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葫芦秋季栽培试验房永太,孟兆林,盛德林(淄博市周村区农业局255300)(周村区南郊镇农技站)为掌握西葫芦秋季栽培技术,保证9~10月西葫芦上市,丰富国庆、仲秋节日的蔬菜品种,1992~1993年对西葫芦秋季栽培进行了试验。西葫芦秋季栽培主要影响因...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北方,西葫芦已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但由于多数农民缺少棚室种植西葫芦的经验,经常会看到棚室内西葫芦发生气害的现象,严重者甚至全棚绝产。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现在西葫芦生产的实际情况向农民朋友介绍西葫芦棚室气害的发生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玲  郁华 《农村科技》2004,(6):32-32
目前西葫芦每667米^2只定植1500株左右,致使前期产量低,土地利用率也不高。中后期虽然产量高,但从外地运来的西葫芦冲斥市场,价格大跌。为了提高西葫芦的早期产量及产值,通过试验总结出西葫芦密植和整枝的方法,采用此方法可使西葫芦早期产量提高1倍。  相似文献   

4.
西葫芦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白粉病是西葫芦商品嫩瓜和采种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多在结瓜期发病,染病叶片常提前枯死,造成商品嫩瓜产量下降,对采种西葫芦造成的危害更大,使秕籽率上升和种子产量下降。因此,能有效地控制西葫芦白粉病的发生,对提高西葫芦商品嫩瓜和种子的产量及质量有很大意义。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模拟采种西葫芦的栽培方式,对西葫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药剂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得出西葫芦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市西葫芦种植面积近千亩。但由于西葫芦生长中后期气候等不利因素,导致我市境内大棚西葫芦菌核病及灰霉病普遍发生,甚至出现两种病害混合发生情形,对西葫芦丰产丰收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振  王洁 《吉林农业》2006,(3):19-19
西葫芦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随着日光大棚的发展,温室栽培西葫芦的面积逐年增加,但近几年来,由于西葫芦化瓜现象普遍,大大的影响了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西葫芦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的现象。随着日光大棚的发展,温室栽培西葫芦的面积逐年增加,但近几年来,由于西葫芦化瓜现象普遍,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广饶县李鹊镇西李村菜刘明礼,去年秋后种植了553平方米(0.8亩)大棚越冬茬西葫芦,西葫芦品种是法国冬玉,2007年9月份育苗,10月份定值,11月份开始采收,到6月底共采收西葫芦15000千克,收入3.2万元(折合亩收入4万元),而本村同面积同品种的大棚西葫芦产量12000千克左右,收入不足2.2万元。刘明礼种的西葫芦易坐瓜,瓜形好,个头大,早上市半个月,每千克西葫芦多卖0.2元,收入增加40%以上。  相似文献   

9.
西葫芦白粉病俗称白毛病,发生较普遍,尤其中后期植株生长衰弱时,容易发生,危害严重,除危害西葫芦外,也危害黄瓜、南瓜等。在西葫芦和黄瓜上,往往与霜霉病并发,叶片枯黄,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0.
★出售葫芦花及叶梗★ 江西省永丰县某村农民曾振华种菜卖菜出新招。今年他种了1333平方米西葫芦,除采摘西葫芦上市外,还采摘西葫芦雄花及叶梗出售,增收1600余元。  相似文献   

