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通过对755头后备母猪饲喂四烯雌酮,停喂后8d内82.6%的后备母猪发情,表明其具有明显的控制后备母猪同期发情的作用:配种后通过妊娠诊断,情期受胎率达到90.5%。通过大批量试验证实四烯雌酮+PMSG+GnRH的技术方案可用于三周批生产后备母猪的同期发情。批次化生产管理是根据母猪群数量大小,利用现有生物技术,使其达到批次化同期发情、同期排卵、同期配种、同期分娩的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硫酸钠、微量元素及其组合对妊娠中后期哈萨克母马血浆和尿中雌酮硫酸钠、马烯雌酮硫酸钠、17α-双氢马烯雌酮硫酸钠含量以及上述3种雌激素硫酸盐日排出量的影响。选择年龄5~7岁、胎次2~4胎的妊娠中期哈萨克母马34匹,随机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9匹、试验Ⅰ组9匹、试验Ⅱ组8匹、试验Ⅲ组8匹,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进行90 d的补饲试验。在自由采食粗饲料的基础上,对照组第1~30天每匹马每天补喂50 g玉米粉,第31~90天补喂100 g玉米粉;试验Ⅰ组第1~30天每匹马每天补喂50 g玉米粉+6 g硫酸钠,第31~90天补喂100 g玉米粉+12 g硫酸钠;试验Ⅱ组第1~30天每匹马每天补喂50 g玉米粉+5 g微量元素,第31~90天补喂100 g玉米粉+5 g微量元素;试验Ⅲ组第1~30天每匹马每天补喂50 g玉米粉+6 g硫酸钠+5 g微量元素,第31~90天补喂100 g玉米粉+12 g硫酸钠+5 g微量元素。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补喂硫酸钠、微量元素及其组合能够提高孕马血浆中雌酮硫酸钠、马烯雌酮硫酸钠、17α-双氢马烯雌酮硫酸钠的含量,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在试验期内的各采样时间点,各试验组孕马尿中雌酮硫酸钠、马烯雌酮硫酸钠、17α-双氢马烯雌酮硫酸钠的含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试验组孕马尿中雌酮硫酸钠、马烯雌酮硫酸钠、17α-双氢马烯雌酮硫酸钠的含量在数值上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Ⅲ组第30天时孕马尿中上述3种雌激素硫酸盐的含量均最高。3)试验第30天、第60天、第90天,试验Ⅲ组3种雌激素硫酸盐的日排出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给哈萨克孕马补喂硫酸钠和微量元素的组合能够提高尿中雌酮硫酸钠、马烯雌酮硫酸钠、17α-双氢马烯雌酮硫酸钠的含量,从而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雌酮硫酸钠、马烯雌酮硫酸钠、17α-双氢马烯雌酮硫酸钠的日排出量。  相似文献   

3.
试验通过分析伊犁母马妊娠时间、年龄和尿量对伊犁马孕马尿中结合雌激素浓度的影响,以期为企业生产动物结合雌激素提供参考。选取相同饲养条件下妊娠期为28~38周伊犁孕马35匹并按年龄分为3组,每周采尿样1次并记录24 h尿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结合雌激素的浓度。采用SAS 8.1最小二乘法分析妊娠时间、年龄因素对结合雌激素浓度的影响;相关分析法分析尿量与结合雌激素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妊娠时间对结合雌激素浓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年龄对17α-双氢马烯雌酮硫酸钠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年龄对雌酮硫酸钠浓度和马烯雌酮硫酸钠浓度影响极显著(P<0.01)。尿量与17α-双氢马烯雌酮硫酸钠和马烯雌酮硫酸钠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尿量与雌酮硫酸钠浓度呈不显著负相关(P>0.05)。结果表明,伊犁孕马妊娠时间是影响结合雌激素浓度的关键因素;采集尿液的伊犁孕马年龄不宜超过13岁;伊犁孕马尿液中结合雌激素浓度与孕马尿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目的是确定给初产母猪投喂四烯雌酮(Regumate;Roussel-Uclaf,巴黎,法国)是否能提高群体的同期发情率和繁殖率,测定项目:断奶到发情的间隔(WEI)、断奶到第1次有繁殖力的发情间隔(WFEI)、母猪重复发情率和第1次发情受胎率。商品猪群中的初产母猪(长白×大白),从断奶后开始连续5d饲喂四烯雌酮,20mg/d·头,用另一群未经该法处理的母猪作为对照。从发情母猪百分率看,在处理群中,断奶后4-7d(对照组65.6%)或是处理后4-7d(断奶后8-11d)发情的母猪所占比例(86.2%)比较高(P<0.5)。母猪在断奶后初次发情时自然交配2次,23-24d后通过超身波检查法进行妊娠诊断。处理组和对照组母猪之间的WEI、WFEI、母猪发情重复率和初次配种受胎率并无差异。群体问的分娩窝产仔数,活仔数,死胎数,断奶前死亡率和断奶窝仔数仍比较相近。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用PGF_(2a)引产(n=4)和手术摘除胎儿(n=3)前后的7匹母马血清和尿中硫酸雌酮浓度,以确定早孕雌激素来源[妊娠天数(GD)44到89天]。也测定了在妊娠51和58天之间切除卵巢的3匹母马血清硫酸雌酮浓度(冷藏2年)。硫酸雌酮浓度在胎儿排出后的血清和尿中降低(尿中浓度范型比血清浓度范型更明显)。而卵巢切除的母马血清硫酸雌酮浓度短暂降低。虽然早孕时硫酸雌酮部分来自卵巢,但主要来自孕体。血清和尿中硫酸雌酮的测定为妊娠44天后的母马胎儿存活提供了一种简便而准确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1雌激素测定 猪妊娠早期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雌激素的浓度明显增加。硫酸雌酮的浓度从妊娠第16天的浓度迅速增加到25-30天的2纳克/毫升,然后在妊娠40天时又降低到很低的水平(0.2纳克/毫升)。在未孕猪,硫酸雌酮的浓度很低,胚胎可能是这种雌激素的主要来源,而且子宫中胚胎的数量和母体血液中硫酸雌酮的浓度之间有直接关系。因此,在配种后适当时间测定硫酸雌酮浓度可以作为灵敏的诊断早期妊娠的方法。进行妊娠诊断时,可从猪的耳静脉采集少量血液,硫酸雌酮在室温下可以稳定一星期,因此将样品送实验室测定不会存在任何问题。据报道,如果在配种后22-28天采样测定硫酸雌酮,不仅可以准确鉴别妊娠和未孕猪,而且可以比较准确判断子宫中胎儿的数目。妊娠30天时硫酸雌酮的含量与产仔时的窝产仔数高度相关,妊娠22-29天硫酸雌酮的含量与窝产仔数呈高度相关,因此可以预测产仔数量。通过测定硫酸雌酮含量预测产仔数,其准确率为73%。另据报道,猪妊娠25-30天时子宫内的胎儿数由于可能发生胚胎死亡,因此并不能完全代表分娩时的产仔数。注意窝产仔数少的母猪,由于硫酸雌酮含量低,因此有时错误地诊断为未孕。  相似文献   

