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正奶牛乳腺炎是指在产后或者犊牛时病原微生物侵入乳房,或者疾病继发、饲养管理不当等应激因素使奶牛乳腺实质和间质的炎症。奶牛乳腺炎是奶牛养殖中的常见病,可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牛奶品质下降,牛奶中的细菌毒素还会影响人体健康。目前,治疗奶牛乳腺炎的方法有:抗生素、疫苗、纳米粒子和抗生素联合使用如细胞因子、植物来源的抗菌物质、动物来源的抗菌物质和细菌来源的抗菌物质等。其中抗生素治疗依然是最常用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奶业的发展,对牛奶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只有培育出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牛奶,好的奶牛在犊牛阶段的生长尤其重要,而犊牛腹泻是影响犊牛生长发育最主要的疾病,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给奶牛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目前,奶牛乳房炎病原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为对牛奶中的微生物进行传统的分离鉴定。由于这些微生物的形态过于简单,可提供的信息少,而且很多无法进行纯培养,传统方法已无法满足对其群落进行全面的客观认识。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探针等技术为牛奶中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效、直观的方法,更进一步揭示了牛奶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 一般情况下奶牛患病,如果不是很严重,都不要使用抗生素。如果奶牛非使用抗生素不可,那么也最好采用注射方式给药,而不要口服。这是因为牛是多胃动物。口服给药时,抗生素会把奶牛瘤胃的部分有益微生物杀死,从而造成奶牛瘤胃中微生物群落失衡。小犊牛在瘤胃微生物群落还未建立起来之前,为了预防病、促进生长,给小犊牛适量饲喂一些抗生素是可以的。但待犊牛长到7~8个月就要停喂。另外,给奶牛注射抗生素的次数也要尽量少。因为奶牛性情胆小、非常敏感,即使有陌生人到牛场参观,奶牛  相似文献   

5.
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饲粮消化和吸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探索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代谢活动和功能作用,对反刍动物健康和促进饲草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传统瘤胃微生物纯培养方法,组学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对瘤胃微生物种类、代谢途径、功能进行解释,宏组学联用为系统理解瘤胃微生物降解纤维物质分子机理提供新方式,并受到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总结了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并围绕宏组学技术联合应用进行综述,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犊牛的瘤胃具有结构和功能不完善、微生物群落结构不稳定等特点。在犊牛出生后的前几个月,瘤胃结构和功能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巨大变化,并且犊牛期瘤胃结构和功能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其生长性能及成年期的生产性能。短链脂肪酸(SCFA)可以改善瘤胃发酵,并可以影响瘤胃微生物的定植,进而促进瘤胃的发育,但由于犊牛瘤胃发育不健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内源性SCFA较少。外源添加SCFA已经被证实具有促进犊牛瘤胃发育的功能,因此,本文简要综述了SCFA促进犊牛瘤胃发育及影响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作用方式,为犊牛的健康培育及科学饲养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更好地协助奶牛饲养者从事犊牛的管理工作,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兴的犊牛饲养概念,使用"犊牛厨房"对犊牛进行营养调控,实现犊牛的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本文简要介绍了"犊牛厨房"的含义、管理要点,并通过犊牛营养和管理两个角度探讨了"犊牛厨房"对犊牛营养和代谢的调控作用,分析了"犊牛厨房"对犊牛健康和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腺内微生物区系与乳房健康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腺内的微生物变化与乳腺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更新,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有了更全面及深入的认识。本文对奶牛乳腺不同部位的微生物变化与机体免疫及乳腺健康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阐明奶牛乳腺内微生物的重要作用,对更好地了解乳腺炎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治疗和预防乳腺炎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机遇。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奶牛在围产前期、分娩期、围产后期3个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影响牛奶产量和品质的因素很多,而围产期奶牛作为奶牛产前与产后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对母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牛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此阶段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关于规范生散牛奶市场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牛奶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食品,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生牛奶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酵母菌、霉菌、立克次氏体和病毒等.牛奶中的微生物来自奶牛生存的外部环境、牛体的皮毛、排泄物、挤奶器具以及乳房内部等.也就是说牛奶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条途径被微生物污染.一般说,从健康奶牛乳房中刚挤出的牛奶含有多种天然抗菌物质,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杀灭和抑制作用,但在奶温30~36℃的条件下,经2~3h后,天然抗菌物质的作用就逐渐减弱,这时微生物也就很快进入快速繁殖阶段.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围产期一般指产前15d和产后15d这一段时间,是奶牛养殖的一个关键时期。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对母牛、犊牛的健康以及母牛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牛奶的质量及经济效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产前管理(产前15d)这个阶段以保健为中心,作为过渡期,使奶牛瘤胃逐渐建立起适应消化大量饲料的微生物区系和内环境。(1)首先要给围产期的奶牛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将不良环境对奶牛的刺激降到最低,保持机能较高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究腹泻与健康犊牛粪便微生物的结构组成与分布特征,筛选出一些可作为评价犊牛腹泻参考指标的特异性菌群。试验采集10份腹泻和10份健康夏南牛犊牛的粪便样本并提取粪便总DNA,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腹泻组和健康组在微生物多样性方面(组成及结构)存在的差异,获得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Biomarker,并对差异功能基因进行注释。结果表明,腹泻犊牛粪便微生物的多样性小于健康犊牛;在门水平上,与健康组相比,腹泻组犊牛粪便中微生物相对丰度显著升高的是变形菌门和梭杆菌门,螺旋菌门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与健康组相比,腹泻组犊牛粪便微生物中埃希氏-志贺菌属、梭杆菌属、乳杆菌属和梭状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升高,不可培养拟杆菌目S24-7群、拟普雷沃菌属和普雷沃氏菌科的菌属显著降低(P<0.05)。通过对COG功能预测分析,腹泻组在翻译、核糖体结构和起源类群明显降低。通过KEGG代谢途径分析,腹泻组粪便中显著升高的代谢通路是碳水化合物代谢和外源性物质降解和代谢,显著降低的代谢通路分别是细胞增殖和死亡、复制和修复、翻译和转录(P<0.05)。本研究分析了腹泻组和健康组之间的优势菌群,筛选出可以作为犊牛腹泻参考指标的10个Biomarker,并对功能差异基因进行注释,为进一步研究犊牛腹泻的治疗及预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奶牛瘤胃内栖居着大量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原虫。文章分析了奶牛瘤胃原虫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淀粉、可溶性糖和纤维素代谢)、蛋白质代谢和瘤胃内甲烷代谢等过程中的作用,并总结了其对奶牛的营养代谢的利弊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牛业科学》2011,(3):58-58
一般情况下,奶牛患病如果不是很严重,不要使用抗生素。如果非用抗生素不可,最好采用注射方式,不要口服。 牛是多胃动物,口服给药时,抗生素会把奶牛瘤胃的部分有益微生物杀死,从而造成奶牛瘤胃中微生物群落失衡。小犊牛在瘤胃微生物群落还未建立起来之前,为了防病促生长,可以适量饲喂一些抗生素,但长到7~8个月时就不要再喂。  相似文献   

