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口黑鲈对饲料中酵母硒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酵母硒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组织抗氧化指标及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评价大口黑鲈对饲料中酵母硒的耐受性。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Y0)、0.5(Y0.5)、2.5(Y2.5)、5.0 mg/kg(Y5.0)(以硒计)酵母硒,其中0.5 mg/kg是硒的最高推荐剂量,2.5和5.0 mg/kg分别是最高推荐剂量(0.5 mg/kg)的5和10倍。基础饲料本底硒含量为0.76 mg/kg。选用初始体重为(12.99±0.01)g大口黑鲈,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试验期为10周。结果表明:Y0组增重率和摄食率最低,同时其饲料系数也最低,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Y0组血浆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Y0.5组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Y2.5组血浆中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Y2.5组、Y5.0组血浆中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Y0组、Y0.5组(P0.05)。与Y0组相比,酵母硒的添加显著降低了血浆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且显著提高了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0.05)。Y5.0组肝脏硒含量显著高于Y0组、Y 0.5组(P0.05),与Y2.5组无显著差异(P0.05)。硒日摄入量和肝脏硒含量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肝脏硒含量随硒日摄入量的提高呈线性增加。各组大口黑鲈的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添加0.5 mg/kg酵母硒对肝脏损伤有缓减作用。由上述结果可知,饲料中添加0.5 mg/kg酵母硒(总硒含量为1.29 mg/kg)对大口黑鲈具有一定的脂肪代谢促进作用和抗氧化保护功能,且对大口黑鲈是安全的。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组织抗氧化指标及肝脏组织结构,饲料本底硒含量为0.76 mg/kg时,大口黑鲈对饲料中酵母硒的耐受剂量为0.5 mg/kg(以硒计),即为硒的最高推荐剂量,安全系数为1。鱼粉、磷虾粉等动物蛋白质源中含有较高水平的硒元素,因此在高鱼粉水产动物饲料中补充硒要慎重。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通过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组织抗氧化指标及肝脏、肠道组织学变化,评价大口黑鲈对饲料中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耐受性。以初始体重为(6.20±0.01)g的大口黑鲈为靶动物,在基础饲料中依次添加0(D0组,作为对照组)、150(D150组)、300(D300组)和1 500 mg/kg(D1500组)的BHA,其中300和1 500 mg/kg分别是最高推荐剂量(150 mg/kg)的2和10倍,进行为期10周的饲喂试验。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结果表明:4组中以D150组的生长性能最好,其余各组的终末均重、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摄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D150和D300组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和D1500组(P0.05)。D1500组血浆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D150、D300组无显著差异(P0.05)。D150和D300组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D1500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1 500 mg/kg BHA可以显著提高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P0.05);饲料中添加150、300、1 500 mg/kg BHA均显著降低了血浆、心脏和肝脏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对照、D150和D1500组大口黑鲈的肝脏、肠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D150和D1500组的损伤相对较少。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50 mg/kg BHA对大口黑鲈具有一定的脂肪代谢促进作用和抗氧化保护功能,且对大口黑鲈是安全的,安全系数为10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通过生长性能、抗氧化应答和肝脏组织学变化研究大口黑鲈对乙氧基喹啉的耐受性。在基础饲料中依次添加0(FFO组)、150(FFO-150组)、300(FFO-300组)和1 500 mg/kg(FFO-1500组)的乙氧基喹啉,其中300和1 500 mg/kg分别是欧盟最高推荐剂量(150 mg/kg)的2和10倍。另设1个负对照组(OFO组),即以氧化鱼油替换基础饲料中的新鲜鱼油。以初始体重为(4.01±0.01)g的大口黑鲈为靶动物,进行为期10周的生长试验,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结果表明:OFO组的生长性能最差,其余各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摄食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FFO-300和FFO-1500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OFO和FFO组(P0.05)。FFO-150组的肥满度显著高于OFO组(P0.05);FFO-1500组的脏体比、肝体比与FFO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FO-300、FFO-1500组的肝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料中添加300和1 500 mg/kg乙氧基喹啉可以显著提高大口黑鲈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乙氧基喹啉的添加对大口黑鲈鳃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无规律性变化。大口黑鲈心脏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由于乙氧基喹啉的添加而显著降低(P0.05)。肝脏、鳃、心脏中丙二醛含量随乙氧基喹啉添加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各组大口黑鲈的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FFO-150、FFO-1500组的损伤相对比较少。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150 mg/kg乙氧基喹啉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保护作用且对大口黑鲈是安全的,安全系数为10倍。但从存活率和抗氧化保护功能来看,建议大口黑鲈饲料中乙氧基喹啉的最高推荐量为300 mg/kg。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酵母酶解物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脂类代谢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来评价酵母酶解物在大口黑鲈饲料中的有效性。配制3种等蛋白质(粗蛋白质47%)等能(总能20.0 MJ/kg)的饲料:以含35%低温干燥鱼粉的高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命名为FM),在此基础上以混合植物蛋白质(豆粕+谷朊粉)替代50%的鱼粉并平衡必需氨基酸后作为基础饲料(命名为SBM),另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的酵母酶解物作为试验饲料(命名为HY)。