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肌内脂肪与脂类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关系,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8头乌金猪和6头长白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合成酶(FAS)、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硬脂酰CoA去饱和酶(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索氏提取法检测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金猪FAS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SREBP-1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虽然高于长白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乌金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高于长白猪,且差异显著(P0.05)。乌金猪和长白猪的FAS和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都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乌金猪SREBP-1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长白猪SREBP-1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乌金猪和长白猪间存在品种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肌内脂肪含量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7,(2):312-317
为确定胰岛素(insulin,INS)和胰高血糖素(glucagon,GLN)对奶牛肝细胞脂合成作用的影响,本试验体外培养犊牛原代肝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INS和GLN处理肝细胞:对照组(0nmol/L)、浓度梯度组(1,10,100,1 000nmol/L)。培养1h后分别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方法、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以及细胞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方法检测INS和GLN处理体外培养肝细胞对关键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mRNA表达水平,SREBP-1c核质分布以及下游靶基因脂代谢关键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INS处理使SREBP-1c的表达水平和转录活性显著升高,入核量显著增加,其下游的脂合成关键酶ACC和FAS的基因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而与之相反,GLN处理使SREBP-1c的表达水平和转录活性显著降低,入核量显著减少,其下游的脂合成关键酶ACC和FAS的基因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说明,INS可通过增强SREBP-1c的活性从而促进肝细胞脂合成,增加肝脂沉积;而GLN则通过抑制SREBP-1c的活性从而降低肝细胞脂合成。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肉仔鸡空肠葡萄糖转运影响的机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研究了长期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对肉仔鸡空肠上皮细胞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SGLT1)和葡萄糖易化转运载体(GLUT2)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的AA肉仔鸡24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3个试验组每只腹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生理盐水注射液1mL(剂量分别为每1kg体重0.1mg,1mg和5mg),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7天.结果显示各地塞米松处理组间SGLT1 mRNA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处理组SGLT1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注射地塞米松显著影响了GLUT2 mRNA的表达量(P<0.05).其中0.1和1 mg/kg体重地塞米松处理组的GLUT2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 mg/kg地塞米松处理组GLUT2 mRNA表达量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改变SGLT1和GLUT2转录水平的表达来实现对肉仔鸡空肠葡萄糖转运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季节分别采集青海省祁连县、大通县和湟中县牦牛的肝脏、肾脏和结肠,提取Total RNA,在逆转录聚合酶的作用下生成cDNA,利用Real-time PCR检测牦牛甾醇类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牦牛不同组织中SREBP-1基因相对表达量由大到小顺序为,肝脏、肾脏、结肠。SREBP-1基因在不同季节中除了2016年春季的牦牛,其他的均以肝脏样品中的SREBP-1 mRNA相对定量拷贝数最高。不同季节间SREBP-1基因在2015年春季和2016年春季中相对表达量差异极显著。3个组织间SREBP-1基因在结肠和肝脏中相对表达量差异呈极显著(P<0.01),在肾脏和肝脏中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和胰岛素诱导鹅肝脂肪变性过程中苹果酸酶(Malic enzyme,ME)的活性及其mRNA表达情况,以探讨ME在鹅肝脂肪变性中的作用。根据鸡ME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引物,通过RT-PCR、克隆测序等技术扩增鹅ME基因;分离、培养四川白鹅原代肝细胞,添加不同浓度葡萄糖和胰岛素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ME活性及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发现,鹅ME基因跟原鸡同源性最高;与对照组相比,葡萄糖及其与胰岛素协同作用均能显著促进肝细胞内甘油三酯(TG)沉积,且呈现出剂量递增效应,而胰岛素对细胞内TG含量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得出:ME的活性和mRNA表达水平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而增加,30mmol.L-1葡萄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低浓度(50nmol.L-1)胰岛素显著增加ME的活性和mRNA表达水平(P<0.05),当胰岛素浓度达到200nmol.L-1时,ME的活性和mRNA表达水平受到一定抑制;葡萄糖和低浓度胰岛素(50nmol.L-1)协同能促进ME的活性和mRNA表达水平。