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来源豆粕对大恒肉鸡的能量和氨基酸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运用真代谢能(TME)法,在适宜强饲基础上,评定不同来源豆粕对大恒肉鸡能量和氨基酸的营养价值。从四川省的饲料企业随机收集12个豆粕样品,评定代谢能和氨基酸真利用率(TAAA)。代谢能评定分3批次代谢试验,每批48只正常大恒肉公鸡,分为6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TAAA评定分3批次代谢试验,每批36只去盲肠鸡,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每批设1个内源组,批次之间设10 d恢复期。采用TME法测定,试验鸡饥饿48 h,强饲2%待测饲粮,收集48 h排泄物;内源组饥饿48 h,收集48 h排泄物。结果显示:12个豆粕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纤维(CF)、粗脂肪(EE)、粗灰分(ash)含量和总能(GE)的平均值分别为85.74%、52.81%、、13.61%、6.47%、6.67%、1.52%、6.63%和19.790 MJ/kg;其中,NDF、CF和EE的变异系数(CV)大于15%。12个豆粕氨基酸含量平均值为0.56%~7.99%,CV为6.36%~10.94%;总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9.26%,CV为7.35%;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4.66%,CV为7.10%;总氨基酸含量为43.92%,CV为7.18%。12个豆粕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真代谢能(TME)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平均值分别为12.523、12.933、12.795和12.339 MJ/kg,不同来源差异显著(P0.05);TAAA平均值为78.16%~94.38%,不同来源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1)12个不同来源豆粕代谢能值存在差异,AME、AMEn、TME和TMEn的平均值分别为12.523、12.933、12.795和12.339 MJ/kg;2)不同来源的豆粕对于大恒肉鸡的TAAA存在差异,总必需氨基酸的真利用率平均值为84.32%。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评定青脚麻肉鸡对30个不同来源玉米的代谢能值,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代谢能值的预测模型,为构建青脚麻肉鸡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和玉米代谢能值的快速预测积累基础数据。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用48只体重相近的30周龄青脚麻肉公鸡,按照组间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组,做9批次代谢试验,每批做3或4个玉米样,每样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每批做1个内源组,每批之间设10 d恢复期。试验采用排空强饲法测定代谢能值,试鸡饥饿48 h,然后按体重2%强饲待测饲料,收集排泄物48 h;内源组鸡饥饿48 h,再继续饥饿收集排泄物48 h。结果显示:1)30个玉米样品的干物质含量为(86.75±0.55)%(85.55%~87.79%),以干物质为基础,粗蛋白质含量为(9.21±0.52)%(8.27%~10.58%),总能为(18.716±0.106)MJ/kg(18.429~18.951 MJ/kg),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13.00±2.21)%(10.00%~18.52%),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3.23±0.46)%(2.37%~4.36%),粗纤维含量为(2.28±0.28)%(1.89%~2.76%)。2)以干物质为基础,青脚麻肉鸡对30种玉米的表观代谢能(AME)为(14.627±0.655)MJ/kg(11.727~16.225 MJ/kg),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为(14.672±0.641)MJ/kg(11.793~16.248 MJ/kg),真代谢能(TME)为(16.248±0.619)MJ/kg(13.333~17.727 MJ/kg),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为(16.293±0.605)MJ/kg(13.398~17.750 MJ/kg)。3)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青脚麻肉鸡AME、AMEn、TME、TMEn校正决定系数(R2cal)、校正标准差(RMSEE)及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0.99、0.035、0.24,0.99、0.029、0.20,0.99、0.031、0.19,0.99、0.030、0.18;交叉验证决定细数(R2cv)、交叉验证标准差(RMSECV)及RSD分别为0.92、0.117、0.80,0.93、0.106、0.73,0.90、0.113、0.70,0.91、0.108、0.66。结果表明:1)青脚麻肉鸡对不同来源玉米的AME、AMEn、TME和TMEn存在差异;2)近红外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青脚麻肉鸡的玉米代谢能值。