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猪副伤寒病主要发生于断乳后的仔猪,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消化道疫病,急性症状表现为败血症,慢性病猪为坏死性肠炎,具有传染性。仔猪发病时如果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直接会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分析了仔猪副伤寒的发病原因,介绍了预防和治疗仔猪副伤寒的措施,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副伤寒的病原主要为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根据国内外有关报道,该病原主要引起断奶前后的仔猪发病,易感年龄是2~4月龄,最高为6月龄,对于大猪原发性副伤寒的报道极少,因此猪副伤寒通常称为“仔猪副伤寒”。2006年我县某肉猪养殖场的大猪暴发猪副伤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梁祖光 《兽医导刊》2020,(2):129-130
目的:探讨对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及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市某地区的养猪场内出现的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及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症治疗和综合性治疗,全猪场内除治疗前死亡的猪只外,剩下的发病猪只均未出现死亡现象,且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通过实施病理解剖及实验室确诊,明确猪只的疾病类型,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及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正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又称"猪沙门氏菌病"。病原菌常存在健康猪的肠道内,当饲养不良、卫生条件差等因素使猪抵抗力降低,容易诱发仔猪副伤寒。笔者接诊一例急性型仔猪副伤寒病例,报告如下:2016年3月20日,普兰店区乐甲乡镇王某购买24头刚断乳仔猪,3月27日免疫猪瘟疫苗。2016年4月初,发现突然死亡2头仔猪,另有3头发病,畜主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  相似文献   

5.
仔猪副伤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0月21日,辽宁省义县某猪场(有近百头猪)从县内周边地区引进50头仔猪.刚到猪场时食欲正常.3d后有个别猪出现腹泻.5d后波及全群。猪群腹泻较为严重.并伴有咳嗽。其中,有3头病仔猪皮肤发红.发病后于次日死亡。经现场临床诊断和剖检发病猪.结合实验室检测.确诊为仔猪副伤寒。根据该次发病情况.现将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羊镇某养猪场饲养的90头52日龄猪出现发病,根据发病表现、病变初步诊断为仔猪副伤寒,采集血液、淋巴结、肝、脾分别进行细菌学检测及血液检测,确诊为仔猪副伤寒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经使用恩诺沙星、血虫净、庆大霉素治疗后,治愈13头,治愈率81.3%。  相似文献   

7.
<正>猪副伤寒即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败血症、顽固性腹泻以及回肠和大肠固膜性肠炎为特征,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发病,1-4月龄仔猪最为多发。近年来,猪沙门氏菌感染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笔者通过临床应用中药制剂对本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1发病情况秦安县星星香猪养殖场仔猪2 450头,发病370头,死亡80头。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丘陵地区生猪养殖很容易受到亚热带气候的影响,入春时节气候变化较多,若养殖管理跟不上变化,易引发细菌性疾病,2~4月龄仔猪最易感染沙门氏菌,成年猪发病较少。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急性副伤寒会造成仔猪死亡,但临床较多的是慢性副伤寒,病猪  相似文献   

9.
仔猪副伤寒的中草药疗法仔猪副伤寒是由猪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是阴雨、潮湿的季节多发。健康猪肠道内常有此病菌存在,当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猪体的抵抗力减弱时,就可能引起发病。(一)症...  相似文献   

10.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侵害1~4月龄的仔猪,是仔猪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急性败血症或慢性坏死性肠炎,顽固性下痢为特征,常引起断奶仔猪大批发病,还常伴发或继发其他疾病。如治疗不及时则死亡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损  相似文献   

11.
猪副伤寒是仔猪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该病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和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疾病混合感染,死亡率很高,常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损失。结合猪副伤寒近年来在河南省周口市的发病情况、发病特点,介绍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世江 《中国猪业》2008,3(2):44-45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且世界各地都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汪清县部分养猪场常出现仔猪副伤寒病例,发病猪因救治不利出现死亡和仔猪的生长受阻等现象,该病一定程度影响了养殖场的健康发展。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菌病,是由沙门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经调查,患病猪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仔猪,特别是2月龄或者4月龄仔猪多见,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多雨潮湿和寒冷、季节交替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4.
猪副伤寒是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及猪副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也称猪沙门氏杆菌病.本病主要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特别是1-4月龄的断奶仔猪易发.初生仔猪由于体内有母源抗体,一般较少发病.6月龄以内的猪很少出现原发性副伤寒.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多雨的潮湿季节多发. 1 发病原因 导致猪副伤寒的病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健康猪的肠道内及其粪便中常含有这些病原菌.当猪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病菌就在体内大量繁殖并引起发病.猪营养不良、管理不善、受凉、患其他传染病(如猪瘟等)时都可诱发本病.带菌者的普遍存在,成为本病在猪群中流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世界各地都有。  相似文献   

16.
张啸 《动物保健》2011,(9):73-74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猪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临诊表现为慢性腹泻,有时以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1~4月龄的小猪,成年猪较少发病,故将其称为“仔猪副伤寒”。  相似文献   

17.
云南曲靖市沾益乡金龙综合养猪场曾爆发了一起以四月龄以下仔猪为主的猪发病及死亡严重的疫病。经对这次疫情发生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实验室细菌学检验、分离获得猪霍乱沙门氏菌病原 ,从而确诊为猪副伤寒病。猪副伤寒病的流行 ,严重地危害养猪业的发展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特别是对四月龄以下的仔猪危害极大 ,此次分离获得的猪霍乱沙门氏菌菌株毒力极强 ,以致引起该猪场从四川刚购进的388头仔猪发病死亡352头 ,猪场自繁自养的仔猪发病死亡277头 ,育肥猪、老母猪共发病死亡26头 ,造成经济损失十八万元之多。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仔猪副伤寒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法,以期为仔猪副伤寒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副伤寒是由革兰氏阴性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所引起的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小猪传染病。多发生于断奶以后至六月龄内的小猪。笔者采取中西结合治疗发病猪群,效果较好。现将诊治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笔者注意到一个问题,许多养猪场特别是中小型养猪场,在防疫问题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在仔猪保育阶段特别重视猪瘟的防疫,而忽视对仔猪副伤寒病的防疫,笔者接触调查了很多养猪户,有99%的人做过猪瘟苗,但有80%的人不做仔猪副伤寒疫苗,主要原因是养殖户在思想上存在麻痹侥幸心理,错误地认为不给猪口服副伤寒疫苗,猪也不会得副伤寒病,事实并非如此,据笔者多年临床调查,做疫苗的仔猪99%不会发病,不做疫苗,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