本研究扩增获得了鹅ME基因部分序列,且发现葡萄糖和胰岛素协同可以增强ME的活性和mRNA表达水平,从而显著增加肝脏中TG的含量,诱导鹅肝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无量山乌骨鸡胚胎期脂肪组织的发育特征,对胚胎期12日胚龄(E12)到出定、检测单位重量脂肪组织DNA含量、HE染色鉴定脂肪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结合Image J软件定量分析细胞面积、RT-qPCR检测FAS、ACCα、SREBP-1和ATGL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从E12~E16显著下降(P0.05);脂肪细胞面积在D0达到了峰值;FAS、ACCα和SREBP-1 mRNA于其他时期(P0.05)。综上所述:无量山乌骨鸡在胚胎发育后期通过增加脂肪细胞体积而使脂肪组织重量增加,脂肪组织中4个脂代谢相关基因存在不同的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激和饲粮能量水平对肉仔鸡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活性以及腺苷一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 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1,SREBP-1)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从而阐明应激造成肉仔鸡脂肪肝的原因,并寻找缓解应激的方法。本研究共有4个试验。前2个试验分别针对3~9日龄和28~34日龄的肉仔鸡,分别给予皮质酮和高、低能量水平饲粮的处理,试验结束后取肝脏,测定FAS活性。第3个试验选取7日龄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雄性肉鸡108只,随机分为3组:应激组(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和配对组(注射生理盐水,采食量与应激组前1 d的相同)。连续注射7 d。14日龄取肝脏,测定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含量以及AMPK和SREBP-1 mRNA的表达量。最后1个试验给予3~9日龄肉仔鸡皮质酮和葡萄糖饮水处理,试验结束测定肝脏FAS活性。结果发现:1)皮质酮处理极显著提高了3~9日龄肉仔鸡肝脏FAS的活性(P0.01),对28~34日龄肉仔鸡的影响也有相似的趋势(P=0.0512)。2)与配对组相比,地塞米松处理显著增加了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肝脏中AMPK mRNA的表达量(P0.05);且地塞米松处理使得肝脏中SREBP-1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配对组(P0.05)。3)给应激组的肉仔鸡饮水中添加葡萄糖能显著降低肝脏FAS活性(P0.05)。结果表明:皮质酮处理会提高肉仔鸡肝脏FAS的活性,地塞米松处理则可显著提高肝脏SREBP-1mRNA的表达量,且能激活AM PK,而葡萄糖具有缓解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比较分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基因在湘西黄牛不同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以探讨SREBP-1基因与肉牛脂肪代谢的关系。选取湖南德农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保种场不同月龄(6月龄、18月龄、30月龄)湘西黄牛各4头,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背最长肌、皮下和腹腔脂肪组织SREB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①SREBP-1基因在湘西黄牛肝脏、背最长肌、皮下和腹腔脂肪的4个部位中的表达量随月龄增加依次显著增加(P0.01);②在6月龄时,皮下脂肪SREBP-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与腹腔脂肪(P0.05);③18月龄时,SREBP-1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与腹腔脂肪(P0.05);④30月龄时,SREBP-1基因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织(P0.05),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与腹腔脂肪(P0.05)。由此可见,SREBP-1基因在湘西黄牛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随月龄与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存在月龄和部位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从分子水平上部分阐述不同激素对体外培养犊牛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一头健康的初生犊牛,放血致死后立即无菌采取肝脏尾状突,采用循环灌注法消化肝组织,分离肝细胞。取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生长良好的肝细胞,分别添加1、10、100、1 000 nmol/L的胰岛素,1、10、100、1 000 nmol/L的胰高血糖素,2.5、5.0、10、50 ng/m L的瘦素,设置空白对照,每个浓度3个重复。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LDLR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胰岛素各浓度添加组LDLR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是1、10 nmol/L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胰高血糖素1 000 nmol/L添加组LDLR 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0、100 nmol/L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瘦素各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证明,胰岛素对LDLR 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且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加强;胰高血糖素对LDLR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瘦素未表现出对LDLR mRNA的表达有促进或者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铁水平和孵育时间对原代培养肉鸡鸡胚肝细胞中铁含量及含铁酶活性、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5×3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铁水平分别为0、0.25、0.50、0.75、1.00 mmol/L,孵育时间分别为24、48和72 h,共形成15个组,每组6个重复。结果表明:1)铁水平、孵育时间及两者的互作对肝细胞铁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24、48和72 h时,0.25、0.50、0.75、1.00 mmol/L铁水平组肝细胞中铁含量均显著高于0 mmol/L铁水平组(P0.05)。