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评定玉米胚芽粕和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在樱桃谷肉鸭上的代谢能(ME),并基于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建立其ME的预测方程。从全国各地采集6种玉米胚芽粕和7种玉米DDGS样品,分析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总能,并采用真代谢能(TME)法评定其ME。试验选择140只成年樱桃谷肉公鸭[体重为(3.3±0.3) kg],按照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14组(n=10),其中1组作为内源组,试验组肉鸭强饲单一待测原料,强饲量为肉鸭体重的2%,禁食排空期为48 h,强饲后用集粪袋收集排泄物48 h。结果显示:玉米胚芽粕常规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质(CP)、粗灰分(Ash)和粗脂肪(EE)的含量变异较大,变异系数(CV)分别为14.0%、38.8%和29.4%;玉米DDGS常规营养成分中Ash、EE和粗纤维(CF)的含量变异较大,CV分别为22.0%、62.5%和25.6%。玉米胚芽粕的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TME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的平均值分别为7.87(CV为26.6%)、7.93(CV为24.3%)、9.36(CV为22.1%)和8.80 MJ/kg(CV为22.4%)。玉米DDGS的AME、AMEn、TME和TMEn的平均值分别为10.79(CV为11.4%)、10.87(CV为12.3%)、12.89(CV为9.7%)和12.03 MJ/kg(CV为11.3%)。玉米胚芽粕和玉米DDGS的TMEn最优预测方程分别为TMEn=-1.179 CF+21.410(R~2=0. 761 4,P=0. 023 3)和TMEn=0. 191 EE-0. 542 CF+15. 270 (R~2=0.921 3,P=0.022 1)。由此得出,不同来源的玉米胚芽粕和玉米DDGS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均存在差异,本试验通过分析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TMEn的关系,建立了玉米胚芽粕和玉米DDGS的肉鸭TMEn预测方程,可为玉米加工副产物在肉鸭饲粮中的精准、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评价添加蛋白酶对肉鸭菜籽粕代谢能值和饲粮养分真利用率的改善效果。选用19周龄以上健康的樱桃谷肉公鸭,采用真代谢能(TME)结合套算法进行代谢试验,选用5种不同蛋白质溶解度的菜籽粕(分别命名为A1、A2、A3、A4、A5),菜籽粕按40%替代玉米,豆粕按35%替代玉米。试验设13个组,包括1个玉米组、1个豆粕组、1个饥饿内源组、5个菜籽粕不加酶组、5个菜籽粕加酶组(蛋白酶制剂添加量为200 mg/kg,蛋白酶制剂中蛋白酶活性为1×105U/g)。每个组设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鸭。结果表明:1)添加蛋白酶使菜籽粕饲粮干物质(DM)、粗脂肪(EE)、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纤维(CF)、粗灰分(Ash)、钙(Ca)、磷(P)真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73%(P0.05)、9.92%(P0.05)、8.51%(P0.05)、15.78%(P 0.05)、17.09%(P 0.05)、2.12%(P0.05)、8.55%(P 0.05)、2.81%(P0.05)、12.96%(P0.05);2)添加蛋白酶可以显著提高菜籽粕的表观代谢能(AME)、T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P0.05),提高程度分别为2.01、2.01、1.80、1.80 MJ/kg。综上可知,添加蛋白酶可以改善肉鸭菜籽粕代谢能值和菜籽粕饲粮养分真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评定喷浆玉米皮在樱桃谷肉鸭上的代谢能,并建立其代谢能的化学组分预测方程。试验选择体重为(3.3±0.3)kg的56日龄樱桃谷肉公鸭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鸭,其中一组作为内源组。采用真代谢能(TME)评定法,强饲单一原料,强饲量为肉鸭体重的2%,禁食排空期为48 h,强饲后,用集粪袋收集排泄物48 h。结果表明,喷浆玉米皮营养组分中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的变异较大,按照国际饲料分类方法,部分样品属于能量饲料,部分样品属于蛋白质饲料。喷浆玉米皮的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TME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分别为(6.36±1.61)MJ/kg、(6.58±1.57)MJ/kg、(7.84±1.54)MJ/kg、(7.29±1.50)MJ/kg,变异较大,且其TMEn的最优预测方程为:TMEn=-0.219×中性洗涤纤维+16.940(R2=0.881 4,P=0.001 7)。由此可见,不同批次喷浆玉米皮在樱桃谷肉鸭上的AME、TME、AMEn、TMEn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化学组分建立的喷浆玉米皮TM En的预测方程决定系数(R2)较大,说明方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评定喷浆玉米皮在樱桃谷肉鸭上的代谢能,并建立其代谢能的化学组分预测方程。试验选择体重为(3.3±0.3)kg的56日龄樱桃谷肉公鸭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鸭,其中一组作为内源组。采用真代谢能(TME)评定法,强饲单一原料,强饲量为肉鸭体重的2%,禁食排空期为48 h,强饲后,用集粪袋收集排泄物48 h。