7.
该项研究是测定配种后22—33天母猪血浆中硫酸雌酮的水平与窝仔数之间的相关性。用1948头L×W二元杂种母猪进行了试验,发现配种后22—29天母猪的血浆内硫酸雌酮水平与母猪的胚胎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用最小二乘方法统计处理。差异显著(P<0.0001)。测定23头未配种母猪,其血浆中硫酸雌酮最高水平为1.9nM(毫微克分子)。以此作为临界值。检测出其血浆中硫酸雌酮水平低于1.9nM的母猪114头,其中仅有5头(占3.5%)后来产了仔,其准确率在95%以上。该研究结果表明,测定配种后22—29天母猪血浆中硫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体液中的某些激素来提高家畜的繁殖率是对畜牧业的一大贡献。放射免疫测定已成为检测牛奶中孕酮和硫酸雌酮等激素的灵敏试验。检测血浆中硫酸雌酮的直接放射免疫测定法已经产生,虽然该试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对牛、山羊和绵羊的妊娠诊断已获成功。众所周知,这些家畜的胎盘能产生硫酸雌酮,受孕后70天左右的绵羊血浆中能检测到该激素(Tsang,1978)。我们调查了硫酸雌酮的水平与怀胎数目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前曾报道了某些研究室通过测定母猪配种后血清中硫酸雌酮的浓度而进行早期妊娠诊断,其根据是母猪妊娠16天以后血中该激素浓度显著上升,在23~30天时达到峰值。奥地利研究人员以前在对母牛和母马的研究中还发现妊娠期间粪便中雌激素浓度明显增高。因此,他们最近对母猪粪便中的雌酮浓度和血液中的硫酸  相似文献   

10.
妊娠母猪大约在配种后一个月,其血清硫酸雌酮浓度表现出暂时性增高,继之又恢复到原来水平,妊娠后半期第二次增高。最初的一次增高起因于胎儿产生的雌性激素,检出这次高峰可能是早期妊娠诊断的根据。其后血清硫酸雌酮浓度增高,可以确诊为妊娠。  相似文献   

11.
应用进口的睾酮-3-羧甲肟和雌酮-3-半琥珀酸酯、采用混合酸酐法与牛血清白蛋白连接,得到睾酮和雌酮主动免疫制剂。用这两种免疫制剂在配种季节前6周和3周连续两次分别处理两群苏联美利奴母羊。结果发现,母羊用睾酮和雌酮主动免疫后产双羔的母羊百分数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20.1%和103.2%,产羔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2.7%和35.4%。核算两种免疫制剂的制备成本和产品收入,表明睾酮和雌酮主动免疫方法分别提高绵羊生产经济效益达20.7%和12.8%。因此认为,睾酮主动免疫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1雌激素测定猪妊娠早期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雌激素的浓度明显增加。硫酸雌酮的浓度从妊娠第16天的浓度迅速增加到25~30天的2纳克/毫升,然后在妊娠40天时又降低到很低的水平(0.2纳克/毫升)。在未孕猪,硫酸雌酮的浓度很低,胚胎可能是这种雌激素的主要来源,而且子宫中胚胎的数量和母体血液中硫酸雌酮的浓度之间有直接关系。因此,在配种后适当时间测定硫酸雌酮浓度可以作为灵敏的诊断早  相似文献   