2)铁水平和孵育时间对肝细胞中胞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与0 mmol/L铁水平组相比,0.25、0.50、0.75和1.00 mmol/L铁水平组肝细胞中SDH活性显著降低(P0.05);24 h肝细胞中SDH活性显著高于48 h(P0.05),而72 h又显著高于24和48 h(P0.05)。与0 mmol/L铁水平组相比,0.75和1.00 mmol/L铁水平组肝细胞中COX活性显著提高(P0.05);24和48 h肝细胞中COX活性显著高于72 h(P0.05)。3)铁水平、孵育时间及两者的互作对肝细胞中SDH、过氧化氢酶(CAT)、COX7A2L和铁蛋白重链1(FTH1)的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铁水平及铁水平与孵育时间的互作对肝细胞中COX1的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4)铁水平和孵育时间对肝细胞中COX1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铁水平及铁水平与孵育时间的互作对肝细胞中FTH1的蛋白表达水平表达有显著影响(P0.05)。24和72 h肝细胞中COX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48 h(P0.05),1.00 mmol/L铁水平组肝细胞中COX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铁水平组(P0.05)。由此可见,铁水平和孵育时间可影响原代培养肉鸡鸡胚肝细胞中铁含量,SDH、CAT和COX的活性、基因表达,以及FTH1的基因表达。综合考虑以上指标,适宜铁的水平应为0.50 mmol/L,孵育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色绿光对鸡胚松果体发育以及褪黑激素合成的影响,为研究单色绿光影响鸡胚发育提供依据,选用120枚质量为(65±3)g的受精鸡胚,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绿光(波长560nm,光强15lx)和黑暗条件下孵化,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5枚鸡胚,分别在E(胚龄)15、E18和E21取材,探索鸡胚孵化过程中单色绿光对松果体的发育以及褪黑激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孵化期间给予绿光照射,鸡胚质量增加11.19%~21.41%(P0.05);(2)单色绿光促进松果体小叶发育;(3)褪黑激素合成关键酶——乙酰基转移酶(AANAT)转录水平的表达随着胚龄的增加而升高,其中黑暗组E21时AANAT mRNA表达较E15和E18时显著高29.84%~47.06%(P0.05),但是E15与E18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绿光组中,E18 mRNA水平较E15 AANAT mRNA的表达显著高17.76%(P0.05),E21时较E15和E18时松果体中AANA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26.37%~48.81%(P0.05);并且单色绿光组高于黑暗组12.85%~15.95%(E18~E21,P0.05);(4)血浆褪黑激素含量随着胚龄的增加而升高,黑暗组E21褪黑激素含量为E15和E18的2.6和1.9倍,绿光组中E21为E15和E18的2.8和1.8倍;在E21和E18,绿光组鸡胚外周血褪黑激素水平高于黑暗组的13.13%和18.20%(P0.05),并且与外周血中生长激素水平极显著正相关(P0.001)。由此可知,在鸡胚孵化期间给予单色绿光刺激可促进松果体发育以及褪黑激素的合成与释放,进而促进生长激素水平,最终促进鸡胚发育。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添加半胱胺对生长猪肉质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选取(42.18±0.70)kg左右的杜×长×梅阉公猪120头,随机分为4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日粮蛋白水平为16%和12%,半胱胺添加水平为0和100mg·kg-1。试验期为31d。结果表明,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显著降低了生长猪背最长肌的剪切力值(P0.05),显著增加了肌内脂肪的含量(P0.05),上调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SCD)、μ-钙蛋白酶的mRNA表达量(P0.05),下调了激素敏感脂酶(HSL)、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钙蛋白酶抑制蛋白的mRNA表达量(P0.05);半胱胺的添加下调了钙蛋白酶抑制蛋白的mRNA表达量(P0.05)。日粮蛋白水平与半胱胺添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可能通过上调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脂质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增加肌内脂肪含量,进而改善生长猪背最长肌嫩度,半胱胺的添加对生长猪肉品质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HCA对鸡胚原代肝细胞增殖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笔者选用终浓度为0、1、10和50μmol·L~(-1)的(—)-HCA处理鸡胚原代肝细胞后收集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及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表明,(—)-HCA处理可促进鸡胚原代肝细胞增殖,10μmol·L~(-1)(—)-HCA处理可极显著升高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P0.01),并提高周期相关因子的mRNA转录。1~50μmol·L~(-1)(—)-HCA处理对鸡胚原代肝细胞线粒体形态、数量和膜电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HCA处理可显著升高原代鸡胚肝细胞线粒体中柠檬酸合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P0.05)。结果提示,(—)-HCA处理可通过调节周期相关因子的表达而促进鸡胚原代肝细胞的增殖,同时其可通过加速三羧酸循环进而增强细胞的能量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生物素水平对3T3-L1脂肪细胞脂肪分解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利用三联诱导法将3T3-L1细胞经诱导分化为3T3-L1脂肪细胞。