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柑橘气象产量和实际产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飞  劳晓璨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6):1119-1122
利用浙江省龙游县2010—2019年的气象资料和柑橘产量资料,用龙游柑橘气象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与多项气象因子(2010—2019年逐月和逐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逐年≥10 ℃积温、≥11 ℃积温、≥12 ℃积温,各物候期的逐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进行相关性对比分析,并建立各自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气象因子与实际产量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因子个数远多于气象产量,逐步回归系数实际产量比气象产量更显著,实际产量的预测模型检验明显优于气象产量预测模型。因此,用柑橘实际产量来分析和预测龙游柑橘产量比用气象产量更适合。  相似文献   

2.
海口市气候变化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海口市农业气象观测站1983—2016年水稻生育期、产量和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口市水稻生育期呈现不同程度推迟,营养生长期缩短,生殖生长期延长,各生育期内气温总体升高,其中最高气温升高最显著,日照时数总体减少。影响早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生殖阶段的最高气温,故应重点关注对早稻生殖阶段的高温防范;晚稻生育期气温和日照时数与产量关系不显著,台风暴雨气象灾害可能是造成晚稻产量波动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根据豫南雨养区方城、西平两县1995-2008年的夏玉米单产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区生长期间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对夏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影响夏玉米生育的全过程,与光照时数相比,气温显著影响产量,6月、8月的降水量、7月的气温是影响夏玉米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候因子对宁夏马铃薯气象产量影响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宁夏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宁夏具有代表性的中部(盐池、海原)和南部(西吉、隆德)4个区县1971-2007年以及北部(青铜峡、石嘴山)2个市1971-1985年的马铃薯产量统计资料,及对应的各地气象台站的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气温等气象资料用于试验。采用积分回归方法分析宁夏不同区域马铃薯生育期内各气候因子与气象产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产量影响指数法进一步分析不同区域气候因子对马铃薯最终气象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通过相关系数得到影响宁夏南部马铃薯气象产量的气候因子为4月日照时数;中部为4月日照时数、7月降水量;北部为6-8月降水量及8月的日照时数和气温。利用积分回归法得到对宁夏马铃薯气象产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为气温,其次为降水和日照,其中气温在结薯期对马铃薯气象产量的影响呈明显的负效应,降水在结薯期对气象产量的影响呈明显正效应。采用产量影响指数法,得到对宁夏不同区域马铃薯气象产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南部为7月上旬降水量,中部为7月降水量,北部为8月上旬降水量。【结论】气候因子对宁夏马铃薯气象产量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涪陵区关键气候因子变化对柑橘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涪陵2005~2015年的气象资料和柑橘种植面积、产量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变化对柑橘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涪陵区近11 a的柑橘面积、总产量呈增加趋势,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近11 a与产量显著性相关的气象因子,分析得出12月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9月日照时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8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11月降水量与之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湘北地区1987~2011年早稻单产和早稻生育期内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法建立了早稻的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进行了预报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气象产量与早稻生育期逐旬气象要素相关性,筛选出5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5月中旬平均气温、5月下旬日照时数、6月中旬降水量和7月中旬日照时数是影响湘北早稻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基于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了早稻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1988~2009年早稻产量进行了预报验证,平均准确率在91.0%以上。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反映了早稻产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云南保山烟区气象因子与烤烟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描述统计、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保山烟区主要气象因子与烤烟化学成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保山烟区气候条件适宜,气候特点有利于优质烤烟的种植;②光、温和水气象因子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气温>降雨量>日照;气象因子对蛋白质、钾氯比、还原糖和总氮影响较大,其中7月的气象因子对化学成分含量影响最大;③烟叶蛋白质与5~7月气温、9月日照时数和7~8月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还原糖与5月降雨量和5~9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7月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氮与5月气温、9月日照时数和7~8月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钾氯比与8~9月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7月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气温、降雨量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分别为:还原糖>总氮>蛋白质、总氮>还原糖>蛋白质。  相似文献   

8.
主要气象因子对马尾松松脂产量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广西凭祥市马尾松松脂产量的年度变化规律及气温和降水量对马尾松松脂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松脂产量在一年中呈抛物线变化,在8月产量最高。在个别时间点上略有波动,这可能与当地这段时间气温较低、阴雨天过多、光照时间及强度较低有关。所研究的气象因子对松脂产量影响大小为: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相对湿度。各气象因子之间也具有相关性,对松脂产量影响既互相促进又互相抑制。  相似文献   

9.
依空间指数拟合趋势产量,分离空间序列气象产量,分析丰乐-新世纪联合体2017~2020年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试点参试种产量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空气湿度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2、2、4月最低气温,1、2、3月最高气温,10、1、4月高平和12月温差,10、11、5月降水量,11、12、2月日照时数和10、3月空气湿度是黄淮南片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随着小麦生育进程推移,影响气象因子数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中卫市1999—2018年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及沙坡头区玉米单产资料,采用5年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法、SPSS软件等,分析影响沙坡头区玉米产量丰欠的气象要素,确定能综合评判玉米产量丰欠的气象因子,并对气象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和组合,得出影响玉米产量丰欠气象指标。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1旬的气象因子有4月下旬气温、9月上旬气温、6月上旬日照;影响玉米产量连续2旬的气象因子有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温;影响玉米产量连续3旬的气象因子有8月中旬至9月上旬气温。建立的1级、2级、3级评判玉米产量的气象指标准确率分别为75%、65%、55%。根据叠加原则,最终研究确定的评判沙坡头区玉米产量的丰欠指标,在判断气象条件对玉米生育利弊方面,其准确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1.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产量与气象因素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关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吉林省1981~1992年问扩推的5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与气象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生长期间(5~9月),平均温度在18.8~20.5℃,降水量在370~740mm,日照时数在1050~1343范围内,5个品种的产量和平均温度呈负相关,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和降水量相关很小。百株穗数和温度,穗粒数、百粒重和日照时效也多为正相关。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对气象因素进行选择,发现温度对中熟种产量影响最大,平均温度每增高1℃产量将减少0.53~0.83公斤/100米~2;日照时数对晚熟品种作用较大,每增加1小时日照,产量将增加0.05公斤/100米~2。在分析以玉米抽丝期为界的前后两段气象因素与产量的关系时发现,各因素在后期的影响往往大于前期。  相似文献   

