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泌体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直径为40~100 nm的细胞外囊泡,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在卵母细胞生长发育以及胚胎发育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外泌体组成、提取、鉴定和功能,并对外泌体在调控卵母细胞发育与胚胎发育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以期为外泌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外泌体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动物体液中的纳米颗粒,能够包裹丰富的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生物活性物质,是介导细胞间通讯的有力载体.牛乳源性外泌体可抵御摄入者或犊牛胃肠道消化酶的降解,将其包裹的活性内容物传递至靶器官发挥信号传递作用.近期研究表明,牛乳源性外泌体含有大量免疫相关RNA和蛋白质,可调控犊牛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免疫系统的...  相似文献   

3.
外泌体(exosome)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其内部包含蛋白质、脂质、mRNA和miRNA等在细胞间进行物质和信息传递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参与调节机体多种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学者相继发现子宫液、输卵管液、胎盘中也存在外泌体,且证明其可能参与配子发生、受精、胎盘发生、胚胎着床及胎儿发育等生殖过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哺乳动物妊娠过程的认识,为一些重要的生殖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外泌体的发现、外泌体在哺乳动物妊娠中的作用以及与妊娠疾病关系的最新进展,为进一步揭示外泌体在哺乳动物妊娠中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对哺乳动物妊娠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泌体(exosome)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其内部包含蛋白质、脂质、mRNA和miRNA等在细胞间进行物质和信息传递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参与调节机体多种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学者相继发现子宫液、输卵管液、胎盘中也存在外泌体,且证明其可能参与配子发生、受精、胎盘发生、胚胎着床及胎儿发育等生殖过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哺乳动物妊娠过程的认识,为一些重要的生殖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外泌体的发现、外泌体在哺乳动物妊娠中的作用以及与妊娠疾病关系的最新进展,为进一步揭示外泌体在哺乳动物妊娠中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9,(12):125-129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类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的膜性小囊泡,内含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其在物质与信息的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已经证实,在寄生虫感染过程中寄生虫及其感染的宿主细胞均能分泌外泌体,其携带有来自分泌细胞的多种特异性蛋白和iRNA等,在寄生虫感染和免疫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这些外泌体特异性分子在循环系统中能稳定存在,使其有望成为寄生虫病诊断与治疗的新靶标。本文概述了寄生虫来源的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重点阐述了外泌体在寄生虫感染与免疫中的作用,展望了其在寄生虫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寄生虫来源的外泌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泌体是体内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囊泡,包含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物质,发挥信号传导、免疫调控、代谢物清除及凝血等功能。外泌体可能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纽带,寄生虫与宿主间存在复杂的信息交流,寄生虫可以通过分泌外泌体将生物活性物质转移到宿主细胞中,调控宿主免疫,介导寄生虫的免疫逃逸。以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可以阻断寄生虫在宿主细胞内的转移或增强宿主的免疫能力,为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契机,进而打破目前化学合成药物在畜禽生产中滥用的现状,减少药物残留,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笔者综述了外泌体的形成、组分以及不同寄生虫来源外泌体的生物学作用,以期为畜禽养殖业中以外泌体作为研究切入点的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外泌体(exosomes)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大小均一的囊泡样小体,可携带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在细胞间物质与信息的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寄生性原虫可以利用多种机制产生外泌体并广泛传递其自身分子;当宿主细胞受到虫体入侵时,也会产生外泌体应对寄生虫感染.另外,寄生性原虫感染过程中虫体和宿主细胞产生的外泌体也可以参...  相似文献   

8.
外泌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间质中的囊泡,多种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或在细胞外刺激等应激条件下都能产生外泌体,来自不同细胞类型的外泌体作用机制及功能有很大区别。外泌体可通过膜蛋白与靶细胞膜蛋白结合、膜蛋白碎片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膜与靶细胞膜直接融合等方式传递生物活性分子,从而参与机体免疫、细胞分化等过程。由于外泌体具有来源天然、穿越屏障能力好、生物相容性强等特点,在许多研究领域均受到广泛的关注。作者介绍了外泌体的形态特点、形成过程、作用机制、分离纯化、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应用;总结了近年来外泌体在畜禽研究中的应用。外泌体不仅可应用于动物遗传育种中,还可作为工具或载体来研究动物体内各种生化途径。该综述可为外泌体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无抗养殖的大背景下, 动物的肠道健康问题愈加引起关注。肠道是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也是防止肠道微生物侵袭的先天屏障, 肠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对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泌体是一种内源性调节物质, 可作为解决肠道健康问题的切入点。外泌体是由多种类型细胞分泌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 其广泛分布于各种体液中, 可携带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活性物质, 它们参与细胞之间的传递、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等进程, 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近期研究表明, 外泌体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诱导小肠干细胞的增殖, 修复动物的肠道屏障功能。作者梳理了近年来外泌体对畜禽肠道健康影响及外泌体的研究方法, 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分泌的纳米级囊泡,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学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为了探究外泌体源性相关蛋白在绵羊痘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本试验利用绵羊痘病毒感染绵羊睾丸细胞,分离外泌体,并对分离的外泌体源性蛋白进行质谱和蛋白组分析。