当3T3-L1脂肪细胞密集后分别采用0(对照组)、0.2、0.5、1.0μmol/L生物素处理,分别在12、24与48h时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甘油释放量、脂肪甘油三酯水解酶(ATG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脂滴包被蛋白A(perilipin A)及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在12h时,1.0μmol/L组甘油释放量、ATG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5、1.0μmol/L组HS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μmol/L组perilipin A、ADRP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0.2μmol/L组(P0.01);在24h时,各试验组甘油释放量、1.0μmol/L组ATG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5、1.0μmol/L组perilipin 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0.2μmol/L组(P0.01);1.0μmol/L组ADRP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在48h时,1.0μmol/L组甘油释放量、ATG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1.0μmol/L组perilipin 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0.2μmol/L组(P0.05),0.5、1.0μmol/L组ADRP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综上所述,生物素可通过促进perilipin A与ADRP表达,同时抑制ATGL与HSL表达,达到抑制脂肪分解的效果,且浓度为1.0μmol/L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氨氮胁迫下饥饿与复投喂对黄颡鱼脂质代谢的影响,将360尾黄颡鱼幼鱼[初始体重为(14.95±0.03)g]随机分配到12个养殖桶中,每桶30尾。对照组人工饱食投喂42 d,试验组饥饿14 d后恢复投喂28 d。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被暴露到总氨氮浓度为0(低氨氮处理,正常养殖环境)和5.70 mg/L(高氨氮处理,氨氮胁迫)的水体中,每组分配3桶试验鱼。结果显示:饥饿14 d后,高氨氮处理黄颡鱼肝脏中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脂肪酸合酶(FAS)活性以及6PG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FAS、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低氨氮处理(P<0.05),而肝脏中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脂蛋白脂酶(LPL)活性以及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和LPL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则显著高于低氨氮处理(P<0.05);在氨氮胁迫或正常养殖环境下,饥饿14 d后,试验组黄颡鱼肝脏中6PGD、FAS活性以及6PGD、G6PD、FAS、SREBP-1和PPAR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PT、LPL活性以及PPARα、CPT1和LPL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投喂28 d后,高氨氮处理黄颡鱼肝脏中6PGD、FAS活性以及6PGD、G6PD、FAS和PPARα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低氨氮处理(P<0.05),而肝脏中CPT、LPL活性以及CPT1和LPL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则显著高于低氨氮组(P<0.05);在氨氮胁迫或正常养殖环境下,恢复投喂28 d后,试验组黄颡鱼肝脏中6PGD活性以及6PGD和G6PD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肝脏中LPL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氨氮胁迫下,试验组黄颡鱼肝脏中FAS、SREBP-1和PPAR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LPL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可知,氨氮胁迫和饥饿胁迫均会促进黄颡鱼的脂质分解代谢,并抑制脂质合成代谢;氨氮胁迫下饥饿后复投喂能够恢复黄颡鱼的脂质代谢稳态。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Met)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内乳脂合成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Met对乳脂合成的影响机理。将第3代BMECs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培养液中Met浓度分别为0.13、0.26、0.39、0.52、0.65和0.78 mmol/L。在37℃、5%CO2条件下培养48 h后测定BMECs内甘油三酯(TG)的含量及乳脂合成相关基因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Met浓度对BMECs内TG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0.52~0.78 mmol/L Met处理BMECs内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乙酰辅酶A羧化酶A(ACACA)和PPAR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BMECs内脂蛋白脂酶(LP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0.26~0.39 mmol/L Met处理较高,显著高于0.65~0.78 mmol/L Met处理(P0.05)。脂肪酸合成酶(FAS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0.39~0.52 mmol/L Met处理较高,且0.52 mmol/L Met处理显著高于0.13~0.26 mmol/L和0.65~0.78 mmol/L Met处理(P0.05)。Met浓度可显著影响SREBP1和乙酰甘油磷酸脂酰转移酶6(AGPAT6)基因及SREBP1和PPARγ蛋白的表达(P0.05),均以0.26 mmol/L Met处理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结果表明,Met浓度影响BMECs内脂肪酸摄取、从头合成的基因的表达及乳脂合成调控因子PPARγ和SREBP1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Met浓度为0.26~0.52 mmol/L时对BMECs内脂肪酸从头合成及长链脂肪酸摄取的促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T-2毒素对猪肾细胞(PK15)的毒性作用及其氧化应激反应。用不同浓度的T-2毒素处理细胞,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评估T-2毒素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评估不同剂量T-2毒素对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检测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rf2、Keap1、GPx-1、Nqo1及Hmox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T-2毒素对该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PK15细胞活性呈毒素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LDH释放率呈毒素剂量依赖性上调(P<0.05);随T-2毒素剂量升高,细胞间隙逐渐增加,细胞固缩,细胞数量也随之减少。细胞内ROS阳性细胞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且T-2毒素为100 nmol/L时,ROS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其他剂量组(P<0.05);细胞内MDA含量与GPx活性呈毒素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而GSH含量呈毒素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20、50及100 nmol/L的T-2毒素可显著上调Keap1、Gpx-1及Nqo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且50 nmol/L的相对表达量最高。T-2毒素对K15细胞有毒性作用,可诱导其氧化损伤,且该氧化应激过程受Nrf2-AER信号通路调控。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7,(6):100-105
