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求不同热处理对豆渣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及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的相关关系。将采集到的新鲜豆渣进行不同温度(100、115、130℃)和不同时间(2、4、6 h)的热处理,共计9种不同程度热处理样品。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并结合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净蛋白质体系(CNCPS)、尼龙袋技术及改进的三步体外法对不同热处理的豆渣进行营养价值评定,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豆渣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变化,进而探求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升高以及加热时间的延长,豆渣中可溶性蛋白和非蛋白氮含量显著减少(P0.05),中性洗涤不溶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同时使干物质瘤胃有效降解率及小肠可消化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不同热处理对豆渣蛋白质分子结构中酰胺Ⅰ带峰高、峰面积,酰胺Ⅱ带峰高、峰面积,α-螺旋、β-折叠的峰高以及α-螺旋和β-折叠的峰高比值均有显著影响(P0.05)。3)酰胺Ⅰ带峰高、峰面积,酰胺Ⅱ带峰高、峰面积,α-螺旋、β-折叠的峰高以及α-螺旋和β-折叠的峰高比值可以有效地估测不同热处理豆渣的蛋白质营养价值、瘤胃降解参数及小肠消化率,并建立回归方程。其中,不同热处理豆渣蛋白质分子结构对缓慢降解蛋白质含量(R2=0.67)、干物质有效降解率(R2=0.66)、粗蛋白质快速降解部分含量(R2=0.63)、小肠消化率(R2=0.63)拟合最好。综上所述,不同热处理对豆渣蛋白质分子结构、营养价值和瘤胃降解特性及小肠消化率均有影响,100℃、2 h处理的豆渣的营养价值最高。不同热处理豆渣中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其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及小肠消化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初步证明利用FTIR技术得到的豆渣光谱信息能直接反映其热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热处理干酒精糟及其可溶物(DDGS)蛋白质化学成分、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组分、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与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相关性。采用CNCPS、尼龙袋技术及三步体外法对不同热处理的DDGS营养价值进行评定,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分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变化,进而探求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加热使DDGS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化率降低,使小肠可消化蛋白增加;不同热处理对DDGS蛋白质分子结构均有显著影响(P<0.05);蛋白质分子结构中的酰胺Ⅰ和酰胺Ⅱ带的峰高和峰面积、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峰高和峰面积的比值与DDGS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瘤胃降解参数及小肠消化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可见,不同热处理对DDGS蛋白质分子结构、营养价值和瘤胃降解特性及小肠消化率均有影响,DDGS中蛋白质分子结构可以有效地估测蛋白质营养特性,并可利用FTIR光谱技术对DDGS营养价值及加热程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种植地对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蛋白质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本试验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美国康奈尔大学净碳水化合物-净蛋白质体系(CNCPS)、尼龙袋技术对不同种植地的全株青贮玉米营养价值进行评定,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青贮玉米蛋白质分子结构进行研究,进而探求蛋白质分子结构与蛋白质营养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地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CNCPS蛋白质组分中非蛋白氮、中速降解蛋白、慢速降解蛋白、不可利用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物质及粗蛋白质有效降解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2)通过FTIR扫描后发现,不同种植地对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分子结构中酰胺Ⅰ带的峰高、峰面积,酰胺Ⅱ带的峰高、峰面积,酰胺Ⅰ带与Ⅱ带的总峰面积、峰面积比、峰高比,α-螺旋、β-折叠峰高均有显著影响(P<0.05)。3)酰胺Ⅰ带峰高、峰面积,酰胺Ⅱ带峰高、峰面积,酰胺Ⅰ带与Ⅱ带峰高比、峰面积比以及α-螺旋峰高均可以作为预测因子对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参数进行预测。其中,青贮玉米蛋白质分子结构对粗蛋白质(R^2=0.81)、酸性洗涤不溶蛋白(R^2=0.88)、不可利用蛋白(R^2=0.85)及粗蛋白质快速降解部分(R^2=0.69)拟合最好。