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法研究了甘蓝(BrasicaOleraceaL.)自交不亲和系与亲和系的柱头和花粉蛋白质谱带,并进行自交,以考察其亲和指数。结果表明,自交不亲和系与亲和系的柱头蛋白质谱带有明显差异:6条带只出现于自交不亲和系中;亲和系柱头没有特异带。对比自交不亲和系开花前2~3天的柱头与成熟柱头的蛋白质谱带,发现了S特异蛋白质的准确位置,其等电点约为8.3~8.5。此法可用于鉴定甘蓝自交不亲和性。以双蒸水和疏基乙醇作为提取液处理花粉,均未发现自交不亲和系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早熟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从而配制早熟杂交甘蓝新组合,采用蕾期人工自交分离提纯和针对早熟性状的定向选择,经过7代自交后,对7个早熟结球甘蓝高代自交系的植物学性状与亲和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N8SH-2、15N10JF-7、6N8NJ-1和13N8SG-4的亲和指数均小于1,为自交不亲和系,其中,15N10JF-7和5N8SH-2最为理想,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利用芸芥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开展育种研究的过程中 ,为了避免在人工试配组合时,双亲蕾期杂交结籽率较好,但在自然隔离条件下配制杂交种 时出现双亲花期交配不亲和的现象,本试验对10份芸芥进行了系内株间和系间的完全双列杂 交,同时对自交不亲和基因的表达器官进行了DDRT-PCR扩增研究。结果表明,芸芥1、芸芥3 、芸芥5、芸芥6、芸芥8、芸芥9和芸芥13这7份材料系内株间异交和套袋自交的亲和指数均 小于1,即表现为不亲和性,说明这些材料属于S等位基因纯合的不亲和系;而芸芥2、芸芥4 和芸芥10这三份材料系内株间异交和套袋自交时,呈现出不亲和性不稳定的现象,即一部分 杂交表现为亲和,另一部分杂交表现为不亲和,说明这3份材料的自交不亲和性尚未稳定。D DRT-PCR扩增结果表明,芸芥自交不亲和S基因只在柱头组织中表达,其属于组织特异性表达 。因此,在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培育一代杂种时,在农艺学性状和自交不亲和性基本稳定 时,有必要进一步测定自交不亲和系S等位基因的纯合性和基因型,这一工作可以有效地指 导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4.
孙化军  李继红  秦伟  李可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2):211-211213
商甘蓝一号是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甘蓝研究室从河南地方品种鸡心甘蓝的大群体中进行选优纯化,经多代自交分离,育成的性状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9401和从武汉市郊区种植的圆形越冬甘蓝(品种不详)中经5代自交分离和定向选择,育成的性状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9408交配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以其高产优质、抗寒性强、耐抽薹、适应性广的综合优势赢得广大经销商和种植者的好评.2005年通过市级品种鉴定.参加了国家级区试试验,表现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利用芸芥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开展育种研究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在人工试配组合时遇到双亲蕾期杂交结籽率较好,但在自然隔离条件下配制杂交种时出现双亲花期交配不亲和现象的发生。[方法]对11份不同芸芥材料进行了系内株间和系间的完全双列杂交研究。[结果]7-5-1-1、7-5-1-2、芸芥SI-1、和田芸芥I、87-86I、定西芸芥I、渭芸-7I、87-85I、9421I这9份材料系内株间异交和自交的亲和指数均小于1,表现为不亲和,说明它们为S等位基因纯合、自交不亲和性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这9份材料中存在6种S等位基因型;06武芸3和马厂芸芥I这2份材料的自交不亲和性尚未稳定。[结论]在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培育一代杂种时,在农艺学性状和自交不亲和性基本稳定时,有必要进一步测定自交不亲和系S等位基因的纯合性和基因型,这一工作可以有效地指导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6.
关于甘兰杂种一代利用及其遗传行为的研究是在1971—1979年进行的。以北京早熟、迎春、金早生、斯达哈诺夫卡等品种为材料,选择优良单株连续自交。根据主要经济性状、亲和性、配合力进行选择并共培育出六个优良自交不亲和系。其同共特性是:性状整齐一致,高产并可作为配制一代杂种的优良亲本。利用上述培育的甘兰自交不亲和系及引自上海园艺研究所的黑叶小平头自交不亲和系的材料,进行了160多个组合搭配,从中选育出一个早熟、二个中早熟优良组合。在培育自交不亲和系及选配优良一代组合过程中也研究了甘兰遗传行为。  相似文献   

7.