为了研究地塞米松对山羊皮质醇分泌和瘤胃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10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波尔杂交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地塞米松组(n=5),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组注射地塞米松(0.2 mg/kg),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21 d。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和瘤胃组织;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检测血浆皮质醇含量;Real-time PCR检测瘤胃生物钟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地塞米松组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降低(P0.05),瘤胃液中皮质醇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瘤胃上皮组织中永恒蛋白基因(Tim)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1)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浆皮质醇浓度与瘤胃上皮组织中Tim(R=-0.64,P=0.08)和Bmal1(R=-0.62,P=0.09)mRNA表达呈负相关趋势,瘤胃中皮质醇浓度与瘤胃上皮组织中Bmal1 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4,P0.05)。结果提示,外源性地塞米松降低山羊体内内源性皮质醇的生成,上调瘤胃上皮组织中生物钟基因的表达,且生物钟基因表达水平与血液、瘤胃液中皮质醇浓度呈高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维生素与矿物质、调整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旨在研究其对浙东白鹅母鹅繁殖性能、血液生殖激素浓度和生殖轴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选择138只月龄相近的浙东白鹅种母鹅,按体重相近原则分为3组,分别饲喂不同的饲粮,试验期150 d,测定繁殖性能(平均产蛋数、平均蛋重、受精率和孵化率)、血液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4)、雌二醇(E2)、催乳素(PRL)]浓度和生殖轴相关基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卵泡刺激素-β(FSHβ)、雌激素受体1(ESR1)、雌激素受体2(ESR2)、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催乳素(PRL)、催乳素受体(PRLR)] 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添加维生素与矿物质可显著提高浙东白鹅母鹅第1产蛋周期平均蛋重和受精率(P<0.05);提高第2产蛋周期内血液FSH和P4的浓度,降低LH浓度,改变E2、P4和PRL浓度波动(P<0.05);下调下丘脑PRLR、垂体PRL和卵巢PRLR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上调卵巢ESR2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2)调整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可显著提高浙东白鹅母鹅第2产蛋周期平均蛋重(P<0.05);提高浙东白鹅第2产蛋周期内血液LH浓度,降低FSH浓度,改变E2和P4浓度波动(P<0.05);上调下丘脑GnRH、垂体PRL和PRLR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下调卵巢FSHR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得出,添加维生素与矿物质、调整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可通过影响产蛋周期内部分血液生殖激素浓度和波动,局部调节生殖轴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改善浙东白鹅母鹅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天蚕素抗菌肽对海兰褐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空肠组织相关前炎性细胞因子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选用336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蛋用仔公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7组试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150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150、200、250、300、350mg/kg抗菌肽(抗菌肽Ⅰ、Ⅱ、Ⅲ、Ⅳ、V组),试验期为42d.结果表明:1)抗菌肽Ⅲ、Ⅳ、V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增重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抗菌肽Ⅳ、V组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抗菌肽V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法氏囊指数较对照组、抗菌肽Ⅰ组显著提高(P<0.05),抗菌肽Ⅳ、V组之间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各试验组相比,抗菌肽V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3)抗菌肽V组白细胞介素-6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P<0.05),抗菌肽Ⅲ、Ⅳ、V组干扰素-Υ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抗菌肽Ⅳ、V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抗菌肽可不同程度提高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并能有效降低前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添加350mg/kg抗菌肽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