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4种珍贵阔叶树与马尾松进行混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4种针阔混交林中,不同珍贵阔叶树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高径比及林分蓄积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林分生长表现为枫香香樟闽楠红楠。不同珍贵阔叶树对马尾松生长有不同影响,马尾松林分蓄积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马尾松×闽楠混交林中的马尾松林分蓄积量最大,其余依次为马尾松×红楠、马尾松×香樟、马尾松×枫香。不同混交模式的林分总蓄积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马尾松×闽楠马尾松×枫香马尾松×红楠马尾松×香樟,但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混交林生长及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尾松杜英混交林、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生长状况、林分植被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杜英、闽粤栲混交后,树高、胸径生长量增加明显,蓄积量增大;马尾松混交林下植被种类和数量都增多,生物多样性比马尾松纯林丰富;马尾松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3.
对马尾松与4种阔叶树种混交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枫香、黄檀、麻栎混交后,促进马尾松生长效果显著,混交林中马尾松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都显著大于纯林,林分生产力高,结构稳定。而马尾松与马褂木行状混交林郁闭后,马尾松的生长受抑,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都低与其纯林,林分分化严重,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4.
在福建宁化国有林场开展了混交(马尾松:闽楠混交比例分别为1:1和2:1)和马尾松间伐后林下套种(25%和40%间伐强度)2种培育模式下闽楠生长、材积及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后第1年,马尾松林下套种的闽楠成活率高于马尾松+闽楠混交林;造林后1-4年,闽楠树高、胸径和材积在马尾松林下套种和马尾松+闽楠混交林中没有显著差异;造林后7-9年,马尾松+闽楠1:1混交林中闽楠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单株生物量均显著高于马尾松+闽楠2:1混交林;40%间伐处理后林下套种的闽楠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单株生物量大于25%间伐处理。总体上,造林7年后混交林中闽楠生长量和生物量显著高于林下套种。因此,闽楠与马尾松营造混交林比在马尾松林下套种更有利于其生长,但确定适宜的混交比例和加强后期的抚育管理(如间伐)对于闽楠人工林培育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南京郊区典型人工林分空间结构及间伐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等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参数分析了南京市郊区3种不同人工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与杉木的混交林分平均混交度达0.61,接近较强度混交,群落的组成较复杂。而间伐前杉木林和麻栎林的混交度较小,分别为混交度为0.25和0.15,处于较弱度混交以下,群落组成较简单。马尾松与杉木混交林和麻栎林混交的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50和0.49,处于随机分布状态,而间伐前杉木林的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5,林内所有树种均属于聚集分布状态。马尾松与杉木混交林、麻栎林和间伐前杉木林的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61,0.5和0.54。在麻栎林中,麻栎的生长占较优势状态;在间伐前杉木林和马尾松与杉木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占绝对优势。杉木林间伐2 a后,林分的平均混交度由0.25上升到0.38,达到了较弱度混交以上,而林分的平均角尺度和平均大小比数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李清源 《绿色科技》2014,(3):161-162
指出了作为我国南方地区大面积栽种的林木树种,火力楠与马尾松在生长特性、环境需求方面优势互补,适宜进行混交林栽培。分析了马尾松与火力楠混交的可行性,拟定试验方法,选取标准地进行了实地栽培对比。经过对混交林与纯林的生长情况、林分生物量对比、林分水源涵养量等多方对比与研究,认为马尾松与火力楠混交林的综合指标优于马尾松纯林与火力楠纯林,马尾松与火力楠的混交具有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对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并将两种林分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的生物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与同龄的马尾松纯林相比,无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还是凋落物层的生物量均大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总生物量大于马尾松纯林。说明马尾松与闽粤栲混交提高了林分生长量,促进了马尾松生长,提高了林分生物多样性和改善了土壤肥力。马尾松与闽粤栲混交是马尾松经营中一种较合适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林分结构和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林分生长、径阶分布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表明 :马尾松与木荷以 2∶1比例行状混交 ,马尾松生长快 ,林分各径阶呈正态分布 ,林分生产力高、结构稳定。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不仅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蓄水性 ,促进土壤良好结构形成 ,而且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改善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9.
培育马尾松大径材林适宜松荷混交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马尾松×木荷不同混交类型造林试验 ,及对早期营造的松荷混交林调查研究表明 ,松荷混交不但能改善林地土壤肥力 ,而且能明显促进马尾松的生长 ,提高林分生产力 ,是培育马尾松大径材的有效生物措施之一。但混交比例、配置方式及林分密度控制等是营造松荷混交林能否培育马尾松大径材林的关键技术措施 ;培育马尾松大径材林的松荷适宜混交模式为 :马尾松×木荷— 2松 1荷或 6松 4荷—星状或行带状混交—初植密度 2 5 0 0~ 312 5株·hm-2 —最终保留密度 80 0~ 12 0 0株·hm-2 。  相似文献   

10.
杉木混交林营造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杉木分别与檫树等10个树种混交试验,结论明显。檫树、木荷、香樟、光皮桦、马褂木、拟赤杨及马昆松适合与杉木混交;深山含笑混交后生长不良,桤木和银鹊树则全部死亡。从林分生长量看,杉木木荷混交林大于杉木纯林;杉木檫树、杉木香樟及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大于或相当于杉木纯林;杉木马褂木及杉木拟赤杨混交林生长量略小于杉木纯林。试验证明,混交林对改良土壤、恢复地力及改善林分生态环境有良好的效果,并有明显的抗性效益和社会效益。混交方式以梅花状和网格状为好,混交比例以1:5~1:6为宜。  相似文献   