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定羽衣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玲  王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461-5462,5464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法,研究了羽衣甘蓝强自交不亲和系、弱自交不亲和系与自交亲和系的柱头和花粉蛋白质谱带,并进行自交,以考察亲和指数。结果表明:强自交不亲和系的成熟柱头(S)和弱自交不亲和系的成熟柱头的蛋白谱带有明显差异;强自交不亲和系有特异谱带的出现,而弱自交不亲和系和自交亲和系柱头上没有特异谱带。对比自交不亲和系开花前2~3 d的柱头(S′)与成熟柱头(S)的蛋白质谱带发现了S特异蛋白质的准确位置,其等电点为8.5~9.1。此法可用于鉴定羽衣甘蓝的自交不亲和性。用同种方法处理花粉,没有发现自交不亲和系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8.
商甘蓝一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选优纯化多代自交分离育成的两个性状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杂交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寒性强、耐抽薹、适应性广等特点。目前在我市及周边省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一、选育过程 北京改良67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944和832172配制而成的早中熟秋大白菜1代杂种。944系1993年从耐热株系8355群体中获得自然杂交单株,经过5代连续自交分离,选择,于1997年育成的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该亲本早熟,耐热,抗病毒病,霜霉病,叶色绿,中桩合抱,配合力强。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综合选育技术,育成了抗病性等重要经济性状与高配合力有机结合的石特79~3和京90~1自交不亲和系,实现了我国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选育上的重大突破。所育成的20多个大白菜F1品种,推动了90年代以来国内大白菜主产区的品种更新。最近,由山东登海种业西由种子公司种苗研究所、山东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承担的“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石特79~3和京90~1的选育与利  相似文献   

11.
刘彩虹  武永慧  王翠仙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1):1152-1156,1169
利用优异的甘蓝1代杂种创新育种材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从百惠等国外甘蓝品种创新耐贮运性好的种质资源,取得了很好的进展。采用多次单株选择与分类标记的方法,经过5代的选育,选出了5个各有特点、性状又基本稳定的自交不亲和性好的株系。在球形、球的大小上获得了不同的类型;在熟性方面获得了偏早熟和偏晚熟的类型;在耐贮运性、抗病性方面保留了原品种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早熟甘蓝种质资源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优异的甘蓝一代杂种创新育种材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从精选8398甘蓝创新种质资源的研究上证明了这一点。采用多次单株选择与分类标记的方法,选出了8个各有特点,性状又基本稳定的自交不亲和性好的株系。在球形上获得了超亲的高圆球类型;在熟性方面获得了偏早熟和偏晚熟的类型;在抗病性方面也获得了抗性较好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雄性核不育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AFLP分子标记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基因定位是遗传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育种工作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大阳AB系’和大白菜系列初级三体为材料,对决定大白菜雄性不育性的核基因(ms)进行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筛选,旨在为其分子克隆和遗传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基因的染色体定位采用初级三体遗传分析和χ2测验法,分子标记采用AFLP分析方法。【结果】大白菜‘大阳AB系’的雄性不育系(msms)×大白菜系列初级三体(Tri-1、Tri-2、Tri-3、Tri-4、Tri-5、Tri-6、Tri-7、Tri-8、Tri-9)的9个杂交组合中,F1均为可育株;从F1选出三体植株进行自交和测交,其自交子代(F2)和测交子代(Tc)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只有Tri-4表现为15.5﹕1(F2)和3.24﹕1(Tc)、不符合孟德尔的单基因遗传分离比例(3﹕1和1﹕1),其它三体在2.60﹕1~3.76﹕1(F2)和0.81﹕1~1.48﹕1(Tc)、均符合孟德尔的单基因遗传分离比例(3﹕1和1﹕1),这表明该雄性不育性的遗传与Tri-4的遗传表现一致,即确定该雄性不育性的基因位于大白菜4号染色体上。基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分离的三体遗传分析表明,该雄性不育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的近着丝点区域,通过对124个AFLP引物组合的筛选,初步获得了一个与雄性核不育基因位点连锁的AFLP标记E34M49(398 bp),遗传距离约为1.2 cM。【结论】利用初级三体遗传分析首次将大白菜雄性核不育基因定位在第4号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4.
经1979—81三年四代试验研究,筛选出了克服油菜、甘蓝、大白菜等芸苔属作物自交不亲和性(SI)的极其普通的有效药剂NaCl。为进一步考察NaCl的实际应用效应和具体施用技术,在1982—84三年内在省内外不同地点又作了实际应用试验,大多获得了成功。可建议直接应用于芸苔属作物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制种和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用cDNA-AFLP技术构建白菜转录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白菜(Brassci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分子转录图谱。【方法】以矮脚黄白菜自交系(97-3-2)和白蔓菁芜菁自交系(001-24),以及以两者为亲本杂交建立的F6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莲座期取嫩叶提取RNA并反转录成cDNA,采用cDNA-AFLP技术,利用256对cDNA-AFLP引物对亲本97-3-2、001-24之间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筛选出56对多态性引物用于F6群体分析,通过对cDNA-AFLPs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构建图谱。【结果】构建了一个包括164个 cDNA-AFLPs 分子标记的分子转录图谱。该图谱由13个连锁群组成,图谱总长度为1 401.2 cM,标记间平均图距9.7 cM。【结论】这是第一份利用cDNA-AFLP标记构建的白菜分子转录图谱。  相似文献   

16.
