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实验种群生命表数据分析毛竹林本土优势种竹盲走螨和引进种胡瓜钝绥螨对毛竹4种害螨南京裂爪螨、竹裂爪螨、竹缺爪螨、竹刺瘿螨的控制能力。结果表明①胡瓜钝绥螨取食上述4种害螨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90.4%、77.55%、87.93%、81.63%,每雌总产卵量分别为38.12粒、45.77粒、35.59粒、30.26粒,而乡土优势种竹盲走螨取食上述4种害螨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95.23%、100%、87.7%、80.48%,每雌总产卵量分别为44.5、46.8、41.15、20.1粒;②竹盲走螨以南京裂爪螨为猎物时其内禀增长率(0.155)与引进种胡瓜钝绥螨(0.154)相近,均明显高于南京裂爪螨(0.1089);③竹盲走螨以竹裂爪螨为猎物其内禀增长率(0.152)与胡瓜钝绥螨(0.152)相同但明显低于竹裂爪螨(0.192);④竹盲走螨以竹缺爪螨为猎物时其内禀增长率为(0.148)明显低于引进种胡瓜钝绥螨(0.175)和其猎物(0.185);⑤竹盲走螨取食竹刺瘿螨易大量逃跑,雌螨产卵量低,引进种胡瓜钝绥螨取食竹刺瘿螨能正常生长发育,但是其内禀增长率(0.144)明显低于其取食上述其余3种害螨的内禀增长率,产卵量高于当地种竹盲走螨,并描述1998年以来每年5—6月助迁人工繁殖的胡瓜钝绥螨控制毛竹害螨蔓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竹子叶螨的生物学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危害竹子的三种主要害螨——南京裂爪螨、竹裂爪螨、竹缺爪螨,在竹叶背织网或不织网危害,都在3月出蛰、11月入蛰。竹腔注药法具有经济、安全,防效达99%以上,为最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21℃、24℃、27℃、30℃、33℃5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用新鲜的离体楠竹叶片在室内饲养竹裂爪螨,得出该螨实验种群的主要生物学参数,应用直接最优法计算该螨的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53℃、150.25日度,根据气象资料预测竹裂爪螨在长宁竹区年发生13-14代;每年3月下旬-4月上旬出蜇,11月份开始以雌成螨越冬。林间实际调查表明,楠竹害螨在竹区的发生与危害存在明显的春季高峰并与楠竹林的敏感生长期相吻合;降雨与高温严重影响楠竹害螨的生长发育,表现为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林间害螨种群数量呈现出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4.
从实验种群生命表的参数分析毛竹害螨暴发成灾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分析南京裂爪螨、竹裂爪螨、竹缺爪螨在20℃、25℃、32℃温度条件下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观:温度是影响这三种害螨总产卵量、世代存活率、生殖力以及种群增长指数的重要因素之一。三种害螨的共同天敌竹盲走螨在25℃条件下分别以这三种害螨为猎物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竹盲走螨以南京裂爪螨为猎物其净增殖率(Ro=22.35),内禀增长率(rm=0.155),周限增长率(λ=1.168)均高于南京裂爪螨(Ro=20.84,rm=0.089,λ=1.094),而种群倍增时间(t=4.466)低于南京裂爪螨(t=7.704),因此在林间能有效地控制南京裂爪螨种群的增长;②竹盲走螨以竹裂爪螨为猎物,其净增殖率(Ro=28.35)、内禀增长率(rm=0.152)、周限增长率(λ=1.164)均低于竹裂爪螨(Ro=39.28,rm=0.192,λ=1.212),而种群倍增时间(t=4.5659)高于竹裂爪螨(t=3.6037),因此在林间猎物处于高密度时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竹裂爪螨种群的增长;③竹盲走螨以竹缺爪螨为猎物,其净生殖率(Ro=21.89)与竹缺爪螨(Ro=21.89)相近,而内禀增长率(rm=0.148),周限增长率(λ=1.160)低于竹缺爪螨(rm=0.185,λ=1.203),种群倍增时间(t=4.6753)高于竹缺爪螨(t=3.752),因此在林间竹缺爪螨密度较高时不能很好地控制竹缺爪螨种群密度的增长。最后从混交林、纯竹林、地面垦复与天敌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毛竹林近年害螨暴发成灾的成因之一,提出修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竹裂爪螨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绪艮  周成刚 《林业科学》1997,33(3):274-279
竹裂爪螨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孙绪艮,周成刚,刘玉美,由春香,于波(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关键词竹裂爪螨,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发生代数竹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bambusaeReck是危害竹叶的重要害螨。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  相似文献   