综上所述,不同种植地对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成分、CNCPS组分、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瘤胃降解参数及蛋白质分子结构均有影响。并且,蛋白质分子结构与蛋白质营养价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可以借助青贮玉米蛋白质红外光谱参数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热处理对棉籽蛋白质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与小肠消化率和分子结构的影响,并探讨棉籽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其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与小肠消化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试验分别采用干热(140、150和160℃分别加热1 h)、微波(700 W分别加热1、2和3 min)和γ辐照(剂量分别为30、45和60 kGy)的加热方式处理棉籽。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法、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净蛋白质体系(CNCPS)、尼龙袋法和改进的三步体外法对不同热处理棉籽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进行评定,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棉籽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并对棉籽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其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与小肠消化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热处理对棉籽中蛋白质成分和CNCPS组分无显著影响(P0.05)。2)不同热处理极显著影响瘤胃可溶部分、瘤胃可降解部分、瘤胃不可降解部分、蛋白质的瘤胃有效降解率以及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与总可消化蛋白质含量(P0.01)。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或强度的增加,棉籽蛋白质瘤胃有效降解率、总可消化蛋白质的含量和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逐渐降低,小肠可消化蛋白质的含量逐渐升高。3)不同热处理对棉籽蛋白质分子结构酰胺Ⅰ带峰高、酰胺Ⅰ带峰面积、酰胺Ⅱ带峰高、酰胺Ⅱ带峰面积、α-螺旋峰高、α-螺旋与β-折叠峰高比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除微波加热3 min外,其他热处理均显著升高了棉籽蛋白质分子结构中酰胺Ⅰ带峰高、酰胺Ⅰ带峰面积、酰胺Ⅱ带峰高、酰胺Ⅱ带峰面积(P0.05),同时45和60 kGyγ辐照还显著升高了α-螺旋峰高、α-螺旋与β-折叠峰高比(P0.05)。4)棉籽中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其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之间存在相关性,并能建立回归方程,其中预测中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可溶性蛋白质、快速降解真蛋白质、中速降解真蛋白质、慢速降解真蛋白质的回归方程的R~2均在0.9以上,但部分回归方程的R~20.6。综上所述,3种热处理方式均对棉籽中蛋白质的瘤胃降解特性、小肠消化率和分子结构产生了影响。热处理能够增加过瘤胃蛋白质和小肠可消化蛋白质的含量,以辐照剂量为60 kGy时效果最佳。棉籽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其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存在相关性,并能够建立回归方程,但部分变量回归方程的R~20.6,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于NRC模型下不同程度热处理豆渣的营养价值与分子结构功能团特征的相关关系。利用烘箱对豆渣进行不同温度(100、115、130℃)下不同时间(2、4、6 h)的热处理,采用NRC(2001)模型预测不同程度热处理豆渣的代谢蛋白质产量、可消化养分含量和能值,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不同程度热处理豆渣的分子结构功能团特征,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升高以及加热时间的延长,豆渣的代谢蛋白质产量、可消化养分含量和能值呈现出降低的趋势。2)温度和时间对豆渣的分子结构功能团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3)酰胺Ⅰ带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峰面积比值(AmideⅠ_STCHO)和酰胺Ⅰ带与总碳水化合物峰面积比值(AmideⅠ_CHO)可以共同作为预测因子估测瘤胃可降解蛋白质(R^2=0.35,P<0.05)、过瘤胃蛋白质(R^2=0.35,P<0.05)、小肠可吸收过瘤胃蛋白质(R^2=0.33,P<0.05)和瘤胃可降解蛋白质可合成菌体蛋白质(R^2=0.35,P<0.05)含量。综上所述,不同程度热处理豆渣的分子结构功能团与其代谢蛋白质产量、可消化养分含量和能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初步证明可以利用分子结构功能团对热处理豆渣的营养价值进行快速分析和估测。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比较青藏高原中华羊茅不同部位(全株、茎、叶和穗)的营养价值及分子结构特征,为建立高原牧草营养价值快速评定技术和家畜饲粮配方设计提供基础数据。