选用初始体重为(20.80±0.04)g的健康大口黑鲈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在室内循环控温系统中进行8周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在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上,HY组显著高于FM和SBM组(P0.05);在肝体比上,HY组显著低于FM和SBM组(P0.05)。FM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HY和SBM组(P0.05)。HY和SBM组大口黑鲈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FM组(P0.05),而肝脏总胆固醇含量则显著低于FM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及肝脏脂肪含量变化一致,即FM组显著低于SBM组(P0.05),与HY组无显著差异(P0.05)。用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50%鱼粉后,大口黑鲈肠道肌层变薄,绒毛完整齐度下降,在此基础上添加酵母酶解物后,肠道结构损伤的情况有所缓解。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用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50%鱼粉后添加3%的酵母酶解物能够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改善肝脏状态,促进肝脏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修复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水解物添加水平对日本沼虾幼虾生长、抗氧化、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在蛋白质水平为37%、脂肪水平为8%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YH1)、0.5%(YH2)、1.0%(YH3)、2.0%(YH4)和4.0%(YH5)的酵母水解物,获得5种试验饲料。将平均体重为(0.104±0.003) g的1 000尾日本沼虾幼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平行(50尾/平行),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日本沼虾成活率不受饲料中酵母水解物添加水平的影响(P0.05),但当饲料中酵母水解物添加水平达到1.0%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且显著高于YH1组(P0.05)。2)相比YH1和YH5组,YH3和YH4组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YH2、YH3和YH4组肝胰腺总抗氧化力(T-AOC)显著高于YH1和YH5组(P0.05);YH4组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YH1、YH2和YH5组(P0.05);YH5组肝胰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同时,YH5组肝胰腺免疫性能指标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3)日本沼虾肠道菌群从门水平上分析,主要以8种优势菌门为主,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藻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衣原体门(Chlamydiae)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从属水平上分析,主要以11种优势菌属为主,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气单胞菌属(Aeromonas)、雷诺氏菌属(Reyranella)、几丁质杆菌属(Chitini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红杆菌属(Rhodobacter)、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军团菌属(Legionella);属水平上的有益菌未因酵母水解物的添加而显著增多(P0.05),但添加一定量的酵母水解物可抑制希瓦氏菌属、气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军团菌属等致病菌和潜在致病菌的生长。由此可见,在饲料中添加1.0%的酵母水解物可促进日本沼虾的生长;当添加水平达到1.0%~2.0%时,可提高虾的抗氧化能力;当添加水平达到4.0%时,不仅可以显著改善虾的肠道菌群,还可以提高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根据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建议日本沼虾幼虾饲料中酵母水解物添加水平为1.0%;根据免疫性能分析,建议日本沼虾幼虾饲料中酵母水解物添加水平为4.0%。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抗氧化及糖代谢的影响,配制基础饲料并添加0、1 500 mg/kg和3 000 mg/kg的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以生产3种试验饲料[S1(对照组)、S2组和S3组],分别投喂3组(共225尾)初始重量为(7.50±0.23)g的大口黑鲈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增重率(WGR)和存活率,并降低了饲料系数(FCR)(P<0.05)。血浆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随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添加而升高,S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2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白蛋白(ALB)S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添加量升高显著下降(P<0.05)。肝脏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1β(IL-1β)在S2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量在S3组显著下调(P<0.05)。肝脏过氧化...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及鱼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0、500、1000、1500U/kg)的饲料喂养初始体重为23g左右的大口黑鲈56d,研究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及体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分4组,1组为对照组(不添加植酸酶),2~4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植酸酶500、1000、1500U/kg)。结果显示,饵料中添加1000U/kg植酸酶能显著促进大口黑鲈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肝体指数随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4组的大口黑鲈肝体指数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肌肉营养成分无显著性影响(P>0.05)。试验证明,植酸酶能有效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与降低肝体指数。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提取物(YE)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的影响。