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试验了6种药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其中高效氯氰菊酯效果不理想,生物源农药印楝素、Bt、阿维菌素及其混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较好,最高防效均达到90%以上,在蔬菜生产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用苏云金杆菌BtH3136菌株和几种本地区农民常用的化学农药敌敌畏、氧化乐果、杀虫双、马拉松等进行室内毒性试验和大田防治大白菜小菜蛾试验,结果趋势一致,均表明小菜蛾已对敌敌畏、杀虫双、马拉松等高度不敏感,药效下降,产生抗性。氧化乐果虽有较好防效(≥95%),但毒性大、污染环境、残留大,不宜使用;而BtH3136尽管初期见效慢,但72-96h防效达高峰(≥90%),特别是BtH3136稀释500倍液,室内试验,96h防效达98.8%,且属无公害农药,可以代替化学农药使用,从经济和生态两方面考虑以BtH3136稀释1000应用较好。  相似文献   

3.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在田间对几种常用杀虫剂和新农药进行小区试验,评价其防治小菜蛾的药效。结果表明生物农药蔬丹防治效果最佳,甲胺磷的防效最差。  相似文献   

4.
江苏部分地区小菜蛾对常规农药的抗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南京、苏州、连云港和淮安等地区采集的小菜蛾进行室内抗药性测定,发现小菜蛾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抗药性为78~324倍;对敌敌畏抗药性为10倍;对灭多威抗药性为25倍左右;对杀虫单、氟铃脲、宝路、抑太宝和锐劲特的敏感性下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菊酯类农药、敌敌畏和灭多威已失去防治小菜蛾的实际意义;氟铃脲和灭虫灵对小菜蛾有优异的防效;将杀虫单配成微乳剂可提高对小菜蛾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植物源农药对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治效果,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生物农药1.8%阿维菌素乳油相比,1%印楝素·苦参碱乳油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速效性、持效性均较好,且对低龄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防效较好;3%除虫菊素微囊悬浮剂、7.5%鱼藤酮乳油分别对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效高、持效性好,适宜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丙硫磷在田间药效试验中,对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效。1~3龄幼虫期用40%丙硫磷乳油250倍液喷雾防治,药后7天校正的防效分别为92.4%,89.9%和90.9%与进口农药抑太保防效相当,优于国产农药辛硫磷,显著好于常规农药氯氰菊酯。  相似文献   

7.
用乙基多杀霉素等5种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乙基多杀霉素对小菜蛾和菜青虫都有较好的速效性,三氟甲吡醚防效较差,其他各药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都有较好的防效和持效性,未见各药剂对蔬菜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未见对其他有益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几种杀虫剂防治小菜蛾幼虫试结果表明:菜蛾净、虫螨克、Bt、氯氰菊酯、苦参碱醇对小菜蛾纪虫的毒力试验、小区试验、大田试验等结果基本一致,药后3天即能达到75%的防效,大田示范试验药后7天即可达到90%的防效。说明这几种杀虫剂小菜蛾防效较好,是较理想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9.
用3种新农药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e)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集琦虫螨克乳油3000倍稀释液、75%7501杀虫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稀释液和天霸粉剂1000倍稀液对小菜蛾防效均在90%左右,且防效期长,在该用量下对人畜安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唑虫酰胺对西兰苔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唑虫酰胺是一种新型吡唑杂环类杀虫杀螨剂,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不同浓度的唑虫酰胺对西兰苔上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治效果,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4 h~21 d,15%唑虫酰胺悬浮剂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次数处理对西兰苔上小菜蛾、菜青虫均有较好的防效,速效性好,施药1次的情况下持效期在7 d以上,施药2次持效期达21 d;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总体优于小菜蛾,药后21 d各处理防效均在80%以上。相同施药次数下,15%唑虫酰胺悬浮剂不同浓度处理对西兰苔上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效总体差异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可低浓度施药,实现农药减量。  相似文献   

11.
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2龄幼虫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0.3%印楝素乳油﹥溴虫腈﹥5%锐劲特悬浮剂>2%阿维菌素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48%毒死蜱乳油。测定结果可以为合理选择杀虫剂及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10种杀虫剂对小菜蛾室内生物活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浸叶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10种杀虫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阿维菌素>虱螨脲>溴虫腈>茚虫威>毒死蜱>硫丹>甲氧虫酰肼>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虫酰肼。以毒死蜱为标准药剂,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敏感性最高,相对毒力指数达31530.0;其次为虱螨脲、溴虫腈和茚虫威,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5236.3,2202.1和884.2;其余药剂的相对毒力指数均<100,对小菜蛾的敏感性较低,特别是虫酰肼,相对毒力指数仅为8.0,敏感性最差。测定结果可以为合理选择杀虫剂及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溴虫腈、甲维盐和丁醚脲是小菜蛾常用防控药剂,5 种杀虫剂乳油EC和悬 浮剂SC的表面张力室内毒力及盆栽菜和田间持效期测定结果表明,EC 制剂的表面张力值均小于SC 制剂室内 杀虫活性也普遍高于SC 制剂,但盆栽菜和田间持效期测定显示SC 制剂室外药效稳定性优于EC 制剂。说明同种药 剂EC 制剂和SC 制剂各有优势建议应用时,结合不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剂型。  相似文献   