试验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分析中华羊茅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同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不同部位的分子结构进行研究,并探求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中华羊茅不同部位蛋白质组分和蛋白质分子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穗的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不溶粗蛋白质(NDICP)、难溶性真蛋白质(PB1)、酰胺Ⅱ区峰高、α-螺旋峰高、β-折叠峰高以及α-螺旋峰高/β-折叠峰高值均为最高,茎的上述指标较低;不同部位的蛋白质组分与蛋白质分子结构参数存在相关关系。2)中华羊茅不同部位的碳水化合物组分和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穗的淀粉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含量最高;茎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和不可消化纤维(CC)含量最高;茎的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峰面积、纤维素复合物峰面积和峰高显著高于全...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真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和纤维组分的影响。试验以Lentinus edodes菌株的3个亚种和Pleurotus eryngii为试验菌株,分别与玉米秸秆共同培养,处理0、1、3、6、9、12周,分别使用ANKOM 2000全自动纤维分析仪分别测定4种菌株处理玉米秸秆后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等纤维组分,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二级分子结构,并对二者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真菌处理对玉米秸秆中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与木质素吸收峰的峰高(LH)及峰面积(LA)、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吸收峰的峰高(STCHOH)、纤维素吸收峰的峰高(FH)及峰面积(FA)、总碳水化合物第一亚峰峰高(TCHO1H)及峰面积(TCHO1A)、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高(TCHO2H)及峰面积(TCHO2A)、总碳水化合物吸收峰的总峰高(TCHOH)均呈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Lentinus edodes处理效果极显著优于Pleurotus eryngii,且Lentinus edodes处理中Lentinus edodes-513最优,不同处理时间对饲料NDF、ADF及ADL含量与FH、FA、TCHO1H、TCHO1A、TCHO2A、总碳水化合物第三亚峰峰高(TCHO3H)及峰面积(TCHO3A)、TCHOH和TCHOA影响均极显著(P<0.01)。ADL和NDF均与FA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尤其ADL与FA相关系数最高,达0.806,说明真菌处理能通过改变FA的结构来影响秸秆纤维成分含量。研究表明,真菌处理会对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产生影响,改变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和纤维组分,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素,提高其营养价值,其中,Lentinus edodes的处理效果比Pleurotus eryngii更佳。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求玉米秸秆不同部位蛋白质营养价值与其分子结构是否存在相关关系。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并结合美国康奈尔大学净碳水化合物和净蛋白质体系(CNCPS)对玉米秸秆不同部位(苞叶、叶片、叶鞘、茎皮和茎髓)的蛋白质化学成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DICP)、酸性洗涤不溶蛋白(ADICP)、非蛋白氮(NPN)、可溶性蛋白(SCP))及CNCPS中的蛋白组分(瞬时降解含氮部分(PA)、快速降解蛋白(PB1)、中速降解蛋白(PB2)、慢速降解蛋白(PB3)和不可降解蛋白(PC))进行测定,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FTIR)分析样本的蛋白质分子结构(酰胺Ⅰ带、酰胺Ⅱ带、α-螺旋、β-折叠),进而探求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叶片的CP和NDICP最高(分别为8.78%和3.11%),而CNCPS中的PA、PB3及PC组分在不同部位也存在明显的不同(P0.05)。通过FTIR光谱扫描后,发现玉米秸秆5个部位的蛋白分子结构之间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光谱参数与蛋白质营养价值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利用酰胺Ⅰ带与酰胺Ⅱ带峰高比以及α-螺旋与β-折叠峰高比、酰胺Ⅱ带峰值可以有效地预测CP含量(R2=0.804 7)、NDICP含量(R2=0.949 4)、ADICP含量(R2=0.600 9)以及蛋白组分中PC部分的含量(R2=0.647 1)。