选取360尾初重为(14.05±0.28)g的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CON组、YE2组、YE4组、YE6组分别配制YE水平为0、2 000、4 000、6 000 mg/kg的4组等氮(约49%)等脂(约11%)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YE6组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CON组(P<0.05),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CON组和YE2组(P<0.05)。YE4组和YE6组大口黑鲈肠道中蛋白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CON组与YE2组(P<0.05)。YE6组大口黑鲈前肠的肌层厚度和绒毛高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YE4组和YE6组大口黑鲈肠道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5(IL-1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所有YE组大口黑鲈肠道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和雷帕霉素靶蛋白(TOR)的表达量显著高于CON组(P<0...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种苗配合饲料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生长及抗病能力的影响.基础饲料中按梯度比例添加0.00% (Y0)、0.20% (Y1)、0.40%(Y2)、0.60%(Y3)、0.80%(Y4)、1.00%(Y5)酵母水解物,配制6种等氮等能饲料,投喂初始体重(1...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核苷酸对团头鲂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抗病力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31.46±0.07)g的团头鲂300尾,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核苷酸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照组试验鱼饲喂基础饲料,核苷酸组试验鱼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 mg/kg酵母核苷酸(单体核苷酸与低聚核苷酸总含量为70%)的试验饲料,饲喂56 d后测定鱼体的生长、形体以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在饲养试验结束后采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测定鱼体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00 mg/kg酵母核苷酸显著提高了团头鲂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但对摄食率、肝体比、内脏比、肥满度和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核苷酸组血浆中抗超氧阴离子水平显著增加(P<0.05),但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中添加200 mg/kg酵母核苷酸对团头鲂的肝功能以及血脂和血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96~168 h的累积死亡率(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200 mg/kg酵母核苷酸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团头鲂的生长,增强鱼体的抗氧化功能和抗病力,且不会影响鱼体肝功能以及血脂和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11.
用不同维生素C水平(添加量分别为0、500、1000、2000、4000mg/kg)的5种饲料喂养初始体重为19g左右的大口黑鲈45d,每个处理4尾,各处理3个重复,研究24h不同pH值胁迫下维生素C对大口黑鲈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酸性pH值(pH值为5.5)胁迫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能促进大口黑鲈血清中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碱性pH值(pH值为10.5)胁迫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能显著促进大口黑鲈血清中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且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水平的提高,大口黑鲈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上升。试验证明,维生素C作为抗应激增强剂能有效地提高大口黑鲈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从而提高其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大口黑鲈形体指标、组织脂肪酸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平均体质量为(4.12±0.02)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将270尾试验鱼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以鱼油、豆油、大豆卵磷脂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5.76%、11.05%、17.65%的试验饲料。结果显示:1)饲料脂肪水平对大口黑鲈肥满度、肝体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脂体比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上升,17.65%脂肪组显著高于5.76%脂肪组(P0.05);脏体比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以11.05%脂肪组最高,显著高于5.76%和17.65%脂肪组(P0.05)。2)5.76%脂肪组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n-6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比例显著低于11.05%和17.65%脂肪组(P0.05),而n-3 HUFA/n-6 HUFA显著高于11.05%和17.65%脂肪组(P0.05);5.76%脂肪组肝脏n-3 HUFA比例显著高于17.65%脂肪组(P0.05),n-3 HUFA/n-6 HUFA显著高于11.05%和17.65%脂肪组(P0.05),而n-6 HUFA比例显著低于11.05%和17.65%脂肪组(P0.05)。3)饲料脂肪水平由5.76%升高到11.05%或17.65%,大口黑鲈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谷丙转氨酶活性则显著下降(P0.05),但上述指标在11.05%和17.65%脂肪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11.05%脂肪组大口黑鲈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5.76%和17.65%脂肪组(P0.05)。4)饲料脂肪水平对大口黑鲈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11.05%脂肪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而17.65%脂肪组肝脏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脂肪水平能够影响大口黑鲈的脂肪沉积,改变大口黑鲈组织脂肪酸组成,并且通过影响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改变大口黑鲈对脂肪的转运和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口黑鲈维生素A需求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定大口黑鲈饲料中维生素A的需求量,本研究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量(0、1 000、2 000、3 000和4 000 IU/kg)的维生素A醋酸酯,配制5种不同维生素A含量(实测维生素A含量分别为415、1 406、2 755、3 501和4 646 IU/kg)的等氮等能饲料(粗蛋白质含量48.47%;总能18.15 M J/kg)。