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间充质干细胞因子群是干细胞分泌的蛋白产物,具有促修复、调节免疫、抑制瘢痕产生等许多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试验应用干细胞因子对大鼠角膜化学烧伤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干细胞因子可以促进角膜修复,缩短愈合时间,改善角膜透明度和水肿情况,同时抑制新生血管的过度生长。临床案例证明干细胞因子可以加速角膜损伤的愈合,使用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不同厚度的移植皮块对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愈合效果,人为在试验牛左臀部制造一10cm×15cm全层皮肤缺损创,造创后用涂有2%强力霉素药膏的无菌纱布覆盖创面,隔天换药一次。4~5d后创面出现肉芽组织,9d时肉芽组织覆盖整个创面,并与周围皮肤缘平齐。造创后10d开始植皮。用自制的取皮工具从颈部取不同厚度的皮块,取皮面积约为受皮区面积的1/10。将取下的皮肤修剪成4mm×4mm×3mm的梯形小皮块,采用嵌植法分别在创面上、中、下三区分别移植全层、断层、薄层皮块各30块。植皮后4d移植皮块成活,28d时创面愈合。综合评价结果断层皮块对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愈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选用本地杂种犬6只,在犬的背部两侧各造一边长为cm的正方形皮肤全层缺损创。右侧涂布工流膏,左侧作为对照 。每天对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创作面积,于临床愈合后取组织样中性福乐马林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从创伤俞合面积、最后愈合时间及病理组织学结果都主宰氏流膏对犬的实验性创伤愈合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制备犬间充质干细胞因子滴眼液并评价其对角膜损伤的修复效果。利用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氯霉素、玻璃酸钠等制备犬间充质干细胞因子滴眼液,观察温度对其性状的影响;NaOH滤纸片法制备犬角膜化学性损伤模型,评价犬间充质干细胞因子滴眼液对角膜损伤的修复作用。犬间充质干细胞因子滴眼液在4℃存放30d性状未见明显改变,滴眼液可加快角膜损伤模型角膜上皮的修复,降低眼组织综合评分。本试验制备的犬间充质干细胞因子滴眼液可促进角膜损伤的修复。辅助修复犬眼角膜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而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7,(6):189-195
以儿茶、黄芪、黄柏、血竭、乳香、没药6味中药提取物为主要成分制成复方儿茶凝胶剂,研究其对犬感染创的治疗效果。12只试验犬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磺胺嘧啶锌组(西药组),高、低剂量复方儿茶凝胶剂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3只犬,每只犬8个创面。试验犬造模成功后,分别使用上述药物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14 d。在用药第3、7、14天分别对伤口局部组织采样,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高剂量组、西药组创面面积愈合率、体积愈合率、创面肉芽出现时间和愈合时间均极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组织学结果表明,用药早期高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出现大量巨噬细胞聚集,随后较空白对照组出现更多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肉芽组织。高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结果差异不显著。说明高剂量复方儿茶凝胶可以通过抗感染、促进再上皮化、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沉积和血管新生来加速创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正犬开放性创伤主要是由于外力的作用导致犬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在临床上经常遇见,病情轻重不一。症状轻微的大多能自行愈合,症状重者,处理不当和不及时可能导致犬的死亡。一、犬开放性创伤的临床检查(一)在接诊时首先要询问犬受伤的时间、原因及当时受伤的情况。受伤后有无接受治疗,犬的大小便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自体皮片的嵌植效果, 在试验家兔臀部人为制造两个3cm×4 5cm全层皮肤缺损创。造创后用涂有市售烧伤药膏的无菌纱布覆盖创面, 每隔1d换1次药。5~6d后创面出现肉芽组织, 13d时肉芽组织覆盖整个创面, 并与周围皮肤缘相平, 肉芽平整, 有光泽。造创后14d开始植皮。用手术刀自同体臀部中央取薄层皮片, 取皮面积约等于受皮区面积的1 /10。将取下的皮肤修剪成大约边为4mm的等腰三角形的小皮片用于植皮, 采用嵌植法将皮块移植于创面。左右创面分别为9、14块。结果: 植皮24d后, 原来皮肤凹陷已经长平, 新生表皮覆盖整个创面,色素区扩大盖满了整个创面, 创面呈黄色, 在色素较多的地方有毛生长。试验结果证明了自体薄层小皮片嵌植法简单易行, 皮片成活率高, 可大大缩短皮肤缺损创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