结果表明,喷浆玉米皮营养组分中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的变异较大,按照国际饲料分类方法,部分样品属于能量饲料,部分样品属于蛋白质饲料。喷浆玉米皮的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TME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分别为(6.36±1.61)MJ/kg、(6.58±1.57)MJ/kg、(7.84±1.54)MJ/kg、(7.29±1.50)MJ/kg,变异较大,且其TMEn的最优预测方程为:TMEn=-0.219×中性洗涤纤维+16.940(R2=0.881 4,P=0.001 7)。由此可见,不同批次喷浆玉米皮在樱桃谷肉鸭上的AME、TME、AMEn、TMEn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化学组分建立的喷浆玉米皮TM En的预测方程决定系数(R2)较大,说明方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不同比例豆粕和豆皮配制出不同种类的6种人工豆粕,测定人工豆粕营养成分含量和代谢能,旨在建立豆粕的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模型。选取1 008只1日龄爱拔益加(AA)公雏鸡,随机分为7组(其中1组为饥饿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于14~16日龄采用全收粪法测定肉仔鸡的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真代谢能(TME)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并采用营养成分逐步回归建立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方程。结果表明:1)配制的6种人工豆粕中粗蛋白质(CP)含量呈梯度增加,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4.65%、42.57%、33.86%和45.09%。2)碳水化合物成分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9.86、12.88和42.79 g/kg。3)14~16日龄肉仔鸡不同人工豆粕饲粮AME、AMEn、TME和TMEn平均值分别为11.68、11.48、12.30和12.06 MJ/kg,不同人工豆粕原料AME、AMEn、TME和TMEn平均值分别为11.36、11.17、12.74和12.51 MJ/kg。4)用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逐步回归建立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方程如下:AME=9.078-0.123CF+0.060CP(R2=0.982, P 0.01), AME=2.236+0.187CP-0.120EE(R2=0.911,P 0.01);用寡糖含量建立肉仔鸡预测方程为AME=4.825+0.121CP+0.019蔗糖-0.229EE(R2=0.970,P0.01)等。用交叉验证法验证常规营养成分的预测方程,预测值和实测值接近,建立的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模型较成功。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评定30种不同来源玉米对大恒肉鸡的代谢能值,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近红外预测模型。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每个玉米样品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采用17周龄大恒肉公鸡。采用排空强饲法评定代谢能;结合近红外光谱,建立大恒肉鸡的玉米代谢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30种玉米的代谢能(DM)为86.76%±0.56%;粗蛋白(CP)为7.99%±0.43%;总能(GE)为16.239±0.123 MJ/kg;中性洗涤纤维(NDF)为11.27%±1.89%;酸性洗涤纤维(ADF)为2.80%±0.39%;粗纤维(CF)为1.98%±0.23%。2)30种玉米对大恒肉鸡的表观代谢能(AME)为14.624±0.469 MJ/kg;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为14.646±0.462 MJ/kg;真代谢能(TME)为16.062±0.488 MJ/kg;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为16.083±0.481 MJ/kg。3)用近红外技术建立的大恒肉鸡AME、AMEn、TME、TMEn校正模型决定系数(R2cal)、预测标准差(RMSEE)及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0.99、0.023、0.16;0.99、0.011、0.07;0.99、0.014、0.08;0.99、0.013、0.08;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cv)及内部交叉验证预测标准差(RMSECV)、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0.93、0.057、0.39;0.95、0.048、0.33;0.94、0.056、0.35;0.95、0.055、0.34。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玉米对大恒肉鸡的AME、AMEn、TME、TMEn均存在差异。2)构建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大恒肉鸡的玉米代谢能值。  相似文献   

9.
