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重要的传染性蚕病,严重危害蚕桑生产。它不仅直接影响蚕种质量,关系种场的经济效益乃至生死存亡,还可能对蚕桑生产造成毁灭性伤害。因此积极采取对策,控制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和蔓延一直是蚕桑产业的重要课题。家蚕微粒子病不仅能食下传染,而且能通过胚种传染给下一代。微粒子孢子由孢子壁、极膜层、极丝孢原质和极泡组成,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孢子一般为椭圆形,呈绿色、有折光性。它的发生发展与病原存在、制种环境条件密切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家蚕微粒子病在我省扩大蔓延是历史上少有的。它不仅加深了蚕种供求矛盾,而且在蚕茧产量和质量上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对蚕农、工厂、丝绸商品内外销都极为不利,这是当前蚕桑生产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从蚕种角度看,我省年需蚕种500余万张,因微粒子病蔓延而缺种,全国也无力支援,将会造成有桑缺种的局面,给蚕桑生产带来严重的灾难。我们有责任呼吁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从  相似文献   

3.
为了及时掌握当前江、浙两省桑蚕微粒子病发生的现状,交流近年来各生产单位在防治微粒子病方面的经验,了解关于桑蚕微粒子病研究的信息,以更好地防止桑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及蔓延,江苏、浙江省蚕桑学会于1987年8月13日至15日在杭州市浙江农业大学蚕桑馆联合召开了“桑蚕微粒子病发生及防治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江苏、浙江蚕桑学会有关代表31人,会议还邀请了安徽、江西两省派代表列席会议。与会代表对当前江、浙两省桑蚕微粒子病发生情况作了通  相似文献   

4.
近年家蚕微粒子病对我省蚕茧、蚕种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检验母蛾微粒子病淘汰病卵是防治的有效措施。目前执行省的蚕种品质监管条例中的抽检方法亦存在一些问题。为此,1980年华南农学院蚕桑系开展家蚕普通种微粒子病检查方法改进的研究,提出改进的检验方案。1981年与南海县沙头蚕种场协作进行中间试验及生产试验。经过实  相似文献   

5.
<正>东台市蚕桑场始建于1989年,是一家生产一代杂交蚕种的专业种场。微粒子病是一种为害蚕种生产的毁灭性蚕病,一旦发生该病就会给蚕种生产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防范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我场针对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病特点,多措并举,常抓不懈,家蚕微粒子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防微工作成效明显,蚕种质量显著提高。现将我场防微工作的一些体会概述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6.
家蚕微粒子病是与良种繁育关系最密切的传染性蚕病,曾在法国、意大利等国流行,欧洲蚕业因此而一蹶不振。目前,世界各国均将微粒子病列为检疫对象。近年来,我国本已得到控制的家蚕微粒子病又有重新抬头的现象,这对目前严竣的蚕桑生产形势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防治家蚕微粒子病已成为稳定蚕桑生产的当务之急,应坚决采用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家蚕微粒子病的危害,给我县农村养蚕连续两年春蚕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微粒子病的发病面达5个区35个乡(镇),115个村,发病蚕种29718张,蚕茧损失一般在30—50%,重者颗粒无收。全县两年春蚕因发生微粒子病,少收蚕茧500吨以上,蚕农直接少收茧款400万元以上。不仅减少蚕农收入,蚕农还要增加投入200万元以上,更重要的是影响社会经济效益。影响安定团结,给党和人民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政治经济损失。如古井区1989年、1990年两年春蚕发种11076张,其中5690张严重暴发微粒子病,占春发种的56.5%,单产仅15公斤,  相似文献   

8.
正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桑生产的传染性蚕病,一旦被传染,将给蚕桑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20世纪90年代建湖蚕种场因微粒子危害造成蚕种烧毁。为了战胜微粒子病,建湖蚕种场在防治微粒子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完整的防微体系,加强了防微力度,基本控制了微毒,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完善了防微硬件设施1.1改善养蚕硬件条件近几年来,建湖蚕种场陆续将原有的泥土场地改成水泥场地,便于冲洗和消毒,每个生产小组都建  相似文献   

9.
2015年春杭州蚕种场控制微粒子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桑生产的疫病。我省1998年采取三控一严的措施以来,对微粒子病的爆发有所控制,直至2009年开始我省微粒子病又有抬头的趋势,且逐年恶化。而杭州蚕种场微防上思想高度重视,消毒严格、措施到位。在全场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来有效的控制了微粒子病的发生。2015年春期杭州蚕种场微粒子病检验结果无毒率为85%,无淘汰蚕种。产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在全省名列前茅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0.
<正> 1991年,我省蚕茧生产再创解放以来最好水平,全年发种38.38万张,产茧量突破万吨大关,外贸创汇4000多万美元。然而在这大好形势下,同时出现了微粒子病扩散蔓延的严重局面。微粒子病是由家蚕微孢子原虫经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而寄生于蚕体内所造成的一种传染性蚕病。该病对蚕桑生产影响极大,轻则降低养蚕收益,  相似文献   