综上所述,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及分子结构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二者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玉米品种[普通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简称高直玉米)]和淀粉老化处理对其营养成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子结构以及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并探索玉米FTIR分子结构参数与体外发酵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和淀粉老化处理对部分FTIR结构参数、体外发酵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和丁酸占比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老化前高直玉米β-葡聚糖峰高、纤维化合物面积和峰高以及碳水化合物Ⅲ区面积显著高于普通玉米(P0.05);老化后高直玉米的丁酸占比显著低于普通玉米(P0.05),老化后高直玉米总VFA含量和丁酸占比显著低于老化前普通玉米(P0.05),但是老化后高直玉米与普通玉米在FTIR分子结构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高直玉米丙酸占比显著高于普通玉米(P0.05),而总产气量、甲烷产气量和氢气产气量显著低于普通玉米(P0.05);淀粉老化处理显著降低了总产气量、甲烷产气量、氢气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和丙酸占比(P0.05),而显著提高了乙酸占比(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产气量与酰胺Ⅰ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以及总碳水化合物区域结构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酰胺Ⅱ区面积和峰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干物质降解率与酰胺Ⅱ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碳水化合物Ⅰ区面积、碳水化合物Ⅰ区与Ⅱ区峰高呈显著负相关(P0.05);乙酸占比与酰胺Ⅰ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和总碳水化合物区域结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β-葡聚糖面积和峰高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VFA含量与酰胺Ⅱ区面积和峰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酰胺Ⅰ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面积比和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以及总碳水化合物区域结构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不同玉米品种和淀粉老化处理改变了FTIR分子结构以及体外发酵参数;体外发酵总VFA生成、干物质降解率和气体产气量与FTIR分子结构(除酰胺Ⅱ区外)呈负相关,而与酰胺Ⅱ区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比较苜蓿不同加工形式产物(苜蓿干草vs.苜蓿青贮)二级分子结构差异及其与奶牛瘤胃内细菌数量的相关性。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图谱技术测定苜蓿干草与苜蓿青贮的碳水化合物二级分子结构差异,进而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提取DNA后的微生物菌群分布,比较苜蓿干草或青贮分别作为奶牛瘤胃发酵底物发酵24 h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特定细菌的基因表达量;分析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参数和特定细菌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苜蓿干草的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峰高、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峰面积、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高、总碳水化合物第三亚峰峰高、总碳水化合物第三亚峰峰面积、总碳水化合物峰面积均显著高于苜蓿青贮的对应指标(P0.05),但与体外发酵试验中的其他瘤胃细菌含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在体外发酵培养后,苜蓿干草组溶纤维丁酸弧菌数显著高于苜蓿青贮组(P0.05)。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面积与溶纤维丁酸弧菌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苜蓿干草与苜蓿青贮的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面积无显著差异,说明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面积这一分子结构特征参数不是影响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索玉米青贮瘤胃降解特性与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相关性,并建立拟合方程。试验采用尼龙袋法测定11种玉米青贮的干物质、蛋白质以及中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计算,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对玉米青贮样品的蛋白质分子结构(酰胺Ⅰ带、酰胺Ⅱ带、α-螺旋、β-折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酰胺Ⅱ带的峰高分别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DM_(ED))极显著相关(r=-0.71,P0.01),与中性洗涤纤维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NDF_c)(r=-0.52,P0.05)、不可降解部分(NDF__u)(r=-0.46,P0.05)显著相关;酰胺Ⅰ带、Ⅱ带的峰高比分别与干物质快速降解部分(DM_a)(r=0.57,P0.01)、慢速降解部分(DM_b)(r=-0.55,P0.01)极显著相关,与蛋白质不可降解部分(CP_u)显著相关(r=-0.50,P0.05),与蛋白质有效降解率(CP_(ED))趋于相关(r=0.38,P0.10);α-螺旋的峰高分别与干物质不可降解部分(DM_u)极显著相关(r=0.59,P0.01),与蛋白质快速降解部分(CP_a)显著相关(r=0.45,P0.05);α-螺旋和β-折叠的峰高比与干物质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DM_c)极显著相关(r=0.59,P0.01),与蛋白质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CP_c)显著相关(r=0.57,P0.05),与CP_ED显著相关(r=0.43,P0.05);蛋白质分子结构与蛋白质慢速降解部分(CP_b)、中性洗涤纤维快速降解部分(NDF_a)、慢速降解部分(NDF_b)并无相关(P0.10)。