曾进行了一项实验,通过热处理(85或100℃,30、60或90分钟)来提高中国大豆粉可溶性提取物的营养价值。对热处理大豆粉的评估,是通过测定水溶性氮、真代谢能(TME、TMEn)和真氨基酸效力(TAAA)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通过实验室分析和代谢试验建立基于菜籽饼粕养分的代谢能值预测方程,为生产提供便捷的估测菜籽饼粕代谢能值的方法。试验共收集25种菜籽饼粕样品,选用19周龄以上健康的樱桃谷肉公鸭进行代谢试验。代谢试验分3批进行,前2批代谢试验均设13个组:玉米组、玉米-豆粕组、绝食内源组和10个菜籽饼粕组;第3批代谢试验设8个组:玉米组、玉米-豆粕组、绝食内源组和5个菜籽饼粕组。前2批代谢试验均使用156只,而第3批代谢试验使用96只,每组设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鸭。待测饲粮由豆粕或菜籽饼粕替代玉米组成,其中豆粕按35%替代玉米,菜籽饼粕按40%替代玉米。采用真代谢能(TME)结合套算法评定菜籽饼粕的代谢能值,强饲量为试验鸭体重的2%,排空时间和排泄物收集时间均为36 h,每批之间设14 d的恢复期。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菜籽饼粕养分与代谢能值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25种菜籽饼粕的总能(GE)平均值为17.91 MJ/kg[16.48~20.04 MJ/kg,变异系数(CV)=5.24%],干物质(DM)含量平均值为89.72%(86.20%~93.73%,CV=2.21%),粗蛋白质(CP)含量平均值为44.56%(33.91%~50.70%,CV=8.86%),粗脂肪(EE)含量平均值为5.63%(1.21%~10.92%,CV=61.83%),粗灰分(Ash)含量平均值为7.58%(6.90%~8.48%,CV=6.04%),粗纤维(CF)含量平均值为12.89%(7.98%~16.18%,CV=15.08%),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平均值为35.86%(20.30%~62.73%,CV=28.21%),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平均值为23.23%(12.75%~40.10%,CV=28.12%),钙(Ca)含量平均值为0.78%(0.22%~1.29%,CV=31.01%),磷(P)含量平均值为1.07%(0.85%~1.32%,CV=8.24%)。2)25种菜籽饼粕的表观代谢能(AME)平均值为10.21 MJ/kg(8.28~12.51 MJ/kg,CV=17.87%),TME平均值为10.96 MJ/kg (9.00~13.39 MJ/kg, CV=16.66%),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平均值为9.04 MJ/kg(7.28~10.75 MJ/kg,CV=17.42%),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平均值为9.71 MJ/kg(7.87~11.51 MJ/kg,CV=16.21%)。3)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菜籽饼粕AME、TME、AMEn、TMEn的预测方程:AME=0.010 7PS+0.226 5EE+8.352 8 (R2=0.708 1, P 0.01); TME=0.011 4PS+0.223 9EE+9.103 3 (R2=0.704 7, P 0.01); AMEn=1.091 6GE+0.019 3PS-0.234 0DM-0.158 9CF+0.059 9ADF+10.111 9 (R2=0.858 2,P 0.05);TMEn=0.794 5GE-0.214 3CF-1.781 7(R2=0.762 6,P0.01)。由此可见,樱桃谷青年公鸭对不同来源菜籽饼粕的代谢能值存在差异,可利用菜籽饼粕的养分构建其代谢能值的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11.