创伤后皮肤破裂或手术后皮肤创口都可能导致伤口(或切口)延迟愈合。身体是一个不断代谢的有机体,有自己的调节机制,皮肤损伤后的愈合时间也会遵循同样的规律。如果伤口愈合过程受到负面影响,则可能导致伤口延迟愈合。伤口出现延迟愈合的原因包括感染、药物、异物存留、损伤严重、营养不良、疾病、组织对合不良、年龄因素、皮肤缺损、自体敏感、脂肪液化、皮下积液等。研究建立了一种直接注射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制剂,用于治疗1例由自体敏感导致的猫创口延迟愈合。治疗后21 d,伤口完全愈合。MSCs的局部植入成功促进了溃烂伤口的皮肤再生,并促进了毛发再生。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动干细胞治疗宠物疾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治疗剂型并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案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自体皮片的嵌植效果 ,在实验牛臀部人为制造 1 1 .2 cm× 1 5cm、1 1 cm× 1 5cm两个全层皮肤缺损创 ,造创后用涂有蒽诺沙星药膏的无菌纱布覆盖创面 ,每隔 1天换 1次药。5~ 6d后创面出现肉芽组织 ,1 2 d时肉芽组织覆盖整个创面 ,并与周围皮肤缘相平 ,肉芽平整 ,有光泽。造创后 1 3 d开始植皮。用自制的取皮工具自颈部取皮 ,取皮面积约等于受皮区面积的1 / 1 0。将取下的皮肤修剪成大约有 5mm2的小皮块用于植皮 ,采用嵌植法将皮块移植于创面。左右创面分别为 90、78块。结果 :植皮 2 4d后 ,原来皮肤凹陷已经长平 ,新生表皮覆盖整个创面 ,色素区扩大盖满了整个创面 ,创面呈黄色 ,在色素较多的地方有毛生长。结论 :自体小皮块嵌植法简单易行 ,皮块成活率高 ,可大大缩短皮肤大面积缺损创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马来亚豪猪中国亚种皮肤伤口无疤痕愈合方式。[方法]对马来亚豪猪中国亚种的耳部实施贯穿伤及撕裂伤,以7 d为节点拍照记录伤口愈合情况;运用石蜡切片、HE染色等方法对豪猪耳部伤口愈合进展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撕裂伤口能够在63 d内以无疤痕的方式愈合,于再生区观察到新生的脂肪组织、真皮、表皮和丰富的毛囊。[结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探明豪猪皮肤创伤无疤痕愈合的机理以及了解动物皮肤损伤修复的机制,可为治愈人的大面积皮肤创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犬急性肾衰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致死率较高、传统治疗方案不能有效缓解肾功能衰竭的状况,本文首次将犬干细胞修复因子结合传统方法用于治疗犬急性肾衰竭病例,治疗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的传统保守疗法,犬干细胞修复因子可显著缩短该病的治疗过程、提高患犬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较好。本文为犬干细胞修复因子及犬用干细胞用于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养犬》2010,(4)
<正>犬开放性创伤主要是由于外力的作用导致犬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在临床上经常遇见,病情轻重不一。症状轻微的大多能自行愈合,症状重者,处理不当和不及时可能导致犬的死亡。下面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谈谈犬开放性创伤的临床检查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多拉菌素浇泼剂在犬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犬背部皮肤一次浇注多拉菌素浇泼剂(0.1 mg/kg体重),给药后,不同时间点从犬前肢静脉采血。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中药物浓度进行测定,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用WinNonlin 5.2.1的非房室模型药动软件处理。给药后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β为(2.14±0.56)d,Tmax为(1.00±0.00) d,Cmax为(24.38±4.82) ng/mL,AUC为(89.79±16.90)ng/(d·mL)。提示多拉菌素浇泼剂在犬体内血药浓度维持的时间较长,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6,(6):109-113
为观察人工制备血红蛋白脂质体(LHb)对急性贫血患犬的治疗效果,使用脂质体包埋犬血红蛋白,建立犬急性失血性贫血病例模型。12只犬随机分成4组,每组3只:空白组(Sham)、输入血红蛋白脂质体组(LHb)、输入自体全血组(SAB)、输入生理盐水组(Saline),分别观察各组供试犬处理前后的临床表现,同时测定血常规、血生化及尿常规指标。结果表明,LHb与SAB试验犬相对于Sham及Saline组试验犬,临床贫血症状均获明显改善;第1天时,LHb试验犬血红蛋白浓度(167.67±2.96)g/L明显高于失血前(135.33±3.18)g/L,第3天开始与SAB组差异不显著(P0.05)。LHb组白细胞(WBC)与嗜中性(Gran)及单核白细胞(Mono)数前2 d的变化与SAB组差异显著(P0.05)。输入LHb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升高并在1~2 d内超出正常参考范围,1~4 d内与SA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尿液指标显著升高,持续4~5 d。本研究表明,LHb作为血液替代品用于贫血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犬神经系统疾病常表现为突发性、复杂性和难治性的特点,给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很多困难。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具备良好的软组织对比效果,为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提高了准确性。本文介绍了3例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犬病例,结合临床症状和X线或MRI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其为椎间盘疾病并继发急性脊髓神经损伤。患犬经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后通过静脉输注干细胞因子,1支/d,连用3 d治疗,迅速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由本文患犬治疗结果得出,干细胞因子在修复神经损伤方面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估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医用胶在犬眼睑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对12只健康犬的24只眼进行试验。