13.
对一种实用的血清雌酮硫酸盐的酶免疫分析法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猪的早期怀孕诊断。从配种后15~26天(0天=末次配种日)的238头猪采取血样。血清雌酮硫酸盐浓度在0.9毫微克/毫升或以上者为已怀孕,这已被后来的分娩或流产所证实。用此法进行怀孕诊断,已孕猪在配种后17~26天的准确率为100%,但未孕猪直到配种后第19天其准确率仅有8.2%。在配种后20~26天进行的否定试验,其准确率为78.6%。因此,在母猪配种后20~26天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雌酮硫酸盐浓度进行怀孕诊断总准确率可达97.8%,这种方法也许是猪早期怀孕诊断的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饲料工业》2017,(16):49-52
为了研究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对母猪发情率、妊娠率及产仔数的影响。试验1:将200头后备母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头。所有后备母猪连续饲喂四烯雌酮(ATL)(15 mg/d)14 d,第15 d开始查情。试验组后备母猪停止饲喂ATL 24 h后肌注促性素(PMSG)、再过72 h肌注生源(Gn RH),肌注Gn RH 24 h后开始输精1次,过24 h再输精1次;对照组后备母猪停止饲喂四烯雌酮后有发情就开始输精,过24 h再输精1次(如还发情,第2次输精过24 h后再输精1次);试验2:将200头断奶母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头,断奶第2 d开始查情。试验组断奶母猪断奶24 h后肌注促性素(PMSG),再过72 h肌注生源(Gn RH),肌注Gn RH 24 h进行输精1次,过24 h再输精1次;对照组断奶母猪发情就开始输精,过24 h再输精1次(如还发情,第2次输精过24 h后再输精1次);精液剂量为80 ml(2×109个精子细胞)。试验1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后备母猪的静立率(P>0.05)、妊娠率(P<0.05)、分娩率(P<0.05)、窝产仔数(P>0.05)均高于对照组。试验2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断奶母猪的发情率、妊娠率、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窝产仔数也高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母猪肌注PMSG和Gn RH,可改善母猪的发情率、分娩率、窝产仔数,减少隐性发情母猪的漏配率。  相似文献   

15.
雌酮硫酸盐(E_1S)是胚泡分泌的雌酮(E_1)的代谢物。在子宫内膜中,E_1在雌酮硫转移酶的作用下,代谢为E_1S。许多研究者曾报导,早在配种后15—30天,妊娠母猪血清中和尿中的E_1S含量明显增高,并且指出测定血清E_1S的含量是母猪早期妊娠诊断的有效手  相似文献   

16.
雌酮是一种具有雌激素生物活性的甾类化合物,常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家畜的血、乳和尿中,与家畜的某些生殖生理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家畜血液和乳中雌酮硫酸盐的研究,是近年来家畜内分泌学中所出现的一个新动向。八十年代开始,这项研究不断朝纵深方向发展,并逐步应用于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45头杂种母猪于配种后第28天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浆中硫酸雌酮含量。以0.5ng/ml为界线作判断妊娠与否的标准。妊娠诊断的准确率是100%。妊娠母猪的血浆硫酸雌酮水平和胎儿数呈正相关(r=0.501,n=43,P<0.01)。  相似文献   

18.
А.  АА  陈伯华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4):25-26
植物中除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外,还含有一些畜体正常生理所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醇是动物体内主要雌激素,而植物中所含的类雌激素物质是异黄酮、香豆素和菇烯等。这些雌激素叫做植物雌激素,可用生物学和化学方法测定。植物雌激素在三叶草、苜蓿、马蚕豆、豌豆、玉米(植株)、玉米青贮料、甘蓝等内含量较高,在小麦、玉米、大麦籽实中含量很低或完全没有。日粮中植物雌激素含量不足或过多对畜禽健康状况均有不良影响,生产力、繁殖力和健  相似文献   

19.
测定母猪硫酸雌酮诊断妊娠和窝产仔数分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母猪硫酸雌酮诊断妊娠和窝产仔数分级在妊娠早期,对母猪准确的妊娠诊断和确定窝产仔数能为科研和生产决策提供依据。配种后不复发情的观察和胎液扭声检查是常用的妊娠诊断方法,而窝产仔数的确定则需要分娩时计数仔猪。研究表明测定血、尿和粪中硫酸雌酮(EIS)浓...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异丙醚的主要用途:用作汽油添加剂、用作化学工业上的溶剂、用于生产相应的醇类。主要讨论了异丙醚的四种合成方法,即分离法、醇烯合成法、丙烯水合法、异丙醇脱水法,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综合分析了合成异丙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