6.
水杉小爪螨(OligonychusmetasequoiaeKuang)是在陕西汉中发现的新种,为该区水杉的主要害螨。通过对214km行道树随机抽样调查,水杉受害率100%,危害程度平均2.8级。该螨一年发生12代,以卵越冬,为害盛期6~8月,发育历期随环境温度增高而缩短。雄成螨具第二若螨期。在自然条件下,深点食螨瓢虫等天敌是其限制因予,暴雨是害瞒急剧下降的主要因素。三氯杀螨醇和螨死净混合使用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福建花卉的几种见害螨:仙人常螨、朱砂叶螨、棉叶螨、卵形短须螨、柑桔全爪螨等。文章简述它们的形态、生活习性、为害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杉小爪螨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杉小爪螨是在陕西汉中发现的新种,为该区水杉的主要害螨。通过对214km行道树随机抽样调查,水杉受害率100%,危害程度平均2.8级。该螨一年发生12代,以卵越冬,为害盛期6-8月,发育历期随环境温度增高而缩短。雄成螨具第二若螨期。在自然条件下,深点食螨瓢虫等天敌是其限制因素。三氯杀螨醇和螨死净混合使用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9.
2018年7–12月,对上海主要阔叶乔木叶螨种类进行调查,并对槭树小爪螨Oligonychus ilicis进行为害程度和越冬情况调查。结合野外调查结果和文献记录,结果表明,上海园林阔叶乔木叶螨种类有17种,其中3种为国内新记录,分别为栗树小爪螨Oligonychus castaneae,朴树始叶螨Eotetranychus nomurai和槭树小爪螨;在上海地区首次发现神泽氏叶螨Tetranychus kanzawai为害玉兰Magnolia denudata,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为害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和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野外观察发现,槭树小爪螨为害红花槭Acer rubrum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且不在落叶上越冬。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福建花卉的几种常见害螨:仙人掌螨、朱砂叶螨、棉叶螨、卵形短须螨、柑桔全爪螨等。文章简述它们的形态、生活习性、为害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日本松干蚧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5年的日本松干蚧发生期系统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日本松干蚧同一虫态和不同虫态的理论期距值和平均数标准差。结合生产防治,建立了固定若虫期一元回归预测式。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2.
杨树扦插育苗适宜密度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密度的 4个试验组杨树扦插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密度为 4 4 4 4株 /6 6 7m2 的试验组产合格苗最高 ,合格小钻杨占总产苗量的 81% ,辽宁杨占 75 % ;3333株 /6 6 7m2 和 5 5 5 5株 /6 6 7m2 两种密度分别显得偏小和偏大 ,产合格苗比较低 ,生产上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3.
对山茶属的14种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对山茶的亚属、组、之间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把茶、普洱茶,茶梨油茶和博白大果油茶划为独立的种。在核型描述和核型类型划分的理论方法上,引入了“臂比均值”这一参数,提出了“整齐性”和“整齐性系数”。并提出染色体数目的系列变异和结构变异是山茶属植物新种起源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4.
依据针叶树木材管胞和射线细胞的结构模型。使用计算机抽样模拟解剖结构参数。以及使用针叶树木材纵向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试件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常温条件下气干试件测定结果十分符合。在试件晚材率和管胞解剖结构参数改变的条件下。计算预测了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纵向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晚材率,管胞长度,管胞壁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管胞直径增加而减小。本文提出的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的预测方法,对于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控制和改变针叶树木材的材质,材性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优种核桃嫁接繁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优种核桃嫁接苗是实现核桃栽培良种化、集约化、基地化、商品化的根本途径。1999~2001年经过对辽宁1号、鲁光、中林3号、晋龙1号等优种核桃嫁接苗繁殖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的核桃嫁接苗繁殖技术,成活率最高达到98%。  相似文献   

16.
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生长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的调查研究 ,分析其生长变化规律 ,并建立林分生长和采薪收获数学预测模型 ,为生产经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超声波处理对麦草碱木质素结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作用于麦草碱木质素,探讨了超声波对碱木质素的活化作用,用化学法对超声波作用前后碱木质素官能团进行了定量测定,用凝胶色谱(GPC)测定了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用^1H NMR光谱对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显著提高碱木质素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当作用时间20min、作用功率200w、液料质量比100:1时,醇羟基含量从1.99mmol/g上升为4.14mmol/g,酚羟基含量从1.88mmol/g上升为2.54mmol/g,羧基含量从0.59mmol/g下降为0.29mmol/g,羰基含量从2.16mmol/g上升为2.68mmol/g。^1H NMR分析表明,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分别从3.61%和0.77%下降为0,甲氧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从11.50%下降为8.90%。数均分子质量(Mn)和重均分子质量(Mw)分别从1179和10250上升为5031和11605,分散度(Mw/Mn)从8.69下降为2.31.  相似文献   

19.
几个杨树优良品种光合净生产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半叶法,测定了小黑杨、黑林1号杨、拟青杨×山海关杨、中黑防1号杨、银中杨等5个杨树优良品种的光合速率、净生产力,结果表明:几个品种光合净生产力差异明显,生长量最优的品种为拟青杨×山海关杨。  相似文献   

20.
树木主要调查因子是指树木的直接测量因子及其派生因子。基于树木调查因子的内在联系,利用234株油松实测材料.分析了直径与树高、树干枝下高及材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非常紧密.其相关指数(R)均在0.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