将双眼分为2组:左眼使用N-BCA医用胶闭合眼睑创口(试验组),右眼使用传统缝合材料闭合眼睑创口(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眼科检查,观察并记录眼睑创口闭合时间,犬术后整体状态,以及创口愈合时间。术后7 d、14 d和28 d,取眼睑皮肤进行显微镜下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眼睑皮肤创口愈合良好。创口闭合时间和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眼睑皮肤样本组织病理学观察中,对照组瘢痕更明显,有成纤维细胞增生。试验表明,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的使用是一种有效的闭合犬眼睑皮肤创口的方法,对眼睑皮肤组织和眼表无明显影响,可用于犬眼睑手术。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20,(2):120-124
为探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犬穿透性角膜移植(PKP)术后角膜愈合效果,选取24只健康犬接受角膜移植,随机分为4组:手术对照组(A)、地塞米松组(B)、地塞米松+环孢菌素A组(C)、地塞米松+环孢菌素A+bFGF组(D),所有犬术后均接受妥布霉素点眼,在术前(0 d)和术后14 d、35 d制作角膜组织切片,观察角膜结构变化。结果显示:A组犬角膜基质层纤维排列混乱,上皮恢复速度较慢,35 d时存在上皮与基质层分离现象;B、C组角膜基质层纤维排列不规则,上皮细胞完整覆盖创面;D组角膜基质层纤维排列整齐,上皮层恢复速度最快,角膜表面平滑。结果表明:bFGF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和环孢菌素A联用可促进PKP术后角膜上皮层和基质层的愈合,为临床上犬角膜移植的术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养犬》2016,(4)
脂肪干细胞由于其获取方便,具有多向分化能力且体外增殖能力强,近年来在创伤愈合和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研究为犬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在犬皮肤全层创伤愈合中的作用,以便其在小动物临床治疗应用中提供一定的试验支持。本研究对五只犬进行直径三厘米的皮肤全层切除从而建立创伤模型,创伤局部注射经Dil荧光染料染色的异体脂肪干细胞,与未注射脂肪干细胞的对照组进行对照,从伤口愈合状况,伤口愈合率及愈合时间,肉芽组织的组织学切片观察,新生皮肤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犬异体脂肪干细胞创伤局部注射后,犬没有表现出不良反应,注射部位无异常;五只犬中三只试验组愈合速度快于对照组,上皮化时间较早,一只无差别,另一只试验组慢于对照组;肉芽组织切片观察,试验组新生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且胶原纤维更加丰富;试验组新生皮肤组织中发现红色荧光散在存在于真皮上部,对照组未见红色荧光存在。研究结果表明,犬异体脂肪干细胞可减少炎症反应,促进犬皮肤创伤愈合速度,提高肉芽组织中新生血管密度,增加胶原纤维的分泌量,并且可存在于新生的皮肤组织中。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透明质酸钠对犬膀胱炎的治疗效果,选用60只雌性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A组为空白对照,B组为膀胱炎阳性对照组,C、D、E组使用75%酒精(0.6 m L/kg)灌注损伤犬的膀胱黏膜,再用0.08 mg/m L透明质酸钠溶液膀胱内灌注进行治疗(C组灌注1次,D组灌注2次,E组灌注3次),并检测犬血液及尿液指标,观察黏膜损伤范围及炎症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热休克蛋白60(HSP60)在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结果显示:酒精可损伤犬膀胱黏膜及黏膜下层建立犬膀胱炎模型;试验第6天,经2次以上透明质酸钠灌注(D、E组)后,犬膀胱炎症状明显好转,黏膜快速修复,C-反应蛋白(CRP)及HSP60表达水平与B和C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对犬非细菌性膀胱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灌注2次透明质酸钠对于膀胱黏膜损伤的修复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筋骨七厘散对骨折犬血清Ca、P与AL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18~36月龄健康贵宾犬60只,每组1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第2~6组实验犬做骨折(桡骨骨缺损)模型,其中,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不投用药物治疗),第3组为跛行镇痛散治疗组,第4组为低剂量(0.05 g/kg.bw)筋骨七厘散治疗组、第5组为中剂量(0.1 g/kg.bw)筋骨七厘散治疗组、第6组为高剂量(0.2 g/kg.bw)筋骨七厘散治疗组,每天投药1次,连续投药10 d。试验期间观察实验犬临床体征,且从试验第1天投药开始计算时间,分别在试验第7、14、21、28 d,检测实验犬血清钙(Ca)、无机磷(P)含量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犬骨愈合过程中,通过分别投用跛行镇痛散及低、中、高剂量筋骨七厘散后,两种中药复方均能显著提高骨折实验犬血清P含量与血清ALP活性,以及调节实验犬骨愈合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血清Ca含量。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得出,在投用筋骨七厘散0.1 g/kg.bw、0.2g/kg.bw试验组的影响效果最显著且组间无明显差异,且效果均明显优于跛行镇痛散与低剂量(0.05g/kg.bw)筋骨七厘散。结论:筋骨七厘散通过调节骨折实验犬血清Ca、P含量与ALP活性,发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接骨止痛之功,有效地促进实验犬骨愈合,且其疗效与投药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