪肠道传染病。猪痢疾最早于1921年被报道,直到1971年才确定为猪痢疾短螺旋体(Brachyspira hyodysenterisa)感染所致~([1])。猪痢疾一旦侵入猪群,不易根除。在流行初期,以急性出血性下痢为主,流行中后期,以亚急性和慢性黏液性下痢为主~([2])。7~12周龄仔猪易感,发病率可高达70%,病死率为30%~60%,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成年猪~([3])。由于猪痢疾的存在,导致猪只生长缓慢,料重比升高甚至出现死亡,增加养殖成本,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4])。  相似文献   

10.
猪痢疾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特有的肠道传染病,患猪以消瘦、腹泻或粘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发病快、死亡率高.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病程大约为10~30天以上,死亡率较高.这2种病单独发生时治疗不难,一旦混合感染后,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并且高死亡率和高淘汰率会给养猪业带来惨重的损失.最近笔者遇到一起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将发病情况和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猪痢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猪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以正在生长发育的幼猪(2~4月龄)受害最为严重。其特征为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进而发展为纤维素坏死性肠炎,临床表现粘液性或黏液出血性下痢。其原发性病菌为猪痢疾密螺旋体,肠道其他固有微生物也参与本病病变的形成。本病近年来传入我国,已传播到我国不少省区。由于病猪的死亡,生长率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和药物治疗的花费,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特有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消瘦、腹泻或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该病发病快,发病率、死亡率高。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病程大约为10—30d以上,死亡率高。这两种病单独发病时治疗不难,一旦混合感染后,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并且高死亡率和高淘汰率会给养猪业带来惨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猪痢疾又称为猪血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感染率高,流行期长,发病快,死亡率高.临床以消瘦、腹泻或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本病的发生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但猪只的抵抗力降低时易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又称附红体、血虫病或红皮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主要症状的寄生虫病.常年发病,但不同季节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病程约10~30d,死亡率高.这两种病单独发病时诊治不难,一旦混合感染后,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并且高死亡率和高淘汰率会给养猪业带来惨重损失.  相似文献   

14.
猪痢疾防治     
猪痢疾(Swine dysentery,简称SD)是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严重的粘液性出血性腹泻,急性以出血性腹泻为主,亚急性和慢性型以粘液性腹泻为主。其病理特征为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猪痢疾密螺旋体为其原发性病原体,而肠道内一些其他微生物参与引起本病病变的产生。 SD是近几年对养猪业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病虽属慢性经过,  相似文献   

15.
猪痢疾又称为血痢、黑痢和粘液出血性下痢等.现称为猪痢疾或猪密螺旋体痢疾.本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大肠粘膜发生卡他出血性炎症,进而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可感染,感染后可使病猪死亡,生长发育受阻,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猪痢疾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痢疾,又称为猪血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猪的一种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黏液性或黏液出血性下痢。该病的发生可导致病猪死亡,生长率降低、饲料浪费、医药费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降,给养猪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一、猪痢疾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年中,一度已基本销声匿迹的、且曾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的猪病——猪痢疾在美国的东部、中西部以及加拿大的一些猪场开始重新出现。猪痢疾(SD或猪血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据估计,猪痢疾每年会对美国的养猪业造成约2亿美元的损失。这种疾病不仅治疗成本昂贵,而且一旦猪群和猪场设备受病原菌污染,将难以有效地彻底清除。感染猪群、其他接触过感染猪群的动物以及少量粘附于设备或衣物上的粪便均可携带病原菌  相似文献   

18.
密螺旋体是引起猪粘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猪痢疾).主要病变在大肠,多为卡他性、出血性和坏死性炎症,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9.
<正>猪痢疾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特有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消瘦、腹泻或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发病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病程为10~30d,死亡率高。这2种病单独感染时治疗不难。一旦混合感染,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大,且高死亡率和高淘汰率给养猪业带来惨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猪痢疾的病原体为猪痢疾密螺旋体。为严重危害猪群健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典型特征为肠道黏膜出现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进而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伴有黏液性或者是出血性下痢。感染后猪只,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为养猪业发展危害最为惨重的疾病类型。1流行特点此病仅限猪感染,常见断奶后育肥猪。主要传染源为病猪、康复后带菌猪,致病菌可随粪便排泄在外,间接污染水源、饲料等等,经消化道感染。有研究证实:易感种群接触康复后70d内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