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书讯     
由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程光潮研究员、江苏家禽研究所黄凡美研究员等 5位专家合作撰写的我国第一部地方鸡种种质资源研究专著———《中国地方鸡种种质特性》一书 ,2 0 0 0年 1 0月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集作者的多年研究成果 ,并收录了国内其它作者的有关研究资料 ,从我国地方鸡种的起源、分化 ,体型外貌 ,经济性状 ,生理生化特点以及血型、蛋白质 (酶 )多态、染色体、DNA指纹等方面对我国近 30个地方鸡种的种质特性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它对深层次认识我国家鸡品种起源、分化 ,遗传相似关系 ,品种特性、特征具有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贡溪鸡的特征特性及种质资源情况,笔者联合当地畜牧局对该鸡种进行了调查及生产性能测定,并对其种质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贡溪鸡骨乌体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滋补性强,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率高等优点,深受消费者与养殖户的青睐,是优良的地方鸡种。  相似文献   

3.
云南西双版纳斗鸡是近年来引进的鸡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为了利用好该鸡种优良的种质特性,研究中用其他优良鸡种与其杂交,以期使更多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甚至超过双亲,从而将杂交优势在生产中加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选育青脚白羽鸡作母本、西双版纳斗鸡作父本的测交组合,其经济性状效果较好,对其测交的胫、趾颜色效应奇特。研究该效应,对于丰富西双版纳斗鸡遗传育种理论和指导育种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鸡的育种目标向着品种的专业化及经济化方向发展更为明显.所培育的品种或品系的种质特性在随着年代的推移及育种措施的改变而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为此,作为一个从事养鸡生产与科学研究的技术工作者,必须认真观察鸡品种(或品系)种质特性的变化,不断完善饲养技术,做好生理调控.使鸡处于最佳状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遗传潜力.本文将对近代肉鸡及蛋鸡的种质特性及生理调控措施分别论述,期望对广大养鸡生产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选育家禽优良品种,开展育种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家禽品种资源。充分发掘与利用家禽品种的遗传资源,必须对其可利用的种质特性与潜力,有个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才能改变过去那种仅注重外型美观即所谓的眼灵尾秀,而不注重有利的经济性状的选择的做法。在我国极其丰富的家禽品种资源中,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相互比较,测定其生产性能等种质特性,目前尚未多见。严重地影响到对我国地方鸡种在育种规划上的落实与有效地利用。为此我们从1979年开始,由浅入深地对我国部分鸡种的种质特性,进行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6.
地方土鸡种是优质鸡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为了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其优良的种质特性,在研究中采用其他鸡种或品系与其杂交,以达到使更多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甚至超过双亲的目的.并将杂交优势在生产中加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用隐性青脚白羽鸡作母系、藏乡土鸡作父系的杂交组合.其杂交一代经济性状较好,体型外貌与藏乡土鸡相似,其肉质具有优质鸡的口感风味,可用于规模化散养生产。两系杂交培育优质鸡的方法研究,对于丰富和指导畜禽育种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鸡的育种目标向着品种的专业化及经济化方向发展更为明显。所培育的品种或品系的种质特性在随着年代的推移及育种措施的改变而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为此,作为一个从事养鸡生产与科学研究的技术工作,必须认真观察鸡品种(或品系)种质特性的变化,不断完善饲养技术,做好生理调控。使鸡处于最佳状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在养鸡生产上,对专门化的鸡种,一般并不注意产蛋末期的肉用性状。我国的地方鸡种多属兼用类型,不少地区的群众,也素有吃产蛋后的老母鸡的习惯。专业户饲养的种鸡,最后也以成批淘汰老母鸡上市,所以测定我国地方鸡种在产蛋末期的肉用性状,研究其间异同之处,探索其种质特性,对开展地方鸡种的利用工作,在理论上或生产实际上,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二、材料和方法(一)试验鸡:所测定的太和鸡、仙居鸡、  相似文献   

9.
云南多样化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丰富的地方鸡种资源,有13个鸡种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品质和数量均居全国之首。这些独特地方鸡种是改良培育鸡品种不可缺少的原始遗传素材和宝贵的基因储存。但由于种种原因,云南多种地方鸡种群体数量下降或面临消失,种质资源亟待维系,优良性状开发极大受限。在查阅大量相关研究报道的基础上,综述了云南省种质资源现状与分子研究进展,以期为地方核心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选育、复壮和扩群培育出更具独特风味的云南地方特有资源品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青脚白羽鸡测交羽色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脚白羽鸡是近年来选育出的新品种,为了利用好该鸡种优良的种质特性,试验中用其他优良鸡种与其测交,以期使更多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甚至超过双亲,将杂交优势在生产中加以利用。目前的试验结果表明,以青脚白羽鸡作母本、川东大黑鸡作父本的测交组合经济性状效果最好,其测交的羽色遗传效应较复杂,认真研究该遗传效应,对于丰富遗传育种理论和指导育种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和测定目前浦东鸡体型外貌、成年鸡体重体尺和生产力指标(产肉性能、肉质性状、蛋品质、繁殖性能),并将相关性状同历史数据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浦东鸡种质资源特性进行了系统评估。  相似文献   