玉米青贮蛋白质分子结构对DM_(ED)(R~2=0.50)、CP_(ED)(R~2=0.48)拟合最好。初步证明,可以利用FTIR技术分析玉米青贮瘤胃降解特性与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同时利用二者的数量关系对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进行快速、非破坏分析,从而减少传统化学分析耗时、费力、环境污染等缺点。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蛋白质体系(CNCPS)和瘤胃降解特性比较3种糟渣饲料营养价值及其作为肉羊粗饲料资源的可行性。采集山西晋中地区有代表性的酿酒葡萄皮渣、醋糟和酒糟,每种样品各采集3个样本,利用CNCPS模型测定营养成分进行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分的剖分,同时利用尼龙袋法测定3种粗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参数。结果表明:酒糟的CP含量显著高于葡萄皮渣和醋糟(P<0.05),NDF、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显著低于其他两者(P<0.05);蛋白质组分中不可降解氮三者差异不显著;酒糟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和中速降解碳水化合物显著高于其他两者(P<0.05),不可利用碳水化合物显著低于其他两者(P<0.05);酒糟的CP、DM和N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醋糟(P<0.05)。可见,酒糟的营养价值高于葡萄皮渣和醋糟,可替代部分常规粗饲料添加到肉羊日粮中。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对豆粕、双低菜粕及普通菜粕碳水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测定与分析,并结合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NRC模型分析其碳水化合物相关组分、真可消化养分与能值,评价3种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结果显示:豆粕的纤维素复合物峰高、峰面积均极显著高于双低菜粕及普通菜粕,双低菜粕纤维素复合物峰高极显著高于普通菜粕;豆粕中的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显著低于普通菜粕;碳水化合物组分剖分中,豆粕内不可利用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普通菜粕;豆粕的维持水平消化能、生产水平代谢能、泌乳净能均显著高于普通菜粕。综上,从碳水化合物利用角度而言,豆粕饲用价值较高,双低菜粕次之,普通菜粕最差。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青贮蛋白质二级结构与蛋白质组分的相关性。试验对15种玉米青贮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体系(CNCPS)蛋白质组分进行测定,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分析饲料样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果表明,玉米青贮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光谱信息与其蛋白质组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快速降解部分(PA)与酰胺Ⅰ带与酰胺Ⅱ带的峰高比呈正相关,与α-螺旋和β-折叠的峰高比呈负相关;可溶性真蛋白(PB1)与α-螺旋的峰高呈显著程度的正相关;中速降解部分(PB2)组分与酰胺Ⅰ带与酰胺Ⅱ带的峰高比和α-螺旋的峰高呈极显著程度的负相关;缓慢降解部分(PB3)与酰胺Ⅰ带与酰胺Ⅱ带的峰面积比和α-螺旋的峰高呈显著程度的正相关;不可降解蛋白质部分(PC)与α-螺旋的峰高呈显著程度的正相关,同时CNCPS蛋白质组分可分别与相关蛋白质二级结构建立回归方程。初步证明可以利用FTIR技术对玉米青贮的蛋白营养价值进行估测。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利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的原理和方法评定不同程度热处理玉米乙醇糟(DDGS)的营养价值,并探究CNCPS组分及其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与美拉德反应中间产物糠氨酸之间的相关性,为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本试验将湿DDGS进行不同温度(110、120、130℃)、不同时间(0.5、1.0、1.5h)的烘干处理,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并结合CNCPS和AMTS-Cattle数据库对蛋白质各组分的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特性进行估测,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糠氨酸的含量,进而探求CNCPS各组分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与糠氨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1)不同程度热处理的DDGS之间,糠氨酸含量、蛋白质组分、瘤胃可降解蛋白质组分、瘤胃不可降解蛋白质组分、小肠可消化蛋白质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糠氨酸与蛋白质PA2、PB1、PB2和PC组分,瘤胃可降解蛋白RDPB2组分,瘤胃不可降解蛋白RUPB2、RUPC和TRUP组分,小肠消化蛋白IDGPB2组分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并可通过回归建立预测方程。综合试验结果,经过不同程度热处理的DDGS的蛋白质组分和糠氨酸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以利用糠氨酸含量对不同程度热处理DDGS的蛋白质组分的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进行估测。  相似文献   