14.
抗性和敏感小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谷胱甘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抗性和敏感小菜蛾谷胱甘肽 - S-转移酶 ( GSTs)在不同发育期的变化及有机磷类杀虫剂对虫体谷胱甘肽 ( GSH)质量摩尔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抗性和敏感小菜蛾 GSTs比活力在各发育期中变化不大 ,但虫体 GSTs总活力随虫体生长发育而显著增加 ,在 4龄和蛹期达到最大值 .抗性小菜蛾 GSTs活力明显高于敏感小菜蛾 .甲胺磷和水胺硫磷对敏感小菜蛾幼虫 GSH影响不明显 ,但可导致抗性小菜蛾 GSH质量摩尔浓度的显著降低 .因此可以认为 ,GSTs活力增高和 GSH的结合作用应是小菜蛾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抗性的重要机制 .  相似文献   

15.
印楝素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无公害生物农药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固-液连续萃取法提取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种仁的活性物质,减压浓缩后得到粗提物,得率13.8%;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得浸膏中楝素的含量为17 mg/g。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用不同稀释倍数的种仁甲醇粗提物对小菜蛾幼虫进行了拒食作用的测定,试虫的拒食率分别达到37.5%、47.6%和61.9%。结果表明印楝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The combinative rate measurement of (3-[Ⅰ125] iodotyrosyl) α-bungarotoxin was applie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nerve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d three types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in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 (L.). In the dimehypo-resistant strain and in the cartap-resistant strain, the nerve acetylcholine receptor showed the remarkable insensitivity to dimehypo and cartap, of which the binding rate to ligand was approximately 66 and 60%, respectively, of the susceptible strain. The sensitivity to deltamethrin in the deltamethrin-resistant strain did not show visible change.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cline in the sensitivity of nerve acetylcholine receptor to insecticide might be a potential mechanism to nereistoxin insecticides resistance in the diamondback moth.  相似文献   

17.
小菜蛾nAChR靶标敏感性与沙蚕毒素类药物的抗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杀虫双、杀螟丹和溴氰菊酯品系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及与它们对沙蚕毒素类药物的抗性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不同品系小菜蛾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与125I标记的α-银环蛇毒素的结合率。【结果】抗杀虫双、杀螟丹品系小菜蛾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对沙蚕毒素药物有显著的靶标不敏感性,它们与配体的结合率大约分别是敏感品系的66%和60%,在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对杀虫剂敏感性下降可能是小菜蛾对沙蚕毒素药物产生抗性的一种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分别于4、8、12、16、20和24 h时,检测了不同浓度苦参碱对小菜蛾幼虫体内γ-GABA受体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处理4 h时,以为15.625×10^-3mg/mL的苦参碱处理小菜蛾,其γ-GABA受体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值,为23.62,在20 h时,γ-GABA受体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小值,为11.456。在4、8、12、16和20 h时,125×10^-3mg/mL的苦参碱处理小菜蛾幼虫的γ-GABA受体基因的表达量均低于其他的处理,在24 h时,同样浓度处理小菜蛾,其γ-GABA受体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在16 h时,同样的浓度处理小菜蛾幼虫γ-GABA受体基因的表达量低于其他处理,达到最小值,为4.345。由此说明苦参碱抑制了小菜蛾体内γ-GABA受体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8月,利用性诱剂对临沧市临翔区蔬菜小菜蛾进行了监测及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性诱剂监测与测报灯监测相比,性诱剂监测更为灵敏,诱捕效果更好。小菜蛾发生高峰期在3月中下旬。性诱剂对小菜蛾防治效果可达60%~70%,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控制效果愈加显著(P<0.05)。利用性诱剂可持续、有效地控制田间小菜蛾种群数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具有经济、安全、高效的特点。性诱剂在小菜蛾的监测及防治上的应用前景极佳  相似文献   

20.
云南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监测和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已增至46.1倍,昆明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对敌敌畏,各地种群仍有较高的敏感性,抗性不明显;对氯氰菊酯、灭多威则产生了数百倍的高度抗性。室内生测表明田间抗性小菜蛾对锐劲特、除尽和菜喜高度敏感。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小菜蛾仍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