用上述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52.75±0.12)g的大口黑鲈49 d,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水平从415 IU/kg升高到2 755 IU/kg,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而随饲料维生素A水平的进一步增高,上述指标则呈平稳的趋势。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水平从415 IU/kg升高到3 501 IU/kg,鱼的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头肾白细胞呼吸爆发活性、血清补体活性及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饲料维生素A水平的进一步增高,上述指标变化幅度较小。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水平对鱼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的影响不显著(P0.05)。分别以增重率和肝脏维生素A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求得,大口黑鲈对饲料中维生素A的最适需求量分别为2 600和3 550 IU/kg;而以非特异性免疫为评价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得出的最适需求量与以肝脏维生素A含量为评价指标所得出的需求量相近。本研究得出,大口黑鲈对饲料中维生素A水平的最适需求量为2 600~3 550 IU/kg。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不同水平抗菌肽对大口黑鲈生长代谢的影响,试验以不含抗菌肽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50 mg/kg(D1组),100 mg/kg(D2组),150 mg/kg(D3组),200 mg/kg(D4组)抗菌肽为试验组,在养殖水箱中饲喂初始平均体质量(12.49±0.2)g的大口黑鲈幼鱼,养殖8周后测定试验鱼的生长性能、饲料表观消化率、鱼体成分、营养代谢等相关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生长和体组成方面,各组试验鱼增重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与对照组相比,D4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升高6.58%(P <0.05);D3和D4组饲料转化率分别显著升高9.4%和10.8%(P <0.05);各组试验鱼全鱼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均无显著差异(P> 0.05),D3组脏体比比对照组显著升高9.4%(P <0.05);(2)消化吸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D2和D3组前肠钠钾ATP酶活性分别显著升高32.35%和39.04%(P <0.05),前肠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显著升高12.09%和10.05%(P <0.05),肝脏溶菌...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维生素C水平(添加量分别为0、500、1000、2000、4000mg/kg)的5种饲料喂养初始体重为19g左右的大口黑鲈45d,每个处理4尾,各处理3个重复,研究24h不同pH值胁迫下维生素C对大口黑鲈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酸性pH值(pH值为5.5)胁迫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能促进大口黑鲈血清中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碱性pH值(pH值为10.5)胁迫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能显著促进大口黑鲈血清中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且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水平的提高,大口黑鲈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上升。试验证明,维生素C作为抗应激增强剂能有效地提高大口黑鲈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从而提高其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对大口黑鲈消化能力、血清代谢指标、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K3,配制成维生素K3含量分别为0.78(K0组)、5.80(K5组)、10.82(K10组)、15.84(K15组)和20.85 mg/kg(K20组)的5种试验饲料,对初均重为(12.96±0.07)g健康大口黑鲈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K3的各组胃和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低于K0组(P<0.05)。K10组、K15组和K20组的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K0组(P<0.05)。K20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指数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随着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的增加,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呈增加的趋势。K15组的肌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其中C16∶1n7和C18∶1n5含量均较其他组显著升高(P<0.05)。肌肉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可以改善大口黑鲈肌肉氨基酸组成,但当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5.80 mg/kg时会使大口黑鲈的消化能力下降,并且高剂量的维生素K3会改变大口黑鲈的蛋白质和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在低磷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磷酸二钙(MCP)和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MDCP),通过研究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氮和磷的消化率与沉积率以及全鱼和椎骨磷含量与全鱼粗灰分含量的影响,确定大口黑鲈对磷的最适需求量以及高水溶性MDCP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首先配制低磷基础饲料,然后在低磷基础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8.86、11.08、13.29、15.51 g/kg M CP,以及9.34、11.67、14.01、16.34 g/kg高水溶性M DCP,使得2种磷酸盐所提供的磷均分别为2.0、2.5、3.0、3.5 g/kg,9种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P0、P2、P2.5、P3、P3.5、DP2、DP2.5、DP3、DP3.5。每种饲料投喂4桶(重复)初始体重为(8.53±0.01)g的大口黑鲈,每个桶放养40尾,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MCP和高水溶性MDCP均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的增重率、磷消化率与沉积率和全鱼粗灰分含量(P0.05),且2种磷源对以上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随MCP添加水平的升高,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全鱼粗灰分含量均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磷沉积率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均以P0组最低。