12.
以1984,1987年的试验资料,分析积温、累计日照时数、累计降雨量和日平均温度对春大豆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春大豆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生育期,尤其是生育前期(出苗至第一朵花)受积温的影响最大.各生育阶段影响产量的主导气象因素是不同的.结荚期主导因素是日平均温度,鼓粒期是雨量,成熟期是日照.当结荚期处于日平均温度21℃左右,鼓粒期累计降雨量155ml,成熟期的累计日照时数在153h 以上时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主要气象因子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对黑龙江省主要气象因子与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关联分析表明:出苗~花期的活动积温、日照时数和地面平均温度是与大豆生长发育关联度较为密切的气象因子;出苗~花期的日照时数、活动积温和日较差是与大豆产量关联度较大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4.
气象要素与马铃薯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2003~2007年5年间的降雨量、日照时数、积温3个主要气象要素与马铃薯克新2号的产量、品质的相关性及不同月份间主要气象要素与试验品种产量、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年度间3个气象要素与产量呈正相关,而每年的5、8月份降雨量是影响试验材料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总的看来淀粉含量与不同月份间降雨量呈负相关、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不同月份间降雨量呈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呈负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对忻州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利用河曲、五寨、五台、繁峙、忻府区5个气候代表站1981—2009年玉米生长期间日照时数、平均气温、降水量、≥10℃积温等农业气象资料及玉米产量资料,应用滑动平均、线性倾向估计和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建立了气象要素与玉米气象产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近29 a,5个县(区)的降水量与玉米气象产量呈正相关关系;日照时数、平均气温与玉米气象产量五寨、五台和河曲呈正相关关系,繁峙和忻府区呈负相关关系;≥10℃积温河曲、五台和忻府区与玉米气象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五寨和繁峙呈负相关关系。不同县(区)各气象要素影响的程度不同,5个县(区)对玉米气象产量影响最大的均为平均气温;五寨、河曲和繁峙对玉米气象产量影响排第2位的为年降水量;五台对玉米气象产量影响排第2位的为日照时数,忻府区对玉米气象影响排第2位的为≥10℃积温。  相似文献   

16.
主要气象因子与冬小麦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客观评价气象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鲁南地区小麦产量。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鲁南地区2008—2017年冬小麦产量和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鲁南地区冬小麦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10℃积温,关联系数0.4721;其次是生育期的降水量,关联系数0.4201;其余依次为≥0℃积温、冷量、≥20℃积温、日照时数,关联系数分别是0.3992、0.3756、0.3621、0.313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一致,≥10℃积温是影响冬小麦产量主要因子,其次为降水量,且均为正效应;所得回归方程(P=0.0408, R 2=0.9811)可以适用于鲁南地区冬小麦产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市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近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出气候变化趋势,并对应水稻(Orvza sativa L.)气象产量的变化,分析在当今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象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全生育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水都呈逐年上升趋势,日照时间和温差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各气象因子在不同地区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变化程度不相同。在水稻的6个生育期阶段,气象因子的变化趋势与全生育期基本相同,但在各地区各生育阶段也存在着不同的变化趋势。在水稻全生育期,通过特征分析表明,降水量与水稻产量的相关性最高,由降水在水稻全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降水量的变化使得水稻产量增加。水稻在移栽返青期的温差与抽穗开花期和灌浆成熟期的最高气温、温差、日照时间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为明显。最高气温在近年呈上升趋势,将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而温差与日照时间呈减小趋势,将会对水稻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山东微山县冬小麦生长期间的降水量、光照、气温等气象因素对其单产的影响系数;对气象因素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处理,运用正交多项式方法求解气象产量的Fisher积分回归模型,求出了气象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系数。结果发现,苗期降雨有利于冬小麦单产增加,降水量每增加1 mm,单产增加1.65~2.25 kg/hm2;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单产增加,每增加1℃,单产增加272.4 kg/hm2;越冬期:优良的光照有利于高产,光照每增加1 h,单产增加135.3 kg/hm2至166.5 kg/hm2;返青拔节期:3、4月的降水有利于单产的增加,每增加1 mm,单产就增加4.95 kg/hm2和4.2 kg/hm2。通过气象要素的产量系数,解释了气象要素如何影响冬小麦单产,这也为未来进行冬小麦产量预报与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对东北三省局地气候特征具有代表性的9站点1961~2006的气象资料和玉米产量资料,采用贝尔产量模式思路的方法研究了影响不同区域玉米产量的气候因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玉米气候产量主要受温度因子的影响,随着气候变暖玉米气候产量逐渐增加;辽宁省玉米气候产量主要受降水和日照时数的影响,不同地区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20.
对2001~2016年邓州市春花生全生育期及不同生育阶段平均气温、降雨、光照等气象因素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气象因素变化对春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花生生育期内,自2001年至今,平均气温则呈递增趋势,但递增趋势较缓;降雨量呈递减趋势(播种期、花针期呈递增趋势),光照量呈逐年递减趋势(不同生育时期递减趋势不同),但光照量递减趋势强于降雨量.基于气象分析,结合春花生生长规律,科学选择品种和规划适宜播种模式,合理运筹肥水,在安全稳产的基础上实现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