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作为中枢调控的厌食欲因子,可使鱼类产生饱腹感,进而减少鱼类摄食量和体重增长率。CRF大量分布于下丘脑,刺激垂体分泌促皮质激素(ACTH),进一步刺激皮质醇释放,抑制机体摄食和能量代谢。本文依据CRF在哺乳动物和部分鱼类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CRF的发现历史、分子结构、对鱼类摄食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为今后鱼类摄食调控和生长的研究以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摄食对鱼类生存、生长和繁殖至关重要。摄食过程主要受下丘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其中刺鼠相关蛋白(AgRP)神经元和阿片黑素促皮质激素原(POMC)神经元是控制摄食的2个关键神经元。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在概述AgRP/POMC神经元及其分布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摄食调控中的作用,并基于AgRP/POMC神经元途径探究调控鱼类摄食的策略,以期为鱼类等水产动物摄食调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植物蛋白源和其它非常规饲料原料在水产配合饲料中的使用量增加,造成配合饲料适口性普遍较差,饲料的适口性问题成为业界普遍关心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促摄食物质(Feeding stimulants)因其能够提高动物食欲和摄食量,有助于解决当前配合饲料的适口性问题,因此在鱼类和其它水产动物的配合饲料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鱼类摄食行为、促摄食物质和促摄食物质调控摄食方式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鱼类和所有的脊椎动物一样,大脑是调节食物摄入的主要调控中心,来源于下丘脑的神经肽通过刺激(食欲生成因子)或抑制(厌食生成因子)食欲来调节食物摄入,这些因子包括神经肽Y(NPY)、食欲素(Orexin)和可卡因和安非他命调节转录物(CART)等调控因子,这些中枢神经肽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鱼类摄食行为还受到内分泌因素的影响,如胆囊收缩素(CCK)、胰淀素(Amylin)和瘦素(Leptin)等。同时,不能忽视其他因素对鱼类摄食的影响,如:食物、温度、光照、诱食剂等。文章结合国内外有关鱼类摄食行为控制的研究现状,集中于目前这六种食欲调节肽对鱼类摄食作用的认识,尽管对这些肽功能的可能机制和相互之间的作用仍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5.
胃饥饿素(Ghrelin)又称作生长激素释放肽,作为脑肠肽,其可促进鱼类摄食。有研究报道禁食或摄食前可提高鱼类Ghrelin表达水平,中枢或外周注射Ghrelin可增加鱼类的摄食量。本文根据Ghrelin在哺乳动物和鱼类上的研究进展,阐述了Ghrelin的结构、组织分布和对鱼类摄食的调控及相关机制,为今后鱼类摄食调控及生长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胃饥饿素(Ghrelin)又称作生长激素释放肽,作为脑肠肽,其可促进鱼类摄食。有研究报道禁食或摄食前可提高鱼类Ghrelin表达水平,中枢或外周注射Ghrelin可增加鱼类的摄食量。本文根据Ghrelin在哺乳动物和鱼类上的研究进展,阐述了Ghrelin的结构、组织分布和对鱼类摄食的调控及相关机制,为今后鱼类摄食调控及生长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测定条纹鲈对促摄食物质丙氨酸、丝氨酸、肌甙 - 5单磷酸盐、甜菜碱的适宜用量进行了试验。2 4 因子设计为 2种含量 (0、0 .1M ) 4种上述促摄食物质 ,测出结果表明相互作用显著。 4× 6因子设计 ,单独使用一种促摄食物质 ,用量为 0 %~ 8% ,国 外 篇测定最佳刺激效果的最低用量。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量超过 1%无明显效果。与其他 3种促摄食物质相比 ,丙氨酸产生的反应较为明显。使用单因子方法测定每种促摄食物质的适宜用量 ,浓度为 0 %~ 1%。测出将 4种促摄食物质组合使用效果最佳 ,适宜比率分别为 :丙氨酸占凝胶载体的 0 .4 %、丝氨…  相似文献   

8.
不同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很大差异,为探讨这种摄食性差异的分子调控机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摄食性品种(品系)幼虫在正常条件下和经饥饿、食物刺激及忌避物刺激处理后头部的环磷酸鸟苷依赖性蛋白激酶1基因(pkg1)表达水平。正常条件下,pkg1在不同摄食性家蚕品种(品系)幼虫头部的表达存在较大差异,高摄食性品种(品系)中该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摄食性品种(品系)。不同摄食性家蚕品种(品系)4龄起蚕饥饿12 h后,其头部pkg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当饥饿12 h后的4龄起蚕再分别进行食物刺激及忌避物的气味刺激处理,其中桑叶气味刺激能使高、低摄食性家蚕品种(品系)之间pkg1的表达差异减小;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气味刺激则引起低摄食性品种(品系)pkg1的表达量显著下调,使高、低摄食性家蚕品种(品系)之间的pkg1表达差异增大;忌避物质樟脑对不同摄食性家蚕品种(品系)幼虫pkg1基因的表达影响较小。试验结果说明,pkg1可能与家蚕的摄食性有密切关系,推测该基因的上调表达具有促进家蚕摄食人工饲料的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9.
鱼类促摄物质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鱼类(包括甲壳类等其它给饵养殖的水产动物)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利用效率,要深入研究鱼类的营养需要,并要弄清鱼类摄食与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关系,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要更科学合理地经营养鱼业,还必须研究鱼类对饲料的嗜好性。因此,日本、美国、苏联等先进国家都很重视鱼类促摄物质(Feeding-Promoting Substance)的研究。从国外对鱼类促摄物质的研究和应用的结果来看,在饲料中加入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我们在生产中总结了"测水投饵养鱼技术",供参考. 1 测水温定投饵量 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而摄食越多,(尤其是不坚持"四定"投饵的塘),往往发病率(主要指草鱼)越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葛氏鲈塘鳢对几种促摄食物质(L-丙氨酸、L-组氨酸、L-精氨酸、摇蚊幼虫研磨液、鱼肉研磨液)的嗅觉敏感性差异,试验记录了葛氏鲈塘鳢嗅上皮产生的嗅电图,得出葛氏鲈塘鳢嗅觉感受器(嗅囊)对5种物质刺激的相对刺激效应。结果表明:鱼肉研磨液、L-丙氨酸、L-组氨酸、L-精氨酸对葛氏鲈塘鳢均有明显的刺激效应,且鱼肉研磨液的相对刺激效应显著低于其他试液(P0.05),各组促摄食物质相对刺激效应顺序依次为摇蚊幼虫研磨液L-丙氨酸L-精氨酸L-组氨酸鱼肉研磨液。说明摇蚊幼虫是葛氏鲈塘鳢理想的促摄食物质。  相似文献   