12.
正上杭石鸡作为新近挖掘的品种,是福建省上杭县独有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前尚未进行品种认定。为进一步掌握该鸡的种质特性,试验饲养观察了其开啼、裸背、镰羽和羽色等基本表型性状,并测定了其56日龄体重和体尺指标。一、基本概况上杭石鸡是新挖掘的上杭县独有的畜禽遗传资源,尚未通过品种认定。为了解上杭石鸡的种质特性,在上杭县湖洋镇三田村上杭县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场对上杭石鸡进行了初步的饲养观察和生产性能的测定,希望得到有关部门关注。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茶花鸡品种保护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等因数的制约,导致茶花鸡保护长期在简陋条件下实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茶花鸡种质资源保护得到了较快发展,按照农业部对地方品种保护要求,茶花鸡种质资源保护不仅完成了40个核心家系的封闭式保种,还在当地偏远农村完成了4个开放式保种村建设,2015年西双版纳茶花鸡保种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保种场。  相似文献   

14.
狼山鸡(N系)黑色胫骨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世界的育种工作中,伴性遗传原理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鸡的“id”基因为“Id”的等位基因,“id”能使黑色素形成,使胫骨呈现黑色。国外已利用胫骨色素遗传原理,培育出黑色胫骨的鸡种,打入中国市场,并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国外的一些鸡种都存在着价格偏高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充分发挥我国地方鸡种中具有“id”基因的优势,利用地方鸡种的“id”基因, 培育出具有黑色胫骨的鸡种, 我们对狼山鸡(N系)“id”基因进行了选育工作。一、材料和方法1.经“我国部分地方鸡种种质特性测定”和“小群保种的研究”课题的测定,结果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家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地方品种鸡约81个,其中编入《中国家禽品种志》的地方鸡种有27个。在鸡种质  相似文献   

16.
概述象洞鸡的种质特征、种质资源优势及其保护与利用现状,并提出种质资源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固始鸡主产区在固始县及其周边地区,是在特定的区域内自然驯化而成.固始鸡品种性质稳定,肉汤鲜美,滋补功能强.2008年通过畜禽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项目的实施,经过查阅大量文献、现场调查、取样分析,对固始鸡的基本情况、群体情况、生理生化指标、种质基本特征描述、体尺体重、繁殖能力、生产能力、饲养管理、种质的评估等方面进行种质资源的个性描述.对固始鸡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统一、科学、完整地收集、整合,能够进行有效保护、合理高效开发利用,实现固始鸡种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挖掘地方鸡种资源,并针对选育方法和程序进行研究,测定相关指标,旨在为地方土鸡品种选育工作提供参考,也为地方鸡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鸡的生产性能高低,除受鸡的种质影响之外,还受鸡的饲养管理条件所制约。在种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饲养管理条件的好坏,是决定鸡生产性能高低的主要因素。根据我们近两年来的研究证明,不同饲养组成的饲粮和饲料的处理方法不同,不但对鸡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有影响,而且对鸡的肉质也有影响。为了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改善鸡胴体的品质,近年来国外进行了大量研究,集中表现在鸡的营养需要和改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0.
甘肃黄鸡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甘肃黄鸡的种质特性和选育水平,从分子水平上估测其遗传纯度和遗传潜力,以SR92黄鸡和浦东鸡作为对照,对甘肃黄鸡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TAPD)的分析研究。RAPD分析结果很好地反映了鸡群的育种历史,甘肃黄鸡种群内的遗传相似系数量子(0.871),说明甘肃黄鸡的群内遗传变异较小,应当考虑引入适当的外来血源。甘肃黄鸡与浦东鸡、SR92黄鸡间的平均百分差异均值(MAPD)(分别为21.67%和21.62%)较大,表明甘肃黄鸡与浦东鸡、SR92黄鸡之间有一定的遗传距离,可初步认为甘肃黄鸡是与SR92黄鸡和浦东鸡不同的新鸡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