将获得的原始数据与蛋白质数据库进行匹配和质检筛选,共鉴别出453种宿主细胞相关蛋白和6种绵羊痘病毒蛋白。GO通路分析表明,感染绵羊痘病毒的绵羊睾丸细胞外泌体源性蛋白参与复杂的细胞生理过程,主要包括免疫反应、内吞途径、代谢及生物调控等过程,在绵羊痘病毒的感染和扩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有望为绵羊痘疫病的诊断试剂、新型疫苗及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新模式,通过其携带的miRNA、mRNA和蛋白质等活性因子调控生理和病理下的多种生物学过程。miRNA是外泌体发挥作用的主要因子之一,长19~25 nt,是非蛋白质编码的单链RNA。成熟miRNA通过与靶基因结合,导致mRNA翻译抑制或转录物降解,对脂质代谢具有调控作用。外泌体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可作为miRNA运输的良好载体将其运输至受体细胞,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外泌体miRNA的调控作用可能是一种新的组织间通信。脂肪组织是畜禽主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脂肪因子对调控机体代谢稳态有重要作用。脂源性外泌体miRNA作为一种新型脂肪因子,通过体液运输至其他细胞或组织,并通过调控靶基因表达影响其功能,在维持体内代谢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综述了脂源性外泌体miRNA在脂代谢中的分子调控作用和相关机制,旨在为研究脂源性外泌体miRNA的作用机制、预防和治疗代谢相关疾病等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乳源外泌体作为乳汁的成分之一,能够携带和传递重要的信号分子,从而介导母子或种间信息交流,调控仔畜多种生理与病理过程,包括促进营养成分的吸收和代谢,对于各类肠道疾病和炎症起到预防和缓解作用;同时,乳源外泌体还参与免疫系统发育,促进免疫细胞增殖。但乳源外泌体在发挥相应的营养和免疫调控作用的同时,其中所含有的某些成分也表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充分了解乳源外泌体的作用,对于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归纳了乳源外泌体在营养调控及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骨骼肌作为全身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外泌体介导肌肉与脂肪通讯。目前,肌肉与脂肪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脂源性外泌体对肌肉稳态的调节作用,而肌肉与脂肪组织的互作平衡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于骨骼肌源外泌体,先分别概述其在肌肉和脂肪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再列举了工程化外泌体在骨骼肌中的应用,以期为骨骼肌源外泌体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外泌体(exosomes)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囊状小体,内含大量的蛋白质、RNA和脂类等重要物质,在细胞间物质与信息的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外泌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而对于寄生虫领域外泌体的研究则刚刚起步。已有研究证明,寄生虫可利用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和与宿主联系的工具,通过多种机制产生外泌体,广泛传递其自身分子,调节宿主的免疫系统;还会利用外泌体相互转移传递毒力因子、药物抗性基因和分化因子,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主要对外泌体在感染人类的多种寄生性原虫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外泌体在寄生虫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外泌体可以携带蛋白质、mRNA、非编码RNA等生物学信息,并传递信息到其他细胞来影响受体细胞功能。在人、鼠、牛、羊、猪等动物的妊娠期间,外泌体可以介导胚胎与母体之间的交流,在妊娠识别、胚胎附植、免疫调控、胚胎发育、分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外泌体的特性及其在哺乳动物妊娠过程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综述,有利于更全面了解哺乳动物妊娠过程中复杂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泌体是直径30~100 nm的小囊泡,内含多种蛋白与核酸,分布与来源广泛。目前,对于外泌体的研究涉及间充质干细胞、骨细胞、癌细胞、心、肝、肺等几乎机体全部组织,外泌体在机体免疫应答、细胞迁移、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凋亡、肿瘤侵袭等过程具有重要功能作用,为疾病诊治、组织修复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外泌体主要通过内含的多种mRNA与miRNA发挥众多功能,不同来源、不同环境下其发挥作用不同。本文主要对外泌体的发生、分离纯化及功能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选择合适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与更深入研究外泌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外泌体是由细胞产生并胞吐到胞外的纳米级颗粒,能够传递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大分子,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外泌体在各感染性疾病中有传播感染物质的作用,也有诱导免疫反应和治疗作用。本文就外泌体在病原感染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外泌体作为一种胞外小囊泡,由不同细胞主动分泌。有证据表明外泌体能够参与并介导靶细胞的许多生理过程。外泌体中包含多种类型的microRNA(miRNA)、DNA和蛋白质,有助于细胞间信息的传递,能调节受体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还能影响靶细胞的功能。细胞损伤作为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其调节过程中有外泌体的参与,外泌体不仅能作用于细胞间信号通路,还能通过外泌体miRNA作用于靶向蛋白等对细胞损伤修复起到调节作用。对外泌体在细胞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其在动物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膜性囊泡结构。外泌体是最小的细胞外囊泡,通过激活细胞特异性受体和信号通路来控制其生物发生,由转运所需的内体分选复合物(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es required for transport, ESCRT)依赖性或非依赖性途径调节。外泌体在免疫、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组织再生、妊娠、精子发育成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哺乳动物的精浆中大量存在外泌体,参与调节精子活力、抗氧化、精子获能、精卵结合等生理学过程。在妊娠过程中,外泌体促进胚胎着床、母胎双向交流、血管生成,提高妊娠成功率。家禽的繁殖过程也受到外泌体的调控。目前研究表明,鸡的精液中已被证实外泌体的存在,与维持精子活力相关。进入母鸡生殖道的精子储存在母鸡的贮精囊中,贮精囊细胞会分泌外泌体样细胞外囊泡,并作用于精子,增加贮精囊中精子的存活率,保证精子活力,促进精卵结合。文章主要阐述了外泌体的生成机制及其在哺乳动物和禽类繁殖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动畜禽繁殖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9,(5):1040-1044
外泌体(exosomes)广泛存在于动物的唾液、血液、尿液及乳汁等体液中。大量研究表明,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25 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其在不同样本中表达呈现独特的miRNA指纹,可以作为理想的生物标志物。了解外泌体miRNA的分子作用机制,对动物早期妊娠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外泌体miRNA参与了生物的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糖脂代谢、神经元形成、造血、妊娠以及疾病发生过程的调节。本研究总结了近几年外泌体miRNA的研究进展,对了解母畜繁殖调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