直接法与差量法测定豆粕鸭代谢能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旨在通过比较研究直接法与差量法测定豆粕鸭代谢能值的差异,为豆粕鸭代谢能值的客观评定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84只成年公鸭随机分配到7个处理中(豆粕在试验日粮中的比例分别为0%、10%、20%、30%、40%、50%、100%),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鸭,以排空强饲法测定日粮的代谢能值.结果表明,日粮中豆粕的含量从10%升高到50%时,日粮的AME和TME的实测值均显著高于其计算值(P<0.05).然而,在试验日粮中豆粕含量为40%时,试验日粮的AMEn和TMEn实测值与计算值无显著差异(P>0.05).在试验日粮中豆粕含量分别为10%、20%、30%时,由差量法测得的豆粕鸭代谢能值(AME、TME、AMEn和TMEn)显著高于直接法测值(P<0.05).在试验日粮中豆粕含量分别为40%、50%时,差量法测得的豆粕AME、TME值显著高于直接法测值,但在AMEn、TMEn上与直接法无显著差异.因此,在鸭的代谢能值测定中,差量法应要求日粮的豆粕含量达到40%~50%.豆粕的AMEn和TMEn值既可选用直接法,也可选用差量法测定,但在AME、TME的测值上建议使用差量法.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化学分析和肉鸡代谢试验建立了河南省小麦养分含量与代谢能的回归方程。试验1:选取河南省11种不同的成熟小麦,测定概略养分含量和容重,分析养分含量变化范围。试验2:用小麦、次粉、麸皮、面粉按照总戊聚糖含量梯度配制人工小麦,再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配制成人工小麦代谢饲粮。选取常规饲养的商品代罗斯308雄性白羽肉鸡进行代谢试验,分别在11~13日龄和25~27日龄,用全收粪法测定人工小麦代谢饲粮的表观代谢能(AME)、真代谢能(T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AME、TME、AMEn和TMEn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河南省小麦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总磷(TP)含量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分别为16.67%、15.84%、14.96%、19.32%。2)肉鸡对人工小麦代谢饲粮的养分表观代谢率在11~13日龄和25~27日龄存在差异,25~27日龄肉鸡对人工小麦代谢饲粮ADF、粗纤维(CF)的表观代谢率高于11~13日龄,AME、TME、AMEn和TMEn也高于11~13日龄。3)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河南省小麦肉鸡代谢能的预测方程为:11~13日龄,AME=14.628-0.184NDF(R2=0.842,P<0.01),TME=15.49-0.197NDF(R2=0.854,P<0.01),AMEn=14.571-0.184NDF(R2=0.847,P<0.01),TMEn=15.49-0.197NDF(R2=0.854,P<0.01);25~27日龄,AME=15.462-0.217NDF(R2=0.797,P<0.01),TME=16.124-0.214NDF(R2=0.809,P<0.01),AMEn=15.179-0.208NDF(R2=0.801,P<0.01),TMEn=16.123-0.214NDF(R2=0.809,P<0.01)。4)通过预测方程计算所得人工小麦代谢饲粮AME、TME、AMEn和TMEn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很接近,计算所得的河南省小麦AME、TME、AMEn和TMEn符合预期值。由此得出,不同品种河南省小麦之间EE、NDF、ADF及TP的含量差异相对较大;不同日龄阶段的肉鸡对小麦代谢能存在差异,设计肉鸡饲粮配方时,不同阶段饲粮代谢能应采用对应的代谢能值;低于14日龄的肉鸡,预测方程为AME=14.628-0.184NDF,TME=15.49-0.197NDF,AMEn=14.571-0.184NDF,TMEn=15.49-0.197NDF;14日龄以上的肉鸡,预测方程为AME=15.462-0.217NDF,TME=16.124-0.214NDF,AMEn=15.179-0.208NDF,TMEn=16.123-0.214NDF。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测定6种我国不同来源的玉米蛋白粉养分含量及其肉仔鸡生物学效价,以建立玉米蛋白粉的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模型。测定6种玉米蛋白粉的常规养分含量、醇溶蛋白(zein)含量、容重和色度,分析其变异情况。采用套算法添加10%玉米蛋白粉配制试验饲粮,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分别于11~13日龄及25~27日龄采用全收粪法测定肉仔鸡的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真代谢能(TME)、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肉仔鸡代谢能与玉米蛋白粉特性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玉米蛋白粉的粗脂肪(EE)、粗灰分(Ash)及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变异相对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46.49%、33.17%、30.62%;粗蛋白质(CP)、总能(GE)及干物质(DM)含量变异相对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6.71%、2.13%、1.20%。