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self-incompatibility,SI)是开花植物防止自交退化,保持遗传多样性的一种常见的生殖隔离现象。自交不亲和的机制具有多样性及独立性,各个科之间的自交不亲和机制起源不同而且不亲和基因之间也不存在同源性。归纳总结了植物自交不亲和的几种分类情况,并按其分类对不同种类的自交不亲和机制分别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植物自交不亲和领域研究的难点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具有黄绿叶标记的香型籼稻不育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转育成携带有标记性状的实用香型籼稻三系不育系及保持系。【方法】利用常规杂交自然分离突变体黄绿色叶片、有香味植株,转育成带有标记性状和香味的实用型不育系。【结果】选育的黄绿叶片突变体不育系其叶色自苗期至成熟期均表现为黄绿色,与正常叶色极易区别,并且未发现黄色退化现象。采用热水法鉴别具有香味的株系转育成带黄绿叶标记的香型籼稻不育系,其株高在41.5—56.5cm,植株叶片及谷粒颖壳呈黄绿色,其中叶鞘、叶耳及叶片边缘呈紫红色,分蘖力中等;其中黄标3A的穗长24.9cm,穗子着粒数145.0粒,谷粒呈长粒梭状形;千粒重28g,播始期85d,其保持系基部结实好,充实饱满。柱头呈紫黑色,柱头较大、而外露好。与恢复系测交、常规杂交的正、反交,其F1代均表现为正常绿色;测交、常规正、反交F2代群体平均分离比例分别为:2.92﹕1、2.76﹕1和2.96﹕1,经卡方检测,F2代群体分离符合3﹕1比例,表明黄绿色叶片呈隐性遗传,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结论】黄绿叶标记不育系带有香味,且叶色与正常叶色有显著差异,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黄绿色叶片这一标记性状遗传稳定。与不同恢复系配组,F1代表现一般配合力强,可恢复性好。  相似文献   

18.
杏杂种一代群体部分性状遗传趋势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5~6年生的凯特×新世纪、凯特×红丰、凯特×泰安水杏及泰安水杏×凯特等杂交组合的F1群体为试材,对杏的自交亲和性、有效花比率、果实大小及甜仁/苦仁等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凯特杏的S基因位点为杂合型,自交亲和对自交不亲和为显性遗传;(2)3个杂交组合的自交坐果率、有效花比率及平均单果重等性状在F1中 广泛分离,杂种群体的平均值低于亲中值,表现明显的衰退现象,表明这3个性状均为数量性状。但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力(H2)均差异很大,其中自交坐果率的变异系数(101.5%~139.1%)和广义遗传力 (87.1%~91.4%)均较大,表明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并且自交坐果率的遗传潜能大;有效花比率的广义遗传力最小(36.8%~49.1%),表明其遗传效应较小;平均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小(24.0%~29.7%),说明平均单果重的遗传潜能小;③凯特与泰安水杏正反交的杂种一代甜仁与苦仁的比例分别为18∶16和13∶12,经χ2检验符合1∶1的分离比例,证明控制凯特杏甜仁与苦仁这对性状的基因位点是杂合的。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蕾期自花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Pekinesis (Lour) Olsson)品系40-9所结种子最多,达0.165 g/株.利用种子结实分析方法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对9个大白菜品系进行自交不亲和性测定,试验采取完全随机设计.用种子结实分析方法测定时,2个品系 27-3-7和40-9表现为自交不亲和系.用荧光显微镜技术测定时,品系23-3-4,27,27-3-7,40-9和142发现为弱性自交不亲和.用4个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自交系进行正反交生产种子(由蜜蜂授粉),结果表明,40-9做母本结籽最多,这是因为母体效应.组合40-9×142-5, 40-9×27-3-7 和40-9×23-3-4结籽较多,分别为30.16,24.63和16.96 kg/ hm2.1998年在泰国清迈大学对11个大白菜杂一代品种和3个商用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一代组合142-5×40-9结球产量最高,达38 563 kg/ hm2,高于商用品种的36.3 %.其他组合如23×27, 23×142, 27-3-7×23-3-4, 27-3-7×142-5和40-9×23-3-4也表现较好的园艺性状,产量分别为29038,34694,22906,32188和23 656 kg/ hm2.但由于结球形状稍圆,市场销售尚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