11.
<正> 1989年我县大面积的丝茧育遭受了微粒子病的重大裘击,春、秋两个生产季节中,全县有23个乡11302张蚕爆发了微粒子病,减收蚕茧5500担,蚕农经济损失近300万元,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受到沉重打击。我场蚕种生产也面临微粒子病的严重危机。1986年到1989年4年  相似文献   

12.
谈谈我校实习蚕种场防治微粒子病的体会赵疏明,王华军(绍兴市农校)微粒子病是蚕桑生产中的一大病害,严重危害着蚕桑生产,尤其对蚕种生产威胁更大。我们知道微粒子病在历史上曾使欧洲蚕业陷于绝境,解放前我国也深受基害,解放后,在我国蚕桑工作者努力下,几近绝迹,...  相似文献   

13.
<正>201710月11~14日,由中国蚕学会蚕种分会主办的"全国蚕种微粒子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在东台市举行,来自全国18个蚕桑生产省市区、128位蚕种生产、科研、教学、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桑生产的疫病,几年来,在全国局部地区发生较重,损失较大。为进一步增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意识,规范防控技术,提高蚕种质量,保证蚕农利益和蚕桑产业健康发展,中国蚕学会蚕种分会邀请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沈中元研究员,浙江大学鲁兴萌教授,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  相似文献   

14.
肖凯 《四川蚕业》2014,(3):42-42
<正>蚕种是重要的蚕桑生产资料,是蚕茧高产稳产的基础。蚕种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强、生产环节多、劳动密集型、过程复杂的产业。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可以通过胚种传给下一代,对蚕业生产具有毁灭性的疫病。在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防控是生产优质蚕种的基础和关键一环。根据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染规律,结合近几年我市蚕种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微粒子病防控措施,供蚕种生产者参考。1传染规律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原虫孢子寄生家蚕  相似文献   

15.
<正> 家蚕微粒子病是养蚕业,特别是对蚕种生产危害最大的蚕病之一。多年来蚕业界对防治微粒子病摸索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省蚕桑研究所1983年整理了《防治家蚕微粒子病传染技术规范》,较系统地对防微实用性技术作了总结。对防除微粒子病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近年来,我省微粒子病又重新抬头,蔓延危害猖獗,损失严重,其主要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家蚕微粒子病在四川爆发,1988年烧毁带微粒子病的蚕种约50万盒(张),严重威胁蚕茧生产,现将四川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夏如山副研究员《家蚕微粒子病(问答)》陆续刊出,以(?)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总结江苏省1992年防治家蚕微粒子病工作的经验教训,研究落实今后的防病措施,江苏省蚕学会生理学组,于1992年12月22—23日在浒墅关召开了防治家蚕微粒子病学术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省丝绸公司、蚕种公司,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盐城农校,浒关、镇江、东台、海安、武进蚕种场,盐城、南通、淮阴市丝绸公司,共37名。 会议通报了1992年全国主要省区蚕种场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情况,交流了江苏省防治工作的经验。东台、海安、镇江、浒关蚕种场的代表,就蚕种生产中防治微粒子病措施及技术,作了发言;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的代表作了关于微粒子病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 与会代表认为,江苏省1992年在防治家蚕微  相似文献   

18.
江苏、浙江两省蚕桑学会于8月中旬在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联合召开了“桑蚕微粒子病发生与防治”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两省生产、科研和教育单位的蚕种和蚕病科技工作者、专家、教授共31人,另外还邀请安徽、江西两省蚕桑学会派代表列席了会议。会议从13日至15日共开了3天,座谈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相互通报了两省近年来蚕种生产上微粒子病的发生情况,交流了集团母蛾检查工作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办法。2.分析了近年来两省微粒子病有所抬头的原因,探讨了防治微粒子病应采取的技术措施。3.两省的科研教育机构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微粒子病研究工作进展,特别是关于微粒子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家蚕微料子病在我省暴发并迅速蔓延。1989年全省因微粒子超标烧种10O多万张,占全省年生产蚕种量20%左右,直接经济损失1千多万元。因超毒和烧种造成对环境污染,蚕种供需矛盾所增大的损失更无法估计。尽管我省1987年以来,家蚕微粒子病暴发,引起了行业专家、学者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防微、控微除微的措施.但微粒子病不仅没有控制住,相反带毒面在扩大,病毒率在增加。以我市为例:1889年全市  相似文献   

20.
<正> 近两年来,家蚕微粒子病在我省蚕区大面积爆发,是解放后三十多年来曾未有过的。当前蚕种数量不足,质量也差,由于微粒子病的损失,不仅给蚕种供求加深了矛盾,而且严重影响了蚕茧产量和质量,给蚕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了工业生产和外贸出口。这是当前蚕桑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