2) 11~13日龄时肉仔鸡的AME、AMEn、TME、TMEn均值分别为11. 55、11. 13、10. 04、11. 04 MJ/kg;25~27日龄时肉仔鸡的AME、AMEn、TME、TMEn均值分别为12.29、11.74、11.79、15.35 MJ/kg。3)以逐步回归模型建立玉米蛋白粉的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方程为:11~13日龄时AME=-0.007CP+0.013b~*+0.061Ash+11.441(R~2=0.959,P=0. 024), AMEn=-0. 017CP+12. 245 (R~2=0. 681, P=0. 027), TME=-0. 011CP+0.011b~*+10.351(R~2=0.877,P=0.020),TMEn=-0.101CP+0.101b~*+13.898(R~2=0.819,P=0.036);25~27日龄时TME=0.014NDF+11.618(R~2=0.646,P0.05)。用该方程计算所得玉米蛋白粉肉仔鸡代谢能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很接近,表明玉米蛋白粉的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14.
应用Sibbald的TME(真代谢能)生物学评定法,测定了胶原蛋白饲料的真氨基酸利用率(TAAA),现将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试验动物:同品种43周龄成年公鸡6只。真氨基酸利用率的测定方法:用TME方法测定供试饲料和排泄物的氨基酸含量后,按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套算法评定不同来源菜籽粕的鹅代谢能及营养物质利用率。【方法】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200日龄成年公鹅30只,随机分为5组(Ⅰ、Ⅱ、Ⅲ、Ⅳ、Ⅴ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鹅。4种菜籽粕分别由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及江苏省苏州市、宿迁市、盐城市本地生产的油菜籽榨油而成。采用强饲法进行代谢试验,强饲量80 g,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以4种菜籽粕替代30%基础饲粮,试验Ⅴ组强饲基础饲料,并收集内源粪便,做内源校正。【结果】①4种菜籽粕中的总能(GE)、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钙(Ca)、总磷(TP)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17.48 MJ/kg、88.95%、42.22%、2.47%、7.93%、22.42%、37.81%、0.83%和1.09%。②鹅对4种菜籽粕的表观代谢能(AME)、真代谢能(TME)平均值分别为12.27和13.05 MJ/kg,且AME、TME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鹅对4种菜籽粕CP真利用率平均值为44.84%,对DM、EE、Ash、ADF、NDF、Ca和TP的表观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70.71%、76.48%、38.07%、43.31%、51.67%、46.09%和48.99%,其中,CP、DM、EE和NDF利用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结论】菜籽粕营养成分丰富,其代谢能与豆粕、麦麸等接近;鹅对菜籽粕EE、NDF、Ca、TP利用率较高,但对CP利用率较低。鹅对不同地区菜籽粕的代谢能、CP、DM和NDF利用率有显著差异,其中,试验Ⅰ组的AME、TME高于其他3组,试验Ⅳ组的CP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鸭饲料代谢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拿大学者Sihbald IR于1976年首次提出测定鸡饲料真代谢能(TME)值的生物学试验法(简称TME法).由于TME法具有简便、快速.费用不多而且可加性和再现性均好等特点,很快就在家禽饲料代谢能的评定领域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兴趣.Liskuski等人于1978年将TME法用于鸡饲料氨基酸利用率的测定,直至将该法扩展到脂肪及矿物质营养价值的评定,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但这些只是用于鸡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关于鸭饲料代谢能测定方法还在探讨中,国内外学者一般都是参照鸡代谢试验设计用于测定鸭饲料代谢能,结果很不一致,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1)用鸭测得的表观代谢能值高于鸡的,而真代谢能值相同;(2)用鸭测得的表观代谢能值低于鸡的,而真代谢能值相同;(3)用鸭测得的代谢能值高于鸡的.  相似文献   

17.