11.
探究贵州省黎平县典型马尾松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为该地区混交林经营及改造提供理论依据。以黎平县马尾松混交林中的马尾松为研究对象,根据混交树种及混交比例将研究区典型马尾松混交林划分为7种林分类型,分别是马尾松占40%(类型A)、50%(类型B)、70%(类型C)的与多种阔叶混交的针阔混交林,马尾松占30%(类型D)、50%(类型E)、70%(类型F)的与杉木混交的针叶混交林以及马尾松纯林(类型G),采用角尺度、胸径大小比数、树高大小比数、混交度和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标,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区中:1)7种林分类型中,马尾松均为轻度聚集分布状态,趋向于随机分布格局;2)类型F中,马尾松的树高、胸径处于中庸状态,其余类型中,马尾松的树高、胸径均处于亚优势状态;3)马尾松混交林的树种混交程度较高,通常在中度混交强度以上,而马尾松纯林处于弱度混交,接近于零度混交;4)林分综合评价排序为类型A>类型D>类型E>类型B>类型F>类型C>类型G;5)典型马尾松混交林中,马尾松的角尺度、胸径大小比数、树高大小比数之间无明显差异性,其空间结构的差异主要...  相似文献   

12.
杉木混交林营造技术及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杉木混交试验林9年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它的林学原理、林分生长过程与规律及混交效益,总结出杉木木荷、杉木拟赤杨、杉木擦树、杉木马褂木、杉木光皮桦、杉木香樟和杉木马尾松7个成功的以杉木为主的混交林类型及其造林技术,可供生产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通过马尾松 (PinusmassonianaLamb)×火力楠 (MicheliamacclureiDandy)不同混交类型造林对比试验 ,结合对早期营造的松楠混交林进行调查 ,分析结果表明 :松楠混交不但能改善林地土壤肥力 ,而且能明显地促进马尾松的生长 ,提高林分生产力 ,是培育马尾松大径材的有效生物措施之一。但混交比例、配置方式及林分密度控制等是营造松楠混交林培育马尾松大径材林的关键技术措施 ,适宜混交模式为 :2松 1楠或 6松 4楠—星状或行状混交—初植密度 2 5 0 0~ 312 5株 /hm2 —最终保留密度 80 0~ 12 0 0株 /hm2 。  相似文献   

14.
闽楠人工混交林的生长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闽楠与马尾松、鄂西红豆树等树种进行混交试验,观察闽楠在不同混交林分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闽楠与马尾松、鄂西红豆树混交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混交林中楠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均明显高于楠木纯林,且以闽楠与马尾松混交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闽粤栲马尾松混交林造林施肥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标志 《浙江林业科技》2002,22(3):92-93,99
通过对闽粤栲与马尾松纯林、混交林的造林施肥试验及10年的观察,闽粤栲与马尾松混交,能促进林分生长,形成合理的林分结构,造林前施基肥,初期对闽粤栲幼林(当年)树高、胸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后期 对闽粤栲生长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人工促进马尾松毛竹混交林混交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由于毛竹扩鞭形成的马尾松毛竹混交林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松竹混交林中马尾松的树高胸径生长量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其林分蓄积量是马尾松纯林的2.34倍;松竹混交林中毛竹的平均胸径与单株生物量均高于毛竹纯林,且竹材的质量明显好于毛竹纯林,表明松竹混交经营能提高林分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松竹混交经营能够改善林地生态与环境质量,与毛竹和马尾松纯林相比,松竹混交林土壤供肥能力较强,且林地土壤疏松多孔,并持蓄了充沛的水分,这不仅为松、竹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同时也增强了林分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1:1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马尾松纯林和混交林的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交促进马尾松和红锥的生长,特别对马尾松胸径生长的影响尤为明显,促进了马尾松胸径的生长。混交林分种问关系协调,马尾松生长尚未受到处于林冠上层...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毛红椿混交林生长效果和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马尾松毛红椿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生长量和土壤肥力状况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毛红椿混交林中马尾松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总蓄积量均高于马尾松纯林。混交林中马尾松和毛红椿的生长量呈现出马尾松毛红椿混交比例4∶1>3∶1>2∶1的规律。马尾松毛红椿混交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优于马尾松纯林,营造马尾松毛红椿混交林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由于毛红椿生长快于马尾松,营造混交林以带状混交为佳,且毛红椿比例宜小。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飞播造林林分抚育间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南方主要飞播造林树种之一,我省有大面积马尾松飞播林分,进行马尾松飞播林不同密度林分间伐始期、间伐强度、间隔期、抚育间伐综合效果定位试验研究,选择最优间伐方案用于生产实践,使马尾松飞播林速生、丰产、优质,是本试验的基本目的。本文根据马尾松飞播林3个试验区,27个固定样地,5年的观测数据,对马尾松飞播林间伐起始期、间伐强度、间隔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飞播林宜在飞播后8年进行第一次间伐;不同间伐强度与直径生长、单株材积生长呈正相关。林分密度与直径生长,单株材积生长呈负相关;与林分材积增长呈正相关;间伐间隔期以3年为宜。  相似文献   

20.
结合近自然理论进行马尾松纯林改造,每667m2选定20~25株作为母树,采取择伐和疏伐相结合,适当补植阔叶树,促进林木生长和生物多样性。通过间伐强度采取20%、40%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间伐马尾松林分,均能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林分抗逆性,有利于土壤改良,其中40%的间伐强度更有利于林分形成混交复层林,提高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