16.
春花生秧与夏花生秧的营养价值评价及瘤胃降解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春花生秧与夏花生秧的常规营养成分,并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评价其营养价值及其在奶牛瘤胃中降解特性的差异。采集河南地区春花生秧样品16个,夏花生秧样品28个,测定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钙(Ca)、磷(P)、粗灰分(Ash)、酸性洗涤木质素(ADL)、淀粉、中性洗涤不溶氮(NDFIP)、酸性洗涤不溶氮(ADFIP)、非蛋白氮(NPN)、可溶性蛋白(SCP)含量及总能(GE)。选取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干奶牛,饲喂同一种全混合日粮(TMR),采取尼龙袋法测定花生秧的DM、CP、NDF和ADF在奶牛瘤胃中的72 h降解率,并计算其降解参数及有效降解率,应用CNCPS计算其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分,评定花生秧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1)春花生秧的CP、Ash、Ca、SCP含量极显著高于夏花生秧(P <0.01),NDF、ADF、ADL含量和GE极显著低于夏花生秧(P <0.01),P含量显著低于夏花生秧(P <0.05)。2)春花生秧的DM、CP、NDF、ADF有效有降解率显著高于夏花生秧(P <0.05)。3)春花生秧的快速降解真蛋白质(PB1)、中速降解真蛋白质(PB2)、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A)、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极显著高于夏花生秧(P<0.01),NPN(PA)、碳水化合物、中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B2)含量显著低于夏花生秧(P<0.05),不可降解真蛋白质(PC)、不可降解碳水化合物(CC)含量极显著低于夏花生秧(P<0.01)。由此可见,春花生秧的营养价值优于夏花生秧,且瘤胃降解率均高于夏花生秧,其在瘤胃中的利用率较好,饲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羊常用粗饲料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降解率与常规养分间的预测模型,本试验采用尼龙袋法,对山羊常用的粗饲料进行了干物质(DM)、CP和NDF的瘤胃降解率的测定,并建立与常规养分间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粗饲料DM、CP和NDF的瘤胃降解率均受饲料中CP和纤维物质含量的影响,即与CP呈正相关,与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呈负相关;粗饲料的CP和NDF瘤胃降解率与DM瘤胃降解率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建立粗饲料DM、CP和NDF的瘤胃降解率与常规养分间的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科尔沁肉牛对不同粗饲料的降解特性,采用尼龙袋法测定苜蓿干草、玉米秸秆、羊草、稻草、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块6种粗饲料在肉牛瘤胃内干物质(dry matter,DM)、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的瘤胃降解率。结果显示:DM和CP的肉牛瘤胃有效降解率(ED)以苜蓿干草最高,稻草最低,苜蓿草块、玉米青贮、羊草和玉米秸秆居中;NDF和ADF的肉牛瘤胃ED以苜蓿干草最高,羊草最低。结果表明:从科尔沁肉牛对6种粗饲料的降解特性看,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最高,稻草的营养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19.
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及与细胞壁镶嵌的蛋白质等,这些纤维类物质溶解性极低且必须依靠瘤胃微生物才可以消化。对反刍动物而言,NDF的瘤胃降解率是反映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本文对饲料原料的差异、饲料加工处理方式、日粮水平等影响NDF瘤胃降解率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玉米纤维饲料是在淀粉加工过程中将玉米浆以一定比例喷到玉米皮上而形成富含纤维和蛋白的饲料。受加工工艺的影响,不同产地的玉米纤维饲料营养价值有较大差异。为更合理地使用玉米纤维饲料,需要精确评价各产地玉米纤维的营养价值,为饲料配方提供更准确的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净糖类·蛋白质(CNCPS)体系的原理和方法,评价玉米纤维的营养价值,并测定不同产地玉米纤维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降解率,预测玉米纤维小肠可吸收蛋白和糖类。结果表明,来源于吉林省松原市的玉米纤维饲料CP含量高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低,是玉米纤维饲料较好的蛋白来源;黑龙江省肇东县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可利用糖类(CHO)含量高,不可利用糖类(CC)含量低且NDF降解率高,是玉米纤维饲料中较好的纤维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