12.
<正>营养组成和适口性是决定鱼饲料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或称促摄食物质)可通过改善饲料的适口性促进鱼类摄食,降低饲料系数和对水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锌是机体生命代谢过程中的重要金属元素,具有广泛的生理生化功能。锌作为饲料添加剂被普遍应用于畜牧生产中。锌对摄食的调控已成为目前锌元素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文章综述了锌通过外周调控系统的激素(瘦素和胰岛素)和中枢调控系统的神经肽(神经肽Y、胆囊收缩素和促生长激素神经肽等)调控动物摄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精养高产鱼池放养密度高,鱼类摄食量大,排放粪便多,残饵粪便日积月累,如果管理调控不当,水质很容易恶化.多年来,笔者在给广大养鱼户防制鱼病工作中,总结出几项精养鱼池水质管理调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寻找鱼粉替代物已成为肉食性鱼类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提高鱼类对鱼粉替代物的利用率成为了鱼粉替代研究的瓶颈。食欲是影响鱼粉替代的重要因素,而食欲调控网络通过各种食欲调节因子(包括促进食欲因子和抑制食欲因子)的信号传递作用和中枢信号通路,对摄食进行综合调节。本文综述了常见食欲调节因子和中枢信号通路对食欲的调控,以期为鱼类食欲调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克拉酮—新型鱼用促生长剂对鱼种养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拉酮系化学制剂,在空气中是微黄色液体.文献报道毒性;对小白鼠 LD_(50)560毫克/公斤体重.克拉酮作为鱼用促生长剂,在美国、苏联都有报道,此制剂还可用于刺激棉花、小麦、大麦、水稻和其它作物的生长.用于鱼类的促生长,可使商品鲤增重20%.克拉酮能促进鱼类生长的原因,是由于鱼在克拉酮的作用下,鱼体内血液蛋白量  相似文献   

17.
神经肽Y的促摄食作用及其调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神经肽Y(NPY)是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单链多肽,有6种受体,经大量试验结果证明其在中枢系统可刺激动物采食。促摄食的NPY神经元起源于弓状核,投射到室旁核并释放NPY,在室旁核NPY与其受体Y1和Y5结合,最后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和兴奋副交感神经来引发强的摄食反应,最终增加能量沉积。机体的能量平衡状况是影响NPY分泌的决定性因素,它可通过一些外周和下丘脑的摄食调控因子来调控NPY的分泌;当能量处于正平衡时,Leptin和胰岛素分泌增加,使NPY的分泌受到抑制;当能量处于负平衡时,糖皮质激素、刺鼠相关肽(AGRP)、Ghrelin和苯基二氢咪唑啉(orexin)的分泌增加,它们能激活NPY神经元使NPY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18.
鱼类的摄食行为是多种摄食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食性鱼类在摄食行为中起主导作用的摄食器官是不同的;杂食性鱼类起主要作用的是咽齿和角质垫,而肉食性鱼类起主要作用的是咽齿、角质垫和牙齿。为给鱼类摄食方式与摄食器官关系的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运用大体解剖、电子游标卡尺测定及肉眼观察等方法测定5种常规淡水鱼的口径、鳃耙和咽喉齿等摄食器官。论述5种常规淡水鱼摄食方式与摄食器官的关系,充分体现鱼类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19.
薛华 《饲料研究》2006,(5):54-54
夏季高温季节,鱼类生长加快,摄食量增大,对水环境的要求严格.给鱼池注水是调节水质量有效、最主要的措施.因此,加强水质调控,是池鱼优质、高产的必要保证.为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注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鱼类先天对糖的利用能力差,摄食高糖饲料容易引发餐后高血糖症,危害鱼体健康,同时也限制了糖在饲料中的应用。采用营养调控手段增加鱼类对糖的耐受能力,有利于提高糖的利用效率,节约蛋白质资源。单宁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一类天然多酚化合物,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功效,其主要途径包括抑制糖代谢酶活性、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葡萄糖转运载体mRNA表达以及通过介导肠道特定菌群发挥降血糖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鱼类糖不耐受的生理机制以及单宁降血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旨为鱼类糖代谢研究及其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