11.
从茄子砧木的筛选与利用、嫁接技术、嫁接栽培效果等方面,综述了茄子嫁接栽培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美国黑核桃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黑核桃3个无性系为试材,对不同嫁接方法及影响成活的主要因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夏季大方块芽接法表现最好,成活率高达96.2%,适接期最长为50 d,适宜作为黑核桃良种繁殖的主要方法;其次,在缺乏采穗圃或夏季多雨的地区,室内枝接可作为主要嫁接方法,接后立即在田间栽植,成活率高,成本较低;第三,T字型带木质部芽接法可充分利用细弱接穗,枝顶端嫁接作为一种补接方法,可用于未成活的植株.经过近3 a的嫁接试验研究,突破了黑核桃嫁接伤流过多的瓶颈问题,并总结出一套冬季室内枝接、春季大田枝接、夏季大方块芽接、秋季闷芽接的育苗系列嫁接技术,实现了周年育苗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谭小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38-12339
利用重庆地区及浙江千岛湖的8个种源地的70个柏木优树穗条进行柏木嫁接试验,结果显示70个优树穗条嫁接成活率变化在40%~100%之间,平均嫁接成活率为74.98%,以彭水种源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85.83%。从嫁接保存的数量上看,嫁接育苗基本能保证建立柏木初级种子园或种质资源收集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旱地密植苹果贴干定位换种同步成形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渭北密植苹果园进行贴干定位高接快速成形系列技术研究表明,按细长纺锤形树体要求,主干截留200cm,主干每隔15cm确定新主枝位点,于春季4月中下旬单枝单芽嫁接,全树高接头数10~12个,嫁接时砧枝留长5~8cm,依据断面与位置选用皮下接、切腹接和舌接等,接后封闭接枝剪口加套塑料袋,可使嫁接成活率达94.1%以上,当年成形,树冠恢复率97.5%。高接后第2年结果,第3年丰产。该技术经大面积示范推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澳洲坚果芽砧的嫁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澳洲坚果嫁接育苗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砧木不同苗龄、接穗不同留叶量、接穗不同成熟度嫁接试验研究了澳洲坚果芽砧嫁接的技术.结果表明:芽砧用未出土或出土未展叶的芽苗,接穗用半木质化绿枝,保留1片完整叶嫁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用该技术可提高澳洲坚果育苗嫁接成活率及缩短育苗时间,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6.
无患子当年生砧苗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劈接、短枝腹接、斜劈接、舌接等不同嫁接方法对无患子实生苗即移即接、移后10 d嫁接、地苗嫁接育苗试验,探索提高无患子嫁接成活率的途径。结果表明,用正劈接方法对无患子实生苗即移即接其嫁接成活率高,此嫁接技术可以在无患子嫁接育苗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概括了蓟县山区现有的核桃品种类型,包括实生晚实核桃、晚实核桃、早实核桃、麻核桃、核桃楸等。从砧木培养、嫁接时间、接穗采集、嫁接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核桃芽接的技术要点。总结出除萌、剪砧、解绑、夏剪、追肥、病虫害防治、防寒越冬等嫁接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黄土高原旱地进行了苹果高接换种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对每公顷栽植1 260株的高密园,宜采用细长纺锤形整形,每公顷栽植834株的中密园宜采用小冠疏层形结构整形;单枝单芽贴干嫁接宜在4月中下旬进行,单芽腹接和地面蹲靠接应提前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细长纺锤形果树宜采用单枝单芽贴干嫁接,单株宜高接11个头,采用单芽腹接宜接12个头,地面蹲靠接以3个头为宜;小冠疏层形嫁接头数以30个较好。嫁接时砧枝截留长度为5~8 cm,嫁接不同枝段芽体接穗以调整平衡树体长势;依据树龄采用不同嫁接方法,1~5年生树选用单芽腹接,5~10年生树采用单芽枝接,11年生以上树宜采用地面蹲靠接;嫁接后采取封闭切口+套塑料袋的效果较好,单芽腹接芽眼包扎1层接树膜效果明显,地面插接及时包严用土培实保护,嫁接成活率平均在93.5%以上。嫁接后同步成形,树体生长旺,树冠恢复能力强,结果早,产量高,该技术已大面积推广应用,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生产实际,对丁香的嫁接繁殖技术,包括技接法和芽接法进行了论述。并针对丁香嫁接繁殖的生理需求,提出了苗期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茄子嫁接可有效减轻病虫害发生,提高产量,具有较高经济效益.该文介绍茄子嫁接苗繁育及保护地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