鸭饲料氨基酸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拿大学者Sibbald IR于1976年首次提出测定鸡饲料真代谢能(TME)值的生物学试验法(简称TME法)。Likuski等人已于1978年将TME法用于鸡饲料氨基酸利用率的测定并将该法扩展到脂肪及矿物质营养价值的评定,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但这些只是用于鸡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关于鸭饲料代谢能的测定方法还在探讨中,笔者通过有关试验检验了TME法用于测定鸭饲料代谢能值的可行性。国外有关鸭对饲料氨基酸利用率的研究很少,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是在检验了TME法适宜鸭饲料代谢能值测定的基础上,检验TME法用于测定鸭饲料氨基酸利用率的可行性,并通过鸭和鸡对饲料氨基酸利用率的比较,为完善家禽的蛋白质营养研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技术,同时测定几种常用鸭饲料的氨基酸利用率,为确定鸭的营养需要量及合理配制鸭的饲粮提供必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复合酶制剂对肉鸡利用豆饼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强饲法测定豆饼中添加一种复合酶制剂前后的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氮校正表观代谢能、氮校正真代谢能、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干物质真消化率,以评估复合酶制剂对鸡利用豆饼养分的影响。选取64只体质量(2.2±0.1)kg的青年粤黄公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只鸡;在48h的饥饿排空期后,其中3组分别强饲无氮料、豆饼和添加酶的豆饼料(酶添加剂量为180mg/kg),另1组继续饥饿;分别收集各重复组的排泄物,经烘干粉碎备用于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豆饼在添加酶后的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氮校正表观代谢能、氮校正真代谢能、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均分别较纯豆饼提高6.84%(P0.05)、6.07%(P0.05)、8.13%(P0.05)、7.79%(P0.05)、5.94%(P0.05)和4.22%(P0.05)。复合酶制剂能提高鸡对玉米养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影响家禽饲料代谢能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禽饲料代谢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可分为3个方面:测定方法、试验动物和饲料本身。所有影响饲料消化吸收的因素均间接影响代谢能值。本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1测定方法从各种代谢能的定义上看,真代谢能(TME)>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Wolynetz和Sibbald,1984)。目前普遍采用的测定方法是排空强饲法(Sibbald,1975)。由于试禽采食量较小,试验过程中每个操作的微小误差均会影响最终测定值。AME随采食量增加而升高。用内源排泄能(EEL)对AME进行校正(TME)可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强饲法测定玉米在添加一种复合酶制剂前后的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氮校正表观代谢能、氮校正真代谢能、氮真代谢率、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干物质真消化率,以评估复合酶制剂对鸡利用玉米养分的影响。64只体质量为(2.2±0.1)kg的青年粤黄公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只鸡);在48 h的饥饿排空期后,其中3组分别强饲无氮料、玉米和添加酶的玉米料(酶添加剂量为180 mg/kg,50 g/只),另1组继续饥饿;分别收集各重复组的排泄物,经烘干粉碎备用于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在添加酶后的鸡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氮校正表观代谢能、氮校正真代谢能、氮真代谢率、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均分别显著高于纯玉米,其提高率分别为6.18%、5.64%、4.66%、4.5%、54.93%、8.22%和7.4%。复合酶制剂能显著提高鸡对玉米养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