随高水溶性MDCP添加水平的升高,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磷消化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磷沉积率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以P0组磷沉积率最低,DP3组磷沉积率最高。分别以增重率和磷沉积率为指标,通过斜率比法计算得出高水溶性MDCP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00%和118%。以M CP为磷源,饲料可消化磷含量为0.51%时,增重率和磷沉积率达到最高。以高水溶性MDCP为磷源,饲料可消化磷含量为0.52%时,磷沉积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形体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健康的影响,挑选750尾大口黑鲈,初均重为(7.14±0.11) g,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T0组大口黑鲈饲喂基础饲料,T1组、T2组、T3组、T4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108 CFU/g植物乳杆菌LP-37、1×107 CFU/g戊糖片球菌PP-23、1×108 CFU/g LP-37+1×107 CFU/g PP-23以及1×106 CFU/g乳酸菌。试验期6周。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大口黑鲈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显著高于T0组(P<0.05),且T4组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T0组(P<0.05)。各试验组大口黑鲈的肥满度、肝体比、肠宽度显著高于T0组(P<0.05)。各试验组大口黑鲈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T0组(P<0.05)。各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蛋白酶(PRS)、脂肪酶(LIP)及淀粉酶(AMY)活性均显著高于T0组(P<0.05)。...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19,(16):35-42
为研究不同水平复合蛋白源在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等量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体成分组成以及肝脏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用复合蛋白源分别等量替代0%、5%、10%、15%、20%、30%的鱼粉,配置成6种配方成本逐步下降的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重约为100 g/尾的大口黑鲈60 d。结果显示:①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使用复合蛋白源等量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各替代组的增重率、饲料系数与对照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5%复合蛋白源等量替代鱼粉组的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②随着饲料中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水平的上升,大口黑鲈的肥满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20%替代组的最高,但各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含量复合蛋白源等量替代鱼粉各组的脏体比、肝体比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③饲料中不同水平复合蛋白源等量替代鱼粉对各试验组大口黑鲈肌肉中的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非必须氨基酸、单一氨基酸以及总氨基酸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④各试验组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30%含量替代组较对照组提高77.5%(P<0.05)。随着饲料中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水平的上升,试验鱼肝脏的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下降,当替代水平达到10%~30%时,肝脏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5%、20%、30%复合蛋白源等量替代鱼粉后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72.2%、170.2%、69.6%(P<0.05)。各替代组的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利用5%~30%的复合蛋白源等量替代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的鱼粉,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体成分组成和氨基酸组成没有显著影响,但可以提高肝脏SOD、POD活性,降低肝脏MDA含量,同时也会提高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在低磷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磷酸二钙(MCP)和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MDCP),通过研究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氮和磷的消化率与沉积率以及全鱼和椎骨磷含量与全鱼粗灰分含量的影响,确定大口黑鲈对磷的最适需求量以及高水溶性MDCP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首先配制低磷基础饲料,然后在低磷基础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8.86、11.08、13.29、15.51 g/kg M CP,以及9.34、11.67、14.01、16.34 g/kg高水溶性M DCP,使得2种磷酸盐所提供的磷均分别为2.0、2.5、3.0、3.5 g/kg,9种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P0、P2、P2.5、P3、P3.5、DP2、DP2.5、DP3、DP3.5。每种饲料投喂4桶(重复)初始体重为(8.53±0.01)g的大口黑鲈,每个桶放养40尾,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MCP和高水溶性MDCP均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的增重率、磷消化率与沉积率和全鱼粗灰分含量(P<0.05),且2种磷源对以上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随MCP添加水平的升高,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全鱼粗灰分含量均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磷沉积率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均以P0组最低。随高水溶性MDCP添加水平的升高,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磷消化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磷沉积率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以P0组磷沉积率最低,DP3组磷沉积率最高。分别以增重率和磷沉积率为指标,通过斜率比法计算得出高水溶性MDCP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00%和118%。以M CP为磷源,饲料可消化磷含量为0.51%时,增重率和磷沉积率达到最高。以高水溶性MDCP为磷源,饲料可消化磷含量为0.52%时,磷沉积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