15.
<正>牛奶是奶牛的主要产品,奶牛挤奶是奶牛养殖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如果挤奶的操作不规范或牛奶保管不当,一是会使优质的牛奶被污染或混入杂质,造成牛奶品质下降,甚至病原微生物含量超标,不利于消费者健康;二是会对奶牛乳房造成机械性伤害,导致奶牛乳房炎、产奶量减少等疾病;三是易引起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奶牛之间疫病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s B_1,AFB_1)是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之一,影响奶牛健康和牛奶质量,造成奶牛养殖业的损失,并且危害犊牛或人类健康。本文对AFB_1的基本性质及其对奶牛的危害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为降低饲料中AFB_1含量以及保障牛奶及奶制品安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饲料添加剂在现代化的饲养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添加剂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畜禽产品数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奶牛的瘤胃中有大量微生物的存在,一般猪、禽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对大部分奶牛不适用。但随着牛奶产量的不断提高,高产奶牛群的增加,奶牛饲料添加剂试验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外越来越被重视。下面是几种奶牛的添加剂。一、抗生素抗生素通常使用于代乳品和犊牛饲料中,特别在卫生条件差、发病多时应用。服用抗生素后,犊牛采食量增加,增重速度加快,发病和腹泻减少。但在4月龄以后,饲喂效果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马健  范雪  陈晖  余雄 《中国奶牛》2019,(6):6-11
奶牛的瘤胃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奶牛的生产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将日粮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分解成微生物蛋白以及挥发性脂肪酸,为奶牛提供能量,维持其生产性能。测定奶牛瘤胃中的微生物变化,可以检测奶牛机体的变化,为奶牛疾病及代谢的诊断提供依据。此外,实现人工干预瘤胃菌群的组成,可以有效调控奶牛消化代谢,提高生产性能。本文归纳了奶牛瘤胃微生物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瘤胃微生物移植方法及研究进展,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犊牛代乳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犊牛出生后,其生存环境由恒温过度到变温、由无菌过渡到有菌,营养物质由血液供给变为胃肠道消化供给。犊牛瘤胃功能尚未健全,鲜牛奶可以说是理想的饲料,我国大多数犊牛饲喂牛奶,犊牛自出生到断奶约需要消耗牛奶350~450kg/头。随着动物生理营养和消化生理的研究不断深入,对犊牛的消化代谢生理和营养需要有了更深的了解,犊牛的饲养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世界各国对奶牛代乳粉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用代乳粉饲喂犊牛已经成为现实,现代奶牛业的工厂化和集约化发展要求犊牛早期断奶并快速生长。Heinrichs(1995)报道,采用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的代…  相似文献   

20.
健康奶牛子宫内存在微生物群落,除分泌蛋白和多肽外,这些微生物群落还与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复杂的协同作用,在奶牛生殖系统防御感染和炎症中起着关键作用.子宫微生物群落失衡是导致奶牛患子宫内膜炎的重要因素,其中大肠杆菌被认为是引发奶牛子宫感染和炎症的主要病原